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丫勒民居

 普者黑风情 2022-03-25

壮族民居传统的最具典型的风格为干栏式房屋,即房屋建在平地上,全部架空,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与存放农具。

图片

另一种风格为半干栏式房屋(也称“吊脚楼”),即房屋建在坡地上或河边,上层只能部分架空,但下层不一定养牲畜。

图片

两种房屋结构都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避暑的特点,但存在人畜混居不卫生、房屋结构不安全等弊端,随着时代进步,不可避免地会慢慢消失。

图片

丫勒五个自然村和官寨乡的其他黑沙支系壮族村子的旧式民居建筑,如今已很少看到干栏式或半干栏式房屋结构,基本上为平房或楼房。

图片

房屋依山势或地坪而建,通常为一房三间两层,整体框架为木质结构,屋面使用粘土制作并烧制而成的瓦片覆盖,墙面用泥土直接逐层夯实而成,或以田泥预制成砖形“土基”后逐块砌成,屋内房间一般以木板墙相隔。

图片

房屋最中间屋子的底层通间称作“堂屋”,并作为家庭起居、会客、祭祀和重大礼仪的场所。堂屋正前方是进房大门,堂屋正中最里靠墙通常是祭祀供桌安放位置。供桌上摆放香炉烛台供祭祀行礼之用,供桌上方墙壁上挂有祖宗神位,神位两侧有对联。

图片

堂屋靠里面的两侧房间是卧室,靠外面的两侧房间一般是作为灶堂或杂物间使用,并与堂屋相互贯通。

房屋二楼的最里角落,通常使用木板墙围隔成卧室,其余空间主要用于堆放谷物等生活资料。

房屋前边的一侧往往会建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低矮耳房或厢房,用于堆放农具等杂物,或作为小辈人的住房。

另一侧会建有一间或两间平顶土屋(习称为“土库”),土屋顶以木材平铺并覆盖厚层泥土后,夯实形成土面平台,用于晒谷物。平台与房屋二楼有门相通,平台下面房间则作为饲养耕畜用房。

这种平房或楼房仍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避暑的特点,但人畜分隔的建筑安排,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图片

丫勒高寨村(摄于本世纪初)

图片

丫勒河边村(摄于本世纪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