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思丨给毕业生的书单:关于个人成长与职场发展

 景夜思 2022-03-26

有同学给我留言,希望我推荐几本书,关于职场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主题,之前也有一些读者问我要过书单。

通常情况下,很难给出符合每个人个性化需求的书籍,但是问的人比较多 ,我就整理一些过去阅读过的很受启发的书籍,你可以挑选几本适合自己的书籍,用心阅读并实践。

01

第一本是《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作者是刘同。对,就是那个写过很多本畅销书的刘同,也是光线影业的副总裁。

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跟职场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写的全部是刘同的工作思考,他在书中提出一个3232法则,也就是在工作中按照三年,两年,三年,又两年的时间段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探讨了52个困扰大家的职场问题,可读性很强,适合刚毕业的年轻人阅读,提早构建靠谱的职业认知。


02

第二本书推荐的是陈春花的《管理的常识》。在这本书里,陈春花分享了关于管理的八个基本概念。虽然这本书不厚,也就170多页,但是很多内容值得反复阅读。有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公司创始人,每年都把这本书读好几遍,时刻提醒自己反思管理中的问题。

陈春花在序言里说:“因为研究和课程的缘故,我有幸担任过山东六和集团的总裁,在此之前和之后也一直担任一些公司的顾问,我在每一家公司都看到相同的情况:对于管理的职务、功能和效果缺乏认识与思考,很多人只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来进行管理工作。我所看到的是个人绩效的损伤、组织效率的消耗,而这一切,只要从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整理清楚,就可以避免。于是我决定梳理这些概念,从最基本的部分入手,来解决问题。”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或者实习经历的话,读起来可能暂时难以产生很强的共鸣。工作几年以后再读,理解会更加深刻。但我依然想推荐给大家,哪怕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小职员,提前构建对管理的认知,会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工作,理解团队的运作逻辑。


03

第三本书是《沟通的方法》,作者是得到App的CEO脱不花,据说销量已经超过40万册。

我们都知道沟通很重要,但是沟通的底层逻辑和方法是什么?这本书基于得到App沟通训练营的打磨,构建了很多现实工作中的场景,通过场景来展现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读起来容易理解,并且方便运用。


04

第四本书是汪志谦的《峰值体验》,这本书特别适合从事市场营销、门店销售等部门的管理人员阅读,对于如何去营造更好的客户体验有非常大的帮助。

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借助峰值体验的思路,去提升工作的价值感。让你的客户、领导、同事感到惊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本书中有答案。


05

第五套书是《巨人的方法》和《巨人的工具》,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美国的蒂姆费里斯,他采访了很多知名人士,也就是相当于帮你跟很多精英人士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工作方法。如果你想向很多高手请教学习,这两本书可以作为一个桥梁。

当然这两本书非常厚,都是六百多页,但是读起来并不费力。我很喜欢《巨人的方法》这本书封面上写的一句话:“终其一生,我们要用25%的时间发现自己,用75%的时间创造自己。”


06

第六套书是《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作者周岭老师在35岁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迷迷糊糊到了这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无能为力了,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人焦虑、急躁,但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样,选择了潜心阅读,大量涉猎脑科学、潜意识、情绪、自控、冥想、专注等领域内容,向内认知自己,向外探索世界,写出了《认知觉醒》这本畅销书,刷新了自己的认知系统,明确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开启了自我改变的新路径。

《认知驱动》是周岭老师去年写的第二本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做成一件事。


07

第七本书是《只管去做:用故事带你秒懂目标管理》,作者邹小强,他之前写过一本畅销书《小强升职记》,主题是讲时间管理的。《只管去做》这本书是通过对话体的形式写的,通俗易懂,通过5个步骤去解锁目标管理,帮助我们告别低效混乱的计划。特别推荐给职场新人。

08

第八本书推荐《高绩效心智:拉开彼此差距的关键因素》,作者是安妮,深圳市海归协会秘书长,原中国平安总裁助理。这本书里分享了安妮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挑战,以及她是如何解决困难,完成任务的。对职场新人如何探索工作初心、提升绩效,有很大的帮助。

我对作者更深刻的印象是她在朋友圈里每天分享自己的反思日志,已经连续写了1500多天,记录每天的关键事件、方法/过程、结果、反思、金句。

我也曾经尝试过这种方法,但是无法做到每一天记录,因此特别佩服这样有毅力的人。

09

第九套书是吴军老师的《见识》《格局》,这两本书脱胎于吴军老师的专栏文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智慧和商业的经验。

这两本书常读常新,我以前也推荐过多次。

10

关于个人学习,我推荐这3本书,分别是:

《学习敏锐度:7步实现复利式成长》(作者瑞米,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年1月),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但在成长过程中,她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经历了迷惘、焦虑和自我否定。

《五维学习力》(作者王咏,中信出版社,2020年7月),作者从业20余年,从普通的销售专员做到了上市公司总裁,还兼顾⾃⼰的爱好,在书法和国画的学习上也⼩有成就。作者从学习辨识力、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学习创造力和学习持久力这五个维度,梳理出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层层阐述,化繁为简。

《专注力的技术》(作者胖子邓,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4月),作者是90后超级学霸,15 岁考上北大。如果你也被专注力的问题困扰,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11

最后推荐的书是达利欧的《原则》,这本书的每一句话都值得你反复咀嚼。我买过很多本,分别放在家里的书房和办公室,也给一些朋友送过这本书。

没事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看,并且带着一些读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共读了这本书,写了差不多40万字的阅读笔记。每一次重新阅读,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体悟。

达利欧在《原则》里写道:“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意味着,总是依据可以清晰解释的原则做事。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能清楚地解释他们的原则。人们很少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与别人分享,这太令人遗憾了。我很想知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蒂夫·乔布斯、温斯顿·丘吉尔、列奥纳多·达·芬奇等人奉行的原则是什么,这样我就能弄明白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实现目标的,并对他们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

在工作中,我喜欢把过去的做法记录下来,形成书面的经验,分享给同事。这既是个人经验的提纯,也是给组织保留下一些知识资产,帮助后来人少走一些弯路。和达利欧一样,我们可能都想了解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更高成就的人是如何做事的,他们做对了什么,以及他们做事的原则是什么。

这本书,十颗星推荐。

以上这些书籍,仅仅是我个人的喜好,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也很难符合每个读者的阅读兴趣,仅供参考,如果你喜欢,可以买一本纸质书或者看看电子版。

欢迎你留言分享自己近期在读的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