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ut no great

 新用户04941ztS 2022-03-25

我面试的时候经常问一个问题:“你平时还读纸质书吗?”

大部分回答说:“我读的,我很爱读纸质书!”

我又问:“最近读了哪一本?说说看。”

大部分的答案是:“读了红楼梦,我特别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我读了三国演义,特别喜欢刘备。”

我听完后每次都想说“你给我滚!”但我还是面带微笑的告诉他们,你回去等通知吧……我只是希望他们能说出一两本最近看过的书,成天跟我整初高中读的书,还指望他们审个毛文章啊……我们这一行确实很骨感,没有成就感,都在编烂书!每天被烂稿子搞得身心俱疲,这几年都很少写了,烂稿子弄多了,阅读品味已经直线下降。编审烂稿不仅毁三观,五官也要遭罪。出版不是会挑几个错别字,会改几个病句,出版是要用你高于社会的智识,通过文字引导、启发这个社会。大家只有通过文字,了解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智识,这时出版才会有意义,才会焕发生命力。编辑的烦恼却很少有人提及。他们不断打磨文稿的夜以继日,不知如何出彩的愁肠百结,文稿被打回的困惑纠结,其辛酸苦辣难以为常人所理解。这些我们现在看起来很厉害的编辑,都被历史遗忘了。那我们现在做了这些破东西,历史更不会记住?我编审的作品,200年后还能印刷吗?希望我的作品,印刷时间:2222年2月2日。

一个普通人如何做到立言立德立功。我至少做到一个吧?编审一本好的书稿使我快乐,书稿觉得不错,会带来阅读的快乐……我很怀念那些很孤独但是我很专注地做考证的时间。很久远了。但是心很安很静。如果没有经济压力,编书确实是个很好的工作。我还记得我在编某书那几年,回头想想,还真是编书快乐。可以埋在故纸堆里,外事不问。编辑工作本质上是最快乐的玩耍,格调高再卖得好,才是编辑的最高理想。原则上一本书进入图书馆,存续期为50年。责编这个署名,其实挺沉重的,可以以此为荣耀。一本书,编的好不好,两三百年后还有人骂且有人夸。我不希望是某本烂书的责任编辑,否则会被鞭尸“这烂书的编辑竟然是这个人”。

李冰冰一部电影里的台词“什么工作都找不到,没人要,就干了一个编辑助理”,这话说的我们行业够心酸的!2021(古历)倒数第二天还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我,发现年度图书统计本人责编的三本书赫然在榜,心下稍感安慰几许,心里默默祈祷:天灵灵地灵灵vv大作阅读量加多两个零~俺不贪的,就一点点期许~是什么造就我们的工匠精神?是天分,以及对图书编辑业务与生俱来的感悟、挚爱、坚韧、毅力和日复一日的锤炼、研磨。细节成就一个好编辑~为了活得像个人——这句话是贯穿我们的出版生涯的座右铭。写一本书,编辑一本书,阅读一本书,无不是为了活得像个人。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使得人变得更加像人,让你的生活反映人的本质。通过阅读形成一个社会、国家、民众的伦理道德和共识。没有书籍,不阅读,你怎么创造、建设正义、合乎伦理的社会呢?通过阅读触发思考,变得有思想。这个很重要。阿伦特谈“平庸之恶”也是在这个脉络。你阅读之后,会有一种对话冲动,会进行对话、交流。你看一些不阅读的人,跟他没话说,聊什么?一个人有可以交流的朋友,这是最大的幸福。

全社编辑工作会议,社头让我们学四爷的这句朱批“朕就是这样汉子”,让我们从自我认同和表扬中脱颖而出打好基本功,这样可以牛气地对人宣称“本编辑就这么优秀”~想想满清十三朝也就皇太极和雍正有两把刷子.俺改稿子一烦那些数据无出处的,二烦那些逻辑意识流的,但心中无文墨还真说服不了人啊。投身出版业十多年,光阴匆匆流逝,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对我们一直严重拷问,我们依然在寻求答案。editor可以改变社会,对建设美好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觉得书在涵养人的本性和心性这一件事情上起的作用,比起媒体更加重要。我出的这些书实在是很重要,给他们影响太大。我沾了书的光,所以受到尊重。这就是一本书的力量。一本好书可以使一个社会变得美好。这是我们编辑一本书的信念。

