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皇帝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鳌拜|施琅|吴三桂|康熙|顺治|清朝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3-29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306,《清朝史话》连载13,欢迎收看。

顺治十八年(1661) 2月5日,顺治皇帝福临死,继位的是他的第三子玄烨,这便是有名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即位时,还差三个月才满八周岁,因此,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

01、擒鳌拜

四人中,鳌拜武功最强,本人又是“巴图鲁”(勇士)出身,所以,结权内外,意气嚣张,矫诏杀了直隶、山东、河南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和户部尚书苏纳海后,还强逼着康熙皇帝表态,处死了苏克萨哈,独揽了辅政大权。大臣议事,稍有不顺,他便当面呵斥。还常常称病不朝,要康熙皇帝亲去问疾,完全没把娃娃康熙皇帝看在眼里!

康熙六年(1667),玄烨亲政。亲政不久,便以下棋的名义,召索尼之子索额图入宫商定,挑选小内监之强有力者以练习布库戏为名,准备除掉鳌拜这个权臣。

康熙八年(1669) 6月14日,鳌拜奉诏入宫,刚满16岁不久的康熙皇帝,便指挥一帮“娃娃兵”将他拿 了,并迅速斩了他的党羽,牢牢地掌握了朝政大权。

02、平三藩

康熙皇帝亲政数年,习知了中央与地方的利弊与前代方镇的得失。而久握重兵,世镇云南、广东、福建的三个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已经势成尾大,甚非国家之利了。他们握有独立的军队,享有独立的财权,甚至还有独立的地方官员任免权。

三藩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他探知朝廷有削藩的意向,又听从部下的建议,表面上大修园庭、广罗歌童舞女,装成心无大志的样子,暗地却加紧派兵守关、操练军马、修造战舰器械、储将帅之选、购买战马、潜积硝石硫磺、广殖财货,待机欲动。

耿精忠袭爵后,也怀异志,又有不肖之徒告诉他:纤纬中有“天不分身火耳”之言,将来“耿”必当位,于是,其野心也就更大起来。

尚可喜年老多病,长子尚之信总理藩事。尚之信嗜酒嗜杀,纵狗食人不说,连老子的话也不听。一天,尚可喜派宫监传他有事,他竟指着这个宫监的大肚皮说:“此中必有奇货",说着说着,就用刀戳开了这个宫监的肚子。

尚可喜不甘受制于其子尚之信,不得已听了幕客金光的话,于康熙十二年(1673) 4月上书乞归辽东、留子镇藩。朝廷遂令其尽撤藩兵归籍。

吴三桂和耿精忠闻知,各不自安。为探朝旨,七月,耿精忠“仰恳皇仁,撤回安插”;吴三桂也听了幕客刘玄初的劝告,“冒干天听,请撤安插”。

议政王贝勒大臣议,仍持两端,20岁的康熙皇帝却竟“特诏:从其所请”,并派了傅达礼去云南、梁清标去广东、陈一炳去福建催促撤藩。

吴三桂弄巧成拙,只好阳为恭顺,阴事迁延。他一方面派人与耿、尚密谋,一面封闭所有要隘:只准进人,不准出人。他原是主动绞死桂王的逆子,现在又装成忠臣的样子,提出撤行之前要谒永历皇帝的陵墓,并指着头上的冠冕对部下说:“先朝曾有这样的帽子么?”又指着身上的衣服对部下说:“先朝曾有这样的衣服么?”

然后说:辞行当以故臣的衣冠相见。于是,他戴了方巾,穿了素服, 伏陵痛哭,哭得竟站不起来了!

傅达礼见吴三桂赖着不走,就要回朝报告,但只走了一百多里,就被把关人员截了回来。

康熙十二年(1673) 12月28日,吴三桂捆了巡抚朱国治,杀了他;又拷打了傅达礼等,置之“璋地”;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声称要“伐暴救民,顺天应人",还诡称遇到了“先王之三太子”,要“恭奉太子”为明朝复仇,总之是扯起白旗首先发难了!

