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王国

 李平东方明珠 2022-03-26

周人不仅美化王是神圣的天子,还说王和作为其统治基础的贵族必须得有德,否则就会失去天命,这是宗教观的一个巨大进展,可以称之为“宗教的政治化”。在商人宗教崇拜中,上帝并非可称为商人的保护神,但周人的天保佑有德之王,赋予有德之王天命,这是周人一个很重要的发明。从此之后,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都是天子,但都不能违背天命,一到有大自然灾害的时候,皇帝常要下“罪己诏”,检讨自己是否违背了天意。周人用“德”把王朝和天命绑在了一起,约束了君王与贵族的一些行为,这种政治哲学在当时还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西周王国-典型封建制国家(五)

大盂鼎器形及铭文拓本

西周王国-典型封建制国家(五)

大盂鼎器形及铭文拓本

康王时的大盂鼎铭文已经讲到天命和天子,上面说“文王受天有大命”,就是文王得到了天命,所以能建立西周王朝。随后言“天翼临子,法(废)保先王”,天会张开大鸟一般的羽翼来保护天子。中间又谈到要“敬雍(擁)德经”,统治者必须有德,才能得到天命和保佑。 “德”的概念很复杂,很难一句话说清楚,大概对统治者来说,即是要有敬天保民的思想,在实践上做合乎天理、道德的事情。

《尚书》中的《召诰》与《洛诰》里也有关于周人天命观的记载,文中周公、召公与王均不断地相互勉励,要遵守天命。说明天命不是光用来吓唬商遗民和普通社会中下层的,周人高级贵族自己也被天命观所约束。周尽管打了天下,但是恐惧感始终存在,唯恐做得不好失去王朝。

另外,周人在政治观念上还比商人大大前进一步的地方就是礼制。上引《尚书大传》即说周公辅佐成王时,曾“制礼作乐”。当然,礼乐不会是周公个人建立起来的,也不会在周初即完善,但西周王朝的礼制逐渐在强化则是事实。比如西周中期以后的铜器铭文上就多有记录在朝廷施行的册命或赏赐的礼仪,像西周中期的免簋铭文(图六O)说“唯十又二月初吉,王在周,昧爽,王格于大庙”,由井叔佑导免进入中廷来听王的册命。王先把任命书交给作册尹,然后命作册尹对免宣读王的册命:“命汝疋(胥)周师嗣(司)散(林)”,

西周王国-典型封建制国家(五)

免簋(器底)铭文拓本

即让免帮助周师治理大概是林业方面的事情,之后又赐给他一些东西。这套礼仪,学者称之为“廷礼册命”,这是在西周中期以后出现的。西周中期以后的金文里有很多这样的话,受册命的人在受到册命或赏赐后,表示要“对扬王休”,要制作礼器,一方面表达对王的恭顺和感谢,同时也用以祭祀保佑他享有如此荣光的先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