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小吃地名2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馓 子 胡 同

馓子胡同有两个,一个位于西单北大街东侧,后改名东槐里胡同,现已拆除。另一个位于德胜门内大街东侧,后改名延年胡同。

文章图片1

馓子

馓子本是回族和其他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或欢度节日的食品,后传入汉族。古人将馓子用作寒食节食品,称为“寒具”。它是一种用水和面制成的油炸食品,外形如栅状,有的是中间散开,呈枣核形,有的是椭圆形四个环束一起形成花瓣式的扇形,色泽棕黄,表面带芝麻。制做方法是在面粉中加入盐水、花椒水、红花水、香豆粉、清油,用温水调和,揉成面团,用湿布盖好饧(xíng)面。饧好后将面剂揉成团,中间穿一小孔,转圈搓成与筷子一样粗的条,再经多次抻细、环绕后,拉匀架在两根竹筷子上,入油炸熟后即成。还可以在配料中加入鸡蛋、蜂蜜、制成蜜馓,味道更佳。馓子可用作点心,酥脆清香,有的带桂花味,久藏不坏,名品有江苏淮安的茶馓和新疆的扁馓子等等。馓子可直接食用,也可以用奶茶浸泡,浸泡后的馓子化成小段,别有风味。

北 官 场 胡 同

北官场胡同,位于东城区西部,王府井大街西侧;南观场胡同,位于东城区西部,王府井大街东侧,两胡同原名均为灌肠胡同。

文章图片2

灌肠

灌肠是北京著名小吃之一,有小灌肠和大灌肠之分。清末民初时,都切成薄片,再上铛用猪油煎焦即成。走街串巷叫卖的多为小灌肠,先用淀粉加红麯和水调成稠糊面团,制成猪肥肠的形状,上笼屉蒸熟后取出晾干待用。卖灌肠的前挑儿圆笼里有个小火炉,炉子边沿处撂一块支锅瓦,把铛斜放在炉上,铛里放入油。用小刀转着弯儿切成小片,放在铛上,再用小铁铲用铛底部的油翻炸灌肠片,炸焦黄即可。用小碟盛上炸好的罐肠,再浇上盐水蒜汁儿,用小竹签叉着,趁热吃,外焦里嫩,又脆又香,最有名的当属老北京聚仙居的罐肠。1927年以后,位于后门桥的合义斋对制作方法加以改进,用精粉、丁香、桂花、蔻仁等调和成面糊,灌入真的猪肥肠内,用沸水煮熟后取出,切成薄片,在铛(chēng)上煎焦即成。食用时浇以用蒜泥、精盐、白开水等调成的伴料,因味道更加香脆咸辣,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佐酒菜,广受人们的欢迎,为区别一般灌肠,故称为“大灌肠”。

文章图片3

合义斋的大灌肠

麻 花 胡 同

麻花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西什库大街东侧,现仍存。麻花,是著名的天津小吃,代表食品有桂发祥夹馅麻花(又称为十八街大麻花)、王记剪子股麻花等等,大致的制作方法是将面粉、酵面、油酥面、碱水、糖水、花生油和成面团,用轧面机轧成面片或长条,再用轧条机轧为长短一致的细条(简称白条),把一部分白条沾匀麻仁(简称麻条),将白条和麻条按一定比例摆放后,用手推、拉、拧、对折后入油炸透,即可食用。

文章图片4

麻花

除了天津的大麻花外,麻花有时也指著名的北京小吃“蜜麻花”。蜜麻花俗称糖耳朵,属油炸类小吃,以三糖(白糖、红糖、麦芽糖)似蜜,故名。制做方法是在面粉中加入碱水、小苏打、花生油和成面团,待发酵后揉匀,擀成长方形薄片,另用面粉加入红糖和糖稀和成糖面,也擀成同样长的薄片。在两层面团中间加一层糖面,再将面片横叠,擀成长条,折成“U”形,然后切成小段。在每段中间切一道长夹刀口,从各段夹刀口穿过即制成麻花生坯。入油炸熟后捞出,再把糖稀和白糖放入锅内,用水化开,有粘性后,放入熟坯浸泡,捞出晾凉即可食用。糖耳朵是广受人们欢迎的食品,至今仍常见于街头大小食摊。

文章图片5

糖耳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