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豪霸天下的曹操

 循天园 2022-03-27

说到三国,到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曹操。曹操的文治武功在三国时期是首屈一指的。在文学上也引领了“建安风骨”;在武功上统一北方,逐一消灭了其他诸侯的势力,了却了其称霸天下的心愿。

有人说曹操是奸雄,有人说曹操是英雄,实际曹操应是一个豪强,豪气加上霸气是曹操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起事,率军东征西讨,歌咏抒怀无不表现了他的豪气,敢为天下先,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又显示出一个军事家的霸气。

曹操从小博览群书,钻研兵法,喜欢玩飞鹰、养犬、打猎习武。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军传”,开创了军事统帅注解兵书的先河,他曾广泛收集整理东汉前各家军事著作,编成《兵法接(节)要》;并第一次为军事巨著《孙子》作注;还从《孙子》82篇中取其精华,将其缩编为13篇,加以注解;他还著有《兵书十三卷》、《步战令》、《军令》、《皇博法一卷》、《太公阴谋解三卷》等14部兵书。

曹操具有雄谋大略和杰出的领兵艺术与指挥才能,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他审时度势,打起了“兴义兵,诛暴乱”的旗帜,实行屯田制度,依法治军治国,坚持用人唯贤的方针,“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文韬武略的主帅。他戎马一生,带领和治理过百万大军,是严于治军、善于将将、工于心计的卓越军事统帅,他从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拼搏五十余场,擒吕布、灭袁绍、征乌桓、破刘表,以及晚年的三征孙权,四征汉中,在南征北战中创造了军事史学家公认的典型战例——“官渡之战”;他削平了北方各强大豪族割据势力,为重新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这些胜利无一不与其个性有关。

曹操豪爽豁达的个性还表现在其气度上,“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伟人毛泽东的词,更是对一代豪强的性格总结。

曹操跃马挥鞭,往来驰骋,并不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独骋图”,而是在他麾下有着一个千军万马、山呼海啸的群英谱。这一壮阔的场面来源之一便是曹操的博大胸襟和豪爽的个性。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他为实现政治理想要延揽天下人杰的思想。山不嫌弃尘土乱石才称其为高,海不嫌弃涓涓细流才称其为深。他像周公那样,“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士。”才能把天下统一在自己的麾下。历史上的曹操,也正是这样做的,由此可见其气度的恢宏。

曹操政治抱负宏大,在用人上气度不凡,也有个性豪爽的一面,在他与袁绍起兵的对话中,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初绍与公起兵,绍问公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统治者,比曹操小27岁,当是曹操的后辈。曹操从公元190年起兵,到208年挥师南下,整整18年,几乎是大战必胜,没料到在大功眼看告成时,因遇到孙权等人的顽强抵抗而惨败于赤壁。这一败,使曹操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成了泡影,也使他看到虎虎生气的新一代领袖人物。发出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在后期,他不止一次地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并采取过多种措施,想把孙权拉过来。虽是政敌,也是赞扬不已,这正是其豪爽性格的直接表露。

曹操性格构成,是由高能核心人才素质与封建政治家权谋品行对应组成的,具有互补性,前者可以概括为“雄”,后者可以概括为“奸”。奸雄统一在一起,即雄中有奸,奸中有雄。究竟雄的性格素质在什么情境下占主导地位,奸的性格在什么情境下占主导地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其“豪”的一面。

应该说曹操是世之奇才,其文治武功都统领了一个时代。尤其是他“如天下无孤,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坦言,更让后世人彻底的认识曹操的才略。

曹操胸怀大志,目光远大,善于决策。董卓之乱导致了豪强混乱的局面,北方就出现了如公孙赞、袁术、陶谦、吕布、刘表、刘备、曹操和袁绍等地主武装,割据州郡,称霸一方,互相攻伐,扩大势力,分裂天下。其中最有优势的是袁绍,雄踞中原,据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名噪天下,大有统一天下之势。而曹操当时虽实力不强,但雄心勃发,问周鼎之志,在战略上蔑视诸多豪强,他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吐露了这种情怀。兹摘录如下: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家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为宗室,乃守产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如何?”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列举了诸多豪强,曹操均一一否定了,不排除英雄气盛这一因素,但从其谈话中透出的英雄标准,以及评价结果,更能看出其豪爽雄霸的个性。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要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统一中国,他曾说:“设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此话虽然不甚谦虚,倒也一语中的。

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个性品行有时也能从其诗文上窥其一斑。曹操北征乌桓时,路过碣石山,望见东边的大海,波涛汹涌,雄奇壮观,曹操不禁意气风发,气概昂扬地写下他的经典名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被后代学者认为是曹操最出色的诗作,诗作给人以“吞吐宇宙气象”的心胸及壮志,人说诗人有诗人的性格,政治家有政治家的性格,而此时的曹操则是这两者的结合,这难道还不是曹操雄才加霸气的心胸和气度的写照吗?试想一下这样豪爽霸气的性格和气质又有几人能比?

曹操,一生建功无数,这其中有天时、人势等诸多因素,其中个性豪爽、不甘人下更是主要原因。的确,像曹操这种豪爽的性格,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积极意义。(唐.赵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