康熙十三年(1674) 4月,耿精忠反;康熙十五年(1676) 3月,尚之信接受了吴三桂的“招讨大将军”的封号,也反了。先后反的,还有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镇守广西等处将军孙延龄、提督马雄,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谭洪等。

襄阳总兵杨来嘉、河北总兵蔡禄、陕西提督王辅臣、 察哈尔蒙古旗的上层分子等,也在北边响应。

三藩乱起,举朝震骇。京中一些官僚“未知所归”,有的甚至“即遣妻子回原籍”。而原来反对撤藩的大学士索额图,则请杀主张撤藩的明珠(兵部尚书)等以谢三桂。

康熙皇帝深辟其说,宣谕撤藩是自己的主意,不准委罪他人,并决定以打击吴三桂为重点:命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遣将驰荆州、守常德,赴武昌、守岳州,防三桂东犯湖广;又叫西安将军瓦尔喀进驻四川以绝三桂自滇入蜀之望;同时,还以莫洛为经略,率精兵驻扎西安节制西北诸军,并加强了安庆、南昌等地的防守。

然而,吴三桂起兵之后,立即分两路北进:马宝率领的一路,由贵州攻湖南,很快就攻下沅州、常德、长沙、岳州、衡州等四州一府;王屏藩率领的一路,进入四川,在川北几次截断清军的饷道,迫使瓦尔喀部退回广元。

三桂本人,亲自督战于常德、澧州,并派西藏的喇嘛致书康熙皇帝,要求"裂土罢兵"、划给他长江以南。而清军将领贪生怕死、不敢进击,勒尔锦驻在荆州,听说吴三桂要来,竟吓得埋了传教士南怀仁新铸的大炮首先逃跑,有的官僚也主张把襄阳以北让给吴三桂。

但是,康熙皇帝毫不动摇。他斥退了喇嘛的斡旋,提出要御驾亲征,并命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协助勒尔锦攻取岳州。

裂土议和不成,吴三桂就派兵由长沙进攻江西,与耿精忠的叛军合作,攻陷了三十余城;同时,叫王屏藩等由四川进攻陕、甘,威胁清军后方。

康熙毫不示弱,派岳乐出兵江西,再由袁州直取长沙;派洞鄂与莫洛由陕攻川;派杰书等由浙攻闽;派金光祖等由粤攻桂。

康熙十四年(1675) 1月,吴三桂的义子、顺治五年曾反清起事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宁羌发动叛乱,打死经略莫洛,迫使洞鄂退守西安。吴三桂闻报,立送犒银二十万两,封他做“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还派王屏藩前去接应,不久就攻陷了秦州、兰州、巩昌、定边等地。三桂也亲往西边赶来,扬言要决江坝灌取荆州、拿下北京等等。

康熙皇帝先是派了王辅臣之子王继贞抚谕王辅臣,不成,即派大学士图海为定远大将军进击,迫使王辅臣投降、王屏藩退守关中。

康熙十五年(1676),清军光复陕西。与此同时,杰书等也用剿抚结合的办法,克复了江西、浙江,迫使耿精忠投降。

侧击吴三桂东、西两翼成功之后,康熙皇帝命令岳乐等专攻湖南。康熙十七年(1678),清军收复了浏阳、平江以及湘、赣许多城池,因而,屯兵进入衡州的门户永兴城,还招降了驻在湘潭的吴三桂的水师将军林兴珠。

吴三桂见大势不好,终于撕下“复明”的假面具,3月23日,冒着大风雨,登上衡山新筑之坛,草草祭天成礼,即位当了皇帝,改元昭武,改衡州为定天府。无奈此时他已67岁,又得了“病噎”(大概是食道癌一类的病),所以并不舒服。他叫马宝去攻永兴,没攻下,八月里,就一命呜呼了。

