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山游记【6】菩萨顶

 溜溜达达的晖姐 2022-03-26

海拔1800米的灵鹫峰巅是块风水宝地,左有东台青龙山,右有西台白虎山,后以中台为靠山,前以南台作屏藩,寺庙坐于中台之龙头上,中高旁低,二水环流于两侧山涧;群峦环抱。北魏孝文帝时期(481年)在灵鹫峰建起一座寺院,叫大文殊院。此后,寺院经历了唐、宋、元、明各朝,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皇家护国道场。明万历年间(1581年)皇帝令太监李友重修,那时候还是一座一里多长的青庙。到了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笃信喇嘛教的皇帝把这座青庙改成了黄庙,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处。康熙年间,又敕令重修菩萨顶,按照皇宫形制对这座古刹进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在“阖寺改覆琉璃黄瓦”的敕令下,覆盖了 1100 多年的普通灰瓦统统换成了象征皇家权威的黄色琉璃瓦。

山门前的牌楼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在五台山是Number one,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自此以后,菩萨顶成了清朝皇室的庙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帝王曾经先后13次朝拜五台山,菩萨顶是他们朝台的行宫。

菩萨顶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五大禅处统管全山佛教事宜,其中青庙三座;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黄庙两座;菩萨顶和罗睺寺。菩萨顶为黄庙之首。

我们绕过一道黄琉璃瓦覆顶的砖砌影壁,看到一道的石阶沿山势逐级而上,犹如天路,石阶有108级,在石阶的尽头,那座四柱三门七楼的高大彩绘木牌楼昂然矗立,气势恢宏。

       我看着108级台阶,腿发软,实在没信心爬上去。可到跟前不上去又不甘心,得嘞,慢慢爬吧,爬几级,喘一会儿。上到了大牌楼跟前先呼哧一会儿,呼吸平稳了再四下踅摸。

这座五台山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建筑最精的金漆彩绘的木牌楼面宽 15 米,也是菩萨顶崇高地位的醒目标志。牌楼正中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御笔亲题的“灵峰圣境”四个镏金大字。

此时转身回望,眼底是一览众山小的五台美景,最醒目的是大白塔。

       菩萨顶的山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建筑,坐落在 16 级汉白玉台阶的台基上,

  上悬“敕建真容院”金字牌匾,中间是券门,两边有券窗。台阶两边有几座灵塔。

  台阶中间的御陛上雕刻着象征九五之尊的九龙戏水图案,已经用玻璃罩上了。

       从山门回看大牌楼。

      山门之后是天王殿,券门两边各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狮。

  

     院子里的人不少,小孙女一本正经地在照猫画虎,既可爱又可笑。

  

        大雄宝殿的气势豪华,满眼都是朱红与金黄两色,大殿顶分两层,上层为卷棚歇山顶,下层为半庑殿式,前置重檐抱厦,周匝回廊,看到下层铺黄琉璃脊筒,垂脊有琉璃脊刹,两端有琉璃鸱吻。

       大雄宝殿面阔13米,进深12.3米。里面依然挤满很多游客,我在人群里观察这座清代藏传佛教的大雄宝殿,果然非常有特色;首先就是热闹,色彩纷呈。

       悬挂着很多藏式经幢。佛坛上端坐着横三世佛,肉髻高耸,顶上有金色髻珠,印堂有红点,中间的释迦牟尼佛面相慈祥,像位老婆婆。两边的佛像,不止是手印不同,面相也不相同。有些佛殿里的几尊佛像的脸通常没有明显区别。

  

  

       三世佛的背光外圈远看像是用金属条编出来的,再凃上金色。释迦佛的背光里上面盘着两条红色的龙,下面有两条金色的小龙。阿弥陀佛和药师佛的背光里上面各盘着两条蓝色的龙,下面与弥陀佛一样各盘两条小金龙。

三世佛的前面摆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1357-1419)和他的两个弟子的塑像。一位是首席弟子贾曹杰,另一位是第一世班禅克珠杰,合称“师徒三尊”,这两位大弟子协助宗喀巴大师克服困难、创建道场,使黄教发展成为藏传佛教的第一大教派。大师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子叫根敦珠巴,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毋庸置疑,清代时期的藏传佛教是格鲁派的天下。

       在藏传佛教里,宗喀巴大师就是文殊菩萨转世而来的。

宗喀巴大师座前摆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照片。

藏式佛像和圣器。

      墙上有绘有宗喀巴大师传教的唐卡。

       大雄宝殿与大文殊殿中间的院子里,有块石牌坊,上面刻着康熙的“五台聖境”,是不错的书法作品。

       大文殊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四周环廊,单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覆盖。这才是菩萨顶的主殿。

图片是从网上找的。

       殿前廊柱上悬挂对联一副:“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磬清彻,香烟缭绕,胜幡蹁跹;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佛教与风光都有了。

      大殿里的色彩明艳,金碧辉煌,大概不久前重新彩妆过。

       佛坛上坐着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面相方圆,头戴金色花冠,花冠和背光上镶嵌了很多宝石,非常奢华,是典型的藏传佛教菩萨塑像,佛坛周围有玻璃罩子。玻璃罩子框架的彩绘非常精美。

