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话丨孔军:东方朔与他的“铁杆粉丝”李白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2-03-27


东方朔(左)、李白画像



东方朔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德州重要的先贤之一。在历史上他拥有众多“粉丝”,李白算是一个“铁杆”。

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在很多作品里表达了自己对东方朔的敬仰崇拜之情,如“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认为他与东方朔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不揣孤陋,来梳理一下他们主要的相似点。

相似的才性——狂放不羁、才藻艳逸

“才性”可释义为人的才能和秉性。

在性格、秉性上,东方朔与李白都可谓豪爽潇洒,狂放不羁。他们好似误入凡间的仙人,那么恣意洒脱,那么不拘一格。

东方朔生性滑稽,喜欢与人开玩笑,甚至喜欢讽刺和作弄他人,从侏儒到皇帝身边的侍臣,就连汉武帝本人都曾被他当作“寮友”来戏弄。

东方朔行事另类,不守规制,不拘小节,即便在朝堂之上、皇帝面前,同样无所顾忌,我行我素。

时人褚少孙评价:“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班固也曾提及他的“狂”:“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

李白亦是如此。他的狂傲,常常被自己诗意化。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黄鹤高楼已搥碎”,“一州笑我狂客”。

这些都是李白自我形象的写照。

东方朔和李白的自视极高、特立独行是有本钱的。这源自于他们的过人之才。

东方朔“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汉书·东方朔传》) ,可谓学富五车,实为文武兼备的全才。

在那个年代能有如此多知识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后人崇拜他渊博的学识,把他誉为“智圣”。

众所周知,李白被后世尊为“诗仙”。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拥有深厚的知识功底。

唐代文学大家苏颋夸其“天才英丽”;杜甫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斗酒诗百篇”。

正是由于他们才藻艳逸,常常使其以一种狂傲的姿态张扬个性,张扬其理想抱负。

相似的抱负——积极进取、忧国忧民

东方朔和李白都是有理想抱负的“积极进取”型文人。

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将自己以毛遂自荐的方式推荐给汉武帝,希望“为天子大臣”,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四十多年起伏的政治生涯中,不但具有极为敏锐的政治眼光,还有敢犯上言直言切谏的胆识。

其才学颇得汉武帝赏识,然其治国理念却大多未被采纳。东方朔始终没有放弃,他利用接近汉武帝的机会,察言观色,一旦有机会便直言切谏。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畏惧因此得罪于人。甚至被贬谪为庶人时,他依然借《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作品,来规劝汉武帝躬行节俭,“陈农战强国之计”。

二十七岁定居安陆,在桃花山白兆崖读书期间,李白的理想抱负完全确立。

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就是封建知识分子追随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安社稷,济苍生”。

李白一生都在追求这个“达”,每次遭受打击过后,他仍不屈不挠地继续坚持追求,因为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东方朔十分关切民生问题。

他从当时的国计民生出发,直谏汉武帝除上林苑,戒奢靡之风,“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来教育好天下之民,还上书“宣明政教的十六条措施”,等等。

在《非有先生论》中,他竟破天荒地提出“贫民无产业者”这个概念。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也后无来者,搜尽《二十五史》,除了他,再没有人完整地使用过这个词语。

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安社稷,济苍生”。他对平民百姓是同情,是关怀。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劳动人民的辛勤和对他的殷勤款待,使他大受感动。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亦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对普通纤夫在炎热天气中拖船的苦楚,李白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和感伤。

东方朔与李白的相似之处实则很多。

这两位优秀的古人“不可效仿,不可重复,不曾也不可能在他人身上再现”。但他们一生为理想而奋斗,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和热切关心国势民生、投身报国的爱国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

(已载3月28日《德州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