吴三桂一死,马宝便撤回衡州。十月里,大家把三桂的孙子吴世璠从云南接来继位,改元洪化,还想挣扎挣扎。

早先,吴三桂曾置地图,祈祷过衡州岳神庙里的小灵龟在图上指示自己的前 程。小灵龟蹒跚循走,不出长沙、常德,返至南边而止;再拜再祷,龟复如是,三桂与其党相顾失色。如今,世璠即了位,也恰好只得退回贵阳。

清军解了永兴之围,加强了水陆攻势,康熙十八年(1679),收复了岳州、常德、夷陵、澧州、长沙、辰州、沅州,拿下了衡州,剿平了湖南。广西方面,清军取得了进展;四川方面,清军大败了王屏藩,年底,屏藩被迫自杀。清军随后收复成都、重庆,平定了四川。

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皇帝命清军三路进攻云、贵。彰泰一路由湖南攻贵州、云南;赖塔一路由南宁攻云南;赵良栋一路由四川攻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 2月,彰泰军大破夏国相象阵于盘江西坡,尽复贵州,吴世璠逃往昆明。3月,彰泰与赖塔两军汇合于曲靖,进至昆明附近。吴世璠迎战于30里外,用大象拒战。清军猛攻,自晨至午,终于击溃象阵,大象狂奔而返,反践了吴军的队伍,吴军大溃,清军进扎归化寺。

吴世璠忙召先前派往四川阻敌的藩兵回救,被清军狙击在城外;吴世璠又向西藏喇嘛乞师,也不果。十月,赵良栋军也齐集城下了。不久,昆明南门守将开门迎降,吴世璠只得服毒自杀。那个陈圆圆也上吊而死。

吴世璠的首级被送京,吴三桂被掘坟折骨。而尚之信则早在康熙十九年(1680) 8月,康熙胜算在握之时被赐死。九月,耿精忠亦被囚系待罪,云南平定后的1681年11月也被处死。

吴三桂等发动的三藩之乱,乱了八年,折腾了十余省,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年轻的康熙皇帝,采取了擒贼擒王的方针(重点打击吴三桂,而对耿、尚则以先不撤藩、后加抚谕、最后收拾的策略处之),剿抚结合、起用大批汉族将领(如赵良栋等),终于力挽危局,结束了南方分裂混乱的局面,巩固了南部大陆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把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03、收台湾

康熙元年(1662) 6月16日,郑成功感了风寒,还天天强上登将台遥望彰湖列岛。23日,登台望过,回到书房,恭阅太祖祖训,到第三帖,叹道:“吾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两手攀面而逝,时年才39岁。

郑成功死后,长子郑经嗣立。康熙三年(1664),清军进攻,郑经弃厦门而去台湾。

三藩之乱起,耿精忠向郑经乞援,许以割让漳、泉二州。郑经于是派人来,跟耿军合攻广东。后来,耿精忠食言,郑、耿间又以兵戎相见。耿精忠听说朝廷不再强迫自己撤藩,又恐受到清军和郑军的夹击,康熙十四年 (1675),便派儿子显祚向清军献出吴三桂给他的大印,投了降。

但是,郑经却仍占驻厦门,并在汀州、邵武及沿海一带,纠集旧部,反对清朝。郑经此时所为,客观上配合了三藩之乱。

康熙十八年(1679),正当清朝集中全力对付湖南、广西的叛军时,郑经却叫刘国轩围攻海澄,消灭了都统穆赫林等率领的三万清军,乘势攻下漳平、长泰、同安等地,进围漳州、泉州。只是在清军破了岳州,调来水师,并招降了他的大批官兵,攻取厦门之后,郑经才于康熙十九年(1680)退回台湾,但仍派刘国轩守着彰湖。

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死,一些臣小袭杀了他的长子郑克臧,把12岁的郑克塽扶上台,侍卫冯锡范专权,人心不服。这一情况,使已经平定了三藩之乱的清朝下定了统一台湾的决心,复了施琅福建水师提督之职,加封他为太子少保,叫他率领水师。

