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京师五大桥之朝宗桥、安济桥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京师五大桥梁指的是明清时期北京城正北方的朝宗桥、安济桥,正东方的八里桥,东南方的马驹桥和西南方的卢沟桥。

这五座桥梁是由各个方向进出北京的交通咽喉,在清代以前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乃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 朝宗桥、安济桥通往外蒙、西北等北部地区, 八里桥通往山海关、 天津等东部地区,卢沟桥通往山西、陕西等西南地区, 马驹桥通往山东、江苏等中原地区。

文章图片1

五大桥位置示意图

五大桥梁中除卢沟桥修建于金代外,其余均建于明代,逐渐演变为当地的地片名,下面将对五座桥梁逐一介绍。

朝宗桥、安济桥

北大桥,全名沙河北大桥,原名“朝宗桥”,横跨于北沙河上,与明代时同时修建的横跨南沙河上的“安济桥”相对而称为“北大桥”、“南大桥”。

文章图片2

清末时的朝宗桥

沙河,共有三条:位于昌平沙河镇北的北沙河、沙河镇南的南沙河和东沙河,三条沙河均在昌平区境内,是温榆河的支流,至沙河镇注入沙河水库。沙河镇即以沙河命名。

文章图片3

沙河水系图

朝宗桥与安济桥相距约2.5公里,位于北京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上,这里北控居庸、白羊关口、东控古北口,是京城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文章图片4

朝宗桥、安济桥位置示意图

两桥辽、金时原为临时性木桥,因屡屡遭受洪水冲毁,故每年都需要修缮。明代迁都北京后,在天寿山修建明陵,明朝帝后、大臣每年都要谒陵北巡,原有的木桥已不能满足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需要,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年)明英宗命工部右侍郎王永春拆除二座木桥,新建砖石联拱桥,北桥命名为“朝宗桥”,南桥命名为“安济桥”。朝宗桥为七孔,安济桥为三孔,两桥均用花岗岩石砌成。

文章图片5

清末时的安济桥

朝宗桥全长130米,宽13.3米,孔径7.8米,中孔高6米。桥面东西两侧有石栏杆望柱53对,望柱间夹栏板,桥栏两端石上雕饰“云头”。朝宗桥北端东侧有明代万历年间所立的汉白玉石碑一座,高4.08米,宽1.1米,厚0.39米,碑额两面均刻篆体“大明”两字,碑身两面均刻楷书“朝宗桥”三个大字,阴面左侧刻有“万历四年岁次丙子仲夏吉日立”。

文章图片6

朝宗桥碑

为防止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将桥上游的河道修成“C”形弯道,并在桥西南侧砌筑长80米、高5米的花岗石泊岸,在泊岸中心放置一狮首龙身石兽。明清两代,在桥东南侧垒有土台,驻军防守、看护。建国后屡次对桥进行维修和加固。

文章图片7

镇水石兽

安济桥全长114.7米,宽13.8米,孔径7.8米,中间高7米。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年)夏,山洪暴发,将桥冲毁,重建后将桥改为九孔,仅勉强通车。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政府在原桥西侧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T桥梁,长65米,5孔,孔径10.6米,净宽7米。1982年4月,在原桥基础上,向西北伸展成梁式桥,桥长96.8米,宽30.7米,7孔,孔径12米,1983年9月竣工。

文章图片8

民国时的安济桥

“安济春流”为燕平八景之一,据明代蒋一葵所著《长安客话》中记载,沙河向东注入潞河(今通县以下的白河),每到春夏,河流水位上升,商船往往从潞河直抵安济桥下进行交易买卖。这时水面宽广,桥下舳舻蔽水,两岸遍植垂柳水稻,宛如江南风光。

文章图片9

安济春流的美景

朝宗桥旁的巩华城是明代帝王的一处行宫,明代时在这里驻军设防,扼守京师北路,显示出朝宗桥、安济桥地理位置的险要。

文章图片10

巩华城遗址

几百年来,朝宗桥历经洪水、地震的侵袭,依然完好无损。1937年,侵华日军曾炮轰朝宗桥,但只在桥身上留下了一两个碗口大的伤疤,足见大桥的坚固。现朝宗桥仍作为公路桥使用,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图片11

朝宗桥和安济桥建成后,有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据说大雁每年春天迁来、秋天归去路过朝宗桥时,都要低飞长鸣,十分留恋,而宁可绕道也不飞越安济桥。

文章图片12

鸥鸟

有人分析这是因为每逢此时安济桥下群鸥毕集,而大雁素与鸥鸟不和,因此迁徙时出现了这种“奇怪”的规律,从此留下了“春鸥秋雁,各占一桥”的谚语。

文章图片13

大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