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名家名作:杨世灿《山海经》秘境第十七《大荒北经》连载(十一)

 元辰1948 2022-03-29

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2-103 总第869期  

执编元辰

杨世灿:悟叟(1942-)湖北宜都人。曾任教师、文教局科员、厂长、设计院牵头人、学校党委书记。副县副研,中国散文学会、宜昌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文安之研究会、曹廷杰学会顾问,屈原学会会员,炎黄研究会理事,湖北杨守敬研究副秘书长,中国水利文化学会理事。出版有《县尊问路》、《大禹传人》、《杨守敬学术年谱》、《水经注疏·三峡注補》(熊茂洽先生同撰)、《水经注疏補》中华书局出版560万字。

《山海经》秘境

 ———屈原杨守敬诸子百家解读秘境

文/杨世灿 杨泽甦宏 杨泽未冬

《大荒北经》第十七目录

原文

参考翻译

秘境解读:

一、《大荒北经》第十七所说到的山、水、海、地名、人名、图腾、自然、物种及关键词。

二、《大荒北经》第十七所说到的山、水、海、地名、人名、图腾、自然、物种等今在何处?

三、《水经注疏补》中的“大荒北经”及其渊流


三、《水经注疏补》中的“大荒北经”及其渊流(续八:《水经注疏补》卷三十一 、三十二

《水經注疏補》卷三十一滍水滍水出堯山。

滍水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沙河,水出今魯山縣堯山(石人山)北。石人山北臨嵩縣車村木柵嶺,南抵南召縣,西連車村鎮外方山。太和城在今嵩縣車村鎮古城遺址,北魏太和年間築建。《注》堯之未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守敬按,見《左傳·昭二十九年》。《汲郡古文》,孔甲七年,劉累遷於魯陽。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故張衡《南都賦》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於堯山。守敬按,《賦》見《文選》,祠於作祀乎。堯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東北,滍水出焉。會貞按,《汝水注》,汝水東流,逕太和城北,又東屈堯山西嶺下。是堯山在太和城東北無疑。至太和川則異。滍水東流,此雲出堯山下,雲又歷太和川,是堯山在太和川西,而不在東北。太和川,當太和山之誤。太和山、太和城並詳《汝水》篇。《元和志》,滍水出魯山縣西大陌山。《寰宇記》,堯山俗名大陌山,亦號大龍山。今水曰沙河,出魯山縣西九十裏沒大嶺。張衡《南都賦》曰:其川瀆則滍、澧、氵藥、濜,守敬按,《汝水》篇有醴水,《比水》篇亦有澧水,《文選·注》引《山海經》澧水出雅山,則以《汝水》篇之水當之。氵藥水詳《比水》篇,濜水見《沔水》篇白水下。發源巖穴,布濩漫汗,漭沆洋溢,總括急趣,守敬按,黃本作總激急趣,《禦覽》六十三引同,《文選》作總括趨欱。箭馳風疾者也。補,一、未孫劉累,堯山(中國堯山)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是地支之一,通常當為地支的第八位,其前為午、其後為申。在方向上指西南偏南。五行裡未代表土,陰陽學說裡未為陰。在後世,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因此將每一地支順序對應每一生肖,所以未與十二生肖的羊搭配。二、姒孔甲即夏王孔甲,不降子,在位31年,病死,葬於今北京市延慶縣東北三崤山。《史記夏本記》《列仙傳》孔甲喜歡養龍,賜給劉累禦龍氏。三、河南太和山,位於河南嵩縣車村鎮南,海拔15756米,俗名摘星樓。南北朝以前屬南陽郡轄,史稱南陽太和山,北魏時屬魯陽郡轄,隋唐時屬汝州梁縣轄,元代屬嵩州伊陽縣轄,今屬洛陽市嵩縣轄。河南太和山得名于漢魏時期,且與道教有關。漢代道家天地生於太和”,太和山因而得名。河南太和山附近有太和穀(今嵩縣車村靜池溝)、太和川(今嵩縣車村木柵嶺地圖標名“沒大嶺”至孫店)和太和城(今嵩縣車村鎮古城遺址),其中太和城為北魏太和年間築建。

