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名家名作:杨世灿《山海经》秘境第十七《大荒北经》连载(十)

 元辰1948 2022-03-27

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2-101 总第867期  

执编元辰

杨世灿:悟叟(1942-)湖北宜都人。曾任教师、文教局科员、厂长、设计院牵头人、学校党委书记。副县副研,中国散文学会、宜昌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安之研究会、曹廷杰学会顾问,屈原学会会员,炎黄研究会理事,湖北杨守敬研究副秘书长,中国水利文化学会理事。出版有《县尊问路》、《大禹传人》、《杨守敬学术年谱》、《水经注疏·三峡注補》(熊茂洽先生同撰)、《水经注疏補》中华书局出版560万字。

《山海经》秘境

 ———屈原杨守敬诸子百家解读秘境

文/杨世灿 杨泽甦宏 杨泽未冬

《大荒北经》第十七目录

原文

参考翻译

秘境解读:

一、《大荒北经》第十七所说到的山、水、海、地名、人名、图腾、自然、物种及关键词。

二、《大荒北经》第十七所说到的山、水、海、地名、人名、图腾、自然、物种等今在何处?

三、《水经注疏补》中的“大荒北经”及其渊流

三、《水经注疏补》中的“大荒北经”及其渊流(续七:《水经注疏补》卷二十六 — 三十

《水經注疏補》卷二十六  

補,沭水,古稱,今沭河,發源于山東省沂水縣東于溝鄉石槽峪(北臨朐縣沂山鄉),即沂山南麓,西並行沂河而南流,徑莒縣東莞鎮西(經東莞縣西北山)、西南流徑莒南縣、臨沭縣、河東區,自臨沭縣官莊鄉分為二支,東支入江蘇省境內南辰鄉。西支西南流入山東城縣、江蘇新沂縣新安鎮。琅邪東莞縣,琅邪郡名,秦建,治所在今山東諸城市東南海濱。東莞縣,諸城魯之諸邑。箕山之水。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西(經東莞縣西北山),有碁山,左合天寶鄉水,又左合碁山水。會貞按作琪山、琪水,碁讀琪。補:《經》又東南過莒縣東。補,莒縣,莒地商屬姑幕國。西周至戰國初期屬莒國,前431年,莒為楚所滅,先屬楚,後屬齊。《春秋世族譜》,莒國嬴姓,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初都計,後徙莒。春秋馬鬐山前城邑渠丘,為莒國三大國都之一,《左傳》晉侯使申公巫臣如吳,假道於莒,與渠丘公立于池上。19833月,出土,刻有左徒戈銘文。《通鑒》楚使淖齒將兵救齊,因為齊相。淖齒欲與燕分齊地,乃執湣王而弑之。此戈應為淖齒遺留物。左徒戈出土地左側有故城址,名城子遺址。朐縣柤水入遊注海。柤水入沂,于沭陽城西入沭河。淮沭新河東北徑連雲港朐陽街辦錦屏山(427米)側東北入海。丹山丹水。今山東臨朐縣臨朐鎮臥龍鎮東盤陽村(朱虛縣故城)。城東北二十裏有丹山,今上林鎮杭山安家溝,東北流,與西部彌河並而北,名丹河。望海台丹水。在今山東省壽光市道口鎮黑塚子村。

補:《經》又北過臨朐縣東。補,漢置臨朐縣。因朐山而名。黃帝曾登封沂山,帝堯之子丹朱曾封于丹水。夏為季荝氏封地。商為逄伯陵封地。西周為缾(駢)邑,紀國所轄。春秋縣境置缾邑、東陽邑;戰國為朐邑,齊國所轄,為齊相管仲封地。今縣境大部屬臨淄郡,南部屬琅琊郡。西設有臨朐、朱虛。三國魏晉設臨朐、朱虛縣, 南北朝境內設昌國、朱虛、般陽、西安、安平縣。1949年屬昌濰專區, 1983年改稱濰坊市,臨朐順次屬之。委粟山巨洋水。委粟山在今臨朐縣東北三裏。又名稷山,位於臨朐城北1.5公里處彌河西岸,臨朐古八景之一。(山其)山(箕山)康浪水(滄浪溝)。在今山東壽光市紀台(益都縣)東五十裏丹河(康浪水、滄浪溝、溎河),水出箕山(箕子山)是彌河,康浪水(溎河)出方山(338米)北孤山(266)南。孔子所謂滄浪之水一也。古紀國。紀國,商周、春秋的諸侯國,國君為姜姓。國都紀,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的西南岸的今壽光市。壽光、萊陽和煙臺等地出土有紀國銅器。補,臧台遺址,位於青州市何官鄉臧台、東台、西台三村之間。西臨躍龍河。臧台村壓在遺址南部邊緣, 1979年發現。遺址現存高15米,台基長寬各近150米,存大量陶片,出土有龍山文化的陶罐,商周的鬲足、盔形器、素面半瓦當,戰國至漢的豆、盆等。《益都縣圖志》 “臧台因臧文仲重修此台而得名。 

補:《經》又東北過壽光縣西。補,壽光縣,濰坊市濰北平原的西北部,夏斟灌國、紀國,漢淄川國地。侯國封置於此,自壽光侯始,即有壽光之稱。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北海郡置壽光縣,治今後牟城(壽光市寒橋鎮北後牟城)。1993年以原壽光縣的行政區域設立壽光市。彌河徑後牟城(壽光縣)西。《一統志》,義山在臨朐縣東五十裏,亦名堯山,堯河出此。俗人以其山角若崩,因名為角崩山,亦名為角林山,皆世俗音訛也。水即蕤水矣。《地理志》曰:劇縣有義山,蕤水所出也。守敬按,甾川國劇下文。北徑(山其)山東,俗亦名之為青水矣。守敬按,《齊乘》二,堯水,一名蕤,又名青,則青水字不誤。

補,斟灌國,《續山東考古錄·壽光》,斟灌國故城在東北四十裏,一稱東壽光城,今基灌店。今斟灌村即為夏代斟灌城。斟灌古城四面有土城牆,城內分東城、西城、城裏3個區。城牆根寬八丈,城上可並跑四輛馬車。今斟灌村附近村莊名稱多與斟灌古城相關。如斟灌村往南是城裏村和城南村,西斟灌村西南和西北有南城西村和北城西村。斟灌古城牆文革前還在,老人俗稱圩子牆 《續山東考古錄·濰縣》,桑犢故城又稱高密城,又稱古郡城。

五子之歌。出自《尚書》,《夏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注》薛瓚《漢書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東郡灌是也。明帝以封周後,改曰衛。守敬按,此瓚釋斟灌,當在《漢志》壽光下,顏《注》不載。瓚所雲東郡灌,即觀。顏《注》引應劭曰,世祖更名衛國,以封周後。《續漢志》亦雲,光武更名。此明帝字當誤。斟尋在河南,非平壽。又雲:守敬按,又字承上《汲郡古文》。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尚書·序》曰:太康失國,兄弟五人,徯於洛汭。守敬按,今本《漢志·注》徯作須,《書·序》亦作須。官刻戴本洛作河,誤,孔刻不誤。此《五子之歌·序》文。此即太康之居為近洛也。守敬按,此平壽下瓚釋斟尋說,顏《注》引之。補,大禹的兒子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王,開始了父死子繼的帝制時代。然而第一個繼承皇位的兒子太康,就因為沒有德行,導致老百姓反感。太康貪圖享樂,在外打獵長期不歸,國都被後羿侵佔。太康的五個弟弟和母親被趕到洛河邊,追述大禹的告誡而作《五子之歌》,表達了五個誨意。夏後太康失國,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

《續山東考古錄·壽光條》斟灌國故城在東北四十裏,一稱東壽光城,今基灌店。今斟灌村即為夏代斟灌城。斟灌的由來,禹帝分封同姓宗族人為王,其同宗之一,被封為斟灌(國),姓斟灌氏。啟帝死後,啟的兒子太康繼位。羿擁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夏帝,自己當監國掌管朝政,羿不近忠臣,寵信有窮系小人寒浞,加封為相國,後又加封為寒王。仲康的兒子相投奔諸侯斟灌、斟潯兩部落(國)。斟灌、斟潯兩部落擁立相為夏帝。夏相26年,寒浞派兒子澆帶兵剿滅了斟灌國。一年後出兵攻打斟潯,追殺了夏帝相,把斟灌的屬地劃歸寒國。相的皇后懷著少康逃到有仍國,少康在斟灌城上殺了寒浞,寒浞就葬在斟灌城東。諸侯擁立少康為新夏帝,恢復夏後國號。夏朝因羿、浞之亂後重建,歷史上稱為少康中興。少康帝懷念斟灌的貢獻,想恢復斟灌國。但因寒浞滅斟灌時手段殘酷,斟灌王後繼無人。少康帝下令在斟灌城建大禹王廟。廟裏正中塑大禹王像,在大禹像前塑有兩個武神,一個是斟灌,一個是斟潯。至今東斟灌村的百姓每逢年節,祭祖必祭禹。斟灌古城。《史記》、《左傳》都記有斟灌,《括地志 》記斟灌故城在青州壽光縣東五十四裏。今斟灌保留著東斟灌、西斟灌、城裏村的三處村落的自然佈局。古跡有禹王廟、東嶽廟。夏朝少康帝的命令,在東斟灌的西北角築土為台,叫夏王台。臺上修一座禹王廟,中間坐著大禹王,禹王像前塑有斟灌、斟潯兩神像。東斟灌村西頭南北道西旁是古東嶽廟舊址。乾隆年間被毀。寒王墳,夏帝少康抓住寒王浞後,在斟灌城上殺了浞,浞就葬在斟灌城東。有封土墓塚,在當時村委大院門口東南三十米。二、二裏頭遺址就是夏都斟鄩。洛陽是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和都邑所在。《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夏本紀·正義》雲:《商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這些文獻表明,伊洛交匯的洛陽盆地是夏人的活動中心,地望與洛陽市偃師二裏頭遺址恰好相合。這個王邑遺址,就是史書記載的斟鄩,古本《竹書紀年》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書紀年》載:仲康居斟鄩。斟鄩作為夏朝國都,在夏朝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三、鬲縣,秦置鬲縣(在德州市德城區南境),屬濟北郡。西漢屬平原郡。北魏析平原郡、清河郡地置安德郡,鬲縣屬之。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鬲縣廢。

堯水注巨洋。堯水即堯溝鎮丹河,因堯溝鎮名堯河,北流入彌河(巨洋)。《注》堯水又東北注巨洋。守敬按,《漢志》蕤水入海《注》言,堯水注巨洋,則在今壽光縣東入彌河。今堯河自臨朐縣東北流,至壽光縣東南,入丹河。伏琛、晏謨並言,堯嘗頓駕於此,故受名焉。非也。《地理志》曰:蕤水自劇東北,至壽光入海。守敬按,今本《漢志》脫東字。沿其徑趣,即是水也。

補:《經》又東北入於海。

望海台巨洋水。望海台丹水入巨洋水(彌河),在今山東省壽光市道口鎮黑塚子村。彌河於道口鎮分二支,西支徑道口鎮西,北流於羊口鎮東入萊州灣。《注》巨洋水又東北徑望海台西,會貞按,《地形志》,南皮有望海台,即此。東北流。伏琛、晏謨並以為平望亭在平壽縣故城西北八十裏,古縣;又或言秦始皇升以望海,因曰望海台,未詳也。會貞按,漢平望縣屬北海郡,後漢廢,蓋廢為平望亭也。《晉書·陸曄傳》,曄封平望亭侯。《初學記》二十四引伏琛《齊地記》,平壽城西北八十裏有平望亭,亦古縣也。或雲,秦始皇為望海台。《御覽》一百五十七引同,比此稍略。《一統志》,平望故城在壽光縣東北,稱舊《志》望海台在縣東北四十裏,是也。而又雲,望海台在濰縣東北,失於不照。按《史記》漢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子劉賞為侯國。會貞按,《史》、《漢表》,賞封平望縣侯。又東北注於海也。會貞按,今彌河自臨朐縣南,北流經益都縣,又東北經壽光縣。《水道提綱》,彌河東北至彌河口入海。後稍移東數十裏,至黑洋口入海。舊彌河口猶存。補,南皮望海台非壽光市道口鎮望海台。

