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钱金川||论孝——养口体与养心智(杂文)

 望安山文学 2022-03-27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论孝——养口体与养心智
              文/钱金川                  


说到孝,在热播剧《人世间》里,冯化成引用这句话来解释孝道:“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赢得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他认为孝分为两种,一种是养口体,一种是养心智。
这部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的年代情感大剧,以北方省会城市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浓浓的生活气息,深深的朋友情义,真实的矛盾冲突,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描写了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把普通企业工人在社会转型阵痛中的艰苦奉献,通过几个家庭的悲喜、爱恨纠葛、命运起伏,放置于一个时代的变迁中。就传统孝道而言,将现实社会孝道这一主题在周家儿女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发人深思。

 

养口体是陪伴照顾父母,养心智是成为父母的骄傲。两者如何取舍?
年轻父母更注重养心智,譬如在周父的心里,还是把周秉义和周蓉放在最前面的,因为他们俩有出息,给家里争光。家里有儿女出人头地,是父母在外面交际时炫耀的资本,朋友邻居无不投来艳羡的眼光,这面子谁不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对“养心智”还是趋之若鹜,爱不释手,对“养口体”却视若敝屣,不屑一顾,宁可自己衰老的晚年无人照顾,也心甘情愿让子女远走高飞。想想也是可悲至极!

 

年老才知“养口体”最难得,尤其是年老的父母身体不好,更显“养口体”的重要性!在而今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越发凸显!我们周边,那些耄耋老人儿女没在身边,比比皆是。

 

虽说养口体和养心智都是尽孝,但作为儿女,也要记住这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无论是哪一种孝,哪怕没有世俗的光环,即使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是父母的心头牵挂与骄傲。看了热播的《人世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如果孩子能够平凡地度过一生,只要有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报恩父母膝下,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就如苏轼《洗儿诗》所言:“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虽然是苏轼的一厢情愿,但也是他对儿子的期许!
晚清重臣、湘军著名将领左宗棠曾对胡雪岩说:“养口体,不如养心智。以人为事,要度根本,去浮华。”左宗棠因为非常清楚胡雪岩是个以利为先的商人,且年少时读书甚少,生怕他误入歧途,才对他说了上面那句话。
在养心智方面,无论是周秉义还是周蓉都是“养心智”的典范,在他们身上印证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读书都是与命运较量时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在知识链上的位置,常常会影响我们在食物链的位置,这可能就是我们读书的意义。也是对读书内涵意义最深刻的诠释!读书不仅会带来光鲜的文凭,也一定能带来受用一生的文化。
大哥周秉义一表人才,先是去了建设兵团锻炼,后又成功考上了北大。他把书中养分内化为生命里的筋骨,让自己有充分的底气去获得更好的生活。靠着自己的能力一路晋升走上仕途,还娶到了插队期间就建立起感情的“省长的女儿”,是典型的功成名就。姐姐周蓉虽然是个女孩,美丽聪慧但性格叛逆,不顾家人反对“偷”了弟弟周秉昆的插队名额,为爱痴狂,抛亲舍家独自跑到贵州大山,追随北京诗人和她想要做老师的梦想。最后也考上了北大。在她身上体现了读书不一定会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会拓展生命的宽度。所以说刻进骨子里的智慧和学识,才是行走于无常人世最强大的底气。也造就他们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培养出两个北大高材生,是父亲周志刚的骄傲。那年春节,父亲周志刚带着他一家去给街坊邻居拜年,听到大家对老大老二的赞扬,内心何等骄傲自豪,脸上何等春风满面!两个孩子的对象也都有名气,一个是省长的女儿,一个是名声显赫的诗人。而小弟周秉昆各方面表现平平,周家的三个孩子,常被街坊邻居比来比去。
周秉昆虽然卑微如尘,却一心向阳,成了“养口体”的实例。跌跌撞撞,依旧步履不停。但父亲的一席扎心话,使他醍醐灌顶:“说你照顾着脑血栓后遗症的妈,带着姐姐的闺女,养着别人的儿子,那是你爹我呀,给你找的台阶。你拍着自己良心,你问一问,就算没有这些家务事拖累着你,让你去考大学,你能考上吗?”
而相比之下,周父对待周秉昆哥哥姐姐又是怎么样呢?他一再地低头,容忍周秉义岳父岳母的傲慢,容忍周蓉的一意孤行主动去和解。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小儿子老实孝顺没出息,一般不会忤逆他的缘故吧!
杀人诛心,从始至终,无疑周父这句最伤人的话,深深地扎进三儿子的心里。说完这句话,周父转身走向检票处,周秉昆转身往回走,爷儿俩不欢而散,以至于父子几年没有正常的通信。
如果不把话说开,按照周秉昆执拗的性格,还不知道要纠结到什么时候去,到了那时候,不仅他自己不快乐,整个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经历这档子事情之后,周秉昆迈出了自己人生最关键的一步,离开了酱油厂,来到杂志社开办的酒楼,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逼迫自己暗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养口体的基础上,也像哥姐一样在养心智方面不逊色甚至超过他们!让父亲从内心认可自己,让哥哥姐姐和发小们对自己刮目相看!因为在这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

