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毛主席才能令五湖四海各个山头的人凝聚起来,打下一个新中国

 伟天英 2022-03-28

这句话是王光美同志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去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时说的,话里提到的“各个山头的人”,是一种特指,也就是毛主席常说的“山头主义”。

什么叫山头主义呢?它是指一种小团体主义。过去共产党人闹革命,往往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比较薄弱的山区建立根据地,一个根据地就好像一个山头,一个根据地搞小团体主义,毛主席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作“山头主义”。

应该说,革命队伍里是存在着“山头主义”的,有的时候还相当严重,各个根据地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圈子,在革命过程中难免会从小团体出发,维护小圈子利益,而忽视了大局意识。

山头主义对革命大业是不利的,它影响团结,难以形成革命合力,这与共产党人远大的革命目标是不相符的。毛主席较早地发现了山头主义问题,并着力解决、消除山头主义,正如王光美所说,毛主席“令五湖四海各个山头的人凝聚起来”,结成了强大的统一意志,这是毛主席对于中国革命的难以磨灭的贡献,没有山头主义的消除,中国革命或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期。

文章图片1

1943年8月8日,毛主席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指出共产党人要干两个革命,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个是社会主义革命,要完成这两个革命,就要改变党内思想不统一的问题,通过办党校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

“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 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使得我们党里有很多的'剧团’,说得粗一点就是有好多'戏班子’。在一个班子里,不论是唱主角的,唱配角的,跑龙套的,他们都是很亲热的,并且有个原则:我这个班子可以批评你那个班子,但是你那个班子不可以批评我这个班子。这就叫宗派主义。我们党内有两种宗派主义,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宗派主义,搬洋教条,夸夸其谈;还有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宗派主义。我们在山头上斗争的时间很长了,十年内战时期共患难,现在又有六年抗战,这便结成了班子,各个班子的活动是不统一的,而且水平较低。但是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要进行两个革命,都要在我们手里完成。我们要把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使我们党更统一,不结班子,结成一个大党。”

1944年3月5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分析了党内比较严重的山头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资产阶级的广大;二是长期被分割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三是思想教育的缺乏。他特别强调外来的红军老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团结问题,他提出了两条:
“头一条,要说明红军干部有成绩。最初本地干部把八路军当作'神’,后来又认为一钱不值,现在要来一个否定之否定,就是说不是'神’,或者说是有缺点的'神’。第二,外来干部同本地干部要多交谈,要了解当地历史,要与本地干部合作,在这方面要有自觉性。现在基础是本地同志,老干部要自觉地认识这一点。”

1944年4月12日,毛主席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演讲,主题是学习和时局,他指出目前党内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带有盲目性的山头主义倾向,例如由于斗争历史不同、工作地域不同(这一根据地和那一根据地的不同,敌占区、国民党统治区和革命根据地的不同)和工作部门不同(这一部分军队和那一部分军队的不同,这一种工作和那一种工作的不同)而产生的各部分同志间互相不了解、不尊重、不团结的现象,看来好似平常,实则严重地妨碍着党的统一和妨碍着党的战斗力的增强。山头主义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的特别广大和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而党内教育不足则是其主观原因。他要求说:

“说服同志们去掉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打通同志间的思想,提倡同志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以实现全党大团结,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文章图片2

1944年5月21日,毛主席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作工作报告,指出党内存着各种政策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各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要通过整风来弄通思想,团结全党。他说:

“统一是我党第一个侧面,不统一是第二个侧面,这两个侧面都要看到。历史上的曾经起过不良作用的宗派,在政治上与组织上已不存在了,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的残余还是有的。现在还严重存在着带有盲目性的山头主义倾向,这是由于中国小资产阶级的广大、长期被分割的农村根据地与我党教育工作的不足而产生的,必须加以克服。”

1945年2月15日,毛主席受邀在中央党校五部、六部作“关于时局问题及其他”的报告,报告的主题之一是山头主义问题,他说:

“大家正在讨论山头主义问题,这是一个事实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这个党是由很多部分结合起来的。所谓山头,这是中国社会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的产物。中国这个社会,人民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因为受压迫就要革命。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家,交通很不方便。内战时期,党以及革命队伍被敌人割开了,分为一个白区、一个苏区。白区有这个省那个省,苏区有这个苏区那个苏区,时间很长,达十年之久。抗战时期也是这样,时间很长,有八年之久,也是这个根据地那个根据地。