      大殿里也摆着桌子,几个喇嘛在收香火钱。

      大殿门窗色彩斑驳,没有涂上新漆,露出历史的面目,到让我多看了几分钟。

  

        文殊殿的后檐有一处地方在一年中春、夏、秋三季滴水不断,不仅雨天滴水如流,就是晴天、旱天也照样滴嗒不断,宛如在大殿四周串起了一道璀璨的珠帘,所以文殊殿又被叫做滴水殿,久而久之竟然水滴石穿,把大殿四周的石阶和石板凿出了一大圈蜂窝状的小坑,滴水檐曾经是五台山引以为荣的一大奇观。

1984年大殿翻修,修完后,奇景就没有了。一块被水滴凿出小坑的石板摆在大殿前以为纪念。

        大殿是庑殿顶,有四个坡面,坡面中位线以下所有的琉璃板瓦上都留着一些可以渗水的沙眼,雨水就顺着沙眼渗到了瓦下,瓦的下面是 30 厘米厚的泥土层,泥土层的下面是三层石灰做的隔水层,再下面是一层铁皮。泥土层可以蓄水,石灰层和铁皮可以隔水。泥土层中渗漏下来的雨水就顺着石灰层坡面缓慢下流,在殿檐外的瓦下渗出,形成了滴水的奇景。由于大殿的隔水层结构严密坚固,隔水性能良好,工艺十分考究,在造就滴水奇观的同时,还绝对地保证了殿内的干燥。

古代工匠可以做到的工艺,现在做不到了。

离开菩萨顶往下走,发现在围墙外面有一片建筑,错落有致,中间最高的建筑是重檐歇山顶,顶上立有金色宝顶,檐下彩绘华丽,还看到南面的房子卷棚顶上安放一组三只金鹰的雕塑,中间的鹰展开双翅,似乎马上就要鹰击长空了。不知道是不是属于菩萨顶的院落?听说在全长 500 多米的中轴线左右竟然坐落着多达 33 座院落。

  

  

       远眺看到一座黄庙,规模也不小。

        下山时台阶下面的影壁上的“佛”字十分醒目,据说影壁是下面显通寺建的,为隔开菩萨顶喇嘛教的气势。看影壁上部有砖枋、垂帘柱、斗拱、飞云,由黄琉璃瓦覆顶,十分讲究,应该是菩萨顶的影壁。

       最后聊聊藏传佛教是怎么进入中原的,还得到朝廷青睐。

佛教是分两条路进入西藏,松赞干布建立吐蕃政权后,一条路是派大臣吞米·桑布札去印度学习佛教和文字,吞米·桑布扎创制了藏文。另一条路是派人去五台山学习中原佛教。

藏传佛教分了几个流派,其中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在13世纪30年代,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期间,阔端驻守凉州,有意进攻西藏,蒙古军队曾经进兵至藏北热振寺附近。西藏地区各教派的领袖人物看到这种形势,就协商对策,最后大家共同推举萨迦班智达同蒙古谈判。大约在公元1244年,萨迦班智达已六十三岁,带着十岁的八思巴和六岁的恰那多吉两个侄子,从萨迦寺动身前往凉州,千辛万苦,一路宣扬佛法,经过两年跋涉,终于在1246年8月抵达凉州。1247年,阔端与萨班在凉州举行首次会谈。这次会谈,阔端代表蒙古汗廷,萨班作为西藏地方代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谈”。

       会谈结束后,萨迦班智达发布了《告吐蕃人书》,大致包括3点:1、西藏人民是蒙古大汗的臣民。2、西藏的宗教事务由蒙古政权派来官员管理。3、蒙古政权委托萨迦派首领管理西藏事务。凉州会谈确定了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同时也开启了藏传佛教在蒙古传教的历程。

元代正式开启了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在宗教上将萨迦派奉为至上独尊。西藏地区在政治宗教上出现了统一听命于元中央政府委任的萨迦政权,所以在元代是“唯萨唯大”。

图片是萨迦派道果法的祖传法师,印度人毗瓦巴。

        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由宗喀巴(1357-1419)建立,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1642年固始汗推翻噶举派藏巴汗而成为最大的一个教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强调严守戒律,因僧帽为黄色而被称为"黄教"

元末明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得到西藏信众的拥护。格鲁派日渐兴盛并在和硕特蒙古汗国的支持下,逐步巩固了格鲁派在西藏地方的政教地位。

       清朝采取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策略。

1653年,顺治把五世达赖请到北京,五世达赖回去时,顺治令和硕亲王率兵护送至今天的内蒙古凉城。和硕亲王召集蒙古王公大臣聚在一起。颁布圣旨,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封号,1713年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同时还册封蒙古的哲布尊丹巴、章嘉两大活佛,自此西藏后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蒙古的哲布尊丹巴、章嘉转世均需接受中央政府册封。开启了中央政权对宗教至高无上的管理。

格鲁派与清政府之间的交往促成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直接管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