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稿人更关心你的“观点”,而不是“观点”本身

 geoallan 2022-03-28

我们学术的写作,它其实是一个“PPT式”的写作。尤其是我们做质性研究,因为做质性研究我们会用到一个很重要的质性研究的基石,就是“扎根理论”,我们会用到。用扎根理论一个很好的优点是什么?就是它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很成体系的分析框架和逻辑。

什么叫PPT式的写作呢?PPT的全称是什么?就是“Power your points”,对吧?强化你的观点,你的贡献、你的发现到底是什么?这个是你们整个文章最重要的地方,大家清楚吧?

所以说在我们的整个研究当中,我们其实是可以是分步骤来走的,我们首先是要有主题,自己的研究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也是今天我们训练营的前半段,每节课都会有的作业,今天我们是聚焦在研究的主题,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提交自己的初步研究的主题。

文章图片1

学术研究分步骤进行流程图

我们做任何的研究,首先要确定下来主题是什么,确定主题之后,再去由此挖掘出研究问题。问题意识是从引言一直到结尾从头贯穿到尾的。大家接下来做研究的时候,一旦你的研究问题确定之后,你是要从头到尾把握住的。根据我们的研究问题,观点是什么?这个观点是什么观点?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的,我们学术写作是什么?“Power your points”,你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观点其实是什么?这就是你研究问题的答案。

这个观点它其实是有强观点和弱观点两种分类的,我们来写文章一定要表明强观点,叫“strong points”,你们的强观点一定要提出来。泛观点是什么?比如说我去研究乡村振兴,我去研究某个地区的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做,对吧?我最后得出来观点说:应该怎么样来做呢?应该保护好当地居民的合法权利,大家觉得这个观点很强吗?这个观点是不是一个泛观点?就是我不去做这个研究,我也知道这样,这个观点就叫做是一个泛观点。而且这个观点它的覆盖面太广了,并不是特别针对于你的研究的问题。

所以我们最终的结论就是一定要得到自己的一个强观点。前四步,我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写过一些思辨类型的文章。思辨类型的文章,你写到前四步其实就OK了,但是现在大家都发现,思辨类型的文章越来越难发表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投稿人尚未到达学术的巅峰,等以后你他们成为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权威之后,再写思辨类的文章,是可以发出来的。在某个领域内的顶刊也是可以发出来的,但是为什么现在难发呢?因为评审人不相信,即使你说的观点很对。你也说了强观点,但是他们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包括你们发国际期刊也是,我们评审人在看文章的时候,有一项是特别重要的,就是论证是否是一个有结构性的论证。如果你写的是思辨类的文章的话,其实你的论证的展现的不是很明显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质性研究,我们要运用“扎根理论”来弥补它充分论证这一过程。因为你的观点提得很好,那你的观点是怎么来的呢?你这个得出观点的过程是否是一个有效度、有信度的一个过程呢?我们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就是弥补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训练营里面,接下来我就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一个有主题、有问题、有观点,并且是强观点,并且有一个充分论证的这样的一个结构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未完待续……

学习科研写作知识、了解科研趣事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