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

 zgm02 2015-08-09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朝宗桥又名北河沙桥。位于昌平县城南10公里、沙河镇北0.5公里,巩华城旁,跨北沙河(温榆河),与横跨南沙河水上的"安济桥"相对,相距2.5公里。 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先后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建石桥,北曰"朝宗",南曰"安济"。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它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朝宗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桥下的北沙河发源地发源于北京昌平关沟山上,沙河的下游叫做温榆河,流入海河进入渤海。北沙河又有东沙河、南沙河两个支流。早年每逢暴雨季节洪水泛滥,辽金时期的沙河上的木桥经不起洪水的冲击,时被冲垮,阻断两岸交通和民间往来。明代正统年间拨专款建石拱桥。公元1447年在南沙河上建“安济桥”(查找网络资料估计是今天已经消失的榆河桥),在北沙河上建立朝宗桥,安济桥和朝宗桥称为姐妹桥,是当年拱师五大桥之一。安济桥因年久失修结构损坏,建高速公路时拆除。京藏高速公路在朝宗桥东侧经过。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朝宗桥比北京的其他的两座知名的古桥卢沟桥,八里桥要简陋的多;桥栏上的仅是青石板,栏杆柱头仅是简单正方体装饰;没有雕花,没有石刻装饰。今天一看;另有一番景象;经过了岁月洗礼朝宗桥栏杆已经开始风化。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桥梁西部的巨石分水依然完好。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大桥北端东侧有明万历年间(1576)年立的方座石碑一座,通告4.08米,宽1.1米,厚0.39米,碑额正背篆书“大明”二字,碑身镌刻大字“朝宗桥”。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朝宗桥现在是京藏(G6)高速公路的辅桥,已经670年历史的老桥依然在为北京的交通奉献。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朝宗桥东面的桥柱分水已经消失,而桥梁西部的巨石分水依然郝村完好。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古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花岗岩巨石河岸建筑只剩下西南角的尚存。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大桥两侧的桥栏板已经有1/4分之一被沥青路面掩埋。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缺失的栏杆,损毁的栏杆很多,这是几张朝宗桥栏杆受损的图片,证明已经走过了570年历史的古桥已经伤痕累累,真是不明白今天的人们为什么不能善待它。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大桥东侧的地上有散落的古桥栏柱。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古老而美丽的朝宗桥旁垃圾成堆,完全是放任自由无人看管。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古桥下是恶臭的死水,臭气熏天,旁边还有一处污水排放口,污水源源不断的向桥下排放。 

《至今依然繁忙的“朝宗桥”》【原创】 - 银杏树林 - 银杏树林的博客
         就在朝宗桥不远处有美丽的荷花塘,这和桥下恶臭的水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把这一段美景在往桥下延伸一二百米,古桥周边会有完全不同的景色。 


    在博文才最后我们再看看古老而美丽的朝宗桥,(昨天我去看榆河桥古桥已经彻底消失了),真诚希望这座已经走过570年历史的朝宗古桥不再为今天的社会不堪重负,希望这座古桥可以长寿延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可以欣赏古时建桥的精湛技艺。

关于朝宗桥的民间传说较多,其中之一:

明代为沟通从沙河至明陵的道路,朝廷派遣赵朝宗修建沙河北大桥,另派遣一人修建南沙河桥。可此人为大奸臣,贪污了大量的工程款项,偷工减料,工程很快完工了。奸臣赶紧向皇上报功并向太监行贿。与此相反赵朝宗一本正经的修桥,不行贿、不收礼,清正廉洁甚至对皇上派来的太监也招待不周。因此被太监谗言,说赵朝宗“工期迟缓、耗资无当”,桥工程竣工后,赵朝宗回京复旨,经查北沙河桥建桥经费果然高出南沙河桥,皇帝即将把赵朝宗处斩。

    可巧那年连降暴雨引发山洪,沙河水流湍急,结果南桥一下子被冲垮,北桥却岿然不动桥,体毫无损伤。皇上得报后令人查清真像,方知受骗,遂将奸臣和陷害忠良的太监斩首。为了弥补错失命人在石桥的东侧立一方石碑,阴阳两面都刻“朝宗桥”三个大字已做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