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解析易受惊、对声音敏感、神经衰弱恐惧、心慌烦躁怎么办?

 guojizhi123 2022-03-25

中医解析——听到突然很大声音害怕,易受惊吓为什么?对声音敏感,神经衰弱恐惧怎么办?为什么内心不安,害怕听到声音出虚汗心里扑腾,尤其是在晚上?害怕别人大声说话、吵架声,一听到就心慌惊恐烦躁就浑身难受?

“恶闻人声,惕然而惊,欲独闭户牖而处”——中医几千年前就将这种症状做出了医理解释和中药方剂穴位的治疗。现代医学认为这种情况是神经衰弱、抑郁等疾病的表现,但没有有效地治疗手段。

恶闻人声在中医里面,是肠胃病导致的,是阳尽阴盛患者才喜欢独闭而处。在国外就很难理解这种疾病,比如一些日美的专家,将他命名为PATM,意为人们对我过敏。从脑电波紊乱,体臭气味,甲苯气体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国内的一些精神科医生,都是凭自己臆想来诊断治病,说你是“精神分裂症”,这些纯属是妄想出来的,这样的诊断方式何其落后。只要稍有认知能力的人,就不会妄断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妄想”。话说回来,关于这方面的疾病,还真是比较奇怪,当属“怪病”范畴,被感染的人会不自觉有被痰堵在喉咙的感觉,然而大多又自认为是感冒或咽炎的原因。从中医来看,实际上就是阳明经的问题,是肝气犯胃、消化道气逆上冲、胃气不降导致,这是古人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经验。有类似的患者,应该积极的运用中医来治疗,自治的话更应该注意大肠经和胃经的调理。此外,这种疾病在社恐里面,还占有不少比例,应当重视区分开来!

半夏厚朴汤

构成半夏、茯苓、生姜是驱除停水的药物(当然其作用各有不同),半夏、厚朴、生姜、苏叶是开痞气的药(其作用各有所异),从而可知本方是用于停水而气痞者。对于胃内停水或体表停水皆可使用。咽喉部的痞或精神的气郁亦可使用。这些症状均为使用本方的目标。

运用一咽喉部的异常感。这里所说的咽喉部,实际上包括咽喉和食管。即从咽喉部到胸骨里面,似有何物痞塞之感,欲吐而吐不出,欲吞而不能吞入,或有痒感,或有刺感,或有欲喀出之异物感、刺激感。《金匮要略》写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妇人杂病)不限于妇女,只要有虚证男子亦可使用。咽中炙脔是咽中有如烧焦的肉堵塞之感的意思。这种状态称为气痞。根据这种自觉症状,本方在临床上常用于贫血性、寒症、屡有胃部拍水音之脉沉或弱的虚证者,神经质、咽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喘息、声带水肿等之气道呼吸器病和神经性食管狭窄症、巴西多氏病、妊娠呕吐等。

运用二气郁。将气痞之局部的自觉症状转用于精神上,则为气郁,有心情抑郁、忧思、气愤、郁闷、消极、不愿见人、孤僻、说话怕有漏洞、怕中他人之计等表现。忧郁症等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可总括为气郁。但是,不要认为半夏厚朴汤证的人都有气郁。有时反而特别好说话而有欲言不尽之感。在发言之先,感有痞塞时亦用此方。有时发咳是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潜在意识的表现。因而身体局部有咽喉狭窄感,在精神上就是气痞。

运用三虚证的水肿而咽喉部有异常感者。虚证的人,脉弱,有胃部拍水音和小便不利的倾向,以水肿为主诉,咽喉部有如运用一之异常感觉者可用本方。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金匮要略》水气病)这一段可以说是把半夏厚朴汤的应用范围网罗得极为详尽。半夏厚朴汤的应用范围也就是水肿、小便不利、胸中痛、咽异常感、咳喘等。在这一段的下面有答所问的师曰云云是说明病理的,在此从略。肾脏病的水肿和其它各种水肿皆用本方。亦有用于阴囊水肿之例。喉、声门水肿亦可用。上例各种症状互相结合(例如,咽喉部异常感、咳、胃部拍水音)时亦可使用。

肠胃病的加重因素

饮食生冷:在食用生冷后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在冬天饮用凉水后就更加明显,患者的大便大多都是偏于稀溏的,说明患者的大肠阳气不足,不能吸收来自胃的水液,致使大便不能成型。若患者本能上更加喜欢热水,也能进而辩证出患者的寒热问题。过度性行为:过度的性行为是一种消耗行为,就类似于开花结果一般,多了自然会伤根伤秧,而人的肠胃就是人的根与秧,所以过度的性行为会伤害到肠胃,尤其大肠,因为大肠居于下腹,过度的性行为会损伤下腹部阳气,比如有些患者就会出现房事后腹泻问题。负面情绪: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就不多说了。

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是调整阴阳、调整肝脾功能的建立中焦正常气机升降的方剂,所以叫“建中”。心悸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每个人,特别是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当然,更多的时候它是发生在一些疾病过程当中的。有时候我们坐在这里全神贯注地看书或者在做什么事情,背后有个人突然间给你拍一下,你会觉得吓一跳,心脏怦怦怦,然后说:“哎呀!我都快被你吓死了。”这种偶尔因为受惊感觉到心慌心悸,这是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变成是一种非常容易受惊的,比如说有一点小小的声音,如有人咳嗽一下,他也会啊呀地叫;有的时候有人开门有咿咿呀呀的声音,别人都好好的,就你一个人啊呀吓死了,那这种情况就可能是种病态的。偶尔发生的心悸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不是一种病态;经常反反复复发生的心跳加速那就是病态。

