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柿子树

 晋南道 2022-03-28
故乡的柿子树

                                      

睡觉突然想到了家乡的柿子树,就想写点啥,算是对家乡柿子树的一种纪念吧。
小时候,田间地头遍地的柿子树,据大人们讲,这些树以百年以上的老树居多,最年轻的树也在四十岁以上了。不像其它的树有一个主枝可劲儿地往上长,柿子树普遍很多个支干,斜着长,几乎分不清主次枝,长得有点随意,但也长得高大茂盛,便于攀爬,那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夏天的中午酷热难耐,小孩子们又不睡午觉,相约到村边的一排柿子树下吵吵闹闹的定个游戏规则就开始爬了。最常玩的是在树上捉迷藏追赶抓到为胜,那场面还真像一群小猴子在树上嘻戏打闹,从这棵树到那棵树,趁着追另一个人的空当儿,站在树上高高的撒泡尿……玩累了,各自在树上找一个枝岔多又结实的地儿,吹着野风,美美的睡上一觉,那惬意,爽!
秋天柿子快成熟时,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四处找树上那种零星分布在枝头,掩藏在柿子叶下早熟的软柿子。一伙人先是到树下,一只手搭在眉上,像端着个望远镜似的仔细搜索着目标,“走,这棵上面没有,去看那棵”,浩浩荡荡开赴下一棵,接着找。发现目标后就开始爬树,要知道早软的这些柿子不是独独一颗在枝头,就是被鸟啄过的或有虫害的,自然熟好的都是很难够到的,需要冒险爬了半天发现够不着,那怎么行,想方设法都要把它弄下来,在边上顺手折一个相对直又长的枝条末端要带个杈,对着软柿子的枝条使劲拧,往回拽,或着就是再上一个人在目标下方粗壮的枝干上,另一个人踩着或抓着软柿子那枝使劲往下压,看下面的人能够着吗,再不行就把它摇(砸)下去,地上几个人伸着手准备接着……,有时弄不好连人带枝子就一块儿下来了,一伙子赶紧围上去看有事没事,拍拍脊背,安慰安慰,疼了就坐地上哭会儿,缓过来,拍拍屁股,嘴里嘟囔着“哼,坐了个飞机”;若下来没事,“哈哈,还坐了个飞机”。


那时村里柿子种类繁多,各种大小、形状、口味的我们都知道。我们住在村子南边。村西南,村南,村东南,村东哪块有哪种柿子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们最喜欢搞的是种个头很大我们叫“大炮窝窝”的柿子,比普通柿子大两到三倍,吃起来有丝,还有那么点儿清凉的感觉没有那种普通柿子甜。在村东南中间位置有一排也算“大炮窝窝”的柿树,爷爷说那叫“雁过红”,比我认为的“大炮窝窝”个头小点,但也比普通柿子大至少2倍,熟了后红红的,在柿顶位置处的皮上会有一圈一圈的裂痕,吃起是那种绵软甜的感觉。在村西南很远地方也有一排“大炮窝窝”,其中第二棵又不同于其它,爷爷说那叫“朱砂”,成熟后是橙色的,个头比“大炮窝窝”还要大一圈,味道上没啥特别。还有“搂疙瘩”,形状接近于三棱锥,比普通柿子大一点点;有“火坦”,比普通柿子小,但更甜更红;还有一种不入眼的叫“软枣”,据说是柿子的原始状态,小小的,涩涩的……


印象深刻的是晚秋的早上跟着大人到地里犁地,带上几个凉馍馍,大人干活的时候,我们爬到树上找软柿子,我们这边都是麦子种上都长出来很久,大概霜降以后才下柿子,这时软柿子较前面多了也好摘了,摘上好多摆在埝上,休息的时候就着馍吃。我喜欢把馍掰开,把柿子抹到上面满满一层那样吃,那叫一个美呀!
可惜都只能在记忆里了,现在的小孩都没见过那种柿子树,更别说在那上边玩了。二十多年前一场“推改整平”将地里所有的树整了个精光,地倒不见得有多平,只是再也见不到村民们干活时在田间地头柿树下纳凉休息的场景,再也不见一群孩子在柿子树上追逐嬉闹了……家乡的柿子树也只能永远的留在记忆里了。    

作者:赵旭东,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