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8年,一位广州荔湾的女子写给美国丈夫的一封信……

 哈哈狮的信箱 2022-03-27

《广州旧闻》创立六年以来,结识了很多同道中人,特别是很多民间的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人士。

他们中有的是擅长收藏历史书籍,有的是擅长研究街道建筑历史,有的是擅长收藏历史图片,有的是擅长解读历史图片……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传承广州的历史文脉,这是广州市之大幸,也是广州市之宝贵财富,需要珍惜!

张益茂,就是其中之一,他擅长研究广东地区邮政的历史。他创办了自媒体微信公号《广东邮史研究》。

今天,《广州旧闻》把他的研究成果推出来,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

图片

这是一封广州荔湾的女子写给远在美国丈夫的书信。

信中内容也可以读个大概:哪位读者可以完整读下来?

近代百年信物记录了通信业的进化史。

一件贴了邮票盖上邮戳的老信封,走过了完整的邮路,传递了远方的家音,它不仅是百年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座城市的深厚历史积淀。

回溯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正式成立,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制市,开创了全国市制之始。

广州的市政建设由此全面铺开,许多主要街道陆续开办邮政支局。

为充分发挥邮政功能,最大程度满足大众用邮需求,兼顾经营效益最大化,早期局所均会设在商贾云集、交通要塞之地。

民国最巅峰时期,广州市内曾有21所邮政支局(不含郊区)。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这一数量已属难能可贵。

图片
图片

民国广州第一支局

广大路邮局

地址:广卫路华宁里

广州邮政第一支局原址在广卫路华宁里,初名广州老城邮局。

民国十一年(1922)搬迁至广大路新址,改称为广大路支局。

时至今日,广大路邮局依然正常营业,是广州邮政支局当之无愧的“一哥”。

图片
图片

1937年《邮政局所名录》标注的广州第一支局。

图片

约1930年代的广大路支局航拍(资料图片)。

图片

第一支局旧址,至今仍营业。

图片

第一支局旧址建筑外立面。

图片

第一支局旧址建筑外立面(百度街景)。

据1936年交通部邮政总局印行的邮政舆图和1948年广州街市详图显示,该局具体位置在今天广大路37号。

图片

1936年邮政舆图标注的广州第一支局。

图片

广大路邮局是民国广州最重要的邮政支局,因其位于民国广州商业核心地段,紧邻市府、财厅、永汉路(今北京路步行街)、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商业繁荣,交通便利,居民密集,通信需求极大,邮局工作人员一度达到42人(1934年数据)。

1919年的一信封

图片

 广州府:1919年,广州市未成立,行政建制属于省、府、县序列。广州府下辖番禺县、南海县、顺德县等14个县。该支局所在的广卫路路段属于番禺县管辖地段。

民国八年:1911年,民国成立。民国八年就是1919年。

图片

1919年广州二牌楼寄香港实寄封,销广州第一支局腰框日戳。邮资:2分

省二牌楼:“省”是指的“省城”,就是广州城。从清开始,由于广州市是番禺县和南海县的捕属,被南海和番禺一分为二,所以广州城都被称为“省城”,比如“省港大罢工”主要就是指“省城”与“香港”的大罢工。“二牌楼”就是指现在的解放中路地段,由于在路中间建筑四个牌坊,这条路被统称为“四牌楼”。

1926年的一信封

图片

邮戳开始变为“广州”二字。上面的字母始终还是“CANTON”字样,因为这是千年来西方人对广州城的称呼,所以,现代地铁三号线的“广州塔站”继续沿用“CANTON  TOWR”称谓。

图片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寄英国第一位共产党议员马隆上校西式封。邮资:10分。销广州第一支局三格式实线日戳。

1938年的一信封

图片

1938年广州华安公寓(今泰康路华安楼)寄上海挂号封。销广州第一支局三格式日戳。邮资:13分。

图片

安华楼,现存。这里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微信好友“渡渡鸟”提供)

1946年的一信封

图片
图片

1946年广州第一支局寄美国航空封;落款地址为广州教育路47号光华营造商店;邮资790圆法币。

1946年的一信封

图片
图片

1946年广州第一支局寄美国航空封;落款地址为广州惠爱东路萃云巷8号(今南越王宫博物馆位置);邮资790圆法币。

惠爱东路、惠爱中路、惠爱西路,分别是现在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

图片

旧地图上,广州惠爱东路萃云巷还在。现在南越王宫是当时广州第一家动物公园,叫做汉民公园,是为纪念国民党元老胡汉民。

图片
图片

民国广州第二支局

光复中路邮局

地址:第七甫(光复中路)