淯水出弘農盧氏縣攻離山,疏:《箋》曰:孫按《山海經·中山經》云,支離之山,淯水出焉。[]趙雲,按《方輿紀要·郡志》雲,淯水出嵩縣雙雞嶺,雙雞蓋攻離之訛。然方俗之稱,字隨讀改,《山海經》作支離,字形之近也。戴改作支離。守敬按:《文選·南都賦·注》引《山海經》作攻離。《通鑑》漢更始元年、建安二年、晉太康元年《注》引《水經》並同,足徵攻字是。今本《山海經》作支,誤也。洱水出熊耳山。今河南盧氏縣東南地名“三不管疙瘩”為熊耳山西起之地,老灌河即洱水,水出欒川冷水鎮南泥湖(北出伊河),西流,逕三川鎮龍脖名淯水,西南流,名叫河,逕伏牛山北西北流,逕盧氏縣湯河、曲曲東南逕西峽縣名老灌河,南流逕淅川縣、西南入丹江口水庫入漢江,一水分鄧州刁河入新野白河。《注》淯水又南,洱水注之。水出弘農郡盧氏縣之熊耳山。會貞按,此本《漢志》,似有誤,說見下。陳澧以今鎮平縣潦河當洱水,與《注》所敘水道不合。今內鄉東北白河南之水,蓋即此水也,惟下流稍短耳。補,洱水,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內鄉縣熊耳山,東南流注于淯水,此指今湍河出嵩縣白廟岈。熊耳山是河南西部主要山脈之一,位處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界嶺,西起盧氏縣,向東北綿延至伊川縣折而向東,南接伏牛山系,北鄰崤山,主峰全寶山(在洛寧縣境內)海拔2103.2米,花果山(在宜陽縣境內)海拔1831.8米,鷹嘴山(在嵩縣境內)海拔 1859.6米。熊耳山處於暖溫帶南部,亦受北亞熱帶氣候影響,動植物種類繁多,生態環境良好。《尚書禹貢》導洛自熊耳得名熊耳山。自古為道教聖地,中原名山。熊耳山分佈在洛河與伊河之間。熊耳山脈大致以木柴關為界,可分為西南與東北二段。西南段山脈寬闊,在盧氏至欒川一頻寬約150公里,向東北逐漸變窄。熊耳山脈東北末端與東西龍門山之間,由於伊河切穿山體形成峽穀龍門,壁陡穀深,山青水秀,風景優美,加之北魏至晚唐間建寺鑿窟,是著名遊覽勝地。熊耳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盧氏縣橫澗鄉境內,距縣城30公里。熊耳山自然保護區全稱洛陽熊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洛甯、宜陽、嵩縣、欒川四縣界嶺(熊耳山主山脈)的南北兩側,由故縣、全寶山、三官廟、宜陽、陶村、王莽寨、大坪七個國營林場的部分林業用地組成。《經》又南過新野縣西,補,新野縣,商、周鄧國,春秋屬楚國,戰國韓,屬南陽郡穰縣。西漢初置縣,始名新野,屬南陽郡,後置淯陽縣,治所在今沙堰夏官營。鄧侯吾離之國。吾離墓在今河南鄧州東南吾離塚(今城區三裡河村人民路吾離塚)。鄧國(前1264678年)曼姓國。鄧國先人早期活動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商代鄧為侯國,在河南鄧州市境內,卜辭王在登,登即鄧。《明嘉靖鄧州志》,帝仲康封其子於鄧,此鄧之始。湍河逕鄧州吾離塚北,於腰店入白河。《注》縣故鄧侯吾離之國也,守敬按,《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漢志》,鄧故國。楚文王滅之,守敬按,《左傳》在莊十六年。秦以為縣。守敬按,秦縣屬南陽郡,兩漢、魏因。晉屬義陽郡,宋為京兆郡治,齊因,梁廢。在今襄陽縣東北二十裏。補,《春秋》,鄧侯吾離來朝。吾離死後,葬於今鄧州東南吾離塚村。《辭源》春秋時,鄧侯吾離,子孫以國為氏,所以吾離應是中原鄧姓人的祖先。吾離朝魯那一年,楚武王已在位三十六年,楚武王夫人鄧曼,應是吾離的女兒,鄧祁侯的妹妹。《明嘉靖鄧州志》帝仲康封其子於鄧,此鄧之始。曼姓鄧國,疆域北起南陽盆地南部,東連今湖北棗陽,南接漢水,西連今湖北宜城。國都在今鄧州城。鄧國於前678年被楚文王所滅,傳國22世。吾離為第十九世鄧侯,曾多方與大國交好。前705年,鄧侯吾離又與宜伯綏去今山東曲阜朝拜魯國。史稱吾離為鄧國中興之君。前700年病逝,葬於國都南郊,即今鄧州市東南3公里處八裡王村,世謂鄧氏第一陵1957年被原鄧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鄧城遺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樊城北約6公里處團山鎮鄧城村。南近漢水,北接南陽盆地,地勢平坦,四周開闊,交通便利,戰略地位重要。鄧城是春秋時期鄧國的故都,楚文王十二年(678)楚滅鄧,鄧城又為楚在漢北的要邑。鄧塞北濁水。商代侯國居鄧,周代鄧國都襄。淯水逕鄧塞、鄾城(古鄾子國)。襄陽府城東北十二裡有鄾城,在今樊城東北清河口街辦。襄樊市樊城區清河口街道辦事處位於樊城區東大門,東臨小清河,與襄陽區接壤,西至丹江路,與屏襄門交界,南至漢江,與魚梁州隔江相望,北抵焦枝鐵路,與中原辦事處交界。轄8個社區居委會:清河橋社區居委會、襄江社區居委會、旭東路社區居委會、王家台社區居委會、代家台社區居委會、夏家台社區居委會、明晶巷社區居委會、美滿社區居委會。鄾國國都在今湖北襄陽市東稍偏北,在襄陽市襄州區張灣鎮(張灣鎮舊稱鄾子、溜子、龍坑)鄾曼姓國,商王武丁曾封季父于河北曼,鄾為其後裔。周時居此,為鄧的附庸,後滅于楚。

補,一、西華縣,西華縣位於河南省東部,隸屬于周口市管轄。漢代置縣,曆稱西華、長平、箕城、鴻溝。有女媧城遺址,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泛區腹心。二、汝陽縣,周為伊川地。漢置汝陽縣,故城在今河南商水西南。漢陸渾縣在今河南嵩縣東北。唐置伊陽縣。隸汝州。後伊陽縣置撤銷。明初為嵩縣地。成化十二年,析嵩縣東、汝州西又複置伊陽縣,隸屬汝州直隸州。清隸汝州,縣治汝河之北,故名。三、漯河市郾城區,政府駐海河路。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五經無雙、文字鼻祖許慎的故里。沙河、澧河、潁河是境內的主要河道。郾城區地質構造屬湖泊沉積,沿古沙河和古當河發育了三角洲相砂體。在河間窪地中堆積淤泥。東部受黃泛侵襲,堆積沖積層。四、商水縣,漢稱汝陽,以汝水為名。隋為溵水。宋太祖趙匡胤為避父諱(父趙弘殷),諱等字,為同一王朝名,改溵水商水。商水地域屬沈國。春秋時,蔡昭侯十三年(西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所滅,此時其縣境西部屬蔡國,東部屬頓國。楚昭王二十年(西元前496年),楚國先滅頓國,後又滅蔡國戰國時,屬楚國。秦在陽城(含舒莊鄉扶蘇寺村)置縣,屬陳郡。陳勝、吳廣起義時期,改陽城為扶蘇。西漢時,屬豫州汝南郡,縣境分屬陽城、汝陽、博陽三縣。其後其縣名屢經變換,至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在其地域上又分置了殷水治所為商水老城,一說在今鄧城鎮潘堂。

補:《經》灈水出汝南吳房縣西北奧山,朱奧訛作興。守敬按,《說文》,灈水出汝南吳房入瀙。《漢志》灈陽下,應劭曰,灈水出吳房,東入瀙。皆不言奧山,惟《山海經》[《中山經]雲,奧山,奧水出焉,東流注于視水。作《水經》者,似以奧水當灈水而兼采之。而酈氏於《瀙水注》,又先本《山海經》敘奧水,後於灈陽縣下引應說,豈奧山綿延甚廣,奧水、灈水並出此山乎?《經》言入汝,與入瀙異者,入瀙以入汝,乃互受通稱之例。今有奧來山,在遂平縣西七十裏。東過其縣,北入於汝。補,一、灈水,古水名。即今河南遂平縣石羊河。源出縣西北嵖岈山, 北石羊河出槐樹鄉袁莊。南石羊河出嵖岈山滴水涯,於玉山鎮合為奎旺河,東南流至縣東、逕上蔡縣無量寺南,注入汝河(柳堰河),東南逕汝南縣為北汝河、逕平輿縣為汝河、逕新蔡縣合大洪河、逕淮濱縣入於淮。堂谿城故房子國。今河南遂平縣治,本房子國,為堂谿氏。

