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战后的和平缔造 6 :南斯拉夫为什么是巴尔干地区火药桶中心

 屋檐下过客 2022-03-26

一战后的和平缔造 6 :南斯拉夫为什么是巴尔干地区火药桶的中心?

常思勇 感悟常识 今天

南斯拉夫这个新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南斯拉夫这个新国家是由塞尔维亚和已经不复存在的奥匈帝国的南部地区组成,它最后取了“南斯拉夫”这个名字,意思是“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和许多人想的相反,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并不是在巴黎和会上建立的,两者只是在时间上赶在了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是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点燃的。1914年之前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怀揣着远大梦想: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要横贯东西,从黑海延伸到亚得里亚海,要坐拥从中欧到爱琴海的大陆桥。

随着一战开打和奥匈帝国屡战屡败,奥匈帝国南部的斯拉夫人开始独立,特别是在英、法、俄与意大利签订《伦敦协议》,诱使意大利参战,其中承诺将一大块斯洛文尼亚领土和达尔马提亚海岸北部交给意大利之后,这让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的政治领袖特伦比奇和他的支持者非常痛苦,只得寻求和塞尔维亚及其领导人帕希奇合作建立一个南斯拉夫联邦囯家。

随着一战的持续,塞尔维亚人吃了败仗,又看到自己的大保护者俄国解体了,对成立南斯拉夫国的这个想法也就不那么抵制了。在科孚岛(Corfu)流亡期间,帕希奇与特伦比奇见了面。两人在1918年7月达成共识,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要合并成立南斯拉夫,统治者是塞尔维亚国王。不明智的是,两人搁置了对政体的讨论:是建立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这个问题就没有定下来。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希望是前者,而帕希奇想要后者。

帕希奇始终想要的是由塞尔维亚人领导的大塞尔维亚或南斯拉夫。在巴黎和会召开很早之前,迫于协约国的压力,帕希奇与特伦比奇组建了联合政府,但帕希奇还是让它流产了。帕希奇让塞尔维亚陆军以协约国军队的身份向奥地利境内挺进,先是展开至南北一线,到了1918年11月又进入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名义上负责这一地区的法国当局对此宽宏大量,法国没有理由反对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的出现,因为这样便可以对意大利形成阻碍。

这让特伦比奇和其他克罗地亚人非常惊慌。在塞尔维亚人的怂恿下,巴纳特地区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自己成立了国民大会,急匆匆地投票,与塞尔维亚联合。在被塞尔维亚军队占领的黑山,也出现了一个国民大会,他们以同样迅速的速度投票,废黜了自己的国王,与塞尔维亚联合在了一起。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国民理事会慌张了起来。它没有自己的军队,而且随着农民攻击地主、强盗洗劫商店与企业,法律和秩序正在崩溃。在亚得里亚海沿岸,意大利的军队正在占领主要港口。萨格勒布的大街上已经出现了示威者,要求立刻与塞尔维亚联合。11月25日,国民理事会匆忙投票决定,向塞尔维亚申请联合。政体等关键细节问题都放到以后再谈。

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的亚历山大亲王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与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国名本身就是个问题,非塞尔维亚人更喜欢南斯拉夫这个名字,因为这里面含有一种真正平等联合的意味;塞尔维亚人则想要个能彰显其重要性的名字。

英法两国最初很不情愿地站到了意大利一边,拒绝承认南斯拉夫这个新国家。美国早先就不喜欢意大利,也讨厌意大利觊觎巴尔干地区,于是在2月承认了南斯拉夫;英国和法国到6月时才承认这个国家,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反击意大利不肯妥协的谈判态度。

南斯拉夫为什么是巴尔干地区火药桶的中心?

