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仙桥,一个美丽的传说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酒仙桥,位于朝阳区东北部,隶属于将台乡。明代以后形成村落,以村旁横跨坝河的酒仙桥为名。

酒仙桥原为两孔石板梁桥,1936年改建为两孔木桥,长8.4米,宽4.2米,石台仍予保留,桥墩和桥面采用木料;1955年,修筑电子工业区通往生活区的道路时(即今酒仙桥路,原称为厂西路),将旧桥拆除,改建为一座4孔木桥,长23米,宽12米,跨径3.8米;1967年再将木桥改建成一座两孔钢筋混凝土梁式桥,长20米,宽5米,跨径9米,混凝土桥墩;1984年加长至35米,展宽至22米,使用至今。

关于酒仙桥名称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有一个小型的村庄,村旁有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可是河上并没有桥,两边的百姓来往都要靠船摆渡,人们都想建一座桥,过河方便,可是因为人力物力有困难,没有施行。有一天早晨,河上突然出现了一座石板桥,桥两端还立有石狮,大伙都觉得很奇怪,谁也不敢先上桥。太阳快要落山时,从远处来了一个花白胡须的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多岁的样子,推着一辆独轮小车昂首阔步地向桥走来。小车的两边分别装着两个大酒篓,酒篓里盛满了酒,份量少说也有四百多斤,但是老人推着一点儿都不费劲,速度还特别地快。不一会儿老人推车上了桥,然而到了桥中间的时候,忽然小车向右一歪,酒篓子都掉到了河里。大伙一看,生怕老人掉到河里,急忙跑上桥想帮老人一下。可是当人们跑到桥上时老人却不见了,独轮车也不翼而飞,只闻见从河里飘来一股酒香。人们到桥下舀了点儿河水尝尝,还真有酒味,后来用这河水酿成的酒都是奇特的佳酿,酒味醇厚芳香。大伙这才明白刚才的老人是酒仙下凡,造福于民,用神力帮助人们修建了这座桥。为纪念酒仙,人们给这座桥起名为酒仙桥,桥头一端立了一座石碑记载此事,又在桥的另一端建了一座庙宇,名酒仙庙,供奉酒仙。

文章图片1

酒仙塑像

事实上,酒仙桥的得名相传是贩酒的商人于夜间运酒入京,路过这里时,车马不慎翻于桥下,但是奇怪的是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受到损伤,商人也免于蒙受损失。于是酒商认为这里有酒仙保佑,感激不尽,于是将原来的桥梁翻新改建,并在桥头立石碑,命名为酒仙桥。

1953年至1959年,在酒仙桥兴建电子工业区,区内有北京电子管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北京有线电厂、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厂房和科研用房。

酒仙桥的相关地名有:酒仙桥路、酒仙桥北路、酒仙桥南路、酒仙桥东路、酒仙桥中路。

酒仙桥路,北起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南至东风南路,长4000米,宽9米,1959年建设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及住宅楼时辟筑,因中部酒仙桥得名,1965年曾划分为南北两段,1977年再次合并定今名。两侧有北京电子管厂、华北无线电厂及商场、饭店、银行等商业服务设施。

文章图片2

酒仙桥村住宅楼

酒仙桥北路,东起京包铁路,西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长2000米,宽7米,原为农田、窑坑,1975年辟筑,因在酒仙桥工业区北侧,1977年定今名。两侧有住宅小区和北京电机总厂、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铁路研究所等单位。

酒仙桥南路,东起将台路,西至亮马桥路,长1400米,宽15米,原为农田,1959年辟筑,因在酒仙桥路南侧,1979年定今名,两侧主要为居住区和商业服务设施。

酒仙桥东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长1000米,宽7米,原为乡间小路,五十年代建电子工业区时辟筑成路,称无名路,1977年定今名。

文章图片3

酒仙桥六街坊社区

酒仙桥中路,东起酒仙桥东路,西至酒仙桥路,长800米,宽9米,五十年代辟筑成路,原为厂区间的通道,1977年定名为万红路,1981年改今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