《楚辭·天問·注》,手拍曰撲。自此絕焉。補,一、堂谿城故房子國,房國為今河南遂平縣祁姓諸侯國,國君為堯子丹朱之後,始封之君為丹朱。侯爵,故稱房侯國。丹朱子陵以父封邑為氏,稱房陵,前529年為楚所滅。遂平縣褚堂鄉位於河南省中部,距遂平縣城6公里,西鄰查岈山風景旅遊區,轄褚堂村、崗關莊村、溝南劉村、馬莊村、屈莊村、小王莊村、於樓莊村、周樓村、八裡劉村9個行政村。玉山鎮原名橫山街,文化源遠流長。《遂平縣誌》明萬曆年有道人指謂 “此山有玉,何不名玉山,鄉人因之。山上有 “金鑾殿石,山頂有羅漢窩玉石放光春秋吳夫槩奔楚,楚昭王封於堂溪,為堂溪氏。夫槩聞楚王不念舊怨,自宋來奔。王知其勇,封之堂溪,號為堂溪氏。《左傳》:九月,夫槩王歸,自立也。以與王戰而敗,奔楚,為堂溪氏。”《史記·項羽本紀》吳房縣本漢舊縣。吳王闔廬弟夫槩奔楚,楚封於此,為唐谿氏,本房子國,以封吳,故曰吳房。《古今姓氏書辯證·十一唐》棠溪,其先周大夫食邑棠溪,謂之棠溪公。後地入于楚。故吳王之弟夫槩王奔楚,為棠溪氏。其後字訛為唐溪氏。《資治通鑒·唐紀五十六》今吳房城棠溪亭是唐吳房縣,改為遂平縣。《漢書·地理志·汝南郡》吳房本房子國,楚靈王遷房于楚,吳王闔閭弟夫槩奔楚,楚封於此,為棠溪氏。以封吳故曰吳房,今吳房城棠溪亭是。二、遂平縣城西南40裡小文城是古房國遺址所在,該遺址南臨汝河,遺址存土台。瀙水出潕陰縣東上界山疏:守敬按:《漢志》,瀙水出舞陰,與此合。而《表》瀙陽侯下作舞陽,誤。今本《說文》亦誤作舞陽,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二七]縣詳《潕水》篇。《山海經》謂之視水也。郭景純《注》:或曰,視宜為瀙,出葴山,疏:守敬按:《中次十一經》,葴山,視水出焉。景純蓋以《漢志》、《說文》等書正之。許慎雲:出中陽山,疏:守敬按:《漢志》作中陰山。段玉裁曰,《志》雲中陰,許雲中陽,乖異。雖酈《注》引作陽,然中陰二字,正葴之反語,與《中山經》雲出葴山者合,疑作陰,是也。皆山之殊目也。疏:守敬按:《寰宇記》,中陽山亦名上介山。則上界亦山之殊目,而後世並沿中陽之稱。《金史·地理志》,比陽有中陽山。山在今泌陽縣東北,灈水出此,俗名沙河。而東與此水合,疏:全雲:此當作泌,以先司空本校改。《寰宇記》唐州泌陽縣,漢舞陰縣地,泌水在邑界,是也。趙、戴改泌。會貞按:樂史所雲泌水,即指今唐縣北之泌河,與茲水無涉,不得據改。戴、趙從之,疏矣。此字與苑字形近,《注》當本《山海經》作帝苑水,今本訛苑為此,又脫帝字耳。水出潕陰縣旱山,東北流注瀙。疏:會貞按:《山海經[《中山》]畢山,帝苑之水出焉,東北流注於視。畢、旱形近錯出,未詳孰是?今泌陽縣東北,沙河南,一水東流至遂平縣西南入沙河,蓋即斯水也。-2629-瀙水又東北,殺水出西南大熟之山,東北流入於瀙。疏:守敬按:《山海經》[《中山經》],大孰之山,殺水出焉,東北流注于視水。考比水出比陽東北大胡山,山在瀙水之西南。胡、熟音近,疑即一山。水當在今遂平縣西南。瀙水又東,淪水注之,水出宣山,東北流注瀙水。疏:朱東南訛南東,戴、趙改。守敬按:《山海經》[《中山經》],宣山,淪水出焉,東南流注于視水。當在今遂平縣西。視水(瀙水)出葴山(中陽山)。今河南省泌陽縣北境大寨子、韭菜皮二山。中陽山亦名上介山。春水(汝河)所出,逕霍莊水庫、春水、板橋鎮板橋水庫、東北逕遂平縣城南名汝河。《注》《山海經》謂之視水也。郭景純《注》:或曰,視宜為瀙,出葴山,守敬按,《中次十一經》,葴山,視水出焉。景純蓋以《漢志》、《說文》等書正之。許慎雲:出中陽山,守敬按,《漢志》作中陰山。段玉裁曰,《志》雲中陰,許雲中陽,乖異。雖酈《注》引作陽,然中陰二字,正葴之反語,與《中山經》雲出葴山者合,疑作陰,是也。皆山之殊目也。守敬按,《寰宇記》,中陽山亦名上介山。則上界亦山之殊目,而後世並沿中陽之稱。《金史·地理志》,比陽有中陽山。山在今泌陽縣東北,灈水出此,俗名沙河。而東與此水合,會貞按,泌水,即指今唐縣北之泌河,與茲水無涉,不得據改。視水出潕陰縣旱山東北流注瀙。視水即泌陽縣春水(汝河)南支賈樓鄉賈樓河,東北入板橋鎮板橋水庫。《注》水出潕陰縣旱山,東北流注瀙。會貞按,《山海經》[《中山》]畢山,帝苑之水出焉,東北流注於視。畢、旱形近錯出,未詳孰是?今泌陽縣東北,沙河南,一水東流至遂平縣西南入沙河,蓋即斯水也。補,楚文王二年(前688年),楚在北部邊境修築長城。由今泌陽縣白雲山經付莊、象河出境,境內長約30公里,稱楚長城。楚懷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齊,韓,魏四國聯合攻楚,夾沘而軍,楚潰敗。