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麦闲篇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2-03-28


较之于上海这样的南方城市,北京看起来显得粗糙。但是,在上海街头的东方书报亭已经消失殆尽的今天,北京经常还能在街头看见书报摊,无论是在城里的新街口护国寺,还是在郊外的北五环,人们依然可以在书报摊儿上实现最基本的纸质阅读。这让这个看起来粗糙无比的帝都突然显出了人文关怀的温度,也显示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在王利发的大茶馆里,看见某位穿着普通,却气宇轩昂的大爷,有意无意地撩起了长袍的大襟,露出里面的“黄带子”,哟!敢情这是位贝勒爷!哈哈哈哈!

走过这个铁皮棚子报摊不远,就找到了这家“老绥元烧卖”。据说烧麦的起源在清朝的绥远,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现在到了内蒙,吃羊肉烧麦,喝砖茶,依然是最Local的经典早餐。

烧麦、烧卖、稍麦、稍梅、~~这种可爱的食物在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也有不同的形态。这种来自中北亚地区的点心,自元朝传入我国,逐渐流行各地,并自行适应所在地的物产,自我改造以迎合当地人的口味。

北京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的“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乾隆三年,老板姓王,山西人,小买卖刚开时也没个字号,因门口挂了个酒葫芦,就称“醉葫芦”。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深夜回京,在小店用餐,时值除夕之夜,京城仅此一家还没关门休息,于是赐名“都一处”,并御笔亲题一块虎头匾。

都一处的烧麦以猪肉大葱馅、和猪肉、海参、虾仁的三鲜馅儿为招牌,后来又添了蟹黄烧麦、猪肉鲜笋等。

广东人早茶有猪肝烧麦、武汉人过早吃重油烧麦、上海浦东南汇有春笋鲜肉馅的下沙烧麦~~~我第一次在上海的大学食堂吃烧麦,咬开“石骨铁硬”的面皮,震惊地发现里面包的竟然是:糯!米!!!碳水碳水,就问你服不服!

糯米烧麦

今天吃的这个“老绥元烧麦”自然是最地道的传统羊肉烧麦!要上一屉最具蒙古草原风情的沙葱羊肉烧麦,在等待的时候,喝两口红褐色的砖茶。稍倾烧麦上来了,筷子夹起一只,烧麦的外皮之薄会让你惊叹不已。我真觉得我们食堂的烧麦皮都厚得如同制作它们的师傅的油腻脸皮,真应该让他们来内蒙好好学习一下烧卖皮的制作。

烧麦一尝之下,羊肉嫩、沙葱鲜、汤汁香,柔润适口,滑嫩鲜香,简直是盖了帽了!吃过两只,取小料碟注入陈醋,蘸而食之。再加入少许辣椒油,再蘸食,滋味层层递进,不亦乐乎。

不大会儿功夫,一屉烧麦全部送进了五脏庙,稍坐不妨,再饮两杯砖茶,口中油腻尽去。出得门来,看五环路外的北京,碧空如洗,白云苍狗。以手摩腹,感叹曰:造化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