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穆王熊商臣:坏孩子也可以是好君王

 老牛茶馆 2022-03-25



楚穆王熊商臣:坏孩子也可以是好君王

荆州古城东门

或许是逼死父亲的手段过于残忍,也或许儿子(楚庄王)的光芒太过耀眼,总之,史书对楚穆王熊商臣的生平,笔墨甚少。不过,在只言片语中,仍可依稀看出熊商臣意气风发的样子。

公元前625年(楚穆王元年),作为楚国第23位国君的熊商臣,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残暴,而是利用齐、晋势衰,再入中原争霸,持续发挥楚国的影响力。

次年,灭江国(今河南罗山境,姑姑江芈已自杀)。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灭六国(今安徽六安境)及蓼国(今河南固始境)等。接着又臣服郑国、陈国等,外与秦联姻,震慑齐、晋,巩固中原地位,内平斗宜申(子西)、子家之乱,让楚国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一连串的动作,基本上恢复了城濮之战前楚国在中原的声望。由于此战因宋国而起,非常记仇的楚穆王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它。

公元前617年(楚穆王九年)冬,楚穆王与陈、郑、蔡、麇等国领导人在厥貉(今河南项城境)召开会议,共同谋划攻打宋国事宜。

或许是闻到了危险的气味,宋昭公知道齐、晋两国自顾不暇,便果断决定向楚臣服,并力邀楚穆王及各国领导人来宋观光旅游。

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宋昭公诚意满满,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吧。楚穆王等人在宋昭公的亲自陪同下,来到孟渚(今河南商丘东北)狩猎。

就这么轻易放过宋国?这可不是楚穆王的风格。别看双方相敬如宾,却各心怀鬼胎。楚穆王在想怎么教训宋昭公,而宋昭公呢,强作欢颜,小心翼翼,竭尽所能让楚穆王吃好喝好玩好后送走,就算大功告成。

大型狩猎如同战场一样,要制定游戏规则,避免现场混乱,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各国都有分工,准备各项物资用品。为公平起见,息公子朱和楚国大夫申无畏担任左司马,专管行令执法。

楚穆王熊商臣:坏孩子也可以是好君王

楚穆王影视形象

明天狩猎即将正式开始,宋昭公能风平浪静地送走“瘟神”吗?

趁此间隙,我们再回过头来,聊聊楚穆王。为什么他身为太子,却能带兵轻易闯入王宫?说他没内应,任谁也不信。如果有,会是谁呢?

大部队进城围宫,没这可能。都城之内最多的便是楚王卫队。力攻不现实,那便是智取。若敖氏一族一直在军中掌握实权,如果不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默许,恐怕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也会生出许多波折。我们看看齐国、晋国的内乱就知道了。

那这个关键人物会是谁呢?若敖氏一族的子上,即斗勃自杀后,史料中楚国再出现令尹身影时,是年轻的成大兴。他在城濮之战(楚成王四十年)时年方15岁,是一名少年将军,仅仅过了6年,便成为大权在握的令尹。是不是有点太年轻了呢?而成大兴在楚穆王十一年病逝,令尹一职由其弟成嘉(子孔)接任。军政大权仍然牢牢地掌握在若敖氏一族的手中。

基于谁受益最多,谁嫌疑就最大的原则。如果是成大兴,那他和太子商臣怎么会结下如此深情厚谊?要知道,叛乱是会灭族的。

细心的读者或许还记得,城濮之战时,在成大兴的父亲子玉坚决要与晋国死战时,是没有多少人支持的。后楚成王迫于压力,给子玉派去若敖氏六卒(600人)以及东宫卫队(按楚军建制,楚王的卫队——两广共60乘,即7500人,东宫卫队人数不详,即使按一半人马算,也只有3000多人)前去支援。

人不多,但情谊重。与子同仇,并肩杀敌。或许就在那时,成大兴与商臣结下了弥足珍贵的战友情。同商臣的老师潘崇一样,不忍心看他被废,默许甚至支持了叛乱的发生。

如果是这样,整个逼宫事件就比较清晰了。商臣才顺风顺水地成功上位。

我们再回到狩猎现场。君王出猎,自然是彩旗飘飘,人山人海。尽管谨小慎微,宋昭公一行人还是出了差错。

围猎队伍将几只狐狸赶进洞穴,楚穆王命令宋昭公拿燧点火,将其熏出来时,宋昭公的冷汗直往外冒——随从忘带火种(燧)。

原本是小事,楚穆王却借题发挥。在他的授意下,身为司马的申无畏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将宋昭公的侍从鞭挞示众。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这样做让宋昭公在各国国君及自己国人的面前丢尽了脸。同行人员悄悄劝告申无畏,让他适可而止。哪知他说了一句话,让听者为之狂吐老血一口,我软硬不吃,怕什么!

申无畏的大胆是有人撑腰的。而撑腰者——楚穆王的不厚道则遗传他的父亲楚成王。当年,宋襄公就是被楚军在联欢会现场被抓走的,仅仅因为没有亲自邀请楚成王。现在轮到了宋昭公,即使臣服也要受尽屈辱。

没实力也就没脾气,打掉了牙只能和血吞。宋昭公强颜欢笑,让楚穆王愉快玩耍,尽兴而归。至此,宋国人愈加仇恨楚国人。

22年后,软硬不吃的申无畏被楚庄王故意派去挑衅宋国,被宋国人生吞活剥,一泄心头之恨。随之,宋国又陷入更大的困境。这是后话。

公元前615年(楚穆王十一年),令尹成大兴去世,其弟成嘉(子孔)继任。群舒(舒鸠、舒蓼、舒庸、舒鲍等部,今安徽舒城、庐江、巢县等一带)叛楚,令尹成嘉、太师潘崇率兵前往讨伐,又攻打了巢国(今安徽巢湖市境),继续加强对江淮一带的控制。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病逝,子熊旅立,即楚庄王。次年,群舒复乱,令尹成嘉、太师潘崇领兵讨伐,公子燮和子仪(斗克)作为老师,在郢都辅佐楚庄王。表面上看,这安排近乎完美,实则却暗藏杀机。

倒不是令尹成嘉和太师潘崇的错,而是公子燮和子仪隐藏得太深。其时,楚庄王未及弱冠(20岁),却不知素来敬重的两位老师内心起了波澜。他们利用这次机会,囚禁了少年楚王,发动政变。

令尹成嘉、太师潘崇及楚军精锐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

楚国危急!

楚王危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