广州邮政第二支局,位于第七甫,上世纪二十年代改扩建为光复路后,邮局改称为“光复中路邮局”。

其前身或可能源于晚清时期的广州第三甫邮局(迁址而成)。

图片

1926年《通邮处所集》标注的广州第二支局。

图片

据1936年邮政舆图和1948年广州街市地图显示,该局具体位置在今光复中路与长寿东路交汇处之东南角(即今光复中路286号光复大厦位置),邮局建筑早已不存。

图片

1936年邮政舆图标注的广州第二支局。

图片

光复中路邮局地处重要的交通要塞,商业集中,报业发达,居民甚多,其服务范围甚至可达广州西村等地,邮局工作人员一度达到21人(1936年数据)。抗战胜利后,业务虽有萎缩,但仍继续营业至解放初期。

图片

广州第二支局旧址已不存,今为光复大厦(百度街景)。

1923年的信封邮件

图片
图片

1923年广州美华岗美华学校寄岭南大学香雅各博士夫人实寄封。销广州第二支局腰框日戳。邮资10分。

图片

美华学校,现在的广州美华中学,是1918年由美国人在西村建立的一所学校。

1933年信封邮件

图片

1933年广州第二支局寄上海实寄封,邮资:5分。收件人为孙中山之女、戴恩赛夫人孙婉(Mrs. En Sai Tai)。

1946年信封邮件

图片

1946年广州第二支局寄美国航空封。落款地址为广州龙津中路龙和里第1号。邮资790圆法币。

图片

落款地址:广州龙津中路龙和里。

1948年信封邮件

图片

1948年广州达保罗医院寄德国西式封。落款地址为广州官禄路30号(今观绿路),达保罗医院。邮资:300000圆法币。

1946年的一封国际信封的邮资是790法币,两年后的1948年就达到30万法币。通胀的速度无法想象。

图片

该建筑现在人民中路的市儿童医院内,建筑良好。

图片
图片

民国广州第三支局

拱日路邮局

地址:和平中路冼基社区

广州邮政第三支局,位于西关拱日门,上世纪二十年代改扩建为拱日中路后,邮局改称为“拱日路邮局”。

图片

1926年《通邮处所集》标注的广州第三支局。

图片

据1936年邮政舆图,该邮局位置大约今和平中路冼基社区附近,具体哪栋建筑,尚待考证。广州沦陷后,邮政事业遭受重创,第三支局被迫暂停营业。抗战胜利后亦不再复办,相关邮政业务,均要前往广东邮政管理局或光雅里邮亭(1947年9月开办)办理。

图片

1919年邮政舆图标注的拱日门邮局。

图片
图片

1948年广州投递分区简图中,早已没有拱日路邮局身影。

图片

拱日路邮局所处位置在今和平中路冼基社区附近(百度街景)

拱日路邮局虽然地处居民聚集的区域,但由于附近有广东邮政管理局营业厅和第二支局分流,导致业务量较少,其服务覆盖范围亦小,业务种类较少。

1936年记载邮局工作人员仅有1人,可以确信其并无投递班。

这里要特别注明,1946年广州储汇分局附设邮局曾短暂使用广州第三支局日戳,但其实早已非和平中路邮局。1947年底至1948年初,原广州第10支局(宝华路邮局)被重新编号为第3支局。从此取代了第三支局的编号。

1928年信封邮件

图片

销广州第三支局三格式日戳,邮资:10分。

图片

上格为“CANTON 3”,下格为“广州 三”。

图片

第三支局的编码戳。

图片

封内原信,为妻子写给远在美国丈夫的书信。

信中内容也可以读个大概:哪位读者可以完整读下来?