盟軍取重丘(今泌陽縣付莊鄉政府駐地)。殺水出大熟山東北流入於瀙。今泌陽縣沙河鎮老河,水出老關莊老林子,東北流入於瀙(今遂平縣西南汝河)。《注》瀙水又東北,殺水出西南大熟之山,東北流入於瀙。守敬按,《山海經》[《中山經],大孰之山,殺水出焉,東北流注于視水。考比水出比陽東北大胡山,山在瀙水之西南。胡、熟音近,疑即一山。水當在今遂平縣西南。淪水出宣山東北流注瀙水。今河南泌陽縣下碑寺水出牛心山,南流入視水即板橋鎮板橋水庫。《注》瀙水又東,淪水注之,水出宣山,東北流注瀙水。守敬按,《山海經》[《中山經》],宣山,淪水出焉,東南流注于視水。當在今遂平縣西。奧水西出奧山東入于瀙水。今河南遂平縣陽豐鄉陽豐河,水西出奧山即嵖岈山風景區。奧水口在趙文獻東北田渡口。陽豐河入瀙水(汝河)。《注》瀙水又東得奧水口,水西出奧山,東入于瀙水也。守敬按,本《山海經》,見《灈水經》文下。《一統志》,虎頭山在泌陽縣東北九十裏,《水經注》謂之奧山,奧水所出,在今遂平縣西。又東過上蔡縣南,疏:守敬按:縣詳《汝水》篇。東入汝。疏:會貞按:《山海經》、《漢志》並作入汝,《說文》則謂入潁,郝懿行雲,蓋合汝而入潁也。潁水逕汝陰縣、汝水枝津注之,見《水經注》。不知汝水枝津自別汝分出,在郾縣東,遠在瀙水入汝之上,而此下無汝、潁通流之道,則《說文》入潁為入汝之誤無疑。今沙河自泌陽縣東北流,逕遂平縣,又東南至汝陽縣西北,入南汝。-2630-補:《經》又東過上蔡縣南,守敬按,縣詳《汝水》篇。東入汝。會貞按,《山海經》、《漢志》並作入汝,《說文》則謂入潁,郝懿行雲,蓋合汝而入潁也。潁水逕汝陰縣、汝水枝津注之,見《水經注》。不知汝水枝津自別汝分出,在郾縣東,遠在瀙水入汝之上,而此下無汝、潁通流之道,則《說文》入潁為入汝之誤無疑。今沙河自泌陽縣東北流,逕遂平縣,又東南至汝陽縣西北,入南汝。補,一、上蔡縣,屬駐馬店市,古蔡國所在地,秦相李斯、漢相翟方進故里,海內外蔡氏祖地,重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蔡八景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1995年被定為歷史人文景觀旅遊開發區。秦置上蔡縣。南朝宋移治今汝南。北魏神龜二年(519年)改置臨汝縣,北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年)又置武津縣。大業間複置上蔡,臨汝、武津先後省入。隋屬汝南郡,唐屬蔡州,元至明清均屬蔡州。民國初,屬汝陽道。建國後,屬信陽專區,1965年改屬駐馬店專區。汝河(柳堰河)逕上蔡縣蔡都鎮西南入汝南縣。二、東入汝。上蔡縣汝河(柳堰河)東南逕汝南縣名北汝河,於汝寧鎮宿鴨湖東三門閘南,入汝河。《山海經》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滎。疏:朱無南字、注字,《箋》曰:孫按《山海經》東南流注於滎。戴、趙增。會貞按:《中次十一經》文。《經》書扶予者,其山之異名乎?疏:會貞按:扶予山在今泌陽縣西北。今舞水出縣西北,平地湧出,若飛舞然。滎水上承赭水,疏:戴改赭作堵。會貞按:赭水詳《淯水》篇,此水承赭水處,在今裕州西南。東流,左與西遼水合,又東,東遼水注之,俱導北山,而南流注於滎。疏:會貞按:二遼水當在今裕州東南。滎水又東北,於潕陰縣北左會潕水,其道稍西,疏:朱其作之,趙同,戴改。不出其縣南。會貞按:此先就潕陰方位,駁《經》過縣南之誤。漢以為縣,疏:朱此句作漢以為陽山縣。在封岑彭為侯國下。戴、趙同。會貞按:陽山二字衍文,且當在其故城句上方順。今訂。漢縣屬南陽郡,後漢、魏因,晉屬南陽國,宋、齊、後魏屬南陽郡,孝昌中為舞陰郡治,在今泌陽縣西北六十裏。其故城在山之陽,漢光武建武中,-2631-封岑彭為侯國。潕水出朝歌之山(扶予山)。即今方城縣雙山(711米)龍鳳崗桂河水所出,東北流名甘江河。因潕陽縣曾治方城楊樓、漯河市舞陽縣、平頂山舞鋼,故桂河、賈河、甘江河通名潕水、㵲水。《山海經》滎即甘江河。東南入滎者,《注》《山海經》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滎。會貞按,《中次十一經》文。《經》書扶予者,其山之異名乎?會貞按,扶予山在今泌陽縣西北。今舞水出縣西北,平地湧出,若飛舞然。補,潕陰縣(舞陰故城),治今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古城村。

