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之我见

 第八号教室 2022-03-25

第一次加入音频,而且是自己录的歌曲,由于手机录音,唱得不好,大家多多见谅哦!

教育之我见

教育包括教书和育人。对于教书,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而我的理解,教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把自己学科内的专业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简单的学会书本知识,教书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看书,教会他们如何去终身学习。教好书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上好课,并且在课堂之外给学生做好辅导。

上一节课不难,上一节好课很难。一堂好课,需要我们备足课,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快乐、和谐、幸福的课堂,而不是带着负面情绪去上课;同时我们还要管理好课堂,不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有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压根就和你讲的精不精彩没有关系,因为他根本就对学习是厌烦的、抵触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好书的同时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从你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以此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多的知识。上一节好课都这般难,何况几十年要如一日,所以教好书更难的就是能否终如一。

课堂之外,我们还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我一向鼓励学生多来问我,我告诉我的学生,只要你来问。只要老师会,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现在的孩子的最大问题就在不问。很多学生害怕老师说他笨,嫌弃他不会,我就试着去打消他们的顾虑,培养他们多询问、勤思考的好习惯。我的眼光不仅仅只是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层面,我更多的关心孩子在课堂上的成长,努力试着去走进他们的世界,想他们所想,用情感做纽带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对老师没有心存芥蒂之心,没有防备和害怕之心,自然会愿意和你接触,向你讨教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课本知识上的,也包括他们的人生、生活、情感的问题。因此我们我们会发现教书不单单是教书,也要把育人贯穿其中,这或许就是良师益友四字的来历吧!

再来说说育人吧。单独得看育人,面向的就是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行的端,走得正,具有优良的品德以及坚毅的性格。说大白话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可要育人就要先育心,人过程是充满情感的育心过程充分体现育爱心童心。把学生的心如果能改变过来,那育人就要显得容易一些。比如我第一界班里有一个女学生,她非常不喜欢上物理课,原因就是第一节课老师冤枉了她,然后每次考完试考不好,又是一顿批评教育,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愈演愈烈,越来越反感,最终导致她在高考中直接放弃了物理。从而使她与高分无缘,错过了上好大学的机会。说实话,这学生也是够作的,但倘若那位老师不是一味的批评和讲道理,而是抽时间好好和孩子谈谈心,哪怕只有一次,我估计情况也就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即便需要给学生道个歉又何妨?我想这也不是有损老师威严的事情吧。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是每一为教师一生孜孜不倦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无论他来自什么性质的学校,也无论从事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每位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不同而已。纵然存在个别品行不正,有损师德的害群之马,但那也是极少数,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就要以学生为一切,尤其在未成年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最为关键的节点,我们就更要注重教育方式和方法,多点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踏踏实实搞教育,实实在在抓教育,尽心尽力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教育是国家大事,担负着民族的未来,我们马虎不得。为了教育孩子,和孩子打交道那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学生。老师们每天除了教学之外,干的最多的事儿,那就是和孩子们“淘气”。每天几乎都有淘不完的气,谁的作业没写,谁上课又睡觉了,谁上课又说话了.....办公室里常常可以看到老师在教育和教导学生。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是常态化的工作,面对孩子本就这样。如果每一位孩子生下来都是优秀的,那么还需要教师干什么?没有了孩子们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工作也必将黯然失色。不和孩子交往,不和他们交流,就不知他的问题出在哪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的去教育。教育难难就难在不能自始至终带着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不能自始至终的带着激情、活力和梦想去工作,而是在某一个时期出现职业倦怠。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班主任自然占着主导因素。孩子的成才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班主任的影响。普通老师大多只是和孩子在学习问题上打交道,但是班主任可不光是在学习上,几乎孩子的吃喝拉撒,为人处世情绪变化做人做事等等每一件事情上都要和孩子来一次”亲密接触”,和不同的孩子谈心和谈话这样的事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所以班主任要付出比其他老师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要拿出比其他老师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这种对孩子的忍耐和关爱,是一般人不具备的。没有异于常人的忍耐力和自控力,估计时间长了,人就会疯掉的。学生形形色色,思想不同,想法各一,而他们所做的事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你不知道哪个学生那天会做出怎样的事情。面对诸多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是很容易气坏身体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学校都喜欢男老师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只要遇到一个问题较大的孩子,女老师的心理就承受不住。这不是说女老师能力有问题,而是男女承受压力上男人先天要强大一些。

