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乐理能写歌吗?

 E7音乐 2022-03-25

乐理写歌有帮助吗?

这次我们聊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学乐理能不能写歌,或者说,学乐理对写出精彩的作品有没有帮助?正反方都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你可以说,当然有帮助,没有乐理你只能写出那些低级的歌曲。你也可以说,乐理不重要,好的作品需要的是idea!书呆子只会写出模式化的东西。乐理,到底有没有帮助?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乐理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乐理。你可能会说,不就是音乐理论吗?这等于是把乐理这两个字给扩展了一下,完全没有解释。那么乐理到底是什么呢?理论上来讲,乐理是对音乐实践的可能性的研究。就好比你想创造一条舒服的旋律,你可以预先了解哪些声音的搭配一定会产生舒服的感觉,因为这是多年来研究音乐的人带来的经验。细节来说,乐理包括了四个方面:和声、旋律、节奏和符号。当然除此之外,延展一下,音乐史、音乐学等这些也可以涵盖到乐理的范畴。

乐理与创作歌曲的关系

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争论了许多年。但一定是先有音乐,才有乐理的。当人类知道自己能发出声音的时候,就在思考该怎么利用声音来传达什么。那如何让以后的人也了解自己的声音在传达什么呢?这就需要记录者的出现。这个记录者,就可以把他理解为乐理的早期研究者。比如中国早期孔子就单独记录了一门关于音乐的书《乐》。从记录者的记录里,也可以发现更多关于声音的规律,和更多关于音乐的发现。小E觉得,创作歌曲就像在完成一项作业,而乐理就是检查作业的规则。你可以自我检查,但如果有乐理在,就算你不想检查,直接上交作业,乐理也会像老师或家长一样为你检查作业。

乐理越学越钻牛角尖,什么都创作不出来?

学过乐理的音乐生都有这种苦恼吧?你发现,学的越多越深入,你就越难创作出作品。因为你会去思考怎么创作才能不与你了解到的知识撞车。甚至可能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你发现写出的东西很像你了解到的东西,而且怎么写都像(天,难道要陷入抄袭丑闻?!),然后你就会用所学的知识把它变的更复杂,让它不再像你所了解到的东西。最后复杂到失去音乐本身的美感,变成一首恐怖的作品,就像下面这首生日快乐歌。

然后,你会推翻自己重头再来。最后你陷入疯狂,音乐变成折磨你的工具。你耳朵里听到的都是一条条的和声进行,你觉得这个作品没任何创造性,在心里鄙视创作者投机取巧。最后你会完全忽略音乐的美感,因为在你的理解里,只有复杂的才能被称为音乐。这就是可怕的同性相斥。你无法逃出这个怪圈,无法重新获得音乐带给你的快乐。所以很多的老师或者学过音乐的人会建议你放下你学过的东西创作音乐。但这是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人怎么能已经知道然后自我欺骗假装不知道呢?

创作源于生活:获得乐理的升级力量

逃离怪圈的出口是去生活。如果能把创作的重心放在生活,就可能获得更好的状态。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成为你创作音乐的灵感,比如听到楼下的孩子在拍着篮球,你的头脑中突然出现了一段有趣的节奏,记录下这段有趣的节奏,再使用你学过的乐理知识让你记录的节奏更加规范化。这才是乐理的正确打开方式。音乐的灵感藏在生活中,而不是在自己封闭的房间里。乐理是帮你更好、更快地实现想法的窍门,而不应是你想法的起点。比如歌手Andrew Bird在听到飞机上的小孩哭声后,下飞机回家就完成了《Oh No》这首歌曲。他恰好曾研究了C大调转A大调的乐理知识,在听到小孩的哭声后,觉得非常贴近他研究的内容,就借此创作了作品。

乐理到底可以在创作中帮你什么

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光说乐理这个东西非常好,非常有用,那么好在哪里,有用在哪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这个问题。

让你的音乐更立体

如果想创作一首歌曲,但完全不懂乐理可以吗?可以。但你创作出来的旋律或者节奏一定是单线条的。比如你想写一首摇滚感觉的歌曲。你创作的再激情也会感觉软绵绵的。因为你不知道如何让作品更立体。但如果你掌握了乐理中的和弦知识,就可以使用能演奏和弦的乐器(吉他、钢琴等),把你创作的旋律配套和弦,让音乐有更好的呈现形式。让你的创作更贴近心中预想的位置。如果你学习的和弦知识更多,你还可以去调制你心中预想感觉的和弦。比如,下面第一段是没有加和弦的,后面是加了和弦的,听听看有什么不同感觉?

