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人文价值高于一切

 人老颠东 2022-03-27

中医是一门能治病的医学,中医之所以能治病,源于其中有术。我是一个中医人,我学习并实践中医三十多年,我的体会是,中医之所以能治病,更源于中医的人文关怀。

进一步说,中医是医术与人文的结合体。甚至人文的意义更大,其价值远远高于医术。我这里所讲的中医人文,即属于中医文化的范畴。

当今中医没落了,不再是国医,也不再是主流医学。那么,是因为中医医术不行了吗?当然不是。试看,中医能治非典,能治新冠肺炎,疗效极高,远非西医可比。那么,是什么造成中医的没落的?

我认为,源于全社会对于中医人文的忽视与抛弃。换句话说,源于全社会对于中医文化的抛弃。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产品繁盛勃兴的时代,大量的所谓精神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消费者的视野。若问创作者为何趋之若鹜地赶赴文化市场,他们会直言不讳地说:为了金钱,为了生存。而中医文化与主流的金钱文化格格不入,当然也就很难被创作者们所接受。

应该承认,文人谈钱并不世俗,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文化能转化为价值,这无论如何总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我的观点是,如果将中医文化也看成是一种商品,未免小视了中医。中医文化内涵着做人做事以及养生治病的学问,这是往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是可以帮助我们中国人安身立身的智慧。

把中医文化作为一种智慧结晶加以审视,它首先是一种心智行为,是无形的精神价值。由此说,中医文化以及中医人文的第一要义应在于其巨大的人文价值。

中医人文的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中医是“治未病”的医学,让人不病总比已病再治更高效,也更高明;其二,中医不但是关于健康的医学,也是关于快乐与幸福的学问,中医人文即能让我们不但健康,而且快乐、幸福;其三,中医人文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是法天则自强不息,法地则厚德载物,是大医精诚,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是立德立功立言,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些精神内涵着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黑格尔说:“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动辄唯金钱至上。”当下社会很多人早已陷入物欲的陷阱,完全沉湎于物质享受。我学习并实践中医后,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应该在于利他。活着,就要利他,唯有利他才能让活着更有价值。

如何利他?我能做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临床上好好帮助病人,让病人早日康复;另一方面,在临床工作之余多多写作中医科普文章,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其实也就是传播中医的人文精神。

我自认为,中医的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天地之心的彰显。这与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是一致的。

因为想更多更好地利益他人,所以我写作时心非常定,非常静,非常安,经常会进入心流状态,自觉写作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我的体会是,当写作中医文章时,其实就是把我的文心与天心相互贯通融汇,进入这样的状态后,不但文章写的快,而且其中有真实情感,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医的正能量。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也曾指出:“位我上者灿烂之星空,在我心者神圣之道德”,也就是说真正的文化生产或精神劳作,往往听命于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的感召与吁求,所谓“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中医没落了,但中医内涵天地之道,这是能让我们健康、快乐、幸福的道,所以,我要致力于去传播中医的道。

有位智者说: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乐观、安详和勤勉的生活态度来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快乐起来。我的观点是,利他是善。善行必得善报,表现出来的就是快乐。我每天写作至少两篇文章来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所以我很快乐。

钱锺书曾提醒世人:真正的文化产品,都具有非商性的特征,强迫文化都纳入商业化机制,这只会给文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今时的许多程式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中,弥漫着浓厚的世俗气味,但至少,我有自己的理想,我要继续传播中医的人文精神,因为这也体现了我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愿意传播中医的道,那么必然会利益越来越多的大众选择中医。选择中医,选择的不但是一种医学模式,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是一种人文价值观。而中医的人文价值高于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