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是谁在迫害我们的教育? 如果你身边有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那么估计他和你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教育啊,不敢碰、不敢说,到底该怎么教育啊...”,朋友显得一脸无奈;如果你身边有几位家长,那估计你听到他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孩子教育的问题,“回家什么都不做,就是玩手机,让去写作业,说作业写完了,可是成绩却越来越差,该怎么办啊...”,家长显得一脸无奈;如果你在网上看到有关教育的新闻或者文章,那估计十有八九你看到的不是孩子自杀就是老师与孩子的新闻或者就是吐槽教育体制、学校教育的文章,网友显得一脸无奈。为什么我们总会听到或看到这么多有关教育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引起全社会、全民这么大的关注和讨论?为什么大多数网友一听到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将矛头直指学校教育,无休止的谩骂学校、老师?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出现了问题?真的是由于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导致这么多社会问题?我们且不说谁之过,我们先来看看孩子成长过程中三个重要的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若要把孩子培养成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你本就是学校的老师,当然要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责任。面对质疑,那我们就要用事实来说明,到底是谁在迫害着我们的教育? 要想找到“到底是谁在迫害着我们的教育?”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再回头来看我的标题---娱乐至死,这四个字好像和教育无关,但是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娱乐二字的意思,在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是这样解释的:1.使人快乐或消遣;2.快乐有趣的活动。如果我们两个意思放到一起就可以理解为“娱乐乃快乐有趣的活动使人可以从中获得快乐或消遣”;美国娱乐产业分析师哈罗德·L·沃格尔在他的著作《娱乐产业经济学》中曾对娱乐做过这样的解释:“在最基本得层面上,任何能够刺激、鼓励或者激发一种快乐消遣的东西都能称之为娱乐”;汪涵在2012年2月27日播出的《天天向上》节目中也曾诠释过娱乐二字,他认为“娱”在古代又通“悟”,娱就是在领悟之后的一种情绪,“乐”在甲骨文中是“成熟的麦子”的意思,合起来娱乐的意思就是“领悟之后的感受和成熟之后的喜悦”。我们且先不谈汪涵先生的理解是否有偏颇,我们主要来看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中对娱乐的理解有没有区别。如果我们仔细对比就不难发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对娱乐的理解是大同小异的。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到底什么活动或者东西,才可以使人快乐或者消遣?我们再来结合当今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词:娱乐圈、娱乐新闻、娱乐明星,来找到答案。我想这几个词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娱乐后面加上那个字?我想很简单,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潜移默化的给这种活动或者东西规定了一个范围:那就是媒介提供的商品,直白的说就是嘴里常说的电影、电视,音乐、网络等等。的确,从有电的出现以后,慢慢有了留声机再慢慢有了电影、电视,在慢慢就有了网络和各种新媒体,这些新媒介的不断出现,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消遣。娱乐既然使人可以快乐和消遣,可怎么会“至死”那?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会“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这四个字我首次看到是在尼尔·波兹曼的作品《娱乐至死》的封面上看到。当时看到书名就很简单的理解为娱乐文化导致人的死亡,可是再仔细一看书名,如果作者的意思是使人致死,那为什么不是“娱乐致死”而叫“娱乐至死”那?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仔细阅读了这本《娱乐至死》。在这本书中,作者尼尔·波兹曼提出由于电视等新媒介方式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和思想行为朝着“越来越嗨”的娱乐化方向前进,我们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无限娱乐的世界里,无声无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作者在批判我们所处的娱乐化时代,同时也在担心人们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娱乐化,以致于人们无声无息中被“娱乐”所控制,心甘情愿不加一丝反抗地成为“娱乐”的奴隶,而忘记了思考,忘记了生命的意义,最终在娱乐至上的时代人类变成一个新物种而消亡。看完整本书,真的发人深省,这也促使我写下了这样一个标题。娱乐不会致人死亡,但娱乐会致使整个人类失去文明、失去思考,从而消亡! 科学技术自上个世纪以来,就经历的迅猛的发展。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也早已被电视、手机、电脑等等各种让人上瘾的媒介所包围。似乎,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宅在家里,开着wifi,吃着零食,然后舒服的躺在沙发上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盛宴。大多数可能会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但是,实际上这却是最坏的时代。如今的社会也越来越向着“娱乐至死”的时代在发展。 看看现在的娱乐文化,已不是我们当年所处的时代,正在向着“娱乐死”的时代不断发展。小鲜肉的横空出世,霸屏的娱乐节目,手机的独占鳌头,各种各样的娱乐APP、游戏APP,已严重侵蚀着我们孩子的大脑,侵占着我们孩子大量的时间,严重扭曲着我们孩子的价值观。整个社会都在疯狂的追求小鲜肉,已不再注重电影电视作品的本身的质量,只要小鲜肉出演,那必须看,而且还看的津津乐道;当现在的孩子甚至大人们打开电视的时候不是在看偶像剧,就是在看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娱乐明星在电视里面玩耍嬉戏,我们在电视外面哈哈大笑,那场面感觉真的是全家其乐融融,一片和谐;手机不用我多说什么,走一走,看一看,那里不是“低头族”,哪里不是“手机控”?快手、抖音、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等没有行业底线的APP,当我们看的哈哈大笑,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真的想问一句到底是谁在玩谁那?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在给人带来快乐和消遣,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没有了这一切,我们会怎么样?着急还是空虚?到底是谁在娱乐谁? 我们最后来回答我标题的问题,到底是谁在迫害我们的教育?真的是学校吗?真的是老师吗?不,都不是,而是我们整个社会。我们没有底线的娱乐文化,没有民族责任感的资本家,在背后推波助澜,让整个社会处于金钱至上、娱乐至上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深深陷入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个利益为上的时代,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着诱惑的时代。色情、暴力、自杀等等充斥着我们和谐美丽的校园。谁之过?如果整个社会不追求小鲜肉,如果我们整个社会排斥那些无聊的娱乐节目,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能提倡合理的是使用手机,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企业家们,都能合理规范的设计APP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要攀比,如果....如果我们的社会能改变,如果人人都不在急功近利,那我们孩子的教育还会如此之难吗?我们的老师、家长还会如此之头疼和无奈吗?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是我们常常所忽略的,可是往往孩子身上的问题又是社会风气所导致。是时候该全民、全社会思考了,如果再不觉醒,单靠家庭、学校的教育是不足以培养合格的人才的。唯有我们去改变,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对的社会环境里接受该有的社会教育,只有这样我想我们的教育才是最有希望的! 别让我们的孩子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