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三旗,可不是清朝的八旗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27

西三旗,位于海淀区东北部,京藏高速公路西侧,与清朝的八旗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得名于明代早期实行的屯田制政策。

文章图片1

西三旗行政区划图

明朝建立后,为保障江山稳固,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驻扎士兵。卫的长官称为“指挥使”,一卫中大概有五千六百人左右。卫所驻军分为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人数1120人;每个千户所分为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人数112人;百户所中设2个总旗(官名),10个小旗(官名),每个小旗管辖10人,后小旗、总旗逐渐演化为卫所制的基本单位。卫所中的军士来源有四类:第一类是“从征”,即明末的农民起义军战士;第二类是“归附”,即投降的元军;第三类是“谪发”,即获罪的官吏和百姓;第四类是“垛集”,即招募的平民百姓。

据《明史·兵志二》记载,洪武十八年(1385年)时,北平地区有17卫,共有将士105471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全国共有都指挥使司十七个,卫三百二十九个,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个,卫所兵数总额一百二十万。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京师的防卫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京卫增加到72卫,约40万人。当时的卫所遍布京师附近地区:通州、涿州、蓟州、遵化、三河、密云、良乡、平谷、武清、丰润、香河、宝坻等县都有,留下了许多“旗”字地名。

明代推行卫所军制,直接带来的就是粮食的问题。卫所数量如此之多,兵士们要吃粮,如果都靠军饷供应,就会极大加重农民的负担,容易激化阶级矛盾。而且卫所大都设在边境地区,粮食要由内陆调运,距离遥远,运输不便,且耗资巨大。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继承并改进元代屯田的方法,让士兵在非战时期开荒种田,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名为军屯。兵士们一部分守城,一部分种田,视具体战况而定。永乐初年又制定了屯田制的赏罚条例,提高了军士屯田的积极性。一般地区的卫所每年收获的粮食,不仅可以满足本卫的粮晌和军需,有时还有剩余。

明代的屯田制除军屯外,还包括民屯和商屯,由政府组织民户进行屯垦土地叫做“民屯”;而由商人雇人在边地屯田叫作“商屯”。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耕地面积为八百五十万七千余顷,军屯和民屯的土地总数达八十九万余顷,屯田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卫所在北京城内也留有遗迹。如锦什坊街西侧的机织卫胡同,明代时称为济洲卫胡同;安定门东侧的五道营胡同,明代时称为武德卫营;宣武门东大街北侧的未英胡同,明代时称卫营胡同;赵登禹路西侧的北魏胡同(今已拆除),明代时称永清左卫胡同等等。

文章图片2

五道营胡同

明宣宗以后,由于管理松弛,军队屯田制逐渐荒废。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久无战事,边境松弛,卫所军中的士兵被军官压榨剥削,为权贵种田耕作,沦为佃户,造成了士兵大量逃亡,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卫所军制由此走向衰败。同时卫所为了保证军兵的给养(逃亡士兵的给养仍由原长官冒领,造成大量虚空),不得不兼理民事,当边境州县省合并后,民政完全由卫所负责治理,卫所由军区逐渐变成了地方行政区划。后来为了打击倭寇和镇压农民起义,于明代末年出现了募兵制(即以临时招募来的士兵作为战斗的主力),明代兵制逐渐转变为募兵制,卫所军制遂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文章图片3  

东二旗新村

与西三旗类似的还有其西侧的西二旗、位于昌平区东南部的东三旗、东二旗和位于海淀区西部的前屯。上述地名原本都是明代的军屯之地,后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