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连成:紫砂壶随想

 温馨微语 2022-03-28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郝连成

喝着瓢舀凉水长大的我,没用过四大名窑的茶具,除粗瓷大碗外,最奢侈的喝水用具是一个改造好的国民党军官送我的南泥壶,摩挲得暗红发亮的壶身上刻着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无限风光在险峰”。有时酒后,家里人用它泡上一壶茉莉花茶,可那江南少女般柔弱的茶香怎也抵不住北方大汉一样的浓烈酒味。
所以,南泥壶到底有什么好处终究没能品到。至于紫砂壶,则是看到影视上的一些达官显贵们锦缎长衫,一手摇着山水折扇,一手攥着个扁壶,不时仰起脖嘴对嘴地嘬上一口,要的是那个派头。这样的人物不是土豪劣绅就是帮派老大,厌屋及乌,也就对这壶也没什么好感了。


    
在北京的琉璃厂与荣宝斋相邻的北京紫砂艺术馆看到一些大师们的些砂作品和有关紫砂壶的介绍后,才了解到,原来这紫砂壶虽说在中国没有尊、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这些酒具古老尊贵,却也包含了中国儒、释、道各种文化,犹其是禅文化在这紫砂壶中更是氤氲颇深。       
唐代诗人元稹《宝塔茶诗》说得最全: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首诗从茶的外形,到饮者、茶具、环境、时间、功用,非常的雅致,可谓诗中有茶味,茶中有禅意。    
记得曾看过一段佛学与茶的贴子,里边从苦、静、凡、放四个方面讲述了茶与佛的相似之处。


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感悟大道。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放下权贵势力,放下恩爱情仇、放下身心生死,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 

   
演仁居士有诗:    
放下亦放下,  
何处来牵挂?    
作个无事人, 
笑谈星月大。       
禅就是人们通过一景一物,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歌一曲对生活的感悟。    
看紫砂壶想禅道,虽然常想追求“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那种恬淡境界,但回到现实生活中,就立马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觉。    
但看那展厨大玻璃窗内的祡砂壶标价就可知,不管是用紫砂壶品茶,还是玩紫砂壶文化,面对着“舍得”和“放下”的禅意箴言,你首先都得有能“舍得”和“放下”的资本,不论是思想还是钱财。        

作者简介

郝连成,笔名雁在蓝天黑龙江省佳木斯人,现居京津冀。热爱文学、诗歌。曾在《佳木斯日报》《牡丹江日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画报》《红柳》《黄岩文学》《中新网》《中国凤凰网》《忆湘文学》《世界文联》《金榜头条》等报刊网站发表诗文。网络文集有:《放眼世界》《人杰地灵的笔架山》《走走看看》《有话就说》。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郝连成:郝连利——大器晚成的华夏之星

郝连成:横空出世的千里运河图

郝连成:感悟新闻(两则)

郝连成:傣家的祈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