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和指导以及头脑风暴在敏捷团队中,我们一直会说没有项目经理,而传统的项目经理这个角色,更多的会体现在敏捷教练这个角色中。对于传统的项目管理,项目经理要管理团队成员,管理项目计划。而在敏捷团队中的教练,则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式的领导,很少有管理成分。当然,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管理,只是我们认为领导力会更优于管理。同时,作为不参与技术开发的人员来说,计划也尽量放手让团队成员去做,我们只会提供一些意见。另外就是最重要的为团队扫清各种障碍。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教练最主要的一个职能,那就是指导。 团队的教练和指导作为教练,我们要掌握好指导的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同时完成两个层面的事,一个是个人层面,一个是整个团队层面。我们通过 《如何构建敏捷项目管理团队》 一书中的一张图来展示教练的指导如何贯穿整个冲刺。 在冲刺的边界,也就是冲刺开始和结束的这两边,是团队指导的主战场。冲刺规划时,教练要帮助团队更好地划定各自的职责范围。而在冲刺回顾阶段,要和团队一起摸索如何互相学习。在冲刺的过程中,整个团队的指导主要集中在让团队把精力用在具体的工作上,所以这个时候的指导不会太多。 对于个人的指导,则是在冲刺中会更多一些。团队成员在冲刺中遇到问题,教练都可以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并且提供工具、知识以及建议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一对一的指导时,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谈话的坦率性,同时充满积极和尊重。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可能需要管理人员合作,建立频繁的汇报机制,并跟踪确保问题已经解决或有所减轻。在冲刺刚刚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陆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个时候教练还不需要特别的指导,也不应影响团队成员最开始的状态进入。而在冲刺的回顾阶段,如果有需要的话,教练可以逐一解决各位成员的问题。注意,如果是在迭代中出现的问题,成员没有主动提出,那么这个时候教练最好能尽早解决,不要让团队成员把问题带后下一次的迭代中。 指导在 《如何构建敏捷项目管理团队》,也就是上面那张图的出处中,提到了一对一指导的 4 个前提,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团队头脑风暴关于头脑风暴,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再简单的介绍一下头脑风暴在团队中的一些作用。我们使用头脑风暴这项工具,可以确定待定人物的产品角色;为发布版本确认最小市场特性,也就是 MVP ;识别影响项目的风险;制订针对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最后这个找方案是头脑风暴最重要的一项作用。对于头脑风暴来说,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有别的方式,比如:
总结今天的内容非常简单,最主要是内容非常少。到此为止,团队这一块的内容我们也就讲完了。其实,敏捷中最核心的东西我们都已经接触到了。当然,不是说后面的东西不重要了。敏捷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特别是风险、问题、质量标准这些,要是忽略了他们,即使你的敏捷项目做完了,后期的麻烦也不会少哦! 参考文档: 《某培训机构教材》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 《高效通过PMI-ACP考试(第2版)》 《敏捷项目管理与PMI-ACP应试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