《山海經·中次一十一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東流注於濟。貺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漢,其中多蛟。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瑉。又東北一百五十裡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滎,其中多人魚。其上多梓、枏,其獸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荊山有湖北省南漳縣西部、陝西省閻良區、三原縣、富平縣三地交界處、河南省靈寶縣閿鄉南、安徽省懷遠縣西南。湍水出荊山,指河南省鄧州西北。屬南陽南部唐白河水系,匯入沔河。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大軍發起宛城之戰。鄧州航運,湍河經新野匯白河入漢水再通長江。自鄧州又東北一百五十裡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指方城縣小史店鎮二郎廟鄉大乘教山普嚴寺,桂河所出。山亙21公里,寬10公里,主峰雙山海拔711.2米。潕陽縣曾治方城楊樓,舞陽因在舞水(又作潕水、㵲水)之陽,故稱舞陽。秦置舞陽縣。1973年,析出三裡河以南的棗林、武功、尹集、楊莊、尚店、八台6個公社,置省轄舞陽工區,今為平頂山市舞鋼市。

屈完所謂“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出自《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方城即楚長城。《注》其閒相去六百里,守敬按,明抄本有百字。北面雖無基築,皆連山相接,而漢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齊桓公雲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守敬按,見《左傳·僖四年》。《郡國志》曰:葉縣有長城,曰方城,守敬按,《郡國志》從《漢志》,當本作長城,故此《注》引作長城。《禦覽》一百九十三引亦作長城。今本《郡國志》作長山,乃傳鈔之差。戴反據改,誤。趙又據劉昭《注》增山字,尤誤。指此城也。補,一、屈完,羋姓,屈氏,名完, 春秋楚國大夫。前656年,齊桓公借自己的妾室蔡姬被蔡國嫁到楚國的事,率領中原諸侯齊及宋、陳、衛、鄭、許、魯、曹、邾八國,討伐蔡國。楚成王援救蔡國,齊楚兩國在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會盟。楚成王派屈完參加,屈完說齊楚風馬牛不相及,齊國為什麼進犯楚國。管仲責備楚國不能按時向周王室進貢苞茅,最後雙方達成妥協,訂立召陵之盟。齊桓公對屈完說:以此眾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回答說:'如果齊君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齊君用武力,那楚國就以方城之山作城牆,以漢水作護城河,齊君兵馬雖多,恐怕也沒有用處!。出自《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以此眾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二、齊桓公(?-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前685-前643年在位,齊國第十五位國君,薑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貂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西平柏國。今河南省西平縣柏城鎮柏亭街道辦事處。小洪河逕柏城鎮南。呂墟(西陵亭)在今河南西平縣西呂店鄉。《注》縣故柏國也。守敬按,《漢志》顏《注》引應劭曰,故柏子國也,今柏亭是。《春秋左傳》所謂江、黃、道、柏,方睦於齊也。會貞按,僖五年文。《漢志》,安陽縣故江國,弋陽縣故黃國,陽安縣故道國。酈氏於《淮水》篇江、黃,而道失載。考道城在今確山縣東北二十裏。漢曰西平。守敬按,漢縣屬汝南郡,後漢、魏、晉、宋、後魏因。在今西平縣西四十五裏。其西呂墟,即西陵亭也。守敬按:亭當在今西平縣西。西陵平夷,故曰西平。補,一、漢西平在今西平縣西四十五裡,在今師靈鎮師靈自然村。有故城兒遺址。二、柏國,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城鎮柏亭街道辦。柏國的開國君王是黃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時柏國為楚國所滅。《左傳》江黃道柏並稱,現江、黃、道三國都城遺址都成為河南省級重點文物,分別在正陽、潢川、確山,西平。河南省舞鋼市的田崗水庫東岸一條2000多米長的古柏國文物景觀帶被發現,初步斷定這裡就是古柏國西門所在地。三、田崗水庫位於河南省舞鋼市武功鄉田崗村,距石漫灘水庫5km,是一座集防洪除澇、灌溉、養殖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水利樞紐工程,整個工程由溢洪道、主壩、副壩和渠首閘等組成。境是小洪河支流滾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庫。2006年,在田崗水庫東岸發現2000米長的古柏國文物帶,初斷是古柏國西門所在地四、呂墟為西陵古部落廢墟,在今河南西平縣呂店鄉,另有蠶神嫘祖故鄉十二處,如湖北黃崗、浠水、宜昌、四川鹽亭、疊溪、河南開封、滎陽、陝西白水、山西夏縣、江蘇吳江、山東費縣、浙江杭州。《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五、湖北宜昌說,《戰國策·秦策四》:頃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燒先王之墓。是西陵的最早記載。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據楊守敬疏,西陵在今宜昌市西北。《山海經》:“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女,謂之嫘祖氏《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四十六封國·附古封國部落圖》:“西陵、丹陽、夔、廩”。《路史國名記》“西陵,黃帝元妃嫘姓國。”《湖北省建制沿革》:“兩漢封國西陵侯國”“吳建制宜都郡西陵縣”。陸抗《上吳主皓疏》“臣父遜,昔在西垂陳言,以西陵國之西門,雖雲易守,亦複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則荊州非吳有也。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臣往在西陵,得涉遜跡,······若臣死之後,乞以西方為屬······則臣死且不朽”。

補:《經》又東過郾縣南。補, 郾國,又稱郾子國,夏皋陶之後的封國,位於今河南漯河郾城縣。秦漢今郾城縣境內置召陵縣、郾縣。西漢沿秦制。郾、召陵仍為縣。郾屬潁川郡。明嘉靖《郾城縣誌》縣東有遺址。2004年正式命名為郾城區。沙河、澧河、潁河是境內的主要河道。郾縣。今河南漯河郾城縣治城關鎮,沙河逕鎮南。郾縣故城治城關鎮南古城村,澧河逕古城村南。古城村東五十裡即召陵縣治召陵鎮。《注》郾縣故城守敬按,縣詳《汝水》篇。去此遠矣,不得過。守敬按,郾縣在潕水北,約四五十裏,相去不遠。《經》言過郾縣南不誤。酈氏駁之,何也?如謂中隔醴水,則《注》於他篇隔水而言逕其縣者甚多,何獨於此斤斤乎?隋國上古氏族在湖北建立的一個姬姓諸侯國,故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後亡于楚國,為楚國的附庸國。《注》縣故隋國矣。守敬按,《漢志》隨故國,《左傳》孔《疏》,《世本》隨國,姬姓。《春秋左傳》所謂漢東之國,隋為大者也。趙按,隨,古作隋,《戰國策》寶珍隋珠,蓋不獨楊堅受禪,始去辵為隋也。自司馬溫公作《通鑑》以後,始壹用隋字。則知此自古人省筆之法,謂文帝始去辵而為隋者,未必然也。會貞按,此桓六年文。楚滅之以為縣。守敬按,春秋隨國,或言後屬韓,或言後屬楚,故桓六年孔《疏》謂不知為誰所滅。酈氏則以為楚滅。《元和志》、《寰宇記》從之。《輿地廣記》亦言楚滅以為縣。秦縣,屬南陽郡,兩漢、魏因。晉屬義陽郡,太康以後為隨郡治。[見下。]宋改郡縣為隨陽,後復舊,齊梁縣為隨郡治。今隨州治。晉武帝太康中立為郡。守敬按,《宋志》,晉太康年分義陽為隨國。《元和志》,太康九年,分義陽,置隨郡。《晉志》又雲,惠帝分義陽,立隨郡。補,一、鬬祁,前690年,楚武王率軍攻打隨國,中途病死。令尹鬬祁、莫敖屈重秘不發喪,到隨國訂立盟約後,從容回師楚國。楚武王熊通(?-前690年),羋姓,熊氏,名通,春秋楚國的國君。蚡冒之弟,熊儀之孫,熊坎次子,熊旬之弟。在位51年。二、莫敖(莫囂),楚國最高官職,後降至左司馬之下。楚武王改以令尹為重臣。《左傳·莊公四年》以令尹與莫敖並提。《左傳·襄公十五年》敘楚國封官事,列莫敖于令尹、右尹、大司馬、右司馬、左司馬之後。屈重,《搜神記》,隋縣溠水側,有斷蛇邱。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因號其處斷蛇邱。歲余,蛇銜明珠以報之。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隋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三、斷蛇丘,在隨州隨縣北二十五裏或在縣西北一十五裏,安居鎮安南山綿延十公里。清《隨州志古跡》在隨縣古城西有斷蛇丘。安陸縣,今湖北省安陸市。孝感市代管轄。 周為鄖子國。補,一隋郡,永陽縣,春秋為貳國,為楚所滅。雲夢古屬荊州之城,周為雲夢荊州澤,春秋屬鄖國,戰國屬楚國。自秦至魏、晉、南北朝,屬安陸縣。補,溳水入沔(夏水),夏水古故道從湖北省沙市東南分江水東出,流經今監利縣北,折東北至沔陽縣治附近入漢水。自此以下的漢水,也兼稱夏水。 舊說夏水即今長夏河。按長夏河源出江陵縣西北,東南流至沔陽縣南入長江,與古代夏水逕流大不相同。屈原《離騷》、《哀郢》及晚近發掘季家湖楚王城(郢中)遺址證明夏水出沮漳。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行”是也。

 

