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经钩考】一年“六气旺脉”厘正

 三和行者 2022-03-28


金栋按:一年四时春夏秋冬之脉,春为少阳其脉弦,夏为太阳其脉钩(洪),秋为少阴其脉浮(毛),冬为太阴其脉石(沉),《内经》《难经》之同也。而一年六气(气,节气,即冬至、雨水、谷雨、夏至、处暑、霜降六个节气)旺脉,或有不同。

六气旺脉——三阳三阴六气之序有三说,如下:

(1)黄帝学派之“医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即太阳→少阳→阳明(只有三阳)。

(2)扁鹊学派之“医籍”——《难经·七难》说:
“经言(金栋按:盖指扁鹊学派之医经——《扁鹊内经》,非指《黄帝内经》):少阳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耶?将病脉耶?
然,皆王脉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
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即少阳→阳明→太阳→太阴→少阴→厥阴。

(3)魏晋太医令·王叔和《脉经·卷五第二》撰集《扁鹊阴阳脉法》说:
“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动摇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阳之脉,洪大以长,其来浮于筋上,动摇九分,三月、四月甲子王。
阳明之脉,浮大以短,动摇三分,大前小后,状如科斗,其至跳,五月、六月甲子王。
少阴之脉,紧细,动摇六分,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王。
太阴之脉,紧细以长,乘于筋上,动摇九分,九月、十月甲子王。
厥阴之脉,沉短以紧,动摇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即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

明·张介宾《类经》说:“此言人之脉气,必随天地阴阳之化而为之卷舒也。”

民国·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说:“此言时令之阴阳太少。三阳三阴,由渐而旺,皆当先少后太。本条及下半节,太阴、少阴两见,皆互讹。此浅人误认肺金秋令之手太阴经而忘改者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冬气,则少阴不藏’,太、少二字亦已互讹。又,《六节脏象论》中,唯'心为阳中之太阳’一句不误,其余肝、肺、肾三句,太少阴阳,皆为浅人妄改,则宋校正已详言之。《难经》此节,正同其例。《脉经·五卷》引《扁鹊阴阳脉法》'少阴之脉,七月八月甲子王;太阴之脉,九月十月甲子王’,尚未误,可证。”

据上三说,厘正如下:

三阳三阴六气之序当是:少阳(冬至日后六十日)→阳明(雨水日后六十日)→太阳(谷雨日后六十日)→少阴(夏至日后六十日)→太阴(处暑日后六十日)→厥阴(霜降日后六十日)。亦即

(1)少阳脉至,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少阳之气,旺于冬至后六十日,此时阳气尚微,阴气未退,故大、长为阳,小、短为阴,而进退未定也!
(2)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阳明之气,旺于雨水后六十日,此时阳气渐盛,阴气尚存,故脉虽浮大而仍兼短也!
(3)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太阳之气,旺于谷雨后六十日,此时阳气太盛,故其脉洪大而长也!
(4)少阴脉至,紧大而长——少阴之气,旺于夏至后六十日,此时阴气尚微,阳气未退,故其脉紧大而长也!
(5)太阴脉至,紧细而微——太阴之气,旺于处暑后六十日,此时阴气渐盛,阳气渐衰,故其脉紧细而微也!
(6)厥阴脉至,紧沉而短——厥阴之气,旺于霜降后六十日,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全无,故其脉紧沉而短也!
(参阅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

可谓“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灵枢·阴阳系日月》),即“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阴交尽,谓之厥阴”。

上述即三阳三阴六气当旺时日之脉的大概情况。故

元·滑寿《难经本义》说:“上文言三阳三阴之王脉,此言三阳三阴之王时,当其时则见其脉也。”

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说:“此又以一年四季分为六节,就时令之阴阳盛衰,而言脉象应时之盈缩。所谓三阳三阴者,本与十二经脉之太少阴阳,各不相涉。……”

若有不合厘正后之经旨者,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认为——乃浅人妄改之故!

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