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酒屋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2-03-28
老北京有大酒缸,上海有居酒屋。

我有几位朋友,年轻,胃口特好,爱吃日料自助,就是叫做“放题”那种,上来先来上一大份鱼生拼盘,然后再是生牛肉,还能再吃下若干炸虾天妇罗、烤牛舌、烤鱼等等。期间饮料、清酒任饮。让人好生羡慕。

我没有那么好的胃口,于是居酒屋对了我的style。几样小菜,份量小,仅仅品味,不会饱胀,喝点酒,无论三两好友,还是独自一人,都是绝好去处。

典型的居酒屋都会在门外挂上暖帘,有短有长,短的正好在头的高度,长的也就是悬垂到我们腰的位置。撩开帘子,拉开日式的横移门,就进了屋。暖帘在我们看来除了装饰,毫无实用价值。但这可是典型的日本料理店文化。通常日料店外的短暖帘都会印上店名,起到招牌、幌子的用途。讲究的料理店会随着季节更替长暖帘的纹样。正月的暖帘是“松鹤”,初夏是“牡丹”,盛夏是“牵牛花”,日文叫“朝颜”。

进得店内,通常都会有一个“凹”字型的柜台,老板或大厨在里面做菜,客人围着柜台落座。这种格局日本人称“U型酒场”,还专门拍了部电视剧。

也有很多店,进门是长条型吧台,将店内空间分割,吧台里面是料理厨房,外面是客人座位。

无论哪种格局,进门先挑个合适的位置,独饮就吧台落座,三两好友就围聚小桌,人再多就得去大型居酒屋,通常有榻榻米的大座位提供。

碳烤瑶鱼翅蘸美乃滋

我常常是独饮,落座后先来一杯生啤,店员奉上小碟敬菜,这是免费的,一般是新菜试吃,或是时令小菜,常见者如碳烤瑶鱼翅蘸美乃滋,或者带客的花生之类。边喝啤酒边看菜单,心里盘算着是吃烤鸡肉丸子、京葱鸡肉,还是吃今天推荐的鮟鱇鱼肝呢?串烧和啤酒的组合总是符合中国人的肠胃。鮟鱇鱼肝是“旬物”,季节料理,佐以冰凉的大吟酿再合适不过了。

居酒屋怎么吃?不建议吃刺身,烧鸟也是浅尝辄止。汉堡肉饼、炸猪排、唐扬炸鸡、黄油炒杂蔬、韭菜炒猪肝,冬天的烤饭团、夏天的荞麦冷面,这些才是居酒屋的味道。

炸鸡块和炸鱼

烤黄鱼

紫苏蒜米

有时候和老板攀谈会有惊喜,紫苏蒜米,好吃!腌制的蒜粒,有浓郁的紫苏味儿,没有刺激的味道,佐清酒或啤酒,喔一西!

烤多春鱼

烤多春鱼也是我常点的下酒菜,用筷子按住头,用左手拉开鱼身,再用一根筷子从脊背划过,即可顺利分离鱼刺。

有时候简单一碗海鲜盖饭,一杯啤酒,就是很舒服的一餐。

以前就在离学校不远的轻轨下面,有两家我常常光顾的居酒屋,“大吉”和“一休”,两位老板都是五十岁上下,待人客气,服务利索,谈笑间也流露出曾经漂泊东瀛的沧桑。

“大吉”的店里永远只放一张日本小调的CD做背景音乐,我都快听吐了,也向老板提过意见,老板客气而固执的拒绝了。

而“一休”的老板则心宽得多,直接给你一条数据线,让你接上自己的手机,愿意放什么歌就放什么歌,我一度想放郭德纲的相声,当然最终并没有实施。

可惜这两家店在前两年相继关门了。

再找一家吧!

就在这国际大都市的某个角落,霓虹破落之处,撩起暖帘,拉门而入,斟满了一杯酒,一言不发地干了,如同一个暗号。

这,就是居酒屋了。

“大吉”门口曾经的欢乐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