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

 伟天英 2017-08-15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

禅茶一味,澄净心灵

喝茶是一件令人愉悦的活动,跟精神有关,与灵魂相契。几千年来,人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茶的幽雅与清纯,沉醉了多少代人。

连佛教,都与茶结缘,所谓“禅茶一味”,指的是没有一定修为和境界的人,是不懂茶的。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则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共通之处——“苦静凡放”。一茶一禅,曲径相通。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

苦。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四谛以苦为首。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亦苦。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

静。佛教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

放。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

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放下一切琐碎和心事,“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多么自在的境界。

泡上茶,打开经书,喧嚣挡在心外,一切都将变得纯净轻盈。时间在茶中过得舒展而缓慢——仿佛,光阴在此停留,这一切的安静,都是踏实的,这光阴的老去,都是心甘情愿的。

十年修酒客,一世做茶人

本文编辑:吕婕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