图片
图片

民国广州第四支局

沙面邮局

地址:广卫路华宁里

沙面岛位于广州,是珠江冲积而成的小沙洲,1861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两广总督签订《沙面租借条约》,从此沙面沦为英法租界,英文名为SHAMEEN。

图片

沙面岛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仅0.3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袖珍之岛。图为1890年沙面地图。

图片

航拍下的沙面。

图片

邮局开办时间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最迟在1912年,中华邮政已开设沙面邮局。见有1912年(民国元年)实物。

图片

约1913年《沙面岛建筑及洋行地图》。

图片

《沙面岛建筑及洋行地图》中标记的沙面邮局。

图片

沙面邮局入口(今沙面大街22号)。

图片

沙面大街22号(原英国招商局旧址)即沙面邮局办公地。

图片

沙面大街22号(原英国招商局旧址)即沙面邮局办公地。

图片

沙面大街22号(原英国招商局旧址)内部(网友供图)。

图片

为何沙面邮局会租用英国的建筑办公?

目前未有明确史料记载,但可以推测,民国时期广州邮政管理局的主要掌权者是英国人,租借英国招商局建筑作为邮局局址在情理之中,且该位置又是英国租界与法国租界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1919年、1936年的邮政舆图,亦可佐证沙面邮局的大概位置。

图片

1936年邮政舆图中的沙面邮局。

图片

沙面邮局的级别中华邮政沙面邮局是以支局级别身份存在。

在1917年之前,它与当时黄沙支局、大沙头支局一样,使用特定名称的英汉腰框日戳,唯一不同的是沙面邮局另刻制有半切小圆戳),是广州地区仅有的两款半切小圆戳之一(另一款为广州半切小圆戳),从中可见沙面作为商埠之特殊地位。

到了大约1917-1918年,沙面邮局被编为广州邮政第四支局,开始启用广州第四支局日戳,一直到1941年沙面租界被日伪接管。

图片

沙面邮局的业务根据1926年《通邮处所集》记载,沙面开办的业务繁多,除一般邮政业务外,还包括:

甲——代收货价挂号邮件之收寄局

乙——开发汇票局

丙——兑付汇票局

丁——快递邮件局

戊——汽机通运局

己——保险信函局

辛——国际汇票兑付局。

明显要多于广州其他支局的业务。图为1926年《通邮处所集》。

沙面邮局日戳据不完全统计,沙面邮局使用了十一款不同的邮戳。

图片

“CANTON/沙面”英汉日戳。使用日期约1912年-1913年初。

图片
图片

“CANTON/广州府”英汉腰框日戳。使用日期约1912年底-1913年上半叶。尽管本戳并无任何“沙面”字样,但根据寄出的实物和挂号章推断,可知为沙面邮局使用。

图片

“CANTON/广州 四”英汉腰框日戳。使用日期约1920年-1924年。

图片

根据1934年出版《广州指南》记载,广州沙面邮局(即广州第四支局)的营业时间为上午7点到下午6点,营业时间为11小时。营业时间相对较长,从中亦可窥见沙面业务之繁忙。在这个忙碌的邮局里,究竟有多少营业人员呢?

根据《广州邮政志》记载,在1936年邮政业务达到最顶峰之时期,沙面全局的邮政人员数量仅仅只有4名!且不论休假、轮班,这4人能处理如此之多的业务量,效率是非常高。

图片

沙面邮局的关闭沙面邮局从1912年开办,经历了最繁荣时期,一直到1941年12月因沙面租界被日伪接管而关闭。

图片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之初,沙面因属租界暂未受波及,邮局仍正常营业)。

广东邮政管理局局长英国人睦朗(C.E.Molland)率领十余名留守职员撤退至沙面办公,所有邮票及现金,悉数由专人负责携带入沙面。

图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首日沙面戳票

图片

根据历史记载,广州沦陷之后,日寇封锁珠江河道,但沙面邮局仍与香港保持联系,英美法的军舰能来往香港广州,给各领事运送军事邮件,这些邮件都由邮局转递。

当时局长睦朗认为,广州总局虽然被日寇占领,但在沙面的支局还存在,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当时借来往香港广州的各国兵舰来带运邮件,除将广州邮件分拣出来,其它转口邮件再封交各国兵舰载往香港转发各地,姑且维持一时。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本正式宣战,沙面岛终未能逃避日寇威胁,当月,广州日军和汪伪政权宣布对沙面实行军事接管,邮政总局局长睦朗(C.E.Molland)等职员被关入集中营,开办了近三十年的沙面邮局也被迫关闭。

抗战胜利后沙面邮亭开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沙面复归国人手中,但沙面原有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当日,大部分洋行已关闭,众多外国在华机构也已不复存在。鉴于用邮人数骤减,沙面邮政支局亦再无复办。