補:《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補,淄水(淄河)發源於泰沂山脈及東南部的魯山山脈,經博山、淄川兩區及青州市流入臨淄區境內,再北去廣饒縣匯流小清河,全長122公里。上游多支流,河岸峰高,落差大,行洪快,力量最大時2030立方米/秒。河床沿山坡斷裂層伸延,故有淄河十八漏之說。萊蕪縣今萊蕪市,地處山東省中部,轄萊城、鋼城兩個區和三個省級開發區,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今城東10公里的辛莊鎮趙家泉村;嬴邑屬於齊國,故址在今城西北羊裏鎮城子縣村;平州邑在萊蕪西部。秦置嬴縣(治所在今城子縣村),屬濟北郡。西漢增置牟縣(治所在今趙家泉村),又于牟縣東北置萊蕪縣,因治所設在淄水流域的萊蕪穀,故名萊蕪,故址在今淄川東南215公里的口頭鄉城子莊。原山(原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城區西南部,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山東省十佳森林公園,分為鳳凰山、禹王山、望魯山、薛家頂、夾穀台五大景區,面積1702公頃,涵括120多個山峰。牛山西淄水。牛山(174米)位於臨淄城南7公里朱家終村西,山體植被豐茂,山頂林木秀美。自春秋戰國以來即負盛名,臨淄名山之一。山上建有中國宰相館、管仲像等。淄水徑朱家終村。

天齊淵四豪塚。《明一統志》引《齊記補遺》,四王墓在鼎足山,乃齊、威、宣、湣、襄四王墓。二王塚,又稱齊王塚。傳為姜齊第16代國君桓公(小白)與姜齊第25代國君景公(許臼)之墓。它位於今臨淄區齊陵鎮的鼎足山上。鼎足山,也叫紫金山(又名雷公山)。與菟頭山(又名驢山),牛首山(又名牛市山),三山對峙,如鼎之三足,因此而得名。二王塚,因山為墳,墓葬中間。封土高大,氣勢雄偉,如同山上之山。二塚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190米,東西長320米,墓高30米。與南側的四王塚遙遙相望,二王塚和四王塚、三妹塚形成了歷史上非常罕見的古墓群。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一九八四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二王塚進行稽考,認為二王塚是田齊侯剡和田桓公午之墓。19881月,二王塚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注》《地理風俗記》曰:齊所以為齊者,即天齊淵名也。守敬按,《史記·封禪書》,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應所本。其水北流注于淄水,又東徑四豪塚北,水南山下有四塚,方基圓墳,咸高七尺,東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塚也。會貞按,《地州志》,廣川有四豪塚。《明一統志》,四王墓在鼎足山,乃齊威、宣、湣。襄四王墓。《亭林文集》五,考田氏之稱王者五,而王建遷於共以死,知是威、宣、湣、襄也。在今臨淄縣東。太公望都營丘(非都營陵)。營丘在今山東臨淄縣北八裏今臨淄區東北齊都鎮西北古城,齊國始祖姜子牙封地。齊陵墓群踞周圍。齊獻公姜呂山自薄姑徙臨淄,改營丘名臨淄。巨澱湖。古湖名。即今山東廣饒東北清水泊(大碼頭鄉)的前身。漢時為一大湖,淄水、時水、女水、濁水、洋水等皆匯於此,北出為馬車瀆(高家港),東北流入海。漢武帝時曾在此穿渠引水灌田。北魏時面積尚廣,後因上游諸水改道,逐漸淤塞。縣東南則澱湖,指今山東博興縣博興鎮東南18公里利城村東南,有巨澱湖,在廣饒東北。廣固城堯山濁水。堯山在廣固城(青州五裏鎮)西七裏。一說堯山在今青州(益都縣)西北八裏(此說指淄河臨淄朱家村,非此廣固城堯山)。陽河亦稱洋河(北陽水、濁水) 。發源於益都縣五裏鎮西南山區。益都縣,山東省青州舊稱。

楚使聘齊(梧宮台、石社碑)。楚使或為屈原,年代或在前312年。《注》系水又北徑臨淄城西門北,而西流徑梧宮南。昔楚使聘齊,齊王饗之梧宮,守敬按,見《說苑·奉使》篇。即是宮矣。其地猶名梧台裏。守敬按,《御覽》一百五十七引伏琛《齊地記》,臨淄有梧台裏。台甚層秀,東西一百余步,南北如減,即古梧宮之台。守敬按,《類聚》八十八引《齊地記》,城北十五裏有梧台,即梧宮,在今臨淄縣西北。台東即闕子所謂宋愚人得燕石處。守敬按,引見《類聚》六,誤作闞子。台西有《石社碑》,會貞按,明鈔本作社。猶存,漢靈帝熹平五年立,其題雲梧台裏。守敬按,此碑歐、趙皆不著錄,洪但載酈說,蓋已佚。補,一、《藏珍燕石》,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之。主人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之以特牲,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俯而掩口,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殊。主人怒曰:商賈之言,豎子之心!藏之益固,守之彌謹。二、梧台,位於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梧台鎮梧台村北。現台高28米,周長220米,當地人稱梧臺山,是齊國宮室建築中最大的一處夯土台基。民國九年《臨淄縣誌》載,台西舊有漢靈帝熹平五年(176年)立的石碑,攜刻梧台二字。傳說是齊國的議事宮室。此處多梧桐樹。三、楚使使聘于齊,齊王饗之梧宮。使者曰:大哉梧乎!王曰:江海之魚吞舟,大國之樹必巨,使何怪焉!使者曰:昔燕攻齊,遵雒路,渡濟橋,焚雍門,擊齊左而虛其右,王歜絕頸而死于杜山;公孫差格死于龍門,飲馬乎淄、澠,定獲乎琅邪,王與太后奔于莒,逃于城陽之山,當此之時,則梧之大何如乎?王曰:陳先生對之。陳子曰:臣不如刁勃。王曰:刁先生應之。刁勃曰:使者問梧之年耶?昔者荊平王為無道,加諸申氏,殺子胥父與及兄。子胥被發乞食于吳。闔廬以為將相。三年,將吳兵複讎乎楚,戰勝乎柏舉,級頭百萬,囊瓦奔鄭,王保於隨。引師入郢,軍雲行乎郢之都。子胥親射宮門,掘平王塚,笞其墳,數其罪。曰:'吾先人無罪而子殺之。士卒人加百焉,然後止。當若此時,梧可以為其柎矣。譯文:楚國派使者到齊國去問候齊王,齊王在長著梧桐樹的宮院中設宴招待他。楚國的使者說:真大呀!這些梧桐樹。齊王說:長江和漢水中的魚大得可以吞下船去,大國的樹必然也巨大,使者何必奇怪呢?楚國的使者說:過去燕國進攻齊國,沿著洛水邊的道路,渡過了濟水上的橋,焚燒了你們臨淄城西面城門的城樓,攻打齊國的東部,而使齊國的西部也變成了廢墟。王歜在杜山自縊而死,公孫差在龍門格鬥而死。燕軍來到淄水和澠水邊飲馬,在琅邪陳列清點他們的戰利品和俘虜。齊王和太后出逃到莒城,又逃到了城陽的山中。在那時,這裏的梧桐樹有多大了呢?齊王說:陳先生回答他的問題。陳子說:我不如刁勃善辯。齊王說:刁先生應答他。刁勃說:使者問梧桐的年齡嗎?過去楚平王做不道義的事情,侵害楚國的賢臣申氏家族,殺害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伍子胥逃出楚國,披散著頭髮在吳國討飯,吳王闔閭讓他擔任了將相。過了三年,率領著吳國軍隊打回楚國報仇。吳軍在柏舉戰勝了楚軍,斬首一百萬。楚國的執政大臣子常逃到了鄭國,楚王逃到隨地自保其身。伍子胥率領著軍隊進入郢都,吳軍在郢都像天上的雲一樣鋪天蓋地地行走。伍子胥親自向楚王的宮門射箭,挖開了楚平王的墳墓,用木杖抽打平王的墳堆,一件一件地列舉平王的罪行,他說:'我的先人沒有罪過,而你卻殺害了他。吳國的士兵們每人打了平王的墳頭一百棒,然後才甘休。在那時,這裏的梧桐可以供他們當抽打平王的棒子用了。四、臨淄齊文化研究社王毅論文,屈原曾兩次來過梧台。梧台是齊國的國賓館。齊景公自詡道:齊國大,吾宮的梧桐亦大。因之有梧宮之名,後宮殿廢圮,稱梧台。臨淄有梧宮二饗屈原之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者,名平,為楚懷王左徒,出則接遇賓客,應付諸侯。《辭源》,屈原楚懷王時任左徒,主張聯齊抗秦,使齊訂盟……”漢劉向《說苑·奉使》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均載:昔楚使使聘于齊,齊王饗于梧宮。據以上記載可知,齊王饗屈原于梧宮是可信的。據史料記載,第一次梧宮饗屈原為前三一八年(周慎靚王三年),年僅二十二歲的屈原,風華正茂,才氣橫溢,高冠長劍,錦衣博帶。他時任左徒,受楚懷王的派遣,千里迢迢來到齊國都城臨淄,下榻于梧宮。他見梧宮雕樑畫棟,巍峨壯觀,其周圍廣植梧桐,樹幹高大,綠葉如扇,婆娑多姿,深感心曠神怡。次日清晨,剛登位三年的齊宣王在這裏接見了他。屈原雄辯地分析了當時七雄並之、唯秦是狼的局勢,並闡明了齊楚聯盟的重要性。屈原講得精闢透徹,天衣無縫,使齊宣王和文武大臣為之折服,很快簽訂了齊楚盟約。齊宣王親自設宴,由相國田嬰相陪把盞,盛情款待了屈原。這次使齊為楚王簽訂了聯齊抗秦的盟約,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又載: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于齊,顧反(返)……”所謂既疏不復在位,就是屈原遭到上大夫靳尚的嫉妒,靳與太子蘭勾結,收買寵姬鄭袖,使楚懷王罷黜了屈原的左徒之職,降為三閭大夫(掌管王族三姓之官)。此時楚懷王聽信了張儀遊說的秦國獻地六百里的詭計,與齊國絕交,並派勇士去大罵齊宣王。後秦國與韓、魏聯合攻打楚國,楚國損兵折將,走投無路,不得已只得再次派遣屈原使齊,想重修齊楚盟約。第二次梧宮饗屈原是在前三一二年(周赧王三年),年已二十八歲的屈原,風塵僕僕使于齊,也是下榻于梧宮,不過這次使齊,僅是顧反(返)而已。所謂顧反就是屈原受到相國田嬰的責問和齊宣王的怒斥,雖經屈原費盡唇舌,說明楚國背盟是聽信讒言,被張儀所騙,受秦所欺,但齊宣王宿恨猶存,拒絕了簽約,僅按外交常規草草饗之。屈原感到心灰意冷,無能為力,只得一反(返),離開了齊國國賓館”——梧宮。到東漢靈帝熹平五年,曾在梧宮西立石碑,上書梧台二字,可見東漢時此宮已廢圮,唯荒台孑然立於郊野。時至民國初年,有好事者在梧台之上建起了玄武祠。筆者愚見:玄武祠之名大概是據屈原《楚辭·遠遊》中召玄武(北方的太陰神)而奔屬之句而為之吧?!當時祠前香火頗盛,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齊人對屈原的推崇。屈原雖不是齊人,但他為力挽楚國的危亡,兩次使齊,被饗于梧宮,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為臨淄人所敬仰。過去,每當端午之際,人們絡繹不絕,扶老攜幼,來到這屈原當年兩次寓居之地——梧台,插艾草,吃粽子,燒香上供,瞻仰、追思,以表達對屈原的緬懷和敬意之情。

屈原為楚使,兩使齊國。補,《宜昌文博》楊世燦《屈原離騷自傳》,悟叟考譯。撰者以屈原《離騷》為據,讀《水經注疏》20年,見屈原事蹟散記于40卷全《疏》500萬字中,又兼及宜昌市四十年考古,論定屈原生於公元前331年。出生地屈原三次自稱夔國平樂里(樂平里)。4歲陪讀懷王,學宮地點在今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楚王城遺址,《楚策》稱郢中,漢稱沮中,夏首所出,西接枝江古雲夢澤津鄉問安。出使齊國年代當在前312年。前297年屈原因懷王薨,受命懷王制訂貫徹憲法墨繩未成,而回封地湖南汨羅(古羅國自枝江遷汨羅),在紀念懷王逝世十周年的作品中,回憶他九年未回郢中。前279-前278年,白起拔郢(郢中),橫掃至湖南北湘南漓屈原居地黔巫(非四川)流域,前277年屈原懷沙循前賢之道投汨水而逝。

補:一、齊國之钜澱縣。廣饒縣在先秦時期,其地面屬齊國管轄,曾設置過4個小縣邑。《國語·齊語》記載,已有72個縣邑,今廣饒縣建置過千乘、琅槐、樂安、钜定四個小縣邑。二、易牙(狄牙),春秋時代著名的廚師,齊桓公的近臣,易牙作為雍人,專管齊桓公的飲食。擅長于調味,很得齊桓公的歡心。易牙淄澠,淄水和澠水的並稱。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則難以辨別。《呂氏春秋·精諭》,孔子曰,淄澠之合者,易牙嘗而知之。