 

季羡林先生曾说:“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比如在孝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够既养口体,又可养心智,不留遗憾,但往往事与愿违!等你历尽千帆,终会发现遗憾才是生活的底色。就如周秉昆兜兜转转几经努力使生活又回到原点。
子女对父母的爱以孝来体现,而父母对儿女的爱呢?可能就以分别来诠释更加确切,虽然“分别”这个词有些残酷!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团聚为目的,只有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因为孩子离开父母标志着孩子已经长大!就如龙应台《目送》中讲的那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孩子大了,离开父母是永远的,再回来是暂时的。因此,做父母的要坦然面对孩子的离开,做子女的要理解父母无奈的情怀。而父母这种爱以分别为代价,通常又因以养心智的孝而结束!
父母,永远是那个舍不得让你受委屈的人,无条件原谅你的人。周父对待女儿周蓉就是具体的体现!
无论养口体或者养心智,都需要有颗善良的心。虽然周家三兄妹命运各异,但骨子里都有着善良、厚道和重情重义的底色,这是善良的家风潜移默化的结果。
曾国藩说:“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总带着家庭的痕迹;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孩子学习的模式。通常可以看到这个孩子未来婚姻的模样。
剧中最让人破防泪流满面的是这一幕:周父去世后,周母在时清醒时不清醒状态下支走所有子女,独自一人在零下十几度的夜里为夫守灵。
生同枕,死同眠。
她紧紧握着他冰凉的手,全身也渐渐变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就是现实生活对此的佐证!
执子之手,就是一辈子,连告别这个世界时也是牵手离开。而这份相知相爱的暖,无微不至却润物无声的爱,给孩子们带来了骨子底的暖色。无形之中也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一生中能获得真爱,享受真爱。过去,家风是大家族传承之根本;现在,家风是小家庭立足之基石。
一生风霜雨雪不问去哪,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整整一部《人世间》,也是最真实的人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原著作家梁晓声曾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把我所知道的人世间这一部分他者的命运,告诉另一部分人。”我想作家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对儿女尽孝以及父母对儿女的爱也给予了更加深刻的解读和剖析!

 

人世间多为平凡的人,即使平凡也如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的那样,让孝顺的三种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生活得有意义。在父母身上尽孝得以体现。愿平凡的我们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使“养口体”和“养心智”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让那颗朴素善良的心,也会有自己的绚烂天空。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钱金川,来自羲皇故里----天水,现工作浙江温州。从事电气制造,撰写技术论文多篇。工作之余,舞文弄墨偶写情怀,作品散见报刊杂志网络,聊以自慰。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