米珠薪桂了无惊,妆饰奢华饮食精。

绝似升平歌舞日,茶楼处处管弦声。

图片

1947年,为响应“改良邮政”运动,广东邮政管理局决定于沙面设立邮亭一所,以方便沙面民众。查文献记载可知,邮亭开办于1947年9月8日,设于沙面西桥脚,有照片存世。

图片

该邮亭启用 “广州壬A”汉英三格式日戳,每日办公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半,下午1时半至4时半,除汇兑停办之外,其它一切业务与支局相同。

今天的沙面岛上早已没了邮局。

大街上人来人往,或许已无人知晓这里曾经繁忙的景象,也无人知晓沙面大街22号的邮局场景。

通信是那时沙面与外界联系的最主要方式,因为有了它,这个弹丸之地从此不再普通。

图片
图片

民国广州第五支局

黄沙邮局”

地址:黄沙火车站旁

广州邮政第五支局,位于黄沙火车站旁,俗称“黄沙邮局”。

早在1910年局所名录中,已有黄沙邮局(英文:WONGSHA),属代办所级别。

民国初年,由于业务量逐步增加,且粤汉铁路往来乘客量逐年上升,加之局所统辖范围逐步扩大,黄沙邮局成为邮政支局级别。

初期沿用“WONGSHA/黄沙”腰框日戳,1917年前后改为“CANTON/广州府/五”腰框日戳,下辖数十所邮政信柜。

图片

1910年局所名录,已有黄沙邮局(WONGSHA)。

图片

1926年《通邮处所集》标注的广州第五支局。

图片

1937年《邮政局所名录》标注的广州第五支局。

据1936年交通部邮政总局印行的邮政舆图,该邮局在黄沙火车站旁,具体邮局建筑照片尚未见公开报道。

抗战爆发后,黄沙火车站遭受日寇轰炸,沦为废墟,黄沙邮局被迫关闭。抗战胜利后,由于周边区域已不复往昔繁华,黄沙邮局亦不再复办。

1947年9月8日,广东邮政管理局于黄沙码头开办邮亭一所,由于业务量并不多,存世实物极少。

图片

民国时期的黄沙车站。

图片

1919年邮政舆图标注的黄沙邮局。

图片

1936年邮政舆图标注的广州第五支局。

图片

1948年广州投递分区简图中,标有黄沙邮亭。

图片

1947年的黄沙邮亭照片。

1947年底至1948年初,广州部分支局编号进行调整,原第十六支局(河南邮局)调整为第五支局,从此延续了第五支局的编号。因此,1947年之后的第五支局邮戳,均是河南邮局之日戳,收藏者应注意分辨。

历经百年后,昔日黄沙邮局痕迹已荡然无存,其所在地已成为黄沙水产市场的一部分。

1915年信封邮件

图片
图片

1915年广州黄沙九号信柜寄美国西式封,邮资10分

销黄沙腰框日戳、广州小圆戳、上海小圆戳。

1919年信封邮件

图片
图片

1919年广州信柜经第五支局寄香港中式封含信。

邮戳上格“CANTON”,下格为“广州府/五”。

为广府寄香港减半优惠邮资2分。

信件内容,应该是一份邀请参加婚礼的信件。

1934年信封邮件

图片
图片

1934年广东台山寄广州西关荔枝湾岭南大学分校中式红条封,背销广州第五支局落地戳。该封佐证荔枝湾片区属黄沙邮局投递范围。

图片

1935年广州本埠封,寄西关荔枝湾岭南大学分校

本埠平信邮资:1分。

图片

1935年广州第五支局日戳。

黄沙邮局自晚清开业至1938年受日军轰炸而关闭,前后经营约30年,存世的实物寻觅不易。

每一封一片见证了粤汉铁路黄沙车站的繁荣时光。

                                    结语

近代以来,广州给我们留下大批丰富的邮政信物。纵观这一批信物,这里面既有交通邮政进步之反映,也有货币金融的侧面体现;既能阅尽民国百姓的书信习惯,亦能窥探近代商业的繁荣气息。

邮戳的变化、邮路的规律、邮局的变迁,无一不是广州近代民间通信发展的足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张益茂,毕业于中山大学,长期工作于广州。珠海市集邮协会理事、唐家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收藏家、文史学者,长期致力于大湾区地方邮史研究。

图片

有历史才有现在,

知过去才知兴衰;

《广州旧闻》,

讲述广州2300年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