補:《經》又東北入於海。補,淄水入馬車瀆、徑琅槐故城、馬井城、皮丘坈入於海。一、琅槐縣,戰國齊國置。戰國齊國置琅槐縣,故城遺址在今廣饒城東北55公里之丁莊鎮境內。秦屬臨淄郡。西漢屬千乘郡。王莽新朝時期,琅槐縣屬建信郡。東漢初期沿西漢建置,建信郡為千乘郡(漢明帝永平三年(西元60年),以千乘郡改為千乘國),琅槐縣屬之。永元七年(95年),廢琅槐縣。二、馬車瀆,又作巨澱湖。古湖名。即今山東廣饒東北清水泊的前身。漢時為一大湖,淄水、時水、女水、濁水、洋水等皆匯於此,北出為馬車瀆,東北流入海。漢武帝時曾在此穿渠引水灌田。北魏時面積尚廣,後因上游諸水改道,逐漸淤塞。三、馬井城,位元於今黃河三角洲地區小清河尾部。

斟灌國(淳于國)兩川交會。在今安丘縣東北四十裏,黃旗堡鎮杞城即斟灌國(淳于國)。汶河東北流徑杞城西,于黃旗堡鎮乙甲莊入濰河。其城(黃旗堡鎮杞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兩川者,汶河也,濰河也,故曰兩川交會。《注》故夏後氏之斟灌國也。守敬按,斟灌國在壽光縣,應劭、杜預說皆然。酈氏於《巨洋》篇已詳言之。葉圭綬疑此為斟尋之誤,然應劭、杜預並雲,斟尋在平壽,亦非此地。蓋古書異說錯出,酈氏並存之,非自相伐也。故《史記·倉公傳·正義》亦有此說。周武王以封淳於公,號曰淳于國。《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守敬按,孔《疏》引《世本》,州國姜姓,曹見《濟水》一南濟下。《傳》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國危,遂不復也。守敬按,《左傳》文。其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會貞按,今東汶河自臨朐縣南,東北流至安丘縣東北,入淮(補,淮作濰)河。東汶出朱虛縣小泰山,北流至淳於縣入濰,在今臨朐、安邱界。補,斟灌國,是姜姓小諸侯,周武王姬發滅商紂之後,將其封在州邑(今山東安丘),世稱州公。西周晚期,後州國的公族定居于淳於城(今山東監利,原為州國都城),名淳于國,春秋初期,杞國頻繁入侵淳于國,杞國得以重新建國,杞國將鄰居淳于國滅後杞國仍稱作淳于國。 

秦始皇登琅邪台。在山東省東部膠南縣南境琅琊鎮琅琊山(183米)面臨黃海齋堂島,西望琅琊港灣。山東諸城縣東南一百五十裏,漢置琅邪郡,亦膠南縣南境琅琊鎮地。越王句踐故國琅邪在今諸城縣東南九十裏,即山東東港區會稽山。

膠水北入溟海。大浞河寒浞所鑿,入膠入溟也。《注》北眺巨海,杳冥無極,天際兩分,白黑分別,所謂溟海者也。會貞按,《列子·湯問》,終發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作冥海。《釋文》,梁簡文帝雲,窅冥無極,故謂之冥。東方朔《十洲記》雲,水黑色,謂之冥海,無風洪波百丈。故《地理志》曰:膠水北至平度入海者也。守敬按,今本《漢志》作東至,誤,當以此正之。平度,後漢已廢,故《經》言過當利入海,酈氏仍從《漢志》敘之。今膠河自膠州西南,北流,經高密縣舊合今百脈湖,又北即今北膠河,經平度州昌邑縣,至掖縣西入海。今自高密縣東北,合都泊,會南膠河,東南入海。補,一、不夜縣,西漢始置不夜縣,屬東萊郡,山東半島最東端。在今山東省威海市東部。不夜縣治所為不夜城,遺址在今榮成市埠柳鎮不夜村南,東距成山頭約30公里。王莽改不夜為夙夜。二、始皇廟坐落在成山頭上,是秦始皇東迅是建立的行宮。成山頭,曾名“天盡頭”,後改為“天無盡頭”。位於山東省榮成市成山鎮,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成山頭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春秋為“朝舞”,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有“中國好望角”之稱。三、榮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四、惺吾太公所引“趙雲”一段,“趙又曰”一段,至“似脫去東萊一郡之水而不可考矣。”與本“膠水注疏”無説明,反倒令後生難讀難解。而會貞按溟海,守敬按流逕,妙結真諦!《四續掖縣志》,萊州浞河為“寒浞所鑿”,人工河“……察其勢,系自二區太平鄉浞裏村來(非浞李村),迤邐而西南,至十區墩坊鄉墩坊村之南,又經宣化鄉西杜家村之西,再經河崖村之西,至寨裏方家村之東始有水。向西流至徐家鄉徐家村之北分而為二……其南流者,由徐家西灣折而西南,有徐家橋三……河由橋下南流,經小浞河村之南收蔣家河水,而西南流經海倉鄉焦家村之西,至太平鄉大浞河村之南,有橋。抵村西南半裏許而西南流出掖境。自浞裏村曲折至縣境,長約二十裏,廣平均一丈至二丈。浞河出掖縣向西南流,由平度境內入膠萊河。”“黑羊山在十區楊院鄉南鄙,一名界山,緣此山為掖、平兩縣之界,故名。山脈由東北訖西南,有兩峰南北對峙,高約十丈,面積約一方裏。而贏山之北麓有邱家村、有楚家村、有黑羊山村,山南則平度境。山東有溝自紅山而來,而向西流經黑羊山村及楚家村之南,又經邱家村北,又西流入平度。山產石灰……是此山特產也。”《青島市水利志》“三苗家溝,源于平度縣長樂鄉王家莊村,于翟哥莊村西南入掖縣境。流經楊家莊村、丘家村之西又入平度境。流經灰埠鎮韓家村北又入掖縣境,于太平莊村西南再入平度縣境,流經灰埠鎮小苗家村,於新河鎮大苗家村西入澤河。河長21.3公里,流域面積123平方公里,其中平度境內河段總長15公里,流域面積51.98平方公里。該河在澤河開挖前直接入北膠萊河,是北膠萊河的一級支流;澤河開挖後,將其在新河鎮大苗家村西截入澤河,成為澤河的支流。”萊州境內未記。

《水經注疏補》卷二十七沔水上

 大巴山,中國西部大山。是四川省與陝西省界山。東端伸延至湖北省西部,與神農架、巫山相連;西與摩天嶺相接;北以漢江谷地為界。西北-東南走向。山峰大部分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大巴山西端的摩天嶺位於川、陝 、甘三省交界處。米倉山是大巴山的西段,西接摩天嶺。甘肅省南部的文縣與四川省北部的青川縣交界處的摩天嶺。穿越摩天嶺有著名的陰平古道。大巴山西延為米倉山,為漢江與嘉陵江的分水嶺,海拔1,3002,000米。北以漢江谷地為界。

山海經》所謂漢出鮒嵎山也。守敬按,《西山經》雲,嶓塚之山,漢水出焉。而《海內東經》又雲,漢水出鮒魚山。郭氏即以嶓塚之漢水釋之《寰宇記》,頓邱縣有鮒鰅山。《皇覽》雲,顓頊塚在濮陽頓邱城外。《北堂書鈔》九十二引《山海經》,漢水作濮水,水在濮陽,正顓頊葬處,似為得之。然郭、酈所見本已誤。此條再改。補,安康市電視臺《走漢江》一行8人到甯強,拍攝大安鎮古漢源。 迳縣城、五丁關、金牛峽、寬川、大安鎮、烈金壩、禹桂、背靠、古漢源嶓塚山。攝製組在鎮上嚮導的帶領下,從禹桂向北進溝,沿通村公路盤旋而上,進入嶓塚山古漢源所在地石牛洞。《尚書·禹貢》 “嶓塚導漾,東流為漢,又東流為滄浪之水……”。《山海經·嶓塚山》:“又西三百二十裏,曰嶓塚之山,漢水出焉,又東南流注入沔……”。在陝西漢中市西南角的南鄭縣梁山鎮,有古城稱之為城坎兒,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上有 “龍崗寺,稱之為龍崗寺遺址 巴嶺山廉水。今陝西南鄭縣西南廉水河,東支水出南鄭米倉山(大巴山西)喜神壩小壩龍頭山(2201米)西,西支出塘口大龍池,西北流逕廉水鎮,東北流逕南湖風景區、南鄭縣城、陽春鎮、於中所鎮入漢江。媯虛灘。今陝西省洋縣酉水河下游東岸,古地名媯虛灘,又作姚虛灘,相傳舜奔波所居也。《說文》媯,虞舜居媯汭,因以為氏。舜,五帝之一。名重華,生於姚墟,故姚姓。舜國號為有虞。猴徑灘在今洋縣東,界在黃金峽西,在藥樹村。補,舜生商均商均的第32世孫,虞閼父,商末周初人,其妻是周武王的長女太姬。虞閼父之子媯滿,史稱陳胡公 夏商稱為媯墟,舜帝廟僅存虞帝陶漁河濱處七字石碑一通。《興安州志》 “過中渡一裏,舜曾居此,一名姚墟。《安康文物名勝》 “虞帝廟,地處安康市江北岸中渡台,與安康水西門隔江相望,雕樑畫棟,飛簷翹角,香火旺盛 補,姚方五帝之一。名重华生于姚墟,故姚姓。氏族国趁方,如巴方、虎方。郦氏以舜後枝居”解之。鄖縣人遗址位於鄖縣漢江河畔的的青曲彌陀寺村學堂梁子,19895月,發掘出兩顆完整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為距今100多萬年前的遠古人類化石, “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说明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 “鄖縣人出土處建有鄖縣人雕刻頭像,鄖縣人展館。安城銅礦遺址,位於鄖縣城西50公里處的安城鄉石箱子溝。