施琅是福建晋江县人、初为郑芝龙部的左冲锋。顺治三年 (1646)与芝龙同降清朝,为清朝打过广东的南明肇庆政权。后被郑成功所俘,为成功打过漳浦、云霄、诏安等地,是清军的一个劲敌。顺治八年(1651), 其部一个军校犯了军令,当斩,成功劝阻,他坚决不听,成功很不满意,他于是第二次投降清朝。成功杀了他的父亲,使他更坚决地反郑了。

清朝很信任施琅,起初任命他做知县,后来又叫他当总兵。康熙元年(1662), 朝廷还提拔他做福建的水师提督、左都督加级靖海将军、内大臣。他不但熟悉台湾水道,而且作战勇敢、态度坚决。

康熙二十一年(1682) 8月,彗星现,户部尚书梁清标吓坏,建议朝廷缓征台湾,施琅力主可征,朝廷才同意。

据守彰湖的刘国轩,眼见台湾政治大不如前,预感前景不佳,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 6月,派黄学上书康熙皇帝,请求像朝鲜那样入贡。康熙说:“你们是中国人,不得跟朝鲜比,赶快悔罪归诚才是出路!”

刘国轩不听,继续坚持抵抗。7月,施琅请得战舰三百、水师二万,决定进攻彰湖,然后直捣台湾。朝廷对他表示极大的信任,允许他独自率兵出发。

施琅挥军直捣彰湖,攻克了花屿、猫屿和草屿,乘南风进泊八罩。刘国轩早在彰湖沿岸构筑了坚固的土垒、土墙,还设置了大炮,亲率军兵二万泊于牛心湾,又别屯军兵一万于鸡笼屿以为犄角之势。

施琅初战不胜,就派蓝理为前锋又战。刘国轩命曾遂率军大战蓝理,自晨至午,胜负未分,曾遂发炮击中蓝理,蓝理腹破肠出,倒而复立,大吼:“蓝理在,曾遂死矣!“军威大振,曾遂战舰被击沉两艘,溃败回岸。

夜里,海风大作,清舰被刮飘散,刘国轩挥兵围攻,施琅亲督大舰冲围,不料敌箭射中了他的眼睛,有个叫曹伤的大个子军士上前扶救包扎,鲜血还是从手帕外渗出。但施琅仍是坚持指挥,冲破敌围,斩杀敌兵三千,拿下了虎井等屿。

接着,施琅决定分三路进兵: 50舰进攻西边的牛心湾,50舰攻击东边的鸡笼屿、四角山,自督战舰八队56艘,并以战舰80艘继后,直冲敌军中路。每路又各分三队,各自为战,从太阳出来的时候激战到夕阳西下时分,终于焚、毁敌舰100百来艘,攻下彰湖。刘国轩逃回台湾。

施琅乘胜麾军直入鹿儿岛。12天后,海潮大涨,施琅又麾军登岸。冯锡范、刘国轩挟郑克塽剃发迎降,缴上了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印。

这一天,是康熙 二十二年(1683) 10月8日。康熙皇帝闻捷,赋诗贺功,并封施琅为靖海侯。施琅上书辞爵,只要求赏给花翎顶戴。康熙破例地同意了。

施琅攻下台湾,并不报成功的杀父之仇,却上疏求封克塽等人。康熙皇帝封郑克塽为公,刘国轩、冯锡范为伯,均隶上三旗。

施琅还含恤茹痛,捐弃杀父之仇,严禁杀人。他说:“我这样做,是以国事为重,不敢私顾呵!”

台湾回归后,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施琅坚决反对,上书说:台湾关乎四省要害,不加强管理,不仅不利于统一安定,而且还可能导致外国侵略者乘隙复踞。康熙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 置台湾府,设诸罗、台湾、凤山三县(后将诸罗南部分为彰化县),属福建布政使管辖,彰湖则设了厅。

台湾的收复,使清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间的联系。台湾及其所属的彰湖列岛、钓鱼岛等一百多个大小岛屿,和舟山群岛以及海南岛所属的南沙、西沙等群岛,构成了守卫祖国海疆的海上长城,也成为祖国和太平洋地区各国、东南亚以及印度洋地区各国经济、文化友好往来的桥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