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3年,鲁迅跨进北大学堂,腋下夹着一个小破包,穿着满是补丁的

 鹅头山 2022-03-26
1923年,鲁迅跨进北大学堂,腋下夹着一个小破包,穿着满是补丁的长衫。学生们大失所望:“哪里来的乞丐,真扫兴!”鲁迅一开口,还带着浓重的口音,学生们听了更是哄堂大笑。然而,15分钟之后,全班鸦雀无声。
 
鲁迅剖析历史一针见血、引人入胜。学生们的眼睛放射出光彩,无不在心里扼腕称赞:
 
“太有才了!”
 
后来,许广平记下了鲁迅上课的装束:
 
手弯上,衣身上许多补丁,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丁。人又鹘落,常从讲坛跳上跳下,因此两膝盖的大补丁,也遮盖不住了。那补丁呢,就是黑夜的星星,特别熠眼耀人。小姐们哗笑了:“怪物,有似出丧时那乞丐的头儿。”
 
又有一次,鲁迅去北平的师大演讲。
 
许多青年男女慕名而来,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
 
当时,辛朗去听了这场演讲,他形容鲁迅:
 
“面貌是廋的,身体甚至于手,都是异常孱弱的……要不是你预先知道那是鲁迅,准会由他陈旧带着许多块油渍的长袍上,想到一个贩卖古董旧货的商贾。”
 
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鲁迅瘦小的身材、寒酸的装束,引起了不少人的误解——
 
一次,鲁迅走在路上,有人突然拽住他,神秘兮兮地问道:
 
“那种特货是哪儿买的?”
 
原来,这人看见鲁迅瘦得不成人形,误以为他是个烟鬼。
 
又有一次,鲁迅去书店买书,店里的工作人员一路紧盯,还对伙伴窃窃私语:
 
“盯紧那个人,他可能会偷书!”
 
还有一次,鲁迅去酒店拜访萧伯纳。
 
他走进电梯,电梯司机对他不理不睬。
 
他以为还有人来,就等着。结果,并没有人来。于是说了一句:
 
“到7楼。”
 
电梯司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厉声道:
 
“走出去!”
 
鲁迅听了,没有分辩,真的走出去——爬楼梯去了。
 
当然,鲁迅偶尔也会表示微微的抗议。
 
一天,他去理发店,理发师看他衣着普通,于是乱理一气。
 
没想到,鲁迅给他了一大把钱。理发师惊讶无比,立刻记住了这位客人。
 
第二次,鲁迅来的时候,他百般殷勤悉心伺候。
 
结果,鲁迅只是按照价目表付了账。
 
理发师满心不解,鲁迅不动声色地教训道:
 
“上次你乱理,我乱给;这次你认真理,我就认真地给。”
 
当然,鲁迅这般模样并不是因为穷,而是朴素、善于吃苦——
 
他一年四季都穿单裤,即使是在寒冷的北京的冬天。
 
“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在北大上课的时候,他来不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摊上吃一点。
 
来这里吃饭的人,不是人力车夫,就是卖报小童。
 
鲁迅混在其中,夹着书包,坐在砖头上,捧着一碗荞麦条子,吃得津津有味。
 
看见同事路过,他还开心地邀请一起吃:
 
“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样美味的佳肴!”
 
无独有偶,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二十多岁的时候,常常穿着打补丁的旗袍去给学生上课,她也丝毫没有感到窘迫。
 
我穿一件补衣有什么关系?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果你没有一个持守、一个理想,你以为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不好,这就是可耻,那这样的人就不值一提了。我所读的这些书包括诗词,使得我看重理想胜过外在的饥寒,我就不以为苦。
 
如今,98岁的叶嘉莹名声日隆,可是她仍然不讲究吃穿。
 
她自己独立生活很多年,只有晚上请保姆做顿饭,第二天中午就吃点剩饭剩菜。
 
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或什么东西,而丢掉了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想来,鲁迅不挑穿、不挑吃,也是这样的心境吧。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这里是不惧孤读,分享一切喜欢的人物传记、故事、书籍,谢谢您的阅读~)

#头条故事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