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企并购,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

 新用户82908zIt 2022-03-25

来源:EvaluatePharma

并购是生物制药行业的命脉,但并非所有的收购都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一个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可能因为一些管理和营销上的不善而令人大跌眼镜。

但是,有失望就一定有希望,本文要讲的是,那些并购的产品线中看似不起眼的重磅炸弹产品。

两大PD-1

最经典的案例,当然是K药的并购,2009年,默沙东收购先灵葆雅的时候,Keytruda以一个极低的估值被放到并购的协议书里面,估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这项并购,也只是默沙东希望避免专利悬崖的一个决策,它并不像罗氏收购基因泰克那样,是押宝整个生物药时代。

但是,就在Keytruda被“贱卖”的最后一分钟,从公司的竞争对手百时美施贵宝(BMS)那里传来的临床研究好消息彻底改变了它的未来,Keytruda被从架子上取了下来,弹弹灰尘,重新评估。

这样的例子在制药行业不少,临床阶段不被看好的药物太多了。

来自收购的早期资产的最大总销售额

巧的是,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也是这么个经历。

BMS在收购Medarex时,其实更关心的是CTLA-4抑制剂Yevoy,和PD-1是完全不一样的产品,Opdivo在当时也只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小产品。

不过,BMS机缘巧合得到更大商业价值的一个产品,是现阶段销售额第二名的抗凝剂Eliquis。BMS在收购杜邦制药时,当时最关注的是为了获得抗艾滋病毒药物Sustiva和抗凝香豆素。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杜邦收购案因并购价格太高而收到外界很多的负面声音,如今回头看这一件事,这似乎是不公正的。

如果没有这两个产品,BMS如今将完全会是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

Vertex的情况也是这样。Vertex于2001年收购Aurora Biosciences,开始聚焦囊性纤维化领域的治疗。这项交易本来是为了提高Vertex的药物研发能力,但在Vertex 抓住机会并扩展后,借助Aurora和囊性纤维基金会这个平台,运作出了轰动一时的重磅炸弹Kalydeco。

支出少,收益大

值得一提的是,Vertex-Aurora的并购交易额不像其他几宗大的并购案那样,金额只有很少一点点。但是,该交易同样产生了可观的资产。考虑到并购支出与收益比这一点,和默沙东、BMS相比,很多药企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例如,Biomarin在2001年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ex的酶产品,但是该公司在敲定交易仅两年后就放弃了Ibex的主要吸引力Neutralase,以弥补资金紧张,这无疑使投资者松了一口气。

但是,还在临床前的苯丙酮尿症产品(现在称为Palynziq),无疑让投资者和各方评论者都惊艳了一把,根据EvaluatePharma卖方共识,该药于去年获批,到2024年可能带来5.63亿美元的收入。

小结

不过,上述案例中,偶然因素更多,现在值得全力以赴押注一类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是生物药还是化药,如果想要模仿上述案例,你需要有足够的运气。

再者,低价拿到一个产品后,药企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及后续投资之后,才能看到结果,但尽管如此,也还是有很多药企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去并购很多潜力大的产品和公司,因为这样的案例在近几年不断浮现于市场,并且最重要的是,它足够诱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