《水經注疏補》卷二十八沔水中

建平郡房陵故縣堵水。今湖北神農架林區、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堵河出五源。堵河主源在神農架林區牛場坪大架名陰峪河,出九湖,名洛陽河。或當時房縣轄神農架。房縣粉城即化龍鎮古城村(廬陵王故居遺址)馬欄河(粉河)東流入漢江,與堵河互為東西。堵水別溪飲之無病而壽。今湖北房縣秦口河出門古寺鎮西北流。門古寺傳言“溪飲之無病而壽”。《注》堵水之旁有別溪,岸側土色鮮黃,守敬按,鮮字是也。《禦覽》三十七引盛弘之《荊州記》,武當縣有一溪,岸土色鮮黃,乃可噉,是酈所本。《山經·中山經》,蔥聾之山,中有大谷,補,參山即武當山?當是今鄖縣滄浪山,堵河東北逕歷參山下,自此有滄浪之水之稱。又名黃龍灘水庫,北流逕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於遼瓦西北韓家州遺址處入漢江,亦即丹江水庫西端也。滄讀參,是參山即滄浪山也。鄖鄉縣西山(寶蓋山)漢水。今鄖縣城關西南丹江水庫邊。補,《湖北省志人物志稿》,鄖子嬴姓,名不詳。鄖都(約今京山、安陸間)人。春秋初鄖國國君。前701年,楚國擬與貳(今廣水市境)、軫(今應城市西北),欲與隨、絞、州、蓼等國聯合抗楚,但被楚軍突襲,敗於蒲騷。補,一、鄖陽滄浪洲漢江大橋規劃選址南起柳陂新集鎮柳新一級路終點,北岸於城關鎮後店子村周家窩與鄖漫路相連接,全長3.135km,其中跨漢江部分橋樑長度1785m,滄浪洲漢江大橋完善鄖縣城市西北部道路路網,服務南水北調工程移民遷建,促進鄖縣經濟社會發展。二、丹江口市有均州八大景之一滄浪綠水。滄浪洲濕地公園(羊皮灘公園)。三、《孟子·離婁》,孔子聽兒歌,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訓自取。孟子引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明仁道。孟子與屈原同時代而長於屈,二人同是齊國朋友。屈原兩使齊國,或有與孟子相唔事。四、湖南漢壽境內沅江下游有一條由滄水和浪水匯合而成的支流,叫做滄浪水。《漁父》地方或以為是滄浪水流入沅江的入口滄港。五、均州城外漢江邊,有滄浪綠水,武當山鎮武當山東有浪河鎮,浪河水庫出鹽池河鎮武當山南麓,名滄浪之水,南流,東北流,逕浪河鎮東北入漢。六、《水經注·夏水》,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雲:' 夏水 ,古文以為滄浪 ,漁父所歌也。’”指湖北當陽草埠湖鎮沮漳河季家湖楚王城遺址附近夏水(楊水入沮稱夏水之首)。所謂郢中(沮中)城也,屈原“過夏首”之滄浪之水。七、《尚書·禹貢》言:導漾水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蓋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耳。指甘肅西和縣漾水河,東北支出天水齊壽鎮(古墦塚山)名西漢河,通為嘉陵江西支,今與漢江無涉。略陽縣地震前兩江或相連?無考。八、《續漢志》臨沮劉《注》引《南都賦·注》,漢水至荊山,東別流為滄浪之水,指湖北遠安沮水。酇縣故城。在今湖北省老河口一帶,今酇陽街辦地。浴馬港(洗馬既)。今湖北南漳縣蠻河(水出三尖山名三道河水庫)東流一百四十裏,逕九集鎮舊縣鋪村遺址葉家土城南(廬戎國都城、伊廬縣、中廬縣、義清縣城遺址、南漳縣盧戎國故城文物保護單位),于武安鎮納濰水(清涼河),浴馬港當在宜城蠻河入漢江處。中廬縣疎水。盧戎國國都在今湖北省南漳縣九集鎮濰水流域的支流三八河(水庫)西岸舊縣鋪村,稱為土城 羅川城(羅國)鄢水。今宜城縣西二十裏有羅川城,當在蠻河分支二水(鄢水)之間朱市。《注》又東南逕羅川城,故羅國也。蠻河歷大城(楚皇城)。今湖北宜城蠻河逕今鯉魚橋水庫地,逕楚皇城(鄢郢),所謂大城也。秦頡墓在鄭集鎮楚皇城遺址南,上老河(龔河)逕其北。宋玉。今宜城縣人,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野,此雲夢之野在枝江,與楚襄王居郢中合。西近長江三峽巫山之陽臺。宋玉宅有三,宜城、秭歸、江陵。此宜城宋玉宅在楚皇城遺址南。鄀縣(鄀子國)。今湖北宜城東南,在故鄀縣東北五裏,縣南臨沔津(鯉魚橋水庫水),則鄀子國在今南河村。補,一、鄀縣,古縣名。秦置若縣,東漢以後。治所在今湖北宜城東南。南朝宋、齊、梁在此僑置馮翊郡,北周廢。鄀子國,上鄀在今湖北宜城東南,後滅于楚,春秋後期為楚都。《左傳·定公六年》:"楚國大惕,懼亡……於是乎自郢遷鄀。"《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投戈編鄀,稽顙漢北。"李善注:“《漢書》南郡有鄀縣。”張銑注:“編鄀,二縣名。”唐劉元濟《經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詩:“雲雨散吳會,風波騰鄢鄀。下鄀金文亦作。地在今河南省內鄉縣﹑陝西省商州市之間。後滅於晉,為晉邑。《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秦晉伐鄀。”杜預注:“鄀本在商密,秦晉界上小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鄀國器物,在銘文中,上鄀作鄀,下鄀作蠚。銘文有上鄀公和下蠚公等。《中國歷史文物》 2001年第1期,朱鳳瀚《士山盤銘文初釋》,西周器物士山盤,銘文提到鄀方,西周已有名為鄀的方國。二、子居《清華簡<楚居>解析》,使若嗌蔔徙於夷屯。若嗌,鄀氏之蔔者,名嗌。整理者以為鄀人先祖。楚先人南遷夷屯,由水路而入則必經於鄀,故使鄀嗌蔔徙。夷屯:陳偉《讀清華簡〈楚居〉劄記》,包山簡'屯’指楚王陵園。夷屯恐即夷陵。當是。此夷陵似是指《山海經·中次八經》之荊山地區,《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可證。夷水,即古鄢水,亦名蠻水,今之蠻河,源出湖北保康縣,曰深溪河,東流經南漳、宜城二縣,注于漢水。《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杜注:鄢水,順襄陽宜城縣入漢。《水經注·沔水》又南過宜城縣東,夷水出自房陵,東流注之。夷水,蠻水也。桓溫父名夷,改曰蠻水。夷水導源中廬縣界康狼山,山與荊山相鄰。其水東南流,曆宜城西山,謂之夷溪。又東南徑羅川城,故羅國也。又謂之鄢水,《春秋》所謂楚人伐羅渡鄢者也。《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李學勤《由新見青銅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一文中根據京師畯尊所記王涉漢伐楚與傳世材料相印證,指出不管成王時所封熊繹的丹陽是不是丹淅一帶,昭王時的楚都只能是在漢南了今《楚居》篇所記,再此證明瞭這個觀點。可知熊繹雖被封於丹陽,但因居地不利,故遷於夷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楚居》“至熊繹”“徙於夷窀”“至熊只、熊(舟旦)、熊樊、及熊賜、熊渠,盡居夷窀,熊渠徙居發漸。至熊(二兮月,顎)、熊摯徙居旁屽,至熊延自旁屽徙居喬多。”“熊咢及若敖熊儀者皆居喬多。”“自武王曰郢,自文王徙居郢,自獻惠王徙襲為郢。”轉引自宜昌博物館趙德祥先生提供《湖南博物館第九輯》資料。楊世燦讀,夷窀,就是離騷之留夷,《哀郢》之南夷,包括西起熊繹始封丹陽之都秭歸香溪流域,東至郢地沮漳流域的廣袤大地。柏楊《中國歷史年表》楚武王熊通,在位(前740-690年)五十年,居丹陽(秭歸)之都,熊通攻隨,卒於軍中。子羋熊貲立為楚文王,遷江陵郢都。《左傳·襄公十三年》“唯是春秋窀穸之事。” zhun,窀穸,墓穴。洪亮吉:“古作屯夕,後加穴,以窀穸為墓穴,是也。”《易·系辭下》穴,“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說文》宀mian“交覆深屋也。” 宐,作宜。漢石經作宜。《詩·小雅·天保》陵,大土山,如岡如陵。《莊子·至樂》:頌鼎屯,“生於陵屯”。土埠。《易·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清華竹簡宜昌夷窀即夷陵。鄀縣湫城敖水。湫城在今鍾祥縣北洋梓鎮,枝水(溫峽口水、花山水庫水)出橫嶺(檀樹嶺溶洞),西北流逕古鄀縣湫城,於洋梓鎮(湫城)東南,左注敖水(直河)。其地水系複雜曲折。會貞按,明抄本、黃本作,考《左傳·莊十九年》,楚子伐黃,還及湫,有疾。灿:湫读郊,在沮中。楚莊王釣臺、龍陂。今湖北荊州區紀南城區東北,龍陂北有楚莊王釣台。古天井水在沙市區觀音壋鎮皇屯村北。

