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树修剪之我见

 大众果品网 2022-03-25

蓬莱的曲受彭老师全部利用背下枝,整的树形好像龙爪槐,亩产苹果2万斤,轰动世界,外国许多苹果专家 都来参观学习。

蓬莱的李志良老师发明倒伞形,利用背上枝结好果,2012年得了山东苹果王大赛冠军。采用二次套袋技术,现在一斤苹果地头价10元一斤,还要提前预定。

栖霞王秀斌老师提出了刻剥拉一套完整的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在全国推广,5年的小树可以拿到万斤产量。

栖霞的刘青海老师提出,废除刻剥拉,平衡氮磷钾,上过多次电视,指导果农生产。

山东沂源的果农创造了倒垂柳树形,越往树的高处,大主枝越多,亩产超过2万斤,丰产优质。

而果树教科书上都是讲树形要上稀下密,上小下大,纺锤形,松塔形,小冠疏层形等等:汪景彦老师提倡简化修剪,多疏少截;张文和老师讲分势合势,以道御术,以术演道;刘全保老师讲辩证管理。。。。

要问谁的观点正确,都正确,都对。按照任何一个老师的观点,都能长苹果,都成功。但是千万不能把几个老师的思路综合运用到一棵树上,那就会不伦不类,事与愿违。

修剪手法千千万,不外乎疏和截。我们修剪得目的是整形,是为了使果树通风透光,结苹果。不是为了整成风景树,不是为了达到书本上讲的标准树形。

树形要讲究,但不能强求。条条大路通北京。不管黑猫白猫,能抓着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树形,能多结果,就是好树形。

我们果农要的是,丰产稳产,优质高效。

莱阳农业大学戚其家教授总结的好:因树修剪,随枝作型,有形不死,无形不乱,以轻为主,轻中有重,以疏为主,轻剪长放,基本上不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