经典著作中医理论与病理解析

【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欲独闭户牖而处,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土也,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阳明主肌肉,其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阳明厥则喘闷,闷则恶人。阴阳相搏,阳尽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处。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帝曰:善。其恶火何也?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帝曰:其恶人何也?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甲乙云:阴阳相搏,阳尽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处。)

释:阳明厥病气逆,则出现喘、烦闷,因此恶人。甲乙经多出一句,说明阴阳失调所致病,恶人严重的情况是欲独闭户牖而处,把自己关在门窗紧闭的屋子里,不想见人,不想听到声音。

【素问脉解篇】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

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释:喘是因为水逆;烦闷亦因水气(阴气)上逆,不仅烦闷还可出现胸痛少气;严重的水逆则导致厥证,就会出现恶人、恶火(热证),听到木音会惊恐,这是因为水火相搏、相恶、不相协调所致。

相关中药治疗方剂

小八风散——治迷惑如醉,狂言妄语,惊悸恐怖,恍惚见鬼,喜怒悲忧,烦满颠倒,邑邑短气不得语,语则失忘。或心痛彻背,不嗜饮食,恶风不得去帷帐,时复疼热,恶闻人声,不知痛痒,身悉振摇,汗出猥退,头重浮肿,抓之不知痛,颈项强直,口面喎戾,四肢不随,不仁偏枯,挛掣不得屈伸,悉主之方。

天雄当归人参(各五分)附子天冬防风蜀椒独活(各四分)乌头秦艽细辛白术干姜(各三分)麻黄五味子桔梗山萸柴胡莽草白芷(各二分)

上二十味治下筛,合相得。酒服半方寸匕,渐至全匕,日三服,以身中觉如针刺状,药行也。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茯神汤——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方。

茯神、独活(各四两),黄芪、远志、防风(各五两),生姜(三两),人参、白术、甘草、附子、苁蓉、当归、牡蛎(各二两)。上十三味,以劳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服五合,一日夜尽。(《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备急千金翼方》卷十六)

禁精汤——治失精羸瘦,酸削少气,目视不明,恶闻人声方。

韭子(二升)粳米(一合)。上二味于铜器中合熬,米黄黑乘热,以好酒一升投之,绞取汁七升,每服一升,日三服,尽二剂。(《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大桂皮汤——主气逆,又胸寒热往来,吸吸短气,恶闻人声,诸烦酸疼,咳逆不能饮食,饮食不生肌肉,溺黄,里急绞痛,气上冲发咳,胃脘有热,雷鸣相逐,寒冷厥逆,伤损五藏,语言难,喜直视,大便难方。(《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九)

可选用的药物敷贴

胡椒:辛,热。有毒。入足阳明经气分。除寒湿,下膈气。治一切风冷、积滞、痰饮、泻痢诸痛,杀一切鱼肉鳖蕈诸毒。花椒: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你要是觉得一口气憋住了,胸闷或者是气不顺,可以嚼几粒花椒顺顺气。)注意:花椒适当地吃是通气的,吃多了却会闭气。因为花椒有麻味,会麻(痹咽喉部位的神经,所以,我们用花椒时要有一个限度,吃的时候就以7粒为限,不要超过7粒,超过7粒以上它就是闭气的了。小茴香:气温,味辛,无毒。主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八角大茴香:(主一切臭气)味辛、甘,性温,无毒,入心、脾、膀胱三经。主一切臭气,肾脏虚寒,癞疝肿痛及蛇伤。调中止呕,下气宽胸。吴茱萸、丁香:呕吐清水,胃痛头痛。

相关针灸穴位治疗

【针灸大成】胃主,脾客:腹䐜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耳闻响动心中惕,鼻衄唇疟又伤,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蛊胸腿疼难止,冲阳、公孙一刺康。《马丹阳十二穴歌》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内庭:主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上齿龋,疟不嗜食,脑皮肤痛,鼻衄不止,伤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三间: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疟,唇焦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冲阳:主偏风口眼,跗肿,齿龋,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身前痛。公孙:主寒疟,不嗜食,痫气,好太息,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头面肿起,烦心狂言,多饮,胆虚,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

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穜(腫/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肠〈惕/荡〉,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眽(脉)主治。

【灵枢经脉第十】

是动则病:悽悽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人声(脉经、千金、太素、图经并作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骭厥。

释:洒洒,脉经、千金、图经并作悽悽然,甲乙悽悽作凄凄。骭,脚胫也。【說文】骭,骸也。骸,胫骨也。故骭厥为从脚胫上逆致病。

【甲乙经】

卷九:胸胁支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

卷七:热病汗不出,鼽衄,眩,时仆而浮肿,足胫寒,不得卧,振寒,恶人与木音,喉痹龋齿,恶风,鼻不利,多善惊,厉兑主之。

四厥手足闷者,使人久持之,厥热(一本作逆冷)胫痛,腹胀,皮痛,善伸数欠,恶人与木音,振寒,嗌中引外痛,热病汗不出,下齿痛,恶寒目急,喘满寒栗,断口噤僻,不嗜食,内庭主之。

【圣济总录】

阳明胃经内庭穴主治:内庭二穴,水也,在足大趾次趾外间陷中,足阳明脉之所流也,为荥。治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㖞齿龋痛,疟不嗜食,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其他古籍对于“恶闻人声”这一标志性症状的记载

【西汉、枚乘《七发》】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节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

【巢氏病源】:诊其寸口沉细,名曰阳内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臂偏不举。

【圣济总录】中风半身不遂。病苦悲伤。恶闻人声。少气多汗。偏臂不举。风邪梦寐涕泣。妄有所见。恶闻人声。风头眩仆倒屋转。呕吐痰涎。恶闻人声。虚则生寒,令人心腹胀满水谷不消,食辄呕吐霍乱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气结,恶闻人声。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