郢城楊水。夏首即沮漳楊水(陽水),出枝江問安北,逕當陽季家湖郢城,入沮漳,地名沮中,支流出荊州紀南城、逕郢城鎮南、東南流入潛江,東入漢江,稱江夏。屈原過夏首(楚城)而西浮之地。《注》陂水又逕郢城南,會貞按,郢城見《江水》二《注》。東北流謂之楊水。會貞按,此楊水即《漢志》,漳水東至江陵入陽水之陽水也。補,楊水,一、李可哥黎沛虹《夏楊水與東荊河考異》,夏水在先秦時期就分江入沔 ,明代後 ,在地貌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影響下 ,其上源逐漸演變為建陽河與長湖水系 ,下游逐漸由入沔演為入江。楊水自古以來就是漢水的一條支流 ,其源頭由西漢時的沮漳河下游分枝演變為南北朝時期的荊門上游山丘來水 ;唐代後楊口湮塞。至明清時楊水已演變為建陽水水系 ,但與原來的楊水已大相徑庭。夏楊水在南北朝時為分楊水入夏水的一條枝河 ,後隨楊口的湮塞而消失。東荊河是明萬曆間漢江夜汊堤潰口後 ,沿河百姓在夜汊河下游各枝河堵支塞汊、圍堤築垸 ,才使“形如瓜蔓”的東荊河形成單一河道。東荊河口澤口既非楊口 ,東荊河經行又非夏楊水古道 ,因而可斷定“夏楊水非東荊河”。《水經注通檢今釋》,夏楊水“相當今湖北潛江縣西東荊河 ,南至沔陽縣附近注古夏水”。二、《宜昌文博》楊世燦《屈原“沮中郢都”考證》。1、屈原名句“過夏首而西浮,是過枝江夏首,西行望“沮中郢都”,今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楚城,當陽本古郢地。“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其焉極?”郢城,枝江之郢。郢字從王從邑,即王邑之合文會意也。王邑即王都,凡楚王都所在皆稱“郢”。楚先世居“丹陽”,“武王徙郢”在紀郢。此郢即楚之郢都。前433年,楚從紀郢遷到枝江沮中。仍然稱丹陽城或郢城,屈原稱南郢。和紀郢一樣,楚之郢都,車轂擊,人相摩,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新而暮衣蔽。郢非紀郢。《戰國策》“郢中立王”,稱郢中。楊守敬《楚郢金跋》:“自昭王遷鄀後,不復都郢”,鄀即宜城,郢即江陵。明言江陵郢都在昭王“去郢,北徙都鄀”之前。“以今之鐘祥當《漢志》之別郢皆誤”。《湖北省建制沿革·郢州》,隋前的郢州指鄂州,治今武漢市武昌。南朝宋從荊、湘、江、豫四州析置。隋滅陳,改為鄂州。另一郢州以今鐘祥為治所,西魏始置。隋統一前兩郢州並存,相去不遠。鐘祥的郢州,元升安陸府。長壽縣,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北魏北方統一,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史稱南北朝。南朝劉宋泰始六年(470年),分竟陵、雲杜地立萇壽縣(今湖北鐘祥),為竟陵郡治,自東漢省郢縣以來,至此複立縣。萇壽縣轄境相當於今鐘祥的東部和南部。2、“當陵陽”是當陽城的典故。前149年前,當陽地屬郢,因地在楚國荊山之南,故稱當陽;又因在長安之南,面二十一王朝、四大古都之陵及楚陵,故曰“當陵陽”,《辭海》所謂“當陽謂天子南面而治天下也”。屈原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相接。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屈原前297年-前289年居封地汨羅,未回沮中郢都。3、楊守敬考證沮水地名。沮中”,地名。漢時期早已失傳。沮中地名是楊守敬的學生熊會貞,在考證“枝江縣治沮中”時定位的。熊會貞說了句很了不起的話:沿沮漳上下曰“沮中”,這就是兩河口(當陽沮入漳)至入長江處的沮漳口即枝江江口(另有鴨子口、莦箕口、入漢後合而為夏口)。上下各約30公里。沮中”正在季家湖楚城。“津鄉”在枝江西,古為湖,通長江。楚巴人,大敗於津,津指“津鄉”,即今之問安。枝江雲夢澤,北起兩河口,南至江口北東湖,東起季家湖,西抵太平湖。今存大小湖泊數十,即故雲夢澤遺址。4、《漢書》沮水至郢入江。郢即當陽季家湖楚城。5、《水經》沮水于枝江入江。此沮水指同一水,郢在枝江。今當陽季家湖楚城。6、“沮中”城北出土“秦王卑,命競墉,王之定,救秦戎”銅鐘。城北出土,指季家湖楚城遺址。“秦王卑,命競墉,王之定,救秦戎”,讀法是:前320年,秦惠文王“王北遊戎地,至河上”。這年屈原(靈均)12歲,懷王12歲(4歲當政)。韓宣惠王“秦假道韓、魏攻我,我使匡章以應”。秦惠文王以銅鐘為證,派俾使,結盟楚國,競,逐楚墉城垣,預先約妥,秦惠文王將攻打韓地古國戎地,戎地在今內蒙古五原縣一帶。請楚(伯庸靈修)給予幫助,使脫離危險或解脫困難。結果,秦據戎地。卑,古同“俾”,使。命,使也,通“盟”,結盟。,也。墉,城垣也。楚槐王又名伯庸靈修,庸通墉(楚城)。定,預先約妥。救,給予幫助使脫離危險或解脫困難。終止。戎,兵器;武器,方言“農”。 古國名。故地在今山東省曹縣東南。《春秋》公會戎於潛。戎地在今內蒙古。“之,出也。一者地也。”“引申之義為往,曰:之往是也。為'此’者。” 翻譯:秦王使結盟,逐墉城垣,往約妥,給予幫助,秦戎這個地方(前320年,秦王北遊戎地,至河上)黃河邊。《詩·鄭風·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攻韓汾陘,拔之,因城河上廣武  司馬貞索隱引劉氏雲:“此河上蓋近河之地,本屬韓 ,今秦得而城。”前320年,惠文王北遊戎地,至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及東至包頭間之黃河)。秦惠文王(354—前311),又稱秦惠王或秦惠文君,贏姓,名駟,秦孝公之子。前320,惠文王北遊戎地,至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及東至包頭間之黃河)。著名的“秦王卑命鐘”是秦國一次歷史事件的紀念物。今藏於宜昌市博物館。19735月在當陽季家湖楚城的廢墟中,出土後送到了荊州博物館。1994年宜昌博物館開館之際由荊州博物館贈送給宜昌。銘文銅鐘製作非常精細,鐘外表鑄有浮雕花紋,圖案是以蟠螭紋為主體,相間乳釘紋、雷紋、谷紋、索紋、貝紋等。鐘外表還有突出的長枚36個,並飾渦紋。鐘通高38釐米,重11公斤。此銅鐘的鉦部刻“秦王卑命”4字,鼓左刻“競墉王之定救秦戎”8字。考古界據鉦部銘文,稱之為“秦王卑命鐘”。2003年,銘文秦王卑命鐘曾在法國展出。學者認為,季家湖楚城就可能是江陵紀南城郢都之前後的楚國郢都。由於戰爭所迫,郢都遷徙。為什麼從紀郢逃往沮中郢城。楚平王(?-516年),春秋楚國國王。羋姓,熊氏,名棄疾,一名居,楚共王之子。前522年,己卯,楚子出逃,17歲。妹妹季羋畀我,14歲,兄妹同出逃難。前521年,庚辰,吳入郢,五戰及郢,己卯,楚子取其妹季羋畀我以出,涉沮。季羋畀我(四字人名)是楚昭王熊軫的妹妹。楚昭王熊壬(約西元前523年~前489年),羋姓,熊氏,又名軫。楚平王之子。西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不滿10歲的太子壬繼立,改名熊軫(珍),是為昭王。此雲夢澤指枝江季家湖一片。江夏雲夢澤地理座標位於東經111°15'~114°05',北緯29°26'~31°37'。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楚昭王帶著弟妹,還有幾個貼身侍衛和忠心大臣,一行人在雲夢澤中。後來季羋畀我嫁給鐘建。鐘建由侍衛提拔為樂尹,就是主管搜集整理編排音樂歌舞的官職。“紀南城”。從楚文王元年(西元前689年)遷都郢(紀南城)到楚頃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取克郢都,這個版本有可商榷之處。7、白起“拔郢”攻打的是沮中之郢城。《史記·楚世家》,從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至西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這一版本基本成為歷史上的定論。但是臺灣學者柏楊糾正了這個說法 。8、柏楊考證記述433—前278 沮中郢都。建都者14任羋章。前690年—前504年江陵郢都。二任羋熊建。前740年—前690年秭歸丹陽。一任羋熊通建。前504年—前433年鄀城(宜城)13任羋軫。前278年—前241年河南淮陽22任羋橫建。前241年—前223年安徽壽縣(春)23任羋完建。以下是曾經治理兩郢城市過渡的楚王:羋章,楚惠王,前489-前432年在位56年。昭王羋軫之子。楚簡王,羋章之子,羋姓,原名熊中,又稱柬大王,楚惠王之子。在位二十四年,即位初北伐滅莒(今山東莒縣),以莒為邑;簡王十九年(前413年)伐魏、攻至上洛(今陝西洛南)。楚聲王(前407年至前402年在位),羋姓,原名熊當,楚簡王之子。在位僅六年,社會動盪不安,國事積弊日深,為“盜”所殺。《史記·諡法解》雲:“不生其國曰聲。”楚悼王繼位。楚悼王 (?—前381 戰國時楚國國君。名疑,一作類。楚聲王之子。聲王被“盜”所殺,他被國人擁立為君。前401-381年在位。在位期間,曾先後伐周、韓等國。楚悼王十一年(391)在大樑(今河南開封)、榆關(今開封西南)被三晉打敗。後任用吳起為令尹,變法圖強,北勝魏國,南收揚越,取得蒼梧(今廣西西北角),開拓了楚國疆土。但變法傷害了楚國故族的利益,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餘家。吳起雖然借悼王的屍體為自己報了仇,但楚國的變法也因二人的死而結束。楚肅王(前380年至前370年在位),羋姓,原名熊臧,楚悼王子。楚悼王剛死,舊貴族射殺吳起,吳起跑入靈堂,伏在楚悼王的屍體上,結果貴族殃及楚悼王的屍首。楚肅王繼位後,以傷害悼王屍體罪,收捕作亂貴族七十餘家,並處以三族之刑。楚肅王四年,蜀伐楚,取茲方(今湖北松滋),楚被迫築扡關(今湖北宜昌市西),進行防禦。楚肅王六年(前375年),魏攻楚,戰於榆關(今河南中牟西南),韓國乘機而攻滅鄭國,並遷都至鄭(今河南新鄭)。楚肅王十一年(前370年)卒,其弟熊良夫繼位,是為楚宣王。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在位),羋姓,原名熊良夫,楚肅王弟,肅王無子,良夫繼任。遣師西侵巴地(四川重慶以東巴國東南),前343年又發兵滅亡陳、蔡。令尹昭奚恤當權,北方諸國都怕他。宣王甚異之,大臣江乙告訴宣王,昭奚恤只是狐假虎威,靠著宣王的權勢作威作福。楚宣王卒,子熊商立,是為楚威王。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羋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也繼承了宣王救趙伐魏與開拓巴蜀的格局,是戰國時代楚國繼楚悼王以後使楚國國勢發展最強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復莊王時代的霸業為志業,力圖使楚國冠絕諸國之首。舊說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敗越王無疆,盡取吳地,在長江邊在石頭山(今清涼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謂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覺得南京“有王氣”,吩咐在龍灣(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軍伐齊,與齊將申縛戰於泗水,進圍徐州,大敗申縛。楚國的勢力至此不僅直推泗水之上,更擴張到長江中下游與江淮地區。楚威王的聲望,顯赫一時。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懷王繼位。楚懷王熊槐(前331-前296),為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西元前328-前299年在位。4歲登位,屈原自庚寅年為宮中“覽伴”。楚國本來是六國中的強國,擁有強大的國力,與屈原制定“墨法”改革,但楚懷王別聽子蘭之徒,屢次中秦國相張儀的計謀,本是齊國的堅定盟友,卻背齊投秦,把楚國的國力耗盡,終於客死異國。9、宜昌博物館高應勤及後起之秀學者認為,沮中之郢城是楚國的第二大都城。認為該遺址是僅次於荊州紀南城郢都的第二大楚國城閣。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宜昌博物館館長高應勤接到報告後,帶領楊華等人,和高崇文(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前院長)一起前往當地調查,初步認為是一處西周時期的楚文化遺址。10、夏水即楊水。在枝江今屬當陽。水在沮中郢城西南,出楊山東,納楊湖,入於沮,始名楊水(陽水)。11、昭丘在沮西。在枝江今當陽。12、巫回台在百里州,在枝江。13、滄浪之水。屈原尊孔,引孔子所記兒歌“滄浪之水”。滄浪之水有五:漾水為“滄浪之水”,東入漢江(略陽縣漾水入重慶嘉陵江。略陽縣東出沔水之源。今兩水無涉)。武當山東南出“滄浪之水”,逕滄浪亭,西北流,折東北流,東入于漢江。枝江夏首“滄浪之水”,因丹陽郢城而水資料極其豐富。屈原封地汨羅“滄浪之水”。孔子所記兒歌“滄浪之水”。另見還有四處。《湖北省志》楚都八遷。枝江丹陽即郢,當陽季家湖(羋家湖)楚城。趙德祥《楚子涉沮》于枝江今當陽。王粲“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長州”。所登之樓在當陽季家湖(羋家湖)楚城北。《史記·楚世家》雲:“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熊渠“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楚國於江南,以丹陽為中心的政治勢力形成。南方荊蠻各部也存在著長期交流,表現為對荊蠻各族的軍事控制。“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可見與楚共處周之南郊的,還有很多小的國家,像南邊有權(當陽)、東南有羅(枝江徙汨羅)、東北有盧、鄧、西北有穀、庸、巴、麋、絞等國。早期楚人起源於沮漳流域成為不爭的事實,故對早期楚文化而言,或許沮漳河流域是孕育楚文化的搖籃。楚人的路線是:武當北,淅川商于,武當東南滄浪之水,荊山抱璞之地,保康重陽,遠安南襄城,秭歸,枝江問安,當陽季家湖郢城,荊州郢(紀南城)。夏首,沮漳楊水又稱陽水,入沮漳,地名沮中,東南流入潛江,東入漢江,稱江夏。屈原過夏首(楚城)而西浮,楊山楊水(陽水)即夏水入沮漳,問安(津鄉)枝江古雲夢澤。

補:楊水,戰國屈原“過夏首”,三國《經》楊水,北魏《注》夏水,清《疏》沮漳,各代所稱,名異而水同也。陽、楊、揚三字通用,夏水(楊水、沮漳)首入淩角湖,逕長湖、三湖(江陵赤湖)北,納衆湖之水東入東荊河,逕潛江市澤口街辦西,北入漢江,名澤口(改口在東)。因楊水故有楊口之名。酈所謂沔水合陽口也。《湖北省防汛抗旱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11年版,夏首,沮漳楊水又稱陽水,入沮漳,地名沮中,東南流入潛江,東入漢江,稱江夏。屈原過夏首(湖北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楚城遺址)而西浮者也。《湖北省宜昌防汛抗旱地圖集》,枝江問安楊山楊水(陽水)即夏水入沮漳,問安(津鄉)枝江古雲夢澤。楊山楊水北支曇華寺水入季家湖、太平湖;南支石子嶺水庫及關廟山水入陶家湖,二水均入沮漳。楚王城在當陽草埠湖鎮楚城村。東沮漳符台村龍台,西季家湖,楚之季姓也。北張家口村,南太平湖,界東即荊州張家山淩角湖。天井水,在沙市區觀音壋鎮。楊水逕今湖北荊州區西城街辦、郢城鎮南、沙市區太湖港排渠、關沮鎮北、海子湖鑼場鎮、北連長湖、觀音壋鎮皇屯北名天井水、逕泥港湖北、獅口村南,入中幹渠,北入長湖,名獅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當陽玉泉街辦童台村委丘家咀子五七長渠,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57米。荊州江陵寶蓮村29米。文村堤33米)。又逕潛江、監利入東荊河。後來學者以三國資料研尋津鄉、夏口地名,往往覓不可實,是未知先秦之津鄉在湖北枝江問安,夏口在沙市東南也。說見楊世燦熊茂恰《水經注疏·三峽注補》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水經注疏》卷二十九沔水下

疏:會貞按:《山海[《海外東經》]經》,毛民之國,人身生毛。郭《注》,今去臨海郡東南二千里,在大海州島上。人短小,面體盡有毛如豬。晉永嘉四年,吳郡司鹽都尉戴逢,在海邊得一船,上有男女四人,狀皆如此。是毛民在鹽官縣東南海中,戴逢得船處,與此敘毛民所集之縣同。懷帝永嘉四年,在惠帝光熙後僅四年,殆亦汎於風歟?趙雲,《禹貢錐指》曰,《禹貢》三江之不明,誤自班固始。《漢志》會稽吳縣下雲,南江在南,東入海。毘陵縣下雲,北江在北,東入海。丹陽蕪湖縣下雲,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皆揚州川也。蓋北江為經流,至江都入海,中江由吳松入海,南江合浙江入海,皆北江之枝瀆也。《導水》明言漢自彭蠡東為北江,江自彭蠡東為中江。誠如班氏所言,則蕪湖之中江,何以知為江水之所分,毘陵之北江,何以定為漢水之所獨乎?以此當《禹貢》三江之二,雖愚者亦知其非矣。又曰,《漢志》丹陽石城縣下雲,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此即南江之源委。過郡二,謂丹陽會稽也。

