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知识 | 放化疗对麻醉有什么影响?

 蔚蓝色淼 2022-03-27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患者会在接受放化疗之后再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放化疗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医疗手段,不可避免的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组织产生影响。

而与没有进行过放化疗的患者相比,接受了放化疗的患者在麻醉之前,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01

张口困难

对于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张口困难是放疗后较常出现的后遗症,一般是由负责颞下颌关节运动的肌肉痉挛、纤维化和收缩共同所致,表现为开颌能力受限。

尽管目前放疗引起的张口困难在应用了更精准的放疗技术后发生率明细降低,但是其引起的改变几乎是不可逆的。张口困难本身以及同时存在的咽喉部黏膜纤维化引起的解剖异常都是困难气道常见的原因,会增加通气或插管的难度,需要在麻醉前做好详细评估。

图片
图片

02

放射性肺炎

患者在接受胸部照射后存在发生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纤维化等风险,其中亚急性放射性肺炎通常在放疗后4-12周出现,而放疗引起的肺纤维化一般在半年后发生。

肺损伤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可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降低,麻醉前应重点评估患者活动耐量、SpO2、动脉血气及肺功能。

03

脑血管并发症

颅脑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麻醉前应重点评估患者颅脑CT、MRI影像,四肢肌力等。麻醉期间有条件者应监测脑氧饱和度。

04

脑功能及认知功能受损

颅脑放射对神经认知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麻醉前对于高危患者应重点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家属明确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的风险。

有研究者使用影像学证实了化疗脑的真实性,和其相关的是人类大脑连接组计划。大脑中存在许多神经细胞,互相之间有着复杂和有序的连接。通过特殊的MRI技术,科学家能够绘制大脑中众多连接的数量和模式,以及对信息和能量的反应,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大脑地图”。

通过对化疗患者和健康人的对比发现,发现化疗患者的连接组模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变化,化疗后可出现持续的神经疼痛和认知能力下降。

图片

05

化疗药物的肝毒性

一些化疗药物有潜在肝毒性。虽然大多数化疗药物的肝毒性都为一过性,但术前一旦出现了提示肝毒性的症状或体征,则应在术前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是否正常。

对于接受骨髓移植化疗的患者,还存在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可能,应在术前完善肝脏生化检查与传染病的检查。

06

化疗药物的肾毒性

一些化疗药物同样具有潜在的肾毒性(尤其是顺铂)。因此,对于近期接受了化疗的患者,术前都应测定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浓度,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肾功能。

总的来说,对于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警惕放化疗相关的并发症对麻醉造成的影响。在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动脉血气、肺功能检查等)、在术中加强监测(包括有创动脉压、脑氧饱和度等)可以有效保证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安全。

1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