《水經注疏補》卷三十二漻水

   義鄉水西南入隋注漻。《隨縣水利志》(1984年版)漂水上分東、西兩支。西為正源,即古賜水,源於二媚山。東支,即古漻水。酈道元《注》“賜水西南流入於漻”,則《隨縣水利志》與酈不合。或酈氏有誤?今湖北隨縣漂河東支徐家山平河岩響水潭,當是義鄉水。西南流合鞍山水、忤水關水,逕殷店鎮神農洞遺址(厲鄉)名容家河。南流逕高城鎮、萬店鎮西、淅河鎮,于曾都區望城崗入府河。漂河東支先覺廟水庫,水出張家寨(584米)北河南界山,逕徐家山黑洞灣水庫、吳店鎮吳店河、先覺廟水庫、於萬店鎮分二支西入漂河。《隨州日報》,賜水河流經烈山東北坡下,蜿蜒曲折,行人涉水須連穿三道,因此又叫三道河。賜水河河床寬闊,兩岸草木茂盛,是採集、漁獵的好地方。賜水河邊,是安登放禽牧羊的地方。炎帝神農把原始遊群組織起來,團結在氏族部落的周圍,立姓氏,興家族,排為薑氏族的第一代。賜水河的名稱,就是由神仙賜姓而來。補,三道河村在平河岩北,是賜水河北源。《注》一水出義鄉會貞按,《山海經》[《海內東經》],淮水出餘山,餘山在義鄉西。《元和志》,桐柏縣,漢平氏縣之東界,梁於此置義鄉縣。在今桐柏縣東。西南入隋,會貞按,入隋者,入隋縣境也。隋縣見《溳水》篇。又注漻。會貞按,此一水在上一水之南。補,河南桐柏縣有淮源鎮,其南為隨縣太白頂(1140米)。隨縣北淮河鎮,東南即紫金山,其南鸚鵡觀(612米),隨縣諸水所出。守敬按:五水惟蘄水最東,次希水,次巴水,次赤亭水,次西歸水,則趙增是。補,東漢建武二十三年,遷徙巴族人于鄂東、皖西南大別山區,因地近五水,巴水、希水(今浠水)、蘄水、赤亭水(今舉水)、西歸水(今倒水)),故稱五水蠻,又因其所隸州、郡名,亦稱江夏蠻西陽蠻 三國魏,黃岡稱西陵、西陽縣。補:《經》南過其縣西。補,蘄水南過江夏蘄春縣西。蘄春境內文物保護單位多達86處,其中達城毛家咀遺址是西周古文化的代表。縣南蘄州古城有蘄陽八景、李時珍陵園、藥物館、紀念館,明代文學家吳承恩在蘄州荊王府任紀善職,撰寫出中國四大古典小說 之一的《西遊記》。補,檀公峴大別山別稱位於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西接桐柏山,東延為霍山(也稱皖山)和張八嶺,東西綿延約380公里,南北寬約175公里。呈東南往西北走向,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補,決水(史河)出雩婁(金寨縣),在安豐縣(治固始縣)之西南,即今商城李集。按期思在今固始西北淮濱縣期思鎮,蔣國在固始縣東北蔣集鎮,漢雩婁縣遷徙在固始縣東南黎集、陳林子鎮間,三國雩婁縣屬安豐郡,故治在今河南商城縣東北隅的李集。故孫叔敖決期思之陂,灌雩婁之野,證明雩婁地含淮濱縣期思鎮、商城縣李集、固始縣黎集、陳林子鎮,及安徽金寨縣,且故城遷徙。會貞按,此《注》及《淮水注》皆以蓼為舒蓼,非也。桓十一年《左傳》,鄖與隨、絞、州、蓼伐楚師。杜《注》,蓼國,義陽棘陽縣東南湖陽城。在今唐縣南。文五年《傳》,楚公子燮滅蓼。《注》,安豐蓼縣。即此《注》之縣。《括地志》,光州固始縣,本《春秋》時蓼國,郾姓,皋陶之後也。《左傳》,子燮滅蓼。《太康地志》雲,蓼國先在南陽。今豫州郾縣界,故胡城是,[晉南陽屬荊州,當作荊州棘陽界,故湖陽城是。]後徙於此。是始居今唐縣,後徙固始者,郾姓之蓼也。

    六安縣皋陶國。今安徽省六安市,淠河逕六安市城北西。城北鄉,楚漢相爭時,項羽於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為九江王,都六,即西古城遺址,位於該鄉城北村,劉邦於前204年封英布為淮南王,仍都於六。《注》又西北逕六安縣故城西,守敬按,《史記·項羽本紀》,立黥布為九江王,都六。又《布傳》,六人。故顧祖禹、高士奇並雲,秦置六縣,漢為六安國治,後漢改曰六安,屬廬江郡,魏初屬廬江,後為郡治。晉復曰六,郡徙,縣屬。宋廢。在今六安州北十三裏。縣故皋陶國也。守敬按,《漢志》六,故國,皋繇後,偃姓,為楚所滅。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守敬按,《史記·夏本紀》,禹封皋陶之後於英、六。《後漢書·張衡傳·注》引《帝王世紀》,皋陶卒,葬之於六。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今縣都陂中有大塚,民傳曰公琴者,即皋陶塚也。守敬按,《史記·夏本紀·集解》引《皇覽》,皋陶塚在廬江六縣。《括地志》,咎繇墓在壽州安豐縣南一百三十裏,故六城東,東都陂內大塚也。《寰宇記》,六安縣北十三裏白沙城上有皋陶廟,東五裏有皋陶塚。在今六安州東北。楚人謂塚為琴矣。漢高帝元年,別為衡山國,五年屬淮南,文帝十六年,復為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別為六安國,守敬按,自漢高帝以下《漢志》文。高帝元年,立吳芮為衡山王。五年,屬淮南王英布,布亡,屬厲王長。文帝十六年,立淮南厲王子勃為衡山王,後徙廬江王賜,武帝元狩二年,立膠東康王子慶為六安王。王莽之安風也,《漢書》所謂以舒屠六。守敬按,《漢書·高帝紀》,五年,使人誘楚大司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晉太康三年廬江郡治。會貞按,當是《太康地記》之文,蓋魏自陽泉移郡於此,晉初因之,至後郡仍還陽泉,故《晉志》廬江郡以陽泉居首。補,一、皋陶國,皋陶,偃姓,又作咎陶、咎繇,亦作皐陶皋繇皐繇,上古五帝之首黃帝的長子少昊(玄囂)的後裔,東夷部落的首領。舜帝和夏初賢臣,掌管刑法的理官《路史》大業娶黃帝父親所屬的少典氏族之女女華為妻,生子名叫繇。皋陶奉堯之命作刑,並被封之於皋”——六安 。皋陶明於五刑,以弼五教,主張五刑處於輔助地位,對於有過激行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曉之以理,不聽教化,再繩之以法。五教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皋陶死後,葬於六,即今安徽六安市,古有皋陶墓,世人稱之為公琴。公琴,《山海經》百穀自生,冬夏播琴。以琴為種,塚、種一聲也。袁枚《隨園隨筆·詩文著述》楚人稱塚曰琴,故皋陶塚名公琴。一說皋陶故里在洪洞甘亭鎮士師村,該村以皋陶生於此地故名皋陶。皋陶墓位於甘亭鎮士師村東南隅,舊志 “塚高五尺,周圍十步,碑高一丈,文剝落不可讀,四周有垣史記·楚世家四年,滅六、蓼。 六、蓼,皋陶之後。二、衡山國,相當今河南省信陽市、湖北省紅安縣、黃州市以東,安徽省霍山、懷寧縣以西,南至長江,北至淮河。漢初為郡、為國。衡山國共有吳芮、劉勃、劉賜三個時期,三者無世襲關係。前122年廢除。肥水出良餘山(連枷山、獨山)。今合肥市肥西縣南淝河。大蜀山在合肥市獨山區西郊9公里處,在肥西南崗鎮東,海拔284米。今南崗鎮北有戴郢村,南淝河支流滁河所出。雞鳴山在肥西縣南崗鎮。夏郢水和戴郢兩枝津,南流入上派鎮下派河。紫蓬山又名李陵山,位於肥西縣紫蓬鎮(農興鎮)南 “廬陽第一名山。水出紫蓬鎮北唐郢子,西流入大潛山總渠。

