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道德经》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言之教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2-03-28

读《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释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能驰骋于天下的最坚强的东西。

无形的事物寓于虚无中,所以我认识到自然无为的作用。

无言的教育,无为的好处,天下人却少有做到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最柔弱的东西,反而能够攻克最坚硬的东西。那些没有间隙的地方,无形的东西却能够进入。就像风,没有什么地方是它进不去的。

水是最为柔软、顺从的东西,它可以柔顺地任凭我们把它放到不同的器皿中,泰然自若、无欲无求。水是最柔和的东西,无欲无求的水总是安静地绕开繁华,顺着低洼的河谷缓缓而下。它绝不会在地势的险峻处、壮观处驻足停留或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它默默无闻地滋润田地、山谷,但它绝不居功自傲,它造福万物而绝不主宰万物,它甘于卑下的地位而毫无怨言。

水,看似柔弱无力,其实积蓄着惊世骇俗的力量。如果建筑堤坝以防,水会慢慢积蓄,等到涨满了,则会泛滥成灾,淹没千里。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知道:有些事情,无为比有为效果更好。“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可是按照无为的道理去做事,所获得的好处、益处,天下的人却很少能够知道和达到。有些事情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被欲望牵引就变得难做了。

人天性便有智慧的种子,生来便有思考的能力,只要营造出合适的环境,种子自然会生根,发芽,成长。因此不要试图用言语去灌输教化,而是让他们可以实现思维独立,自我思考,这样才有机会接收到来自天地万物的启迪,得到无处不在的“道”的教化与滋养。

最巧妙的进言,是让别人看起来好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会自认为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而事实上不过是受人诱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斯大林,变得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更高明。莫斯科会战前夕,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将军曾建议“放弃基辅城”,以免遭德军的“合围”。但斯大林听不进去,当面骂朱可夫“胡说八道”,并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大本营。

不久,基辅果然遭德军合围,守城的红军精锐部队全军覆没。但是,一度当了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却往往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觉地采纳他的正确作战计划。

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在斯大林与华西列夫斯基谈天说地的“闲聊”中,华西列夫斯基往往会“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可奇妙的是,往往等他走了以后,斯大林便会想起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在军事会议上陈述了这个计划。大家都惊讶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纷纷称赞。斯大林自然十分高兴。再看看华西列夫斯基本人,也与大家一样显得惊异,并且也与众人一道表示赞叹折服。

华西列夫斯基也在军事会议上进言。他首先讲三条正确的意见,但口齿不清,用词不当。不过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只要使斯大林一个人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接着他又讲两条错误的意见。这会儿,他声音洪亮,振振有词,必须使这两条错误意见的全部荒谬性都清楚显示才肯罢休。

等到斯大林定夺时,自然首先批判华西列夫斯基那两条错误意见。接着,斯大林逐条逐句、清晰明白地阐述他的决策。他当然完全不像华西列夫斯基那样词不达意、含混不清。但华西列夫斯基心里明白,斯大林正在阐述他刚刚表达的那几点正确意见,当然是经过加工、润色了的。不过,这时谁也不会追究斯大林的意见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来,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也就移植到斯大林心里,变成斯大林的东西,因而得以付诸实施。

事后,曾有人嘲讽华西列夫斯基精神有毛病,是个“受虐狂”,每次不让斯大林骂一顿心里就不好受。华西列夫斯基有一次回应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样聪明,一样正常,一样期望受到最高统帅的当面赞赏,那我的意见也就会像你的意见一样,被丢到茅坑里去了。我只想我的进言被采纳,我只想前线将士少流血,我只想我军打胜仗,我以为这比讨斯大林当面赞赏重要得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