读书的目的其实是认知事物的原理,寻找真理,让自己头脑清醒智慧一点。好书,通读,精读,细细品味。把读到的知识运用在为人处事上,也就是说知识改变自己!读书量化的好处是:习惯以后读书让你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得越来越平静和自信。读书也一样,看书中百变人生,方知人间烟火的魅力!现在要求女编都要卖得了萌,耍得了二;扮得了萝莉,演得了女王;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真没觉得我们责任编辑有啥了不起的~我们责任编辑不是每年还要参加版署要求的必修72个小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吗?记得培训老师👨‍🏫还说特别佩服我们出版社的编辑,他说真的是要求多才多艺,什么都要干,除了主要的工作是要编审文字之外,还要签合同、谈版权、搞活动以及配合营销等乱七八糟的杂活,简直是个社会活动家,出版社的责编要比报纸和杂志🆚更累,其实就是个干苦力活的人吖~俺云集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编辑三合一,你到哪去找这样的专业人才啊?果然英才就是慧眼识英才,果然成书后得到盛赞,效果杠杠的,千里马们,别犹豫了,赶紧以逃命的速度把手头稿子朝我这个伯乐的怀里砸过来吧!

有人说,编辑都是精神上的巨人。就像当年说时尚杂志的编辑,月薪5000元的编辑帮月薪50000元的人考虑怎么穿衣?!国外一家出版集团的销售收入就可以抵上中国整个出版行业,这就是结果。出版行业的HR很不专业,有很多好的编辑都放过了;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框框,再加上一些出版公司缺乏发展前途。编辑要求高:有政治觉悟;有眼光;有市场意识:会营销,会直播;文笔好;无偿加班。能达到这样的年轻人来出版行业干嘛。随便在北京都可以找个行业比编辑挣得多得多(当然北京很多职教图书公司十多个人一年千万收入另当别论)。哎,打工人有啥可怕的,996,007都不怕,且来yy一下:有些人其实就是没有灵魂,每当我压力大的时候,我就读书,然后能够感受一道光,我就不空虚寂寞冷了吖。

三学习”第25讲主讲人尹洪亮(党建出版社总编辑,原部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报告主题:做好图书选题的几点想法。图书为啥要走市场化?教育为啥要走产业化?医疗为啥要走四个现代化。一直是困惑我的三个问题。图书行业作为特许经营企业,肯定是需要员工(编辑)不断创造价值的,吃老本的很可能是因为历史原因的运气,不都是开发策划能力所在,这样的机制肯定有问题。在出版社呆的久,就是会有前面走的人留下的优质选题砸到你,然后吃好多年~试问,新人怎么活?专家学者的讲座给我们提出要求:挖出选题,抓住作者,编出稿子,销得出去,带出团队,写出文章……这是培养社会活动家的节奏啊,听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编辑地位都非常高,而当下,我们每天被不严谨不规范的文字搞的像个农民工。我们每本书都在实实在在过质检,不过关重新看。任何一个从业者都有堕落的自由,现在也有这个环境,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取消了,但是不能把某个科目升级为评价标准,比如作为语言的英语。我们责编也是如此。很多书bug多一看就是没有经过注册编辑审阅。可我一位同行上个月参加了出版研究院举办的传媒行业资格证考试的筹备会议,得知我们这个行业的资格证已经不叫“准入”了,等于属于降格处理了,只是现在按照准入制在实行凭证上岗,难道我们就比不上教师证和律师证吗?属于“第二等证书”?

一个好编辑要为自己所坚信的东西大声疾呼,并且能够站在独特的立场上调解文稿中各种冲突,还要关注自身的体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就是一种生命力。事实上,正是这种生命力在潜意识地影响我们编撰和思想。聪明、智慧、紧跟时代的飞速转换而游刃有余,只要相信自己,内在动力自然源源不断从容不迫我常常觉得出版是个有意思的活儿,能够认识很多有趣的人,不亦快哉.一个编辑如果不能兼收并蓄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在饶有趣味的思考中的清晰功效每一次都提供给编辑独一无二的惊奇,我认为所谓好编辑:就是要对飞速变化的现实保持敏锐的感觉,能够发现自己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人就能生活在睿智之中……

现在感觉不能做市场书,还不如包销书挣钱(一本包销还能有毛利三四万呢),可是有些自费稿子实在烂到不可忍的地步!坦率说,我想写这么烂都做不到!错到每页都有,整体又无主题。弄得我都不想看烂稿子了,生气,我们的成果被践踏的一文不值。而且只做自费书以及没有底线做自费书的这种玩法肯定会把行业玩死球,纸张都比书贵!现在废纸收购两千一吨!造成出版社的库销比都远超红线,好有些出版公司自己偷偷涨价/偷偷印以此节省成本,我觉得讨论图书底价挺无聊的。书和书之间的差异,比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异还大。这是低端玩法,就像开书店只靠打折吸引客户必死无疑,开书店的最起码要会玩生活美学,情怀也不是什么坏词,被人用烂了,整得跟原罪似的……赶紧看了几页书,感觉负罪感没那么强烈了!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这一生,我只服专业的人,并且专治各种不服,继续潜水改稿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