    井門芍陂。今安徽壽縣小甸鎮大井廟大井水庫。大井水庫入瓦埠湖,是芍陂的東源,設井門以控制東來之水。壽縣南界炎劉鎮瓦門樓南東肥河東支名井河,控芍陂東南之水。《注》芍陂瀆上承井門,守敬按,井門為芍陂五門之一。郭璞《山海經·注》壽春有九井,汲一井,八井皆動,未知即此井否?與芍陂更相通注,故《經》言入芍陂矣。守敬按,上雲芍陂瀆承井門,則瀆自芍陂出,下入肥水,然又雲與芍陂相通注,則是肥水、芍陂往復徑通,肥水盛時,亦委注芍陂,故知即《經》入芍陂之道。今南肥河北出,不西與芍陂塘通流,則水道變遷矣。補,一、東水門在小甸鎮。二、南水門在衆興鎮、三覺鎮、雙廟集鎮。三、西水門在隱賢鎮、板橋鎮。四、北水門在豐莊鎮、正陽關鎮、澗溝鎮、窯口、堰口。今壽縣芍陂周邊以“門”命地的自然村有:門朝東、門朝西(兩處)、瓦門樓、雙門樓、鬥門、雙門鋪、塘門及澗口。小甸鎮位於壽縣東南部,處江淮之間,瓦埠湖畔。衆興鎮地處壽縣南端,鎮政府所在地眾興街道境內,與六安市金安區臨界。衆興鎮治旱興水,開挖大塘、中塘,清淤加固孫崗支渠,更新改造涵閘鬥門水利扶貧工程。三覺鎮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區,屬平原與山區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海拔40米左右,東北沿東淝河一帶河灣窪地海拔在30米上下。雙廟集鎮位於淠史杭灌區的瓦埠湖南岸。茶庵鎮位於壽縣南端,瓦埠湖上稍,距壽縣古城60公里。前241年楚國建都壽春,楚考烈王葬於茶庵青雲山下。板橋鎮位於壽州城南部,是安徽省壽縣的腹地,板橋鎮東鄰天下第一人工大塘安豐塘,西靠肖嚴湖,水資源豐富。隱賢鎮古稱百爐鎮,為三國曹操軍營遺地,地處壽縣西南邊陲,北接迎河鎮,南鄰六安馬頭鎮,西與霍邱縣彭塔鄉的西隱賢集隔河相望。正陽關鎮,又名正陽關,古稱潁尾、潁口,陽石,羊市、羊石城。《左傳》魯昭公十二年(前530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正陽關地處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處,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貨物集散地。黑河位於澗溝鎮夾灣中部,從豐莊鎮沙台進入澗溝鎮,從西向東貫穿全鎮,是該鎮夾灣中部唯一一條退水渠,承擔著大半個豐莊和澗溝花水排泄任務。豐莊鎮位於壽春城西南,東與澗溝鎮接壤,西與古鎮正陽關比鄰,南與現屬正陽關鎮的枸杞一水之阻,北與鳳台、潁上兩縣隔河相望。芍陂由塘堤、口門、引水渠和排水溝等工程設施組成,可瀦蓄水、調節水和引排水,由此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工程體系。塘堤用土石築成。口門,是進水、分水、引水、泄水的建築物。酈所謂吐納川流也。19595月在安豐塘老廟泄水閘施工中發掘出一座漢代堰壩工程遺址,堰壩工程,是用草土混合的散草法築成,在生土層上以砂礓石填築基礎後,層草層土逐層疊築至頂。在草土混合層中,還有一排排整齊有序的栗樹木樁,樁尖穿過礓石層深入生土層內。木樁可保證堰壩的整體穩定性。層草為順水流方向散放,厚度基本相同。壩下有用以消能的水潭(消力池),以圓木鋪底,兩側用木樁密排做成擋土牆,尾部設置有高40釐米的木質消力檻。水潭前方50多米處設一道疊梁木壩,系用大型栗樹木材斜縱、斜橫層層錯疊築成。木壩下也設有消力的池、檻。引、排水渠與口門相接。芍陂瀆、羊頭溪水等皆可從芍陂取水灌溉農田。芍陂瀆還可供應城市用水,以及濟水通運。而與井門連通的另一芍陂瀆兼有洩洪的作用。()夏尚志輯《芍陂紀事》,光緒3(1877) ,皂口河位於芍陂東北角,排泄洪水經肥水入淮河,是芍陂的主要洩洪口門。壽縣縣城今縣城一帶,古為楚國國都。《史記》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光緒《壽州志》載記壽春縣故城外郭包今之東陡澗並淝水而北至東津渡,又並淝水而西盡於大香河入淝處其地綿延曲折三十餘裡。《陳書》稱壽春者,古之都會得之者安,是稱要害1986年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補:滁水今南京北滁河,水出安徽肥東,西連南肥河北支店埠河,故曰“別”。此段《滁水》奇文,非《經》非《注》非《疏》。

