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大运河时空 2022-03-28

前几天,发表了一篇有关华北地区唯一一条以“江”命名河流的文章。有朋友联系我说,其实在鲁西地区还有一条“江”,名字是“鸿雁江”,很多老人曾提到过。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发现,果然有这条鸿雁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红眼江”。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地图上的鸿雁渠

虽然网上能找到的资料不多,不过结合自己手上的《冠县县志》和《冠县水利》两部文献资料,还是能够把鸿雁江的资料以及现状了解的差不多。但是对于鸿雁江的来历,无论是通过历史上它流经过的直隶大名府元城县、山东东昌府朝城县、莘县、冠县等县的志书里,还是在《山东通志》《读史方舆纪要》《肇域志》等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志书里也没找到,它的来历成为了一个迷。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鸿雁渠的起点

鸿雁江,现为鸿雁渠。它发源于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沙窝庙村西南,经莘县大王寨乡,至冠县梁堂乡钱辛庄西,到东里村东又重入莘县,再从冠县桑阿镇桑桥村西南入境,沿桑阿镇界北流,至定远寨乡李海子村南注入马颊河,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441.6平方公里。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鸿雁渠最终汇入马颊河

鸿雁江在历史上是一条自然排水河道,1948年为排除白佛头大洼积水,鸿雁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时沿鸿雁江故道(自桑桥村至李海子东入马颊河)开挖一条排水渠道,这条渠道因此就得名为“鸿雁渠”。

1954年,为解除冠县里村洼和莘县丈八、帽子岩等洼地涝灾,在聊城专署的主持下,将鸿雁渠延长,两县各自在本县境内施工,形成了现在鸿雁渠的上游段。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冠县水利建设现状图上的鸿雁渠,上方为局部放大图像

1964年,为保证排水畅通,冠、莘两县对鸿雁渠上下游进行了清淤。

1965年和1966年,又对鸿雁渠进行综合治理。下游延伸到冠县定远寨乡前杏园村东南,仍流入马颊河。鸿雁渠也因此而成为了横跨两县边界地区的排灌骨干渠道。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莘县地图上虽然标注了这条渠道,但是没有标注名称

从上面的情况可见,鸿雁江是因为在1948年时为了排水而重新进入大家视野的,而在那之前的历史,在诸多的志书、典籍中均没找到,就连1948年之前鸿雁江的主要经过地山东东昌府朝城县的县志里也没有。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光绪《朝城县乡土志》中对朝城县内河流的记载

对于鸿雁江的来历,今天流传最多的是两个传说:

一是伍子胥过江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楚国大将伍子胥携太子逃难,到了江边被敌兵追上,在一位少女化成的鸿雁帮助下,借助很多鸿雁铺成的桥梁,伍子胥和太子得以逃生,从那之后这条江就被称为鸿雁江。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春秋列国图

不过春秋时伍子胥存在时的楚国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湖北省中部一带,离今天的莘县有好几千里路,并且这里当时还是卫国的地盘,中间隔着好几个国家,他带着楚太子逃到千里迢迢逃命,显然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是一个叫鸿雁的小姑娘一刻不停地用手十个昼夜挖水的传说。当时,这一带经常大旱,不少人干渴而死。一个叫鸿雁的小姑娘为了挽救家人,受到梦中神人的启示,连续十个昼夜用手在村南枯柳下挖掘,膝盖磨破了、指甲挖掉了也全然不顾,果然挖出了泉水。鸿雁姑娘手上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泉水,泉水形成了的河,因为是叫鸿雁的小姑娘挖出来的,所以取名为“鸿雁江”,又因为河水被鸿雁姑娘的鲜血和泪水染红,又名为“红眼江”。

山东西部曾有条江,其来历已无法查找,为何上世纪中期又突然出现

1911年时候的朝城县舆图

当然这只是广大劳动人民为表达对家乡这条河流的热爱,编撰出来的故事罢了。在网上搜索来的一条鸿雁江的来历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因江畔芦苇从生,常有很多大雁活动,遂命名为“鸿雁渠”,据说还有写为“宏雁渠”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鸿雁江可能是由于它长度实在是太短,规模也太小,因此在各类志书、典籍上都没有留下它的身影,要不是为了建设排水渠,估计这条江已经消失在了今天日新月益的城乡建设之中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