我们中国是出豆腐的,照割豆腐的办法,划了很多方块,这不是我们自己划的,是敌人给我们划的。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党校,内战时期没有办过。现在西北、华北、华中、 华南、东北,全国各处大概都有在我们这里学习的。但是,我们的根据地还是被敌人分割的,不是连成一个整体的。一个地方的革命党、革命军队起来打敌人,就很自然地形成各个集团、各个山头。所以我说山头主义是中国社会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殊情形的产物,应该承认这个东西。 要消灭这个东西,需要我们开办党校来分析,来讲清楚。但是,只有在将来全国胜利了,有了大城市,到处交通很便利,报纸能够销到全国,电讯能够通到各地,开会也很方便,那个时候才会彻底消灭山头主义。”

在报告中,毛主席指出要以“为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利益”为指导思想,为出发点,为立场,检讨历史,自我批评,才能“消灭山头,使它溶化,全党都变成一个整体。”

文章图片3

1945年4月20日,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指出:
“鉴于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社会根源的存在以及党所处的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又鉴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残余还是存在着,尤其是对于经验主义还缺乏足够的批判,又鉴于党内严重的宗派主义虽然基本上已经被克服,而具有宗派主义倾向的山头主义则仍然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等项事实,全党应该警觉:要使党内思想完全统一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还需要一个长时期的继续克服错误思想的斗争过程。因此,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决定:全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并着重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以达到进一步地养成正确的党风,彻底地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项倾向之目的。”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七大”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的同时,也作了长篇口头报告,在口头报告中谈到了要改变互相看不起的态度,像青年同志说老头子“昏庸老朽”, 老头子讲青年同志“年幼无知”,他说:
“如果我们把态度改好了,每到一个地方,就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尊重那个地方的同志,提高共产主义的觉悟,就能缩小山头主义。我们要肃清山头主义,就要承认山头,照顾山头,这样才能缩小山头,消灭山头。所以我们要承认有山头,不承认也不行,承认以后要照顾各个部分,各个集团,各个历史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问题。

如果他们的精神上被石头压着,有些石头还是我们自己的手放上去的,我们就要替他们解开。凡是他们精神上压着的石头,不论是大石头,中石头,小石头,我们都要替他们解开。是我们的手放上去的石头,就要用我们的手解下来,使得这些同志精神愉快,得到解放,发扬积极性。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团结全党、团结全国人民走向胜利。为此目的,我们每到一处,不要当钦差大臣,要先看到人家的长处。大家都是新民主主义解放区的,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同志,不应该发生看不起的问题。”

1945年5月24日,毛主席在“七大”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方针的报告,关于在选举上要不要照顾山头的问题,他说:

“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内战时期,有苏区有白区,在苏区之内又有这个部分那个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实际,中国革命就看不见了。内战之后是八年抗战,抗战时期也有山头,就是说有许多抗日根据地,白区也有很多块,北方有,南方也有。这种状况好不好?我说很好,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 没有这些就没有中国革命。 所以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坏的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而不是山头。山头它有什么坏?清凉山有什么坏?太行山有什么坏?五台山有什么坏?没有。但是有了山头主义就不好。

因此,对这些问题要分析,任何一块根据地中,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山头主义。山头主义的情绪,也有各种各样的程度上的不同,比如一、四方面军就有不同,一方面军里又有好几个部分。有 一、二、四方面军的区别,还有三军、七军、十军等的区别,因为在各个地方工作,情况不同,关系搞得不好, 这就有山头主义倾向,但有些也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造成的。现在我们在这里搬石头,搞关系。

现在我们来他一个总结性的办法,把大小石头纷纷搬开,这样关系就会好一点,山头就少了,山头主义也就少了,这样就搞掉了一半;再把相互关系搞好一点,那一半也没有了。有山头而没有主义,另外来一个主义叫做马克思主义,叫做山上的马克思主义。从前我们说要承认山头,承认世界上有这么一回事,或者讲认识山头更确当一点,要了解它。照顾也一定要照顾,认识了以后才能照顾,照顾就能够逐步缩小,然后才能够消灭。所以消灭山头,就要认识山头,照顾山头,缩小山头,这是一个辩证关系。山头的关系搞好了,首先是山内的,然后是山外的,山头主义很快就可以消灭了,所以不要怕。将来许多年之后,全国铁路如网,飞机也比这几天来往的要多,那时,你再找山头就没有了。”

文章图片4

1949年3月13日,毛主席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结论的报告,提出了一些“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中一条是“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他说:

“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们当中还有犯过很大错误的人,不要嫌这些人,要准备和他们一道工作。”

