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念的力量 人性的光辉

 新用户6003EQaZ 2022-05-05 发布于甘肃

信念的力量  人性的光辉

——电影《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张玉冰

20171123日,学校组织我们在东方红影城观看了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难忘的岁月》。电影以抗日战争时期延安为背景,展示了老一辈革命者毛泽东、陈云等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党建工作的情景,表现出革命先辈们坚守信念的强大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观后令人久久难忘。

难忘的岁月》没有复杂的剧情,主题很突出,人物性格鲜明,表现了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令我感慨颇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圣地延安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二是革命者纯洁的爱情和友情。

《难忘的岁月》,难忘圣地延安的感召力

延安是坚强的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是中国抗日民众的圣地。国统区的爱国人士和热血青年冒死突破封锁线奔赴而来,为抗日革命根据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忠贞报国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高士其、陈学昭等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投奔延安,投入到延安火红的岁月当中。

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锜,福建福州人。1925年赴美国留学,在一次细菌实验中以身试菌,受脑炎病毒感染,造成下肢瘫痪,1930年回国,1937年经过千辛万苦来到延安。毛主席对这位留美学者很尊重,一次大会上,毛主席在做演讲,高士其被人背进会场。毛主席看到他,停下演讲,招呼人把高士其背到主席台上,双手握住他的手,热情地说:“欢迎你,中国的红色科学家!”高士其含着热泪动情地说:“国民党不要我,共产党把我当亲人。”这位身残志坚的爱国科学家,改了名字,他说:“去掉'人’字旁,我不做官;去掉'金’字旁,我不要钱。”在影片《难忘的岁月》中,他一出场就在给一群人讲《抗战与防疫》,他形象生动的讲述,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家陈学昭与医学博士何穆夫妇是从重庆经成都转西安来到延安的。何穆来到延安时表现出失望、悲观情绪,认为延安条件太差,无法开展工作,想要离开延安,毛主席和陈云同志再三挽留不住,只好送他们夫妻走,没想到他们很快又回来了。陈学昭身上有种独立、博爱、成熟的思想性格,在影片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为什么延安能那么吸引进步人士呢?我想,是因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感召了苦难中的民众,共产党建立的延安革命根据地在当时成了中国和平进步的希望。

但刘力功是个教训,在影片中他有不少戏份,在爬山训练中他就有怨言,认为自己不是来进行这样的体能训练的,而是要做大事的。在党建课程培训结业后,他不愿意去基层锻炼,而是坚持要进高级学校马列主义学院。陈云找他谈话,告诫他:“个人服从组织。”但他自高自大,不愿服从,最后声明愿意去华北工作,可是他又提出条件,一定要进八路军总司令部。像他这样一再破坏党的纪律,又不接受党的教育,不改正自己的错误,陈云同志很痛心,坚决果断地给刘力功以开除党籍的处分,表现了陈云同志为严肃党纪、纯洁党的机体采取的果断措施。毛主席、陈云等革命者这种坚定的信念,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所以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才冒死奔赴而来,参加共产党,党组织就越来越强大。

《难忘的岁月》,难忘革命者的赤子情怀

影片也有感情戏的分量,尤其是毛主席与陈云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还有陈云与于若木的纯洁爱情。

陈云同志出身贫寒,又历经战乱,体质弱,自嘲身体是“木炭汽车”,延安的党务工作繁重,需要一个细致的人照顾他的生活。1938年,当时只有17岁的山东姑娘于若木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组织派于若木当陈云的护理,照顾他的生活,做饭洗衣。当时陈云同志总是流鼻血,于若木每天要给陈云同志点药水,朴实的山东姑娘喜爱唱歌,吸引了陈云,又以她的聪慧和巧手为陈云做了一个简陋的“沙发”,其实就是用她自己的旧大衣蒙在一张旧凳子上,就是这么一个举动也深深地感动了年轻人的心,陈云对她萌发了爱意。平时演讲时滔滔不绝的他面对心爱的姑娘却羞于表白,欲言又止,终于鼓起勇气,朴实的语言含着赤诚的感情。他的表白很民主,他叫于若木考虑好后给他答复。当两颗年轻的心融为一体时,注定了他们一生一世白头偕老。他们的婚礼非常简单,陈云仅仅花了一元钱,向老乡们买了一点花生、红枣、瓜子和糖果,邀请了身边的几位同志见证了属于延安地方特色的简朴而难忘的婚礼。

陈云对于若木说:“我是个老实人,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合得来。”陈云同志踏实、稳重,立场坚定,处事很理性,也不发脾气,这样的赤子情怀一直感动着于若木,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毛主席与陈云同志在革命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工作中,毛主席对年轻的陈云以切实的指导,在生活上,给予真切的关心和爱护。日理万机的主席常常抽空来看望陈云,一次,主席将别人送给他的一罐猪油和一个南瓜亲自送来,嘱咐陈云要保养好身体。

日机轰炸延安时,在炮火中,陈云最担心的是主席的安全,他第一时间跑到主席办公的窑洞,劝说主席离开危险之地。幸亏陈云的果断劝离,他们刚刚离开办公室,万恶的日寇将窑洞炸毁了。

革命者生死与共的友情,现在仍然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延安的党建工作成绩辉煌,陈云同志又被派往西北地区做经济工作。离开延安时候,毛主席亲自送他,语重心长的叮嘱和登高眺望的目送,此情此景,历历在前。影片用这些细节刻画,达到了渲染气氛和感动人心的效果。

“延安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几代人的精神财富和内在动力。延安精神跟“红船精神”一样,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难忘的岁月》把这种精神和革命者坚定的信念与人性的光辉表现得自然流畅,深入人心,令人久久难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