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七点行动(系列)

 少年五十郎 2022-03-28

之一

前天,上周六晚上七点,全城统一实施上门入户巡查登记抗疫情况。从沈从文旧居进入老人巷,除了第一户平砖屋那个始终微笑的老婆婆,依次进去的三个住房,共四户人家,是我当晚必须完成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对象。

七点整赶到沈从文旧居门口,老人巷的东门入口处。小勇领导和老赵领导,小姜和小查姑娘已经站着等待大家。等同事到齐,分发数据表格,集体留影后,大家分头出发,向着各自的调查对象住宅散去。

当是时,夕阳偏向西边的明山。站在街边,夕阳已被重重叠叠的高楼阻挡,只能隐隐约约瞅见屋顶残留些淡绯色影子。春半,轻风不再微冷,拂面恰好让人舒服畅快。夕阳的天空愈发灰暗起来,朝向机场的这条马路上,车辆少了许多。人行道偶尔一二人擦肩而过。

第一户就是入口的第一个封闭院子。院门的巷子通道对面斜长着一棵酸枣树。通道是泥巴路,又极狭窄,三个人并排着走,也容易勾肩搭背,甚是迫窘。酸枣树主杆小饭碗粗(城里人用的小饭碗很是秀气,直径不超过四寸),枣树上方的树梢横跨小道,攲展着靠近对侧院子的围墙。(以前写了一篇《老甘》,介绍过。)

因为一般敲门无人应。抱着侥幸心理,我手捶着铁门。砰砰砰,声音在狭长,弯曲的小巷里弄之间飘荡,尤其显得响亮,急促。谁呀?里边终于有人应答,听声音应该是之前见过的老甘。我呢,搞防疫的工作人员。我惊喜着回答。没疫情呢。鬼都不来一个,有么子疫情咯。院内声音传来。没疫情也要调查,要核对统计情况嘞。

门终于开了,不象以前只开一个刚刚可以伸出脑袋瓜子的缝隙。门开了一扇,我三步并着一步,笑着和他招呼,简单明了说明来意。他蛮客气地,憨厚地笑着迎我进了铁门正对着的砖平房子的堂屋里。

这是两年来我第一次进入到这个充满神秘气氛的小院子。当然我也是单位第一个有幸被允许入内,可以从容观察院内设施的人。

院子不大,总面积目测不超过二百平米。主体建筑就是正对铁面,坐东朝西的三间平砖房。砖房右侧是横着的一橦单间的砖平房,坐北朝南方位,紧挨着砖房子。砖房左侧隔了二米左右距离,单独立着一个以前贮藏谷子,包谷等粮食用的木仓。它坐南朝北,正对着木平房和。院子里三个建筑构成一个品字,中间空地大概五六个平米,是个天井,也是泥巴地面。没看见小城院落常见的小古井,也没裁植任何花花草草。

能够在小城拥有一个独立的院子的人家是年年渐稀。看这院内布局方正,其先人应该也是一个发达富裕户。想见当初盘下这土地,兴建起这小巧,齐整的院落,开创者肯定是希望满满,抱负不凡。可是今天,建筑极其陈旧,没搞一点修葺和装点,还是原封不动的数十年前的老旧样子。在附近高耸入云的电梯大楼腾龙居的映衬下,在更加暗淡的天色里,这院子更加显示出它的落魄,潦倒,和寂寞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