正如王光美同志所说,“毛主席才能令五湖四海各个山头的人凝聚起来,打下一个新中国。”那段风起云涌的中国史,群雄四起,山头林立,即便在革命队伍内部,派系,山头,也是层出不穷,如果不能消除山头,革命的力量就无法凝聚,革命的成功就很难成功。而毛主席恰恰是那个有能力消除各路山头的人,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谁能把山头消灭,谁就是中国的救星,谁就能改变世界。中国出了个毛主席,恰像台风扫寰宇,他将各路山头的人汇集在统一的旗帜下,焕发出了爆炸性力量,涤荡旧世界的一切污泥浊水,天翻地覆,改朝换代,造了一个新中国。

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的曲线,跟山头主义消除的曲线是正相关的,随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中国革命内部的山头主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消除,中国革命的力量迅即发展成推枯拉朽之势,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仅用三年时间,横扫国军如卷席,打败了四百万国民党军队,令世界为之惊诧。

新中国成立以后,鉴于历史上的教训,毛主席经常提醒人们要注意防范山头主义的滋生,避免山头主义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伤害。

1959年9月11日,毛主席出席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他讲话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纲领和理论基础把人们团结起来,他说:

“我们这个国家是个大国,是各部分组织形成的。军队有各部分的组织,这个区域,那个区域,地方党也是这个地方,那个地方,形成我们这么一个大党,一个大军,都是五湖四海的人。那末用什么东西团结起来呢?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纲领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把我们团结起来。不管你是哪个山头,哪个地方,跟自己要好的,或者有点别扭的,总而言之,我们只要是理论基础和政治纲领一致,就能团结。”

文章图片5

1960年12月,毛主席跟薄一波谈对几部著名小说的看法,谈到《水浒传》时,他说:

“我们领导革命也要从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到消灭山头,克服山头主义。”

1964年6月16日,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管理处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和第一书记会议,谈到接班人的标准问题,他指出其中一条是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他说:

“所谓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

1965年6月11日,毛主席在杭州汪庄接见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成员,谈到一些同志的缺点,他说:

“不要有什么山头,不要有宗派主义,不管南北中外,包括犯错误的,只要能改,就要团结,这样就能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我们不是要团结外国人吗?首先要团结我们自己。”

1971年8月16日,毛主席在武昌同一些地方及部队领导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

“你们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你们要团结,不要分裂,不要搞宗派主义、山头主义;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中国也怪,中国的党没有分裂,已经历五十年,没有分裂过。苏联党分裂过,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有人要分裂我们这个党是困难的,曾有多次分裂,都没有得逞。”

文章图片6

1971年8月25日,毛主席在武昌同华国锋谈话,他提出要求说:

“不要搞山头主义,山头主义害死人。全国都要团结。”

1971年8月28日,毛主席在长沙同一些地方领导谈话,讲述党内历史上的路线斗争,他说:“我们这个党已经有五十年历史了。中国这么大,山头又那么多,可就是没有分裂。五十年大的路线斗争算起来有十次了”说起防范山头主义的办法,他说: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的方针有三条:要团结起来;不要搞山头主义;惩前应后,治病救人。办法也有三条:一是打石头,二是掺沙子,三是挖墙脚。”

1971年11月22日,毛主席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谈到国内的形势,他说:

“过去几十年我管打仗,那时候管军队建设。进了城以后,事情多了,我就不管了,结果就闹山头主义,也闹宗派主义。你们现在有战争,在打仗,所以你们注意军队,注意军事。将来和平了,不要学我们犯错误。”

在中国,要消除“山头主义”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多少英难好汉都试图去做这件事情,结果都无功而返,而毛主席做到了,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曾用赞赏的口吻对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人的这一成就书写道:“孙中山曾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国从一个贫弱之国一跃而成为这样一个统一的、牢固的、具有民族使命感的现代民族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有赖于毛主席把诸多的“山头主义”平复了,从今天环视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能像中国这样稳如磐石的实不多见,这跟毛主席一贯的消除“山头主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基础打得牢,地不动,山不摇。

文章图片7

消除“山头主义”这一顽疾为什么毛主席能?因为毛主席掌握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他在一篇文章里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他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共同目标就是人民的利益,解救受难的人民,解除人民的痛苦,甚至为人民而死,都死得其所。毛主席正是靠着“为人民服务”这个法宝,完成了消除“山头主义”这个艰巨任务,这个法宝是共产党人的“镇山之宝”,是治疗“山头主义”的灵丹妙药,是须臾也离不开的“定海神针”,更是克敌致胜的理论根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