分享

【图文】《人世间》观后感

 huangnan35 2022-03-25

《人世间》——原著梁晓声

秋之

韵语



 《人世间》电视剧近期热播,引起广泛共鸣。尤其是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其情其景,其人其事,更是感同身受。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耿香玲教授有感而发,对该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很有见地,现推荐给大家共享。

《人世间》观后感

文  |  耿香玲


在上海避苏州疫情期间,和全国人民一起追剧《人世间》,现在剧情已接近尾声,心中感慨万千,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段时间以来,电视荧屏充斥着抗战神剧、情感喜剧、宫斗史剧、商战剧、谍战剧等等,唯独缺少具有人间烟火,接地气,反映老百姓普通生活的,能让观众感到亲切,引起大众强烈共鸣的家庭生活剧。《人世间》使人耳目一新,类似上世纪90年代初的《渴望》,本世纪初期的《平凡的世界》,这部戏受到了广泛好评。现用几个关键词叙述以下观后感:



(一)变与不变

《人世间》从一个家庭的视角,以及围绕着这个家庭的邻里、朋友、发小、战友、同学、同事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反映了历时50年的时代变迁。

讲述了从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历经三线建设、知青岁月、文学青年、总理逝世、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严打、知青回城、国企改革(承包制,双轨制,股份制)、经济特区、开放搞活、民营经济、出国留学、旧城改造、政体改革、网络科技等一系列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或参与其中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贯穿了半个世纪来的中国的时代蝶变、社会变迁、政治动荡、家庭伦理、手足亲情、朋友情谊和人际关系。反映了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一群老百姓的人生百态和世间情怀。我们有幸成为这个大变局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此,我们这代人多多少少都能从剧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找到自己曾经的追求,向往或情愫。


尽管时代巨变,但有些东西永远没变,这就是普通老百姓内心的真诚和正直、善良和朴实、宽厚和包容、勤劳和努力、家风和美德。尽管剧中许多人命运多舛,渺小的个人被时代飓风掀动的上下起伏。但不变的是家庭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战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守望相助,共度时艰。

不变的是以周秉昆、郑娟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坚韧意志,将所有的苦嚼一嚼咽到肚子里忍辱负重。不变的是一群做事讲原则,重视亲情和伦理,具有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观和追求。这是时代带不走的民族特质,成为挺立人世间的民族脊梁。



(二)养口体还是养心智

左宗棠曾经说过,“养口体,不如养心智。”这句话的意思是:注重吃穿这种东西,不如修养自己的灵魂。在《人世间》里,冯化成引用这句话来解释孝道。他认为孝分为两种:一种是养口体,一种是养心智——所谓养口体,就是在父母身边,照顾吃穿,而养心智,则是功成名就,让父母有面子。

显然,对周家来讲,养心智说的就是老大周秉义和老二周蓉,他们俩都是北大毕业,一个是省级干部,一个是大学教授。他们是父母心目中“有出息”的孩子,也是街坊邻里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谓光宗耀祖,给父母挣足了面子,让父母亲在邻里面前倍感自豪。剧中周志刚领着全家给邻居拜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养口体的无疑是老三周秉昆,他在家中侍奉父母,养育后代,照顾邻里,是近在咫尺为家庭撑起一片天的那一个。尤其是当母亲患病及康复期间,周秉昆和郑娟付出的艰辛努力更说明了这一点。因而对于母亲而言,周秉昆和郑娟的陪伴才更实惠,因为周秉义和周蓉给家庭带来的名誉,不能让自己苏醒。

总的说来,养口体倾向于生存基础,养心智则注重的是精神荣耀。这两个哪一个更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好像是养口体更重要。因而有孔夫子“父母在,不远游”之说。也有了古代官场规定凡是宦游之人,父母亡故之后要回家“丁忧”,也就是守孝之规定。意思是游子在父母生前没能养老送终,父母亡故之后要在家守孝,用粗食布衣,远离声色来惩罚自己。


对于现今中国大多数父母而言,则是养心智更重要。这就有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父母倾其所有,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苦苦巴望孩子成龙成凤,远走高飞的社会普遍价值追求。

回望我们自己走过的路,小时候在父母身边长大,长大后远走他乡,在外读书工作,也有小小的成就,或者说给自己的父母挣了面子,成为他们心中“有出息”的那一个。但是一想到由于自己长年离家使他们经历的苦难,一想到子欲孝亲不待的遗憾,一想到自己对守在父母身边兄弟姐妹的亏欠,自己的心灵始终不能平静。

回到剧中,对于周家而言,养口体和养心智,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周秉昆年复一年、最平凡简单却又最考验爱心和忠诚的付出,又怎么会有周秉义和周蓉毫无负担地追求梦想,放飞自我?又怎么会有母亲康健的身体和脸上切切实实的笑容?又怎么会有维系这个家庭蒸蒸日上的基础?



(三)宏大叙事与细节刻画

《人世间》反映了自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历时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变迁史,涉及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和见证的一庄庄,一件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节点。

梁晓声不愧是名作家,他以小见大,举重若轻,通过讲述周志刚这个普通家庭以及围绕着这个家庭的一群平凡人物身上发生的琐琐碎碎的故事,展现了一幅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用著名作家方方的话就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个剧成功之处在于细节刻画。导演和演员在细节演绎方面下足了功夫。像是考古学家发掘不同朝代的地层文物一样,《人世间》的道具场景、人物服饰、家庭摆设、人物对话、背景音乐、演员举手投足,包括陈道明的旁白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停地转换着,把观众的情感拉入到他们曾经经历的那一幕一幕的历史场景中,沉浸剧中仿佛有时光倒流、往事重现之感。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剧中展示的一辆自行车,一件衣服,一个台灯,一幅年画,一个像框,一盒火柴,一个针线簸娄,一个烟卷(手卷),一只水桶,一套胶鞋,一只手电,一台收音机,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一副棉被,一个炕桌………………都是我们曾经用过的,也是非常熟悉的,因此非常亲切,看到这些物件触发观众进入深深的往事回忆中。

此外,强大的演员阵容及那些极具东北特色的对话道白,方言土语,说话腔调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像。例如,“小心我削你”,“你个倔蹩犊子”,'别在这得瑟',“我家的老噶瘩”等等,听着非常幽默风趣。

感谢作家梁晓声,感谢全体剧组成员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疫情笼罩下给观众奉献的这样一台开年优秀剧目。


2022年3月

 

作者简介:耿香玲,河北饶阳人,江苏常熟理工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