其在吳縣南者,即吳松江,乃中江之下流。班氏不知分江水至餘姚入海者,即古之南江,遂誤以松江當之耳。今按大江自西南來:至石城,枝分為分江水,至餘姚入海。又東北流至蕪湖,枝分為永陽江,由吳松入海。其經流則東逕毘陵,至江都入海。毘陵、江都最北,故謂之北江。石城、餘姚最南,故謂之南江。蕪湖、吳縣居二江之中,故謂之中江。雖與《禹貢》導江之義不合,而辨方命名、次第秩-2452-然。與郭景純之松江、浙江,源異而流則同也。蓋中江貫震澤,松江即其下流,不得復析為南江,南江首受石城之大江,其自湖口洩入具區者,乃枝流,而東至餘姚入海者,其正流也。酈元恐違《漢志》,反以歷烏程縣南者為枝流,而中江盡於荊溪,南江即是吳松矣,非古人命名之本意也。一清按,《禹貢》以漾漢觸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江水東迤北,會於匯,東為中江。而不言南江。但三江既入,揚州之水已治,而大別則在荊域。於是班固疑之,別著三江之道,以為南江在吳南。《水經》更以震澤當之,而又無中江之目,遂與《經》異。蓋《水經》所謂江水至石城縣分為二,其一東北流者,中江也。其一過毘陵縣為大江,酈以北江釋之,其下又以南江當之,以其在毘陵縣之北,故名之曰北江,而東至餘姚入海,則仍是南江水道,故以《經》文大江二字為誤。中江水見《江水》篇而今亡矣。東樵雲,北江為經流,中江由吳松入海,南江合浙江入海。全據班《志》而言,實則班《志》蜀郡湔氏道下雲《禹貢》(瑉王改山)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東南至江都入海。而廣陵國江都下,急著江水祠以應之。又於臨淮郡海陵下,復雲有江海會祠以明之。海陵、江都,非揚域乎?非中江入海之道乎?其於會稽郡之吳、毘陵,丹陽郡之蕪湖,雖列南、北、中之名,而無《禹貢》字,則亦可知是秦、漢以來現行之川,作《志》者自不關禹跡也。後人乃欲據《志》以釋《經》,反謂《志》與《經》不合,則亦誣矣。《水經》本班《志》以立文,然班《志》石城之分江水,自是分中江之水而別為一支者,至道元始名為南江。故雲,水名已殊,非班固所謂南江也。大氐多衰,周時以人力為之,而非天地自然節宣之氣可比。南江至餘姚與浙江合,又於餘暨東與浦陽合,由太湖長瀆口上通臨平湖,而東合浙江之柳浦。今其水道多不可問,後之釋水者宜無取於此卷也。守敬按:善長-2453-之《注》祇緣《經》毗陵縣北江下,即繼以東至餘姚之文,故先辨其非。後乃引《地理志》石城東出之道,敘次南江上游,沿歷徑趣,以便與餘姚之文相近。此乃順《經》為《注》,其法當爾,何嘗謂南江、北江混同無別乎?且《經》亦是北江,大字係趙所改。酈《注》安得有大江二字為誤之說?此段紛紛之論,真燕說也。補:《經》分為二:其一東北流,其一又過毗陵縣北,為北江。補,石城縣治今南京清涼山石頭城。長江分為二水,北為主流(北江),南為夾江。逕今常州市區淹城遺址(毗陵縣)北,二江合而為一,故《經》曰北江。毗陵縣,西漢初,改延陵縣為毗陵縣。屬會稽郡。順帝永建四年(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毗陵縣屬之。吳大帝嘉禾三年(234年)分吳郡無錫以西地方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領毗陵等三縣,治毗陵。晉太康二年(281年)撤毗陵典農校尉,置毗陵郡。毗陵縣為郡治。永嘉五年(311年)毗陵縣縣改名晉陵縣。晉陵縣,晉永嘉五年(311年),毗陵郡、縣改名晉陵。晉陵縣為晉陵郡治。南朝因之。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晉陵郡,晉陵縣屬常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又廢州置郡,常州複名毗陵郡。晉陵縣屬之。唐武德三年,改毗陵為常州,晉陵為州治。元至正十七年三月,朱元璋克常州,改晉陵為京臨。不久並京臨入永定。晉陵縣治所在今常州市區。淹城遺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淹城行政村。1988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淹城建於春秋晚期,是中國目前同時期古城遺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從裏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組成。這種建築形制在中國的城池遺存中獨一無二。子城,呈方形,周長500米;內城呈方形,周長1500米;外城,呈不規則橢圓形,周長2500米。另外還有一道外城廓,周長3500米。東漢袁康《越絕書·吳地傳》:毗陵縣南城,故古淹君地也。東南大塚,淹君子女塚也,去縣十八裏,吳所葬。常武地區春秋稱延陵,至漢改曰毗陵,春秋為吳王壽夢四子季劄的封邑。北宋《太平寰宇記》,常州府春秋時為吳國內地。《史記》吳公子季劄所據,是為延陵之邑,吳為越所滅複屬越,到戰國時越為楚所滅複屬楚,故《越絕書》謂之'淹君城’”。《讀史方輿紀要》淹城,在(常州)府東南二十裏,其城三重,壕塹深寬,周廣十五裏。宋《鹹淳毗陵志》淹城在陽湖延政鄉。長江自今南京清涼山石頭城分為二水,北為主流(北江),南為夾江。逕今常州市區淹城遺址(毗陵縣)北,二江合而為一。其中鎮江市西北、儀征市南,為世業鎮真州所隔分,北為小江,南為大江。逕吳國南,為南江”,指鎮江東,北鑿邗溝,南開丹金溧漕,逕丹陽市名丹金溧漕河、逕金壇市長蕩湖、逕溧陽市南溪河、逕宜興市西團氿、團氿、東團氿、入無錫太湖,嘉興運河於杭州入錢塘江,東入杭州灣。

山陰溪水(東溪西溪)。山陰指浙江天目山的北面,東溪指東苕溪。西溪指西苕溪。逕湖州市丘城山丘城遺址文化園東,於拔超裏入太湖。《注》又有山陰溪水入焉。守敬按,即羅浮山之陰也。黃南雷《今水經》因下文衍縣字,遂議酈氏謂苕水出山陰縣,冤矣。山陰西四十裏,有二溪:東溪廣一丈九尺,冬煖夏冷;守敬按,《漸江水》篇稱鄭公泉冬溫夏涼,與此同。西溪廣三丈五尺,冬冷夏煖。二溪北出,行三裏,至徐村,合成一溪,廣五丈餘,而溫涼不雜,蓋《山海經》所謂苕水也,北逕羅浮山而下注於太湖,守敬按,謝氏以羅浮山當浮玉,故言羅浮,不復言浮玉。《寰宇記》,苕溪在烏程縣南五十步,大溪西從浮玉山云云。《名勝志》,浮玉山在孝豐縣東南十五裏。接引《山海經》文,蓋仍從《山海經》以苕溪所出之山為浮玉也。今苕溪自孝豐縣南,北流經安吉縣,又東北經長興縣,至烏程縣西北入太湖。故言出其陰,入於具區也。守敬按,郝懿行言,酈以羅浮山當《山海經》浮玉山,是謂洞庭南口以下為酈說。趙氏言,酈以山陰溪水即苕水,是謂山陰溪水以下為酈說。吳任臣、畢沅則引謝說至故言出其陰入於具區止,似是,當從之。惟有可疑者,前雲具區在餘姚鳥道山西北,後雲具區指太湖,似非一地,豈謝氏即乙太湖為鳥道西北之具區乎?補,一、羅浮、浮玉二山,苕溪所出之山為浮玉,《山海經·南山經》:浮玉之山 …… 苕水出於其陰,北流注入具區 ,其中多鮆魚。唐靈一 《於潛道中呈元八處士》詩:苕水灘行淺,潛州路漸深……不知天目下,何處是雲林。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 ,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鮆魚,《山海經·南山經》記載的一種魚。又名刀魚、鱭魚、魴魚。頭長而狹薄,腹背像刀刃,故名刀魚,大多生活在具區澤。天目山,古稱浮玉山,在浙江臨安縣北。分東天目山(1479米)即浮玉,西天目山(1507米)即羅浮,雙峰雄峙,並多為怪石密林。相傳峰巔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稱天目 西苕溪出西天目山北,今浙江安吉縣章村鎮龍王山有三十餘茂源竝發。東苕溪出今臨安市太湖源鎮東天目山東北龍須山,名南苕溪,南流折東北流,逕余杭區、德清縣、湖州市、二溪合於楊家埠鎮,逕湖州市丘城山丘城遺址文化園東,於拔超裏入太湖。別有江蘇省天目山遺址,在泰州境內薑堰鎮北、新通揚運河南側、薑溱河東畔。萬曆《泰州志》,天目山二井,形如雙睛,故稱。屬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一座古城遺跡。是另一天目山。二、烏程縣苕溪,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由於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居民稱蘆花為,故名苕溪。苕溪分東苕溪、西苕溪兩大支流,在湖州市北白雀塘橋交匯,之後並同注入太湖,為我國東南沿海和太湖流域唯一一條沒有獨立出海口的南北向的天然河流,地跨杭州、湖州兩市,流逕臨安、余杭、德清、安吉、菱湖、湖州、長興等縣市區,是太湖的源流之一。烏程縣,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於菰城(今浙江湖州南菰城遺址)置烏程縣 ,以烏申、程林兩家善釀酒而得名,屬會稽郡。266年,為吳興郡治所。民國元年(1912) 改為吳興縣。補,錢塘江位於安徽省、浙江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之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 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 千米。錢塘江於上海市南匯區和寧波市、舟山市嵊泗縣之間注入東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稱為之江羅刹江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天子募罪人擊朝鮮。左將軍已並兩軍,即急擊朝鮮。朝鮮相路人、相韓陶、尼溪相參、將軍王唊相與謀曰:始欲降樓船,樓船今執,獨左將軍並將,戰益急,恐不能與,王又不肯降。陶、唊、路人皆亡降漢。路人道死。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參乃使人殺朝鮮王右渠來降。王險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複攻吏。左將軍使右渠子長、降相路人子最,告諭其民,誅成已。故遂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補,新野縣,商、周屬鄧國,春秋屬楚國,戰國(前312—301年) 曾被韓國佔領秦時屬南陽郡穰縣。

澳水出茈丘山入比水。澳水今河南泌陽縣梁河。《注》比水又西,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東流,屈而南轉,又南入于比水。會貞按,《一統志》,澳水今俗名涼河,出泌陽縣西北五十裏慈邱山南,流入泌河。按《山海經》雲:澳水又北入視,不注比水。會貞按,《中山經》奧山,奧水出焉,東流注于視水,即《瀙水》篇所雲瀙水,又東得奧水口,水西出奧山,東入于瀙水者也。郝懿行謂此澳似別一水,而酈氏引《山海經》,又自為駁難,蓋以證下文澳當作氵藥耳。余按呂忱《字林》及《難字》,《爾雅》竝言氵藥水在比陽,脈其川流所會,診其水土津注,宜是氵藥水,音藥也。補,一、澳水一指今泌陽縣春水,水出泌陽城北王店李莊,東北流,入板橋水庫(石人河東流、象河東北折東南流、樊河南流、下碑寺水南流,均匯入板橋水庫),東流入遂平縣汝河,不入比,水勢與《山海經》文略同。二、梁河出官莊鳳凰台名石頭河,南流逕楊家集,循今北幹渠故道,東流入泌陽河宋家場水庫,一支南流于花園梁河入泌陽河。新都縣比水。唐河逕湖陽鎮(蓼國都邑)西,新野縣王莊鎮(新都縣)東。城有遷徙。補:《經》又西至新野縣,南入於淯。補,新野縣,商、周屬鄧國,春秋屬楚國,戰國時(前312—301年)曾被韓國佔領秦時屬南陽郡穰縣。

《水經注疏補》卷三十淮水

《山海經》曰:淮出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疏:守敬按:《海內東經》文。《禹貢錐指》,餘山乃桐柏之別名。[]漢有朝陽縣,見《比水》篇。《元和志》,桐柏縣,漢平氏縣之東界,梁於此置義鄉縣。蓋取故義鄉為名。《尚書》:導淮自桐柏。疏:守敬按:《禹貢》文。《地理志》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疏:守敬按:平氏縣見《比水》篇。彼篇已言王莽更名平善,此複出。《風俗通》曰:南-2494-陽平氏縣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

