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若前往,幸福自在前方

 爱语文红泥火炉 2022-03-28


有些书在历史的荡涤中留存下来。

“它不是靠故事的离奇,而是靠故事的质量;不是靠主题的新颖,而是靠主题的分量;不是靠人物的怪诞,而是靠人物的真实和富有。”(曹文轩语)贝蒂·史密斯的“成长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尽管,它问世已经近一个世纪了,可是今天读来,很多场景仍能唤起人的共鸣,带给人暖暖的感动和有益的启迪——

你若贫困,阅读点亮光芒

弗兰西是生活在布鲁克林贫民区里的一个女孩,虽然她有一个英俊帅气的父亲、贤惠美丽的母亲以及聪颖懂事的弟弟,但是命运给她的“穷苦孩子”的出身,却是她永远绕不开的魔咒。为了补贴家用,她带弟弟捡垃圾、卖破烂,默默承受其他穷孩子的嘲讽,为了多得一分钱,她情愿被收垃圾的捏一下脸蛋。她情愿被卖肉的屠夫奚落也要,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肉。

她也知道如何买到完整的廉价发霉面包,因为这样才能为家里节省那么一点点的生活费用。然而这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女孩,却自尊自爱,她善于从苦日子里找乐子。她最大的幸福是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她去图书馆借书,虽然图书管理员对她的态度不好,她却不放在心上。每次借完书,她就坐到家门口的太平梯上,藏在浓浓树荫里,她在这里看着书,做着白日梦。这样的时刻,让她超脱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顿,她享受着、快乐着,“就这样,她拿着一本书,守着一碗零食,独自一人在家,看着树影摇曳,任下午时光溜走,这是一个小女孩所能达到的化境。她就这样看着书,与世界和谐共处着,心里头快乐着”……


你若善良,生活会有芬芳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苦难中败下阵来,变得自私自利,泯灭良善。弗兰西没有如此。她受母亲的影响很大,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获得力量。这得益于母亲凯蒂在她和弟弟小的时候每天坚持给她们读《圣经》,读莎士比亚。世界给她以难捱的贫苦生活,可是她却给世界以微笑,给身边的人以温柔的对待。她的父亲约翰尼虽然外表俊俏,歌声优美,但是他却是个缺乏责任心与担当的人,他有些虚荣,又怕吃苦,又常常借酒消愁,把妻儿抛在脑后。但是在弗兰西心中,父亲永远是那么高大英俊。她一直相信她的父亲会好起来。事实上,父亲也给予她醉人的芬芳。他称她为小歌后,帮她说谎,给她转学。甚至,他猜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托弗兰西的姨妈弗兰茜在女儿小学毕业典礼时送去美丽的花与真诚的祝福。弗兰西善良地照顾弟弟,温顺地服从母亲。尽管,她知道母亲偏心弟弟,但是还是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把继续读书的机会给弟弟尼雷,并卖力工作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压。她后来靠双手赚了点钱后,特意回到贫民区的糖果店,付给了老板所有所谓中奖礼品的钱,叮嘱老板要不着痕迹地给穷孩子们中奖机会,让孩子们得到惊喜和快乐,弥补了自己当年多么渴望却从未得到过中奖礼品的遗憾。她的爱心与善心令人感动!


你若勇敢,困难就会消散
 

生活那么艰难,弗兰西一家从未被打垮。弗兰西的妈妈是个坚强勇敢的女人,不怨天不尤人。年轻时,她爱约翰尼,就毫不犹豫地追求他。结婚后,约翰尼的英俊给她虚荣,却给不了富裕的生活,给不了她厚实的肩膀。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依然爱着约翰尼。不同于约翰尼的得过且过,任由命运摆布,她“老的自我在哪里结束,新的自我就在哪里开始”。她放弃了梦想,直面惨淡的现实。她有一种狂热的生存欲望,这种欲望让她变成了一个斗士。她做了清洁工,不惜美丽纤细的双手变得又粗糙又开裂。既然丈夫不能把家庭支撑起来,那么就由她来吧!最了不起的是在丈夫去世之后,凯蒂挺着大肚子冷静地处理丧事,并带着两个孩子咬牙把更为拮据的日子过下去。幸运的是,约翰尼经常光顾的酒吧老板怀念约翰尼曾带给他的种种好处,比如他去他那里,可以提升酒吧的品位。他安排弗兰西和弟弟去他酒馆里打工补贴点家用。因此,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在这个伟大的母亲面前,弗兰西是没有理由退缩的,更何况阅读让她的内心越强大。她也直面生活中的苦难。既然,已经答应供弟弟读书,她就义无反顾地去赚钱。不仅如此,她靠自学实现了大学梦。

你若追求,幸福就在前方


上天的公平不在于让所有人都享有同等的出身,拥有一样的财富,公平在于每个人不管出身如何,资质怎样,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富人有富人的快乐,穷人有穷人的乐子,幸福各在人心。当初,凯蒂初识约翰尼时,能成为他的妻子,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她义无反顾地追求约翰尼。而当约翰尼用酒精麻醉自己之后,她的幸福就是把带着三个孩子把苦日子熬下来,她要孩子接受教育,要孩子超过自己。于是,尽管再难,哪怕多打一份工,哪怕劝女儿暂时辍学,至少要让儿子读高中。儿时的弗兰西最大的幸福是周六下午坐在太平梯上,看图书馆借来的书。后来,弗兰西的幸福是能完成毕业剧本。可是,当她的作品被老师否定后,她又另辟蹊径,继续写作。她梦想着上大学,于是她在忙碌的工作之外,投身于学习,学法语,学戏剧……没有她啃不下来的骨头。她的茜茜姨妈曾是个追求自由的不羁女子。她的幸福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尽管,几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死婴,可是她不灰心。后来,她领养了一个女婴,并成功地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她牢牢地抓住了属于她的幸福。而故事中的另一个光辉男性人物警官麦克舍恩也默默地追求着幸福,尽管幸福的路那么远。他的妻子重病在身,他一直不离不弃。等妻子过世一年半后,约翰尼也去世多年了,他才勇敢地向凯蒂告白,说想跟她做个伴,想让自己的后半生获得幸福。而凯蒂也曾心仪于警官,只是她从未有过奢望,即使丈夫去世多年。现在,警官来找她求婚了。这也是她后半生想要的幸福。于是,她点头应许了。她知道,这并不是背叛约翰尼。她会一直爱着约翰尼。

除了人物,她们家院子里的那棵天堂树不也是如此吗?在水泥地上,几经岁月考验,仍茂密葱茏!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所馈赠的一切,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作者贝蒂·史密斯想通过这部小说告诉世人的道理。她是幸福人生的实践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你若前往,美好就在前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