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亢屡次大破西夏大军,让元人都十分敬佩,为何在宋朝名声不显?

 茂林之家 2022-03-27

北宋时期出过不少名将,其中出名的有杨家将、折家将、种家将,还有一位名震天下的狄青。相比之下,张亢名声不显,但其实他的本领和战绩十分突出。元代宰相脱脱在修《宋史》时,毫不吝啬对张亢的称赞:“张亢起儒生,晓韬略,琉璃堡、兔毛川之捷,良快人意。区区书生,功名如此,何其壮丽哉!”

张亢屡次大破西夏大军,让元人都十分敬佩,为何在宋朝名声不显?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张亢,那一定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张亢是文人出身,于宋真宗天禧二年进士及第。与其他追求仙风道骨消瘦身材的文人不同,张亢身材肥大,性格粗放,颇有武将之姿,史书说他是“奎清素畏慎,亢奢纵跅弛”。

不过张亢一开始的人生轨迹和其他文人一样,入仕后都是到地方任职。张亢任应天府推官的时候,大力治理水渠,兴修水利工程,消除了附近的水患,造福一方百姓。百姓们对张亢这位父母官赞不绝口,传颂着他的功绩,直到南宋编书时还专门记载了此事。

张亢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不论把他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他都能发光发热。张亢调任阵戎军通判期间,就上书皇帝说李元昊嗜杀善战,需要多加防范。当时西夏和北宋许久没有战事,边境稳定,很多人都认为西夏不敢对北宋出兵,可见张亢的远见。张亢还向皇帝陈西北攻守之计共十章,得到了皇帝的赞许。

张亢屡次大破西夏大军,让元人都十分敬佩,为何在宋朝名声不显?

实际上当时的北宋朝中已有崇文抑武的风气,尤其是前几任皇帝朝中从武的官员下场都不太好,人们不再像汉唐一样以弃笔投戎报效国家为荣。在这种背景下,张亢能弃文从武,其勇气实在令人钦佩。

张亢的勇魄得到了仁宗的欣赏,他将张亢调到西北前线,此后张亢历任陕西、河东、河北等地,这些都是边防要地,战争频发,但张亢对这一系列的任命表现的十分积极。张亢亲赴前线,整日待在军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大批建议。这些建议往往切中要害,是张亢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但由于北宋固有的抑武国策,张亢的建议大多被束之高阁。

张亢不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书生,除了整顿军队和向朝廷提出建议以外,张亢还在前线屡建功勋。庆历元年(1041),西夏集结十余万大军,攻破北宋边镇丰州,隔断了麟州与府州,使两座城沦为孤城。朝廷许多官员主张放弃两城,收缩防线,但仁宗下定决心,保住河东,他将解围的重任交给了张亢。

张亢屡次大破西夏大军,让元人都十分敬佩,为何在宋朝名声不显?

张亢奉命后单骑出发,一个人从满是敌军的战区进入府州城,他入城以后马上执掌军队,并一改以往龟缩被动的做法,主动出击。张亢的出击不是鲁莽的送死,他先是以重金收买当地居民,让他们带路寻找水源,并趁夜里修筑堡垒。没过几天西夏军一看,发现府州城外拔地而起几座营寨,目瞪口呆。

张亢又以重金鼓舞士气,通过奇袭收复了要塞琉璃堡,解除了府州的威胁。其后,张亢率三千人运送物资,和数万党项军遭遇。张亢毫无惧色,他在战前动员说:“敌人有战马,我们往前也许会阵亡,但逃跑会被屠杀殆尽,还不如以死报国!”

将士们被张亢的勇气所感染,迸发出强大的战斗意志,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将数倍于已的西夏军击溃。李元昊不甘心失败,再次发兵攻打,张亢设计诱敌,率领精锐的边军,却打着京军的军旗。京城中的军队以流氓无赖为主,战斗力很差,以往只会落荒而逃。西夏军轻视宋军,结果入了张亢的埋伏,一战被阵斩二千余级,死于自相踩踏者不可胜计。

张亢屡次大破西夏大军,让元人都十分敬佩,为何在宋朝名声不显?

经历两次大胜以后,张亢不骄不躁,开始修筑堡垒营寨,稳扎稳打,打通了麟州和府州的通道,让西夏军的战略目标彻底失败,守卫住了河东地区。李元昊纵有百般不甘,也只能率大军灰溜溜地回去了。

张亢在西北主持军务期间,大力修筑堡垒,成功扼住住了西夏。张亢的性格是敢作敢为,上级认为他的方法不对,横加阻拦,但张亢不惜触怒上司,也要将要塞搞好。张亢治军出色,他能够严格的约束部下,所到之处深受百姓赞许。除此以外,张亢还十分重视谍战的作用,他以重金收买敌方情报人员,成功做到了料敌于先,数次挫败西夏的阴谋。

张亢的有勇有谋让范仲淹对他欣赏又钦佩,仁宗想以范仲淹镇守渭州和泾原路时,范仲淹一面自谦一面推荐了张亢,张亢于是成为战区统帅,达到了从武生涯的最高峰。以张亢的才华,他还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他的功绩也足以让他流芳于世。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张亢任职时曾力排众议做过许多实事,比如修筑堡垒、犒劳士兵等等,受到了上司郑戬等人的妒忌和报复。朝中有许多官员弹劾张亢,尽管有范仲淹为张亢说话,言官们弹劾的理由也很站不住脚,但张亢最后还是被贬出了军门,失去了兵权。

后来张亢的冤案得到平反,但也只是“稍复迁之”,辗转各地,都只是地方上的普通官。而且张亢因为身上有“污点”,所以即使他为民做事和其他官员争论,也会被排挤,随便一个理由就可以将他贬黜。十几年的坎坷官途,将张亢的满腔热血消磨殆尽,他最后死在了任上。

张亢死后,他的功绩被打击过他的权臣们掩盖,所以终宋一朝,张亢的名声都不显著。反而是到了元代,张亢以文官之身建立军功得到了元人的尊敬,并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宋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