導淮自桐柏,東至於海。今河南桐柏縣桐柏山老鴉叉,名東堰河口、西堰河口。古文淮河源流,自桐柏山太白頂流出,稱為導流(導淮),循故道東入海。後因黃河“奪淮”而改道入江入海。《注》《山海經》曰:淮出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守敬按,《海內東經》文。《禹貢錐指》,餘山乃桐柏之別名。漢有朝陽縣,見《比水》篇。《元和志》,桐柏縣,漢平氏縣之東界,梁於此置義鄉縣。蓋取故義鄉為名。《尚書》:導淮自桐柏。《地理志》曰:南陽平氏縣,王莽之平善也。守敬按,平氏縣見《比水》篇。彼篇已言王莽更名平善,此複出。《風俗通》曰:南陽平氏縣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也。淮,均也。守敬按,《四瀆》篇文。《春秋說題辭》曰:淮者,均其勢也。守敬按,《禦覽》六十一引勢作務,《風俗通》同,然《古微書》作勢,與此合。《釋名》曰:淮,韋也,韋繞揚州北界,東至於海也。守敬按,《釋水》文。今本《釋名》,韋俱作圍。《禦覽》引亦作圍。補,一、桐柏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為淮河發源地,秦漢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禦書靈瀆安瀾 西漢置平氏縣、複陽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桐柏縣,因位於桐柏山麓,以山為名。元廢桐柏縣,改鎮。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置桐柏縣。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十五公里的國營陳莊林場境內,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頂上有名刹雲台禪寺,為佛教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堪稱中原的布達拉宮。寺東側有大淮井,是淮河源頭;井東南30米遠石壁間有張良洞,還有松月臺、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觀。太白頂山頂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辟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1種,且南北相容,現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二、歷史上的淮水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在12世紀90年代以前,淮水洪澤湖以西幹流大致與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逕今江蘇省盱眙縣後折向東北,經淮安市於今天的響水縣南部的雲梯關入海。當時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水的下游支流。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南決,從此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時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與淮安之間的窪地逐漸形成今洪澤湖,並沖淮南堤溢流壩,沿三河入寶應湖、高郵湖,經邵伯湖由夾江在三江營入長江。清代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次北遷改道由山東大清河入渤海,但淮河入海故道已淤成一條高出地面的廢黃河,這條地上河將淮河流域分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三、今天的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縣桐柏山老鴉叉,東流逕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逕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逕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8公里;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逕淮沭河北上連雲港市,經臨洪口注入海州灣。2003年開通了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游,緊貼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入海。淮河幹流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積3.06萬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地面落差約6米,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平方公里。總落差200米。淮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4條,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16條,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有21條。歷史上黃河曾奪淮入海,現狀淮河分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廢黃河以南為淮河水系,以北為沂沭泗水系。左岸有洪河、穀河、潤河、潁河、西淝河、芡河、渦河、漴潼河、濉河等,還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右岸有史灌河、灃河、汲河、淠河、東淝河、窯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均源于江淮分水嶺北側,流程較短,具山區河道特徵。沿淮多湖泊,分佈在支流匯入口附近,湖面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裏湖、焦崗湖、四方湖、香澗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東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園湖、女山湖、七裏湖、高郵湖、沂湖、洋湖等。皖境淮域,歷史上水利發展較早,如壽縣的芍陂(今安豐塘),始建於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灌田萬頃;橫貫宿、靈、泗三縣的通濟渠,建於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運河,溝通江淮,是當時的漕運孔道,12世紀起,經歷了600餘年的黃河奪淮,終至湮廢。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區已是水系紊亂,河溝淤阻,陂塘溝洫,大都夷平;淮河幹流被淤淺,下受洪澤湖頂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洩不暢。域內洪澇災害頻仍,甚或旱蝗併發,赤地千里,"大雨大災,小雨小災,不雨旱災"是其真實寫照。1949年以後,整治了淮河幹、支河道,開挖了排水溝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統。淮河流域以廢黃河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k㎡和8k㎡,有大運河及淮沭新河貫通其間。四、入江水道:自三河閘起,經金溝改道至高郵湖、邵伯湖,再由運鹽河、金灣、太平、鳳凰、新河匯入芒稻河、廖家溝達夾江,至三江營入江,長江與淮河的入江口地理交匯點,位於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九聖村淮河入江口公園,全長158km,設計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秒。裏運河:該河是由歷史上的邗溝演變而來,經近40多年的多次整治,已成為一條綜合利用的河道。它既可分泄淮河洪水,又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和南水北調東線的幹渠。從楊莊起至江都止,裏運河全長159km。兩岸均築有大堤,其西堤即入江水道的東堤,有防禦淮河洪水,保障裏下河地區安全的任務。蘇北灌溉總渠:是利用洪澤湖水源,發展廢黃河以南蘇北地區灌溉的輸水幹渠,也是淮河洪水入海的一條入工開挖河道,西從洪澤湖口高良澗閘起,東至扁擔港入海止,全長168km。設計行洪能力800立方米/秒,實際動用時,超過了這一標準,1954年汛期,蘇北灌溉總渠最大分泄了淮河洪水1020立方米/秒入海。五、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澤湖二河閘,東至濱海縣扁擔港,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居其北側,全長163.5公里,一期工程設計行洪能力3000立方米/秒,二期(遠景)工程設計行洪能力7000立方米/秒。新沂河是一條人工開挖的入海河道。自老沂河華沂開始,過駱馬湖,切開嶂山嶺,向東會合老沭河,至灌河口入海。其中嶂山以下至入海口長146km,最大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秒。新沭河是一條人工開挖的入海河道。從山東省大官莊經大興鎮、石樑河水庫、歡墩、沙河、小東關至臨洪河口入海。河道全長80km。排洪能力為4000立方米/秒。沂、沭河之間有分沂入沭通道,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分淮入沂水道是一條人工開挖河道,南起二河閘,經淮陰閘、沭陽閘至新沂河,全長976km,可相機將淮河洪水分入新沂河,設計流量3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4000立方米/秒。

補:《經》又東過江夏平春縣北。會貞按,依例當有又字,今增。補,平春縣,東漢在今信陽市平橋區西北置平春縣,屬江夏郡。西晉改屬義陽國。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屬義陽郡。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淮河逕平春縣(信陽市城)北,獅河逕信陽市城南。信陽市,是弦、黃、蔣、息諸侯國的國都。弦國(隗姓),國都設在今光山縣城西5公里處。黃國(嬴姓),國都設在今潢川縣隆古鄉。蔣國,周公旦之子伯齡封地,國都設在今淮濱縣期思鎮。息國(姬姓)今息縣,周文王之子羽達的封地,國都設在今息縣城西南青龍寺。申國(薑姓),都城在南陽市北,為南申,戰國時期被楚所滅後,於今信陽市區另築謝城(平橋區平昌關鎮)稱之為東申。戰國時平橋區曾為楚國別都,申州(今信陽、羅山)、光州(今潢川、固始縣等地)。漢沿秦制,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潢川縣)、軑縣(光山縣境內)、黽縣(羅山縣高店)、鐘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軑等縣改置侯國,改鐘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溮河區。補,安陽縣古城當指建安村,江國的國都江城位於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淮水北岸。江國故城呈長方形,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為東周至漢代修建。補,新息縣,西漢置, 在今河南息縣,屬汝南郡。息縣夏、商屬豫州,周武王封文王37子羽達為息侯,建息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補,新息縣,西漢置, 在今河南息縣,屬汝南郡。息縣夏、商屬豫州,周武王封文王37子羽達為息侯,建息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補,一、蔣國故城,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是西周至戰國時期的古城20135月,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蔣國(前1040年-前617年),西周時期諸侯國。周公旦之三子姬伯齡,封在蔣地(一說期思鎮東25公里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北史灌河蔣集)為蔣國。蔣伯齡之後代以國名為姓。前617,蔣國被楚國所滅。考證蔣國故都位於今河南省淮濱縣的期思鎮境內。“周公之後”一句,守敬據《左傳·僖二十四年》,蔣,“周公之胤”。《說文》胤,子孫相承續也。補,一、廬子國,周武王封國,廬國為,故稱廬子國。《通典》廬州,今理合肥縣, 廬子國也。杜佑《通典》,中華書局,1988年版《風俗通義》古廬子國,後有廬氏。《通志·氏族略》廬氏,系廬戢黎之後。《通鑒地理通釋》廬州,本廬子國,春秋舒國之地。廬子國合肥市是也。二、廬江王,字休秀,文帝第八子。元嘉二十二年,年十一,封東海王。大明七年,進位司空。明帝踐阼,進太尉,封廬江王。劉賜是漢高祖劉邦之孫,老淮南王劉長的三兒子,小淮南王劉安之弟。高祖十一年,建都於(今六安)的淮南王英布反。劉邦平淮南,把淮南王國賜給年僅3歲的愛子劉長。建都於壽春。此時淮南王國地域很大,從淮河往南直到今皖南及江西北部,相當於秦代的九江郡。漢初分封給開國功臣六(安)人英布,先名九江王國,後改淮南王國。江淮民謠: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漢文帝把原淮南國一分為三,分別封給劉長的三個兒子:長子劉安為淮南王,仍都於壽春,領有淮南至巢湖等地。次子劉勃為衡山王,領有以今潛山、霍山(衡山)為中心的巢湖到長江北岸地。老三劉賜為廬江王,領有江南及今江西北部之地。《漢書》吳國使者到淮南國,劉賜則遊移于兩個哥哥之間。吳使者至廬江,廬江王不應,而往來使越。”“廬江王以邊越,數使使相交。景帝把劉勃遷到當時氣候條件好經濟較繁華的濟北(今山東省北部)任濟北王,以示嘉獎。劉賜徙為衡山王,王江北。劉賜的封地遷到江北原衡山王國地域。劉安、劉賜自殺,淮南國廢,設為九江郡,衡山國廢為廬江郡,以巢湖為界。《山海經·海內東經》: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一曰天子鄣。屈原《招魂》路貫廬江兮左長薄。《漢書·地理志·廬江郡》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豫章郡轄十八縣,其三曰彭澤縣,彭澤建縣自此始。廬江郡、廬江王、廬江、廬子國各有所指彭澤縣,三國彭澤的南境入吳屬彭澤郡。北部入魏屬廬江郡。後入吳屬武昌郡。《山海經》廬江出彭澤西,指今青通河。原鹿故城距今阜南縣城西南5公里許,谷河南岸。補,一、楚壽春故城在今壽縣城東南郊,包括今城一部分。《史記·楚世家》載,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至負芻五年(前223年)被秦將王翦所虜,歷經四世,凡十八年。光緒《壽州志·古跡》“壽春縣故城,亦曰南城,即今州城。其外郭包今之東陡澗,並淝水而北,至東津渡,又並淝水而西,盡於大香河入淝處。城中有金城及相國城,其城門有芍陂瀆門、石橋門、長邏門、象門、沙門,其地綿延曲折三十餘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調查及遙感探測證實,壽春城遺址東至東津渡,西至壽西湖,南到十三裡孤堆,北至淝水之濱,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與《壽州志》記載基本相符。《史記·貨殖列傳》“郢之後,徒壽春亦一都會也。”出土遺物,如楚金幣郢爰、陳爰、銅牛、鄂君啟節和春秋晚期的銅方壺。存楚國大型建築遺址,楚壽春故城城牆、城門遺址。二、三楚,南楚:《史記》指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等地,泛指楚國隆興之地,重要城市為荊州江陵。南楚為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固有領地。這個領地自楚武王、楚文王開始向四周拓展,到楚莊王穩固疆域為止,總共領有古麋國(湖北鄖陽、房縣一帶)、盧國、羅國(湖北襄陽、荊門、枝江、當陽一帶)、南方百苗等大小諸侯國。前279年秦將白起于鄢郢之戰擊潰楚頃襄王,楚國首都郢(今湖北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楚王城)被秦軍攻佔,楚人東逃江淮之地,楚國遷都至陳(今河南淮陽)。此即南楚。東楚:《史記》指彭城以東,東海、廣陵、吳(吳郡)等地,泛指新占越國之地,重要城市為吳郡。東楚為春秋末戰國初的越國之地。越國自越王勾踐滅吳國後佔有北至東海、南抵余杭(今浙江杭州)、東至海、西沿江淮之地。戰國初,楚國屢次佔領越國土地。前306年,楚國乘越國內亂之際,聯合齊國攻滅越國,殺死越王無強。吳郡即吳國和越國的首都姑蘇(今江蘇蘇州),是江東的重鎮之一。此新占越國之地即東楚。西楚:《史記》指淮北、沛、陳、南郡、汝南等地,泛指楚人復興之地,重要城市為彭城。西楚為戰國末期楚國新奪之地與西楚時期楚人主要勢力範圍。楚國被秦國擊潰後,楚人東遷江淮,楚國朝廷最後定都壽春。在北伐占魯國、宋國與泗上十二諸侯等諸侯國後,楚國勢力拓展到淮北與魯南一帶,江淮徐之地變成楚人的主要領地。在秦末六國遺民起義時,即有許多楚人在西楚地舉兵抗秦。而項燕、項羽叔侄也于會稽舉兵北上,至西楚地領導楚人對抗秦軍,其基地即西楚地的重都彭城。在項羽滅秦後,所建立的西楚國也是以彭城為首都。此楚人東遷殖民、並成為復興之地即西楚。壽春邑治今安徽壽縣壽春鎮,《書益稷》娶於塗山即此地也。秦墟,大通區轄上窯鎮。禹墟。今懷遠縣東南,秦墟在今安徽淮南上窯鎮。禹墟位於安徽蚌埠市禹會區渦淮交匯處塗山腳下的禹會村,禹會諸侯之地。《漢書》禹會村。安徽蚌埠市禹墟考古發掘5次,禹墟土壤標本浮選過程中,發現史前大麥遺存。“溪水西北引瀆”指天河東支。《注》溪水西北引瀆,逕禹墟北,守敬按,《漢志》當塗,顏《注》引應劭曰,有禹虛,虛承作墟,在今懷遠縣東南。補,鄫城,遷徙傳播,時代不同,地望各指。春秋鄭地稱,位於今河南柘城縣北。三說,一今河南方城縣一帶有繒國。一今山東蒼山縣西北有繒(鄫)國。一今湖北隨州有曾國。《辭海》,作,古國名,在河南方城縣一帶。《漢語大字典》,今河南方城縣一帶,附庸于楚。《左傳·哀公四年》致方城之外於繒關。繒關即繒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繒地,曲烈織成的絲織品稱,成為繒人部落圖騰之形象。《說文解字》鄫,姒姓國,在東海,從邑,曾聲。今山東蒼山縣境內。《蒼山縣誌》,鄫國方域為魯國兼併。《詞源》曾作鄫,古國名,在今湖北隨州市一帶。《辭海》釋 “,古國名,在今湖北隨州市一帶。郭沫若《中國史稿》在漢水流域及其以南,有一些黃帝後裔建立的國家,如姬姓的隋、唐、曾、巴。其中,即指湖北隨州的曾國。《詞源》鄭地名,在今河南雎州境內。《辭海》 “古地名,春秋鄭地,今河南柘城北。《春秋·襄西元年》: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於鄫。王力《古漢語字典》,春秋鄭附庸國,同《辭海》之《春秋·襄西元年》文,故址在今河南雎縣東南。杜預注鄫,鄭地,在陳留襄邑縣東南。《漢語大字典》,姒姓國,今河南柘城北,雎縣東南。鄫國都城遺址位於蒼山縣向城鎮城後村與鄫城前村之間。補,穀熟縣,今河南虞城縣南部。商都之地南亳,春秋宋國穀丘,春秋魯桓公、宋殤公、燕富侯的穀丘會盟地。沛郡建平縣。建平城在今河南夏邑西南馬頭鎮馬頭寺,渦河(渙水北支界溝包河洛溝)逕夏邑馬頭鎮南。包河逕臨渙鎮入澮。垓下聚。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虞姬墓南。淩水,古河名,即今京杭大運河泗陽段。傳伏羲氏誕生在淩這個地方。秦置淩縣治今江蘇泗陽西北郊,故治在今江蘇泗陽縣眾興鎮淩城村。漢、三國居邑者古名稱淩氏