我所带的是一个普通班也是一个理科班。所谓“普通”,说白了就是学生成绩相对较差的一个班。这也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我们常说不能因为孩子成绩的好坏就去评价孩子的好坏,但这句话在这个年代的教育环境下,我不能说对更不能说错,就要看这句话里的好坏是怎么定义的。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密切相关的,二者是分不开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尖子班和宏志班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大多数都具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自控力,老师上课相对轻松,班主任管理也相对压力较小。那么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普通班这三个字,我想不光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更多的是在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自控力弱。可是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不好到底算还是不算学生的好坏那?可话又说回来我们不不是最差的,在固原一中普通班的孩子,在其他学校那也是尖子生,所以这个“普通”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大。不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我都会一如既往的为他们服务,为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做出最大的努力。

在我的教育理念里有几句话一直是我工作的方向和追求目标,也是我给孩子经常说得几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心正则人正,人正则事成。我们常用心术不正来形容那些不做好事,成天不是想这么正儿八经工作,而是游手好闲,怎么想着去不劳而获的人。同样我们的学生人群当中大有人在,这群学生不爱学习,整天想着和学习无关的事,做着和学习无关的事,有些同学慢慢地就养成游手好闲的习惯,欺负同学、骂脏话、破坏学校公物等等坏毛病出现在他们身上。在考试中也会想着不劳而获,用作弊的手段牟取高分。心正则人正,心正的学生做事有分寸,做人有原则,充满正能量,有正义感,学习有正确的方法。人正则事成,孩子会做事,会做人,能将正能量不断传递给比人,也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第二句话把一件小事用心做到了极致,也是一种成功。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发现很多人对一些小事漠不关心,甚至不愿意理会,感觉做好或者做好都无所谓。比如拖地是在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很多学生会想当然的说拖地谁不会?可是我们如果仔细观察有些人还真不会,那可不光是懒得事情。很多人拖地总是带着敷衍了事的心态,当然也带着有懒得成分。可是如果你让他们用心拖用力拖,那也不见得效果好。因为他们不懂弯腰,不懂向外拖好还是往里拖好,也不懂自己站什么位置拖,更不懂用热水洗拖把,更不懂给地上放点洗洁剂可能拖得更干净。就这样一件小事,如果我们做到了极致,以后的工作中恰好被上级领导看到,谁又知道以后会有怎样的发展?

句话就是,犯错不害怕,怕就怕不敢担当。很多孩子犯了错第一时间就是想着如何去撒谎,逃避责任,可这恰恰是我非常讨厌的一种行为。我告诉我的孩子哪怕你今天犯错了,只要你勇敢站出来,主动告诉我老师今天犯错了,老师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只要你能勇敢得承认错误,老师会原凉你。生活中谁又不会犯错?我们大人也会,何况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孩子的错,哪怕这样的错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领导的批评,学校的扣分等等。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一个假象,以后对犯错这件事很不在乎,反正只要自己承认了,老师又不会批评。我们古语常说事不过三,到了一定程度那自然会处罚,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处罚。再这样的引导下,这一年来班级量化分不不是倒数第一,反而几乎次次名列前茅;

句话就是,把读书当做一辈子的事。在这之前我已经谈过自己对看书这件事的态度,这也是我对我的学生的教育态度一定要把读书当做一辈子的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既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新文化;

最后一句话就是,孝顺父母,永远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我这人从小就没有了母亲,今年母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八年。这十八年来的痛苦只有自己能感受到。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看不惯那些打骂父母的,言语上伤害父母的,对父母的话不理不睬的人。我没有给我的学生讲过我的经历,但是我一再要去他们爱爸爸妈妈,谁要是胆敢顶撞或者威胁父母我是绝对不会手软的。现在是,以后也是。这个世界唯有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做儿女的又怎能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一辈子操心,反过来还没有落下一句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我话我们都懂,但是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孝顺父母的又有多少人?我们中华美德之一就是孝顺父母,千古不变,不管未来的社会怎么样迅速发展,我们必须将我们的一些中华美德和传统文化交给下一代,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际上关于教育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探索和发现。教育是立国之本,担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必要在教育这条路上探索更好的方法,免费师范生的我们也是一样,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进取。只有这样,我想我们才不会辜负当年温家宝总理对我们这些免费师范生的期望与关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