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着说”:探索教育学教材的创新之路——评《当代教育基本理论论纲》

 newstartfree 2019-11-13

作者:冯建军   2014年11月10日

“照着说”与“接着说”是冯友兰先生当年在北大讲授哲学提出的研究学问的做法。受冯先生的启发,考察近年来的教育学教材,我将之归结为三“说”:“重复说”、“新说”和“接着说”。对于教育学来说,“重复说”无创新,“新说”不可能,可行的创新之路只能是“接着说”。意识到这一问题,笔者编辑出版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1990-2010)》,最近又读到王北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育基本理论论纲》(简称《论纲》),更加相信:“接着说”是教材创新的有效方法。

“说什么”——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论纲》分三编,上编是对教育整体的基本认识,中编是教育的基本关系,这两编都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经典主题,无法回避。“接着讲”并非局限于过去,必须回应时代的要求,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论纲》的下编“教育研究与当代思潮”就着重介绍后现代主义、复杂性理论、现象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的影响,并分析了如何在教育研究中合理运用,反映了21世纪中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时代印迹。

“怎么说”——扬弃与创新。作为当代的教育基本理论,就是要站在21世纪教育发展的高度,吸取世纪之交教育学术积累的成果。《论纲》的每一个问题,作者都对中国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力求抓住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者力图全面展现研究中出现的各种观点,尤其是不同观点的争论,使研究真正处于“问题”之中。如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作者展现了教育价值取向中的“钟摆”现象及其表现,其目的不是要另立出一种 “新”取向,而是直面教育价值取向研究中的“钟摆”,力图对其进行调适与平衡。

“说得怎样”——在继承中积淀,在积淀中创新。阅读《论纲》之后,有三点感受尤为明显。第一,这是一本教育思想的案例库。作者在书中呈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理论、新思想。尽管作者呈现这些理论与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客观呈现本身就使本书堪称为当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案例库。第二,它是一本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以思想案例为起点,进而对诸多观点的争论进行辩证的思考,诸多认识更多的是一种方法论,即把抽象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结合相应的研究内容具体化。通读全书,感受更多的是研究方法论之美。第三,它是一本教育研究的新成果。《论纲》大胆引入了学术争论,把每一个主题的探讨都置于学术讨论的基础上,使读者明白该主题学术发展的谱系,了解学术研究的前沿。

《论纲》采用“接着说”的方法,完美地将教材的基础性与创新性结合起来,呈现出基础性与继承性、论著性与学术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