又東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說者謂盱眙去海尚遠,不知淮水至此而止,其東即枝分之游水,故班固曰淮陵也,何得改曰淮陰乎?一清按:《山海經·海內東經》,淮水出餘山。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入海淮浦北。與《水經》應。守敬按:《禹貢錐指》以《漢志》淮陵為淮陰之訛,而全氏非之,謂《漢志》敘淮水至淮陵而止,其東即枝分之游水,則游水即淮水。此蓋因游水枝分之後,即不復見淮水,故曲為此說。不思淮為四瀆之一,豈枝分之游水所得假其稱?且游水枝分,在淮水已過淮浦之東,並非在淮陵。餘直謂《漢志》之淮陵即淮浦之誤。酈氏敘游水入海之後,必有淮水又東入海之文,而今本脫之。《隋志》東海下謂之鬱林山。《九域志》朐山下謂之鬱洲山,乃《山海經》鬱山之證,在今海州東北十九裡海中。《山海經》所謂鬱山在海中者也。疏:守敬按:今《海內東經》,都州在海中,一曰鬱州。《續漢志·注》引與今本同。而《通鑑·注》引《水經注》,稱《山海經》作鬱山,與此同。言是山自蒼梧徙此,雲山上猶有南方草木。疏:守敬按:郭《注》,世傳此山自蒼梧從南徙來,上皆有南方物也。有訛文,當以此訂之,《海內南經》有蒼梧之山。高誘《淮南子·注》,蒼梧之山,在蒼梧馮乘縣東北,零陵之南。今鬱州治。疏:會貞按:此非鬱州也。鬱字乃涉上下文而誤。考《宋志》,明帝失淮北,僑立青州於贛榆。《齊志》,青州,宋泰始六年始治鬱州上。《魏書·世宗紀》,延昌二年,蕭衍鬱州[即鬱洲,《通鑑》作鬱洲。

補:《經》又東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守敬按,餘直謂《漢志》之淮陵即淮浦之誤。酈氏敘游水入海之後,必有淮水又東入海之文,而今本脫之。補,一、廣陵淮浦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淮浦縣治今江蘇漣水,屬臨淮郡。王莽改淮浦為淮敬。東漢光武帝臨淮郡並為東海郡,淮浦屬東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封子衍為下邳王,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以臨淮郡故地為下邳國,三國淮浦屬魏,劃歸廣陵郡,西晉因之。東晉十六國淮浦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東晉。南朝齊建武二年(495年),省淮浦。1950年漣水、漣東兩縣合併為漣水縣,屬淮陰專區。2001年漣水屬淮安市。二、漣水縣古稱“安東”,地處蘇北平原腹地,境內平野廣疇,鹽河縱貫漣水南北,黃河故道(古淮河)沿縣域東緣穿流而過。縣城內漣漪湖、東湖、茵湖三湖相連。三、族太公曰:淮浦“必有淮水又東入海之文”,是也。淮河(廢黃河)自淮安碼頭鎮淮閘,分水兩支,一支逕楚州區循京杭大運河連長江;一支逕漣水縣漣城鎮循鹽河東北入海。自漣水縣漣城鎮又分兩支,一支鹽河東北入海。鹽河,古稱官河,一名漕河,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它是溝通淮陰市和連雲港市的人工河道,也是淮北鹽南運河航道。一支廢黃河逕漣水縣石湖鎮東、鹽城市阜寧縣西、響水縣雲梯關、運河鎮、六套、七套、大有鎮東,濱海縣濱淮鎮北,於濱淮港鎮白果樹夾河入海。此淮循廢黃河之道。鬱洲。在今江蘇連雲港市東雲臺山(蒼梧山)。鬱洲。在今江蘇連雲港市東雲臺山(蒼梧山)。《注》東北海中有大洲,謂之鬱洲,會貞按,字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多相承作洲。《通鑑》晉隆安五年、宋泰始三年、七年,《注》引此作洲。《山海經》郭《注》,鬱音鬱,二字通用。故魏、晉以下,諸史多稱鬱洲,亦稱鬱洲。《齊志》,鬱州在海中,周迴數百里。又《魏志·邴原傳》謂之鬱洲山。《隋志》東海下謂之鬱林山。《九域志》朐山下謂之鬱洲山,乃《山海經》鬱山之證,在今海州東北十九裡海中。《山海經》所謂鬱山在海中者也。守敬按,今《海內東經》,都州在海中,一曰鬱州。《續漢志·注》引與今本同。而《通鑑·注》引《水經注》,稱《山海經》作鬱山,與此同。言是山自蒼梧徙此,雲山上猶有南方草木。守敬按,郭《注》,世傳此山自蒼梧從南徙來,上皆有南方物也。有訛文,當以此訂之,《海內南經》有蒼梧之山。高誘《淮南子·注》,蒼梧之山,在蒼梧馮乘縣東北,零陵之南。今鬱州治。會貞按,此非鬱州也。鬱字乃涉上下文而誤。考《宋志》,明帝失淮北,僑立青州於贛榆。《齊志》,青州,宋泰始六年始治鬱州上。《魏書·世宗紀》,延昌二年,蕭衍鬱州[即鬱洲,《通鑑》作鬱洲。]民徐玄明等斬送衍青、冀二州。[《梁書·康約傳》作青州。]刺史張稷首,以州[指青、冀。]內附[四四]。《地形志》,劉子業[二字誤。]置青州,武定七年改海州,治龍沮城。《一統志·表》,武定七年,改青州曰海州,自鬱州移治龍沮。是酈氏時青州正治鬱洲也。此當作今青州治。故崔季珪之敘《述初賦》,言鬱州者,故蒼梧之山也,心悅而怪之,聞其上有僊士石室也,乃往觀焉。守敬按,《初學記》作焉。見一道人獨處,休休然不談不對,顧非己所及也。守敬按,當有所字,《初學記》八引《述初賦》敘文,比此尤畧。即其《賦》所雲:吾夕濟於鬱洲者也。補,一、鬱洲古洲名。相傳秦末田橫居此,故又名田橫島。在今江蘇連雲港市東雲臺山一帶。古時在海中,周回數百里(《南齊書·州郡志》)。清時因海岸擴張,始和大陸相連。東漢末,邴原將家入海,住鬱洲山中,即此。東晉隆安五年(401年),孫恩攻建康不克,浮海北上至此。南朝宋泰始中失青、冀兩州,以洲在海中,形勢險固,且有田疇魚鹽之利,遂僑置青、冀兩州於此。為南朝東北邊防要地。自隋至宋,置東海縣,唐時又曾置環州。二、花果山位於連雲港市南雲臺山中麓。唐宋稱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雲臺山脈的主峰,是江蘇省諸山的最高峰。花果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高峰海拔624.4米,峭壁懸崖,巍峨壯觀。三、東海縣屬魯國東境的郯子國,戰國為楚地。縣建制始于秦代,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郡縣,境屬東海郡朐縣。秦後稱朐縣、朐山縣,明清為海州地。境內主要山脈,西北有羽山,北有磨山、南有牛山、安峰山、房山等,其中羽山最高,海拔269.5米。羽山位於臨沭縣城東南30公里蘇魯交界處。平地崛起,東西走向,形若筆架。主峰海拔269.15米,長約7.5公里。

羽山游水。今江蘇連雲港市贛榆縣西30公里班莊鎮古城村祝其城遺址。羽山亙古,西連山東臨沂市臨沭縣城東南30公里蛟龍鎮後利城,與江蘇古城近。鹽河(游水)逕贛榆縣羅陽鎮、宋莊鎮東,於三洋崗臨洪河口入海。《注》游水又北,歷羽山西。《地理志》曰:羽山在祝其縣東南。守敬按,《漢志》作在南,證以《山水澤地》篇亦作在南,此東字似衍。又五書《疏》引《志》作西南,《左傳》杜《注》、《山海經》郭《注》同。《晉志》作在西。《隋志》,朐山縣有羽山。《元和志》,在縣西北一百里。《明一統志》在贛榆縣西八十裏。在今海州西北。《尚書》曰:堯疇諮四嶽得舜,會貞按,明抄本諮字是也,惟作時猶誤耳。進十六族,殛鯀於羽山,是為檮杌,與驩兜、三苗、共工同其罪,故世謂之四凶。鯀既死,其神化為黃龍,會貞按,《海內經·注》,《開筮》曰,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戴改黃熊。入於羽淵,會貞按,《釋例》郯地內,羽淵在祝其縣西,羽山西南。《續漢志·注》引《博物記》,東北獨居山西南有淵水,即羽泉也。是為夏郊,三代祀之。會貞按,堯疇諮以下見《堯典》、《舜典》兼采《左傳·文十八年》及昭七年文。故《連山易》會貞按,《周禮·春官·太蔔》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漢志》、《隋志》皆不著錄,蓋已佚。《唐志》始有《連山》十卷,司馬膺《注》多疑《連山》為隋劉炫偽作,而道元在炫前,所見猶是真本。曰:有崇伯鯀,會貞按,《史記·夏本紀·索隱》引《連山易》,鯀封於崇。伏於羽山之野者,是也。補,參見楊世燦成都出版社出版《大禹傳人》,臨沭縣位於山東省最東南部的蘇魯交界處,因瀕臨沭河而得名。東、南分別與江蘇省贛榆、東海兩縣交界。羽山(269.5米),位於臨沭縣城東南30公里蘇魯交界處。蒼馬群山,綿亙數十裡,方圓近百里。《續修臨沂縣誌·山川志》蒼山主峰海拔394.7米,平地崛起,挺拔峻秀,有砥柱觸天之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立於蒼山之巔,東望滄海、汪洋無際,因名。《續修臨沂縣誌·山川志》羽山,以禹王父子治水的故事而聞名天下。位於縣城東南30公里的蘇魯交界處。海拔269.5米,東西走向,總面積1.5平方公里。山勢挺拔,景色秀麗,有殛鯀泉禹王廟出雲洞鳳凰石等名勝,自古為遊覽勝地。夏禹的父親鯀,治水不力,被舜帝正法於此山,後在鯀死處湧出一山泉,謂之殛鯀泉,泉水終年不涸。明隆慶《海州志》羽潭在羽山下,鯀化為黃熊人於羽淵即比。羽泉亦謂舜殛鯀處,其水常清,牛羊不飲。舊稱禹山,後因山石多羽毛狀,更名羽山。亦說因山上古有一種珍鳥,羽毛甚美,得名羽山。蛟龍鎮境內有後利城古遺址,後石門頭古墓、新華社山東分社誕生地紀念園和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駐地紀念地等。紀鄣故城紀子帛國游水。今江蘇省贛榆縣東北部柘汪鎮,西與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接壤,東近海。紀鄣城,西周紀子帛之國,莒國都城之一。

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夷陵评论”微刊专栏专事文艺作品推介、评论,兼顾文化建设;

“元辰私坊”专栏只发布个人作品。

微主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本号总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优秀平台。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