让你轻松找到你喜欢的类型音乐

哎,我就是喜欢这个感觉的音乐,也想创作一个这样感觉的音乐,但这到底是个啥类型?你有没有曾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明明自己很喜欢这种感觉的歌,可为什么自己写的时候遇到很大阻碍呢?这个时候乐理就可以轻松帮你搞定。音乐史会带你回顾你喜欢的这个时代的同类型音乐;调式分析可以帮你找到音乐中到底加入了什么音符或使用什么节奏,让你如此喜欢。

让你找到适合的音高

辛苦的创作一首自认为优秀的音乐作品,然后发现自己根本唱不了,低音低的下不去,高音高的上不来。这也是很多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乐理中的音高知识了。音高可以帮你确认你的最低和最高的声音范围,这样你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而不至于面临写完的作品只能给别人表演的痛苦。

让你与其他音乐家的交流合作变得更容易

相信编曲家和制作人们都有这种苦恼:创作者无伴奏的哼哼了半天,编曲者完全不了解创作者的思路,甚至连使用哪种节奏都没办法搞清。但如果你了解乐理,就可以使用节奏部分的知识,至少让编曲者对节奏和律动方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定位;至少可以确认创作者创作的主基调。这样你们合作起来也更容易些,同样也能更容易把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更清晰。就像猜谜游戏,你知道越多的信息就越容易猜到答案。

该学多少乐理才能写歌呢

首先,写歌是灵感的实体化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乐理。上文乐理和创作歌曲的关系中也说过,先有音乐才有乐理。这个时候灵感就像我们画一张画的主题。主题的构思非常重要,这是可以展开你的脑洞发散思考的好时机。这个时机不需要乐理介入,否则你的作品将不再纯粹。接着你需要把灵感落在纸面上,此时就需要乐理介入了。

第一等级 音准节奏(必修)

这个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对写歌帮助最大的乐理知识。音准是你设计的音乐的声音线条,就算是说唱也是有声音线条藏在其中。了解音准的知识,至少可以让你创作的时候知道你使用的是哪些音符;而且也能为你以后重复演奏这个作品提供一个纸面上的记录。节奏与音准同等重要,如果你的作品没有节奏就等于没有更多的情绪,很难知道你想表现的温文尔雅还是慷慨激昂。所以我们至少该知道基本的节奏知识:比如二拍子有进行曲的感觉,可以让音乐充满力量;比如三拍子带有跳跃的感觉,让音乐变的更加灵动等。音准与节奏的组合就形成了一段完整的旋律。

第二等级 和声构造(选修)

有了音乐的基本要素其实就可以应付初期的写歌了。但如果你懂和声构造,就可以让你初级的旋律又增添一份色彩。有很多人说,很多自学成才的吉他手根本没学过乐理知识。但你得知道,他们把和声构造这块玩的很明白,他们肯定知道在弹的是什么和弦。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音乐从2D变成3D,那你就得好好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第三等级 调式音阶的使用(选修)

这部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想写一些不同感觉的伙伴。比如,想写一个其他民族或带有异域风情的作品。这个时候你就得了解一些异域调式的调式音阶的构成。这样就不至于写了半天发现还是本族小曲的感觉了。比如你想写一个印度风格的歌曲,你至少应该看看小E写过的那篇:梵音震震Rāga音乐。

但这部分并不是非专业人员必修的部分。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等级展示

除此之外还有配乐配器、节奏变化、转调离调等内容,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掌握乐理了。总之乐理在音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都起到了帮衬、记录、美化和填充的作用。如果你想作出更符合自己内心的作品,一定要相应的学习乐理知识。用它们来丰富你的想法,填充音乐的色彩。


今天你用乐理写歌了吗?

轰炸我们的评论区,小E陪你奋战到深夜

喜欢本文章欢迎下面来个小星星

来砸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