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医术与扁鹊医术

 饮膳道人 2022-03-27


金栋按:岐黄医术,指黄帝学派《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与岐伯、鬼臾区等六臣子讨论医学之书籍)之医术;扁鹊医术,指战国时期扁鹊学派《黄帝八十一难经》与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敝昔(鷩鵲)遗书》之医术。

据考,《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与《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并非同一医学学派,一个是黄帝学派之《内经》,一个是扁鹊学派之《难经》,所以在名词概念、学术思想及具体医疗技术等诸方面,既有相同、更有不同。

据《汉志·方技略》“医经”记载,在西汉前有黄帝、扁鹊与白氏三个医学学派、七家医术之分,惜唯有黄帝学派之《内经》传承至今。然据考,今本《黄帝内经》十八卷,并非《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而是由《黄帝素问》《黄帝针经》(《九卷》《灵枢》)两部独立的医学巨典组成,约皆编纂成书于东汉或以后时期,而其名则皆首见于《隋书·经籍志》。故有考证认为,西汉前扁鹊与白氏学派之“医经”,可能散落于其后(东汉)之《素问》《灵枢》与《难经》书中。《难经》中“经言”“经云”等,疑指扁鹊学派之“医经”。

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西汉前扁鹊学派之《内、外经》是扁鹊学派之“医经”;东汉及以后编纂成书之《难经》《中藏经》是扁鹊学派之医学著作。而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汉末三国神医华佗,是扁鹊学派之传人弟子。

据相关史料,扁鹊学派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学派,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扁仓传》)。殊不知,确实如此,即以传统中医诊断——独取寸口诊脉法及四诊合参(并提)而言,并非岐黄医术,乃扁鹊医术之首创也!如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因《内》《难》不是同一医学学派,故无论是以《内》释《难》,还是以《难》释《内》,终有未通者,不得强行为之解。如《难经·七难》中“三阴三阳”之名词术语,与《内经》《伤寒论》之“三阴三阳”所指不同。不可不知矣!然历代注家,皆百方弥缝给予解释,终觉牵强而未得经旨。

附:中医四部经典,皆编纂成书于汉代(东汉),即
(1)《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2)《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
(3)《神农本草经》(《本草经》)
(4)《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