南斯拉夫这个新国家忠实地反映出巴尔干地区四分五裂的情形:这个南北走向的地区夹在西面的罗马天主教和东面的正教之间,同时也夹在北方的基督教和南方的伊斯兰教之间。

塞尔维亚本就处在巴尔干地区的核心位置。尽管南斯拉夫这个新国家已经诞生,但许多塞尔维亚人相信,他们是要扩大塞尔维亚的国土面积,而不是要建立一个新国家。虽然塞尔维亚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一半,但这个新国家的管理者是他们。塞尔维亚军队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军队,来自以前奥匈帝国军队的克罗地亚部队被解散了。在官僚机构和政府中,塞尔维亚人占据了几乎所有重要的职位。贝尔格莱德仍是首都,塞尔维亚的国王也成了新国家的国王。1921年6月28日,也就是科索沃之战的纪念日,塞尔维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亚历山大宣誓效忠宪法。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由此走上了一条注定无法安生的道路。

南斯拉夫注定无法安生,首先源于其各民族之间的历史积怨。大战期间,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还有波斯尼亚,尚属于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许多来自这些地区的战士忠心耿耿地为这个垂死的帝国作战,直到最后一刻。在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轰炸成废墟的行动中,奥匈帝国军队中就有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甚至还有塞尔维亚人。他们击败了塞尔维亚的军队,迫使该国政府流亡,并占领了塞尔维亚,残害那里的普通人。不管在萨拉热窝谋杀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塞尔维亚人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这个总人口为450万的国家中,战争夺走了12万人的生命。到战争结束之时,不管各方怎么强调南斯拉夫人的团结,这些刚刚还拼个你死我活的人是很难将彼此视作兄弟姐妹的。

至于成为新国家领导者的塞尔维亚人要怎么把不同民族整合起来,没有人会抱什么乐观的看法。特别是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的领导人特伦比奇,因为有一位塞尔维亚政府官员兴高采烈地告诉他,波斯尼亚穆斯林问题解决起来没有任何难度——塞尔维亚军队可以给他们24小时时间,48小时也可以,让他们皈依东正教。“那些不改信仰的就杀掉,我们原来在塞尔维亚就这么干过。”特伦比奇倒吸了一口冷气,说:“你肯定是在开玩笑。”这位塞尔维亚政府官员回答道:“绝对没有开玩笑。”

问题是要想把这里的人按照民族分类可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能因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语言都差不多,就说他们是一种人吗?能因为前者主要信奉东正教,使用西里尔文字,而后者虔信天主教,使用拉丁文字,就说他们不一样吗?马其顿人应该算哪个民族呢?是按照历史和希腊人划在一起,还是按照语言和斯拉夫人并到一块儿?更糟的是,无论是从语言、人种还是从宗教信仰上说,这些人中间都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在这样一个各色人等混居的地方,又怎么可能画出清晰的国界来呢?这种特点在巴尔干地区的人口地图上表现得更为直观——那简直就是一幅五光十色的点彩画,配以零星出现的几团颜色。到了1919年,被“民族自决”燃烧起来的这个国家,就像煮开锅的乱炖,气泡爆裂得越来越快,喷出的都是猜忌与憎恨。

国界的划分还给巴尔干地区带来了不满的少数民族,以及彼此毗邻但心存怨恨的国家。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新生的南斯拉夫,虽然这个国家是自行组建的,但和平缔造者们承认了它,并通过一系列独立委员会的讨论划定了它的国界。结果就是,这个国家的面积比原塞尔维亚大了三倍,敌人则更多。这个新国家兼并了黑山,从奥地利那里得到了斯洛文尼亚和波斯尼亚,从匈牙利那里拿来了克罗地亚和一部分巴纳特,还吸收了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小片地区。奥地利、匈牙利,以及保加利亚,这三家既丢掉了领土,又损失了人力,自然是哀声连连。唯一对南斯拉夫比较友善的是南面的希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为这次的收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凭借纳粹德国的大力协助,它的邻居夺回了它在巴黎和会上赢得的土地,而它内部的各个民族也自相残杀。虽然共产党领导人铁托又一次使这个国家恢复统一,但在巴黎和会首次承认南斯拉夫的70年后,它又再一次分崩离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