補:《經》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景山,《左傳·定四年》,吳人敗楚及郢,楚子出涉睢。又哀六年,楚子所謂江、漢、睢、漳者也。守敬按,趙改睢山,非也。沮、睢雖同,一句二字錯出,必無之理。《山海經》[《中次八經》]荊山之首曰景山,睢水出焉。此淮水當據之作景山。觀酈氏即以《山海經》釋之,知《經》文本作景山也。戴從《漢志》作東山,不知東山亦景山之誤,蓋東景形近,此一望而知者。且山在房陵西南,不在房陵東也,今訂。補,一、房陵縣秦置,屬漢中郡,治所即今湖北房縣。房陵,春秋為麇國地,名防渚。《左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成大心敗麇師於防渚。《史記·秦始皇本紀》平繆毐之亂,奪爵,遷蜀四千餘家,家房陵。《華陽國志》徙呂不韋舍人萬于房陵。《淮南子·泰族訓》秦滅趙,趙王遷流于房陵。東漢末為房陵郡治。《元和郡縣誌》初為防,後漢改防為房,以陵為名。《省志》謂漢未房陵郡治房陵。三國魏黃初中改為新城郡治,北周保定三年(563年)改為光遷縣,唐貞觀十年(636年)複為房陵縣,為房州治。明洪武廢入房州。房縣彭部落方國。《房縣誌》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讓弗克,遂封于房,是為房子國。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東連保康、穀城縣,東北交丹江口市, 南臨神農架林區,西與竹山縣毗鄰。古稱房陵,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全國著名的木耳之鄉黃酒之鄉。房縣四大水系,即南河、堵河、北河、官山河,總長2612公里,全縣有小二型以上水庫74座。其中,中型小庫兩座,小一型水庫13座,小二型水庫59座,總滿水能力6535.5萬立方米。《中國溫泉紀要》房縣溫泉五處,著名的在青峰大斷裂帶上。二、沮水出房陵縣西南景山,地含今神農架東北、保康縣西北。故曰房陵縣西南,景山指荊山西。荊山在湖北省南漳縣西部,漳水發源於荊山東麓,今薛坪鎮冥陽洞,在保康龍坪東界。山有抱玉岩,傳為楚人卞和得璞處。《書·禹貢》至於荊山。孔傳,荊山在荊州。沮水出荊山西麓。《保康縣防汛抗旱圖》歇馬鎮沮源村,雷脖子寨(1104米)南麓、望佛山(1946米)西麓、神農架東麓,沮源村沮水所出。《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沮水東南逕歇馬鎮、馬良鎮、南漳縣巡檢鎮峽口水庫、遠安縣南襄城馬渡河水庫、洋坪鎮、舊縣鎮、鳴鳳鎮、當陽市向家草壩水庫、左納鞏河水庫、逕玉陽街辦、於河溶鎮觀基寺兩河口左納漳河水庫名沮漳河、逕草埠湖鎮季家湖沮中楚城(沮西大垸等七垸)、逕枝江問安鎮陶家湖東荊州菱角湖西,於鴨子口、荊州區李埠鎮龍洲(筲箕窪)入長江。三、楊世燦熊茂洽《水經注疏三峽注補》,引《湖北水利規劃》,沮河源出房縣與保康交界磨盤埡(莫家埡東即沮源村)。

補:《經》東南過臨沮縣界。補,楊世燦熊茂洽《水經注疏·三峽注補》,宜昌市遠安縣,東南與荊門市、當陽市毗鄰,西南、西與夷陵區為鄰,北與保康縣、南漳縣接壤。嫘祖的故里,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春秋戰國楚國地。西漢建元元年(前140年)置縣,以其臨沮水而得名臨沮縣,屬南郡。三國屬襄陽郡。東晉隆安末(401年),縣城遷於舊縣亭子山上,改臨沮縣為高安縣。南朝宋初(420年)為汶陽郡治,齊梁因之。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高安為遠安,隸屬峽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屬荊州夷陵郡。唐(758年)夷陵為峽州,屬山南東道屬峽州。後唐遠安併入南平國(荊南)。宋遠安屬峽州夷陵郡,隸荊湖北路。元峽州路領遠安,隸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遠安。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荊州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遠安屬荊門直隸州。民國遠安屬襄陽道、荊宜道、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194886日遠安解放,在南漳金襄坪成立愛國民主南遠縣政府,屬江漢軍區當陽專署。19495月,遠安南漳分治。195812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轄遠安。19616月宜昌專署轄。1993年遠安屬宜昌市人民政府。遠安有小林海之稱,有沮河、漳河、西河三條河流及43條支流。遠安花鼓是以遠安的民歌小調、地方語言為基礎的一個地方劇種。鳴鳳山在遠安縣城之西,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鳴鳳山道觀,與武當山全真派一脈相傳。鹿苑寺風景區位於鳴鳳鎮西北的鹿苑溪畔,為全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回馬坡位於宜昌市遠安縣城西北18.5公里的羅漢峪溝中游地段。羅漢峪溝長約15公里,馬踢灘相傳是赤兔馬絆倒處。關公亭石碑上刻“嗚呼,此乃關聖帝君由臨沮入蜀遇吳回馬處也臨沮縣故城,治今湖北遠安縣洋坪鎮雙路村,鹹豐《遠安縣誌》“漢臨沮故城在在縣西北三十五裡,羅漢峪外堰頭河宅後三裡許,今名鐵金熔。”舊《縣誌》“羅漢峪堰頭河為小河水之一。”“臨沮演武場在徐家棚上半裡許,今村名廠裡”。“倉敖故址在縣北三十五裡,徐家棚市上一裡許,今監生楊培甲所居村猶名倉前倉後”。臨沮故城有花園遺址花柳園(花裡園、花梨園)。《遠安縣修城碑記》“古臨沮漢建,故城在縣北羅漢峪口,因地系沙礫,建置非宜。”以今遠安洋坪鎮徐家棚為臨沮縣故城。補以為臨沮縣故城或在南襄城

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荊山首)。汶陽郡沮陽縣同治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南襄城,沮水出今湖北保康縣歇馬鎮沮源村,望夫山即望佛山(1946米),荊山(景山)之首。今沮河東南流,逕南襄城東北,又曲曲西南流,南襄城在沮河西北,在沮河西支梘口河北,此段沮河又名馬渡河(水庫)。故南襄城在沮水之陽也。《注》沮水出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高峰霞舉,峻竦層雲。守敬按,《宋》、《齊》、《隋》諸《志》、《輿地紀勝》引《元和志》、《寰宇記》、《輿地廣記》,並稱汶陽郡,此《注》下文亦只稱汶陽郡,則東字為衍文無疑,今刪。景山即荊山首,鈔變《山海經》文。又《禦覽》四十九引盛弘之《荊州記》,景山在上洛縣西南二百里,東與荊山接。《初學記》三十引《荊州圖記》沮縣西北半裏有雁浮山,是《山海經》所謂景山,沮水之所出也,高三十餘裏。脩巖遐亙,擢幹幹霄。《元和志》,沮水出永清縣西南景山。《方輿紀要》,山在房縣西南二百里。《山海經》云: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守敬按,見《中次八經》。《續漢志》臨沮,《注》引《荊州記》,青谿北即荊山,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處。《禹貢山水澤地》篇荊山《注》,亦引卞和事。故《淮南子》《地形訓》曰:沮出荊山。守敬按,《墬形訓》文,沮作睢,景山為荊山首,則與荊山連麓而異名,雖二山,實一山也。故《淮南子》雲,睢出荊山。洪頤煊謂《淮南》以漳水為沮水,殆不然矣。荊山詳《漳水》篇。高誘雲:荊山在左馮翊懷德縣,蓋以洛水有漆沮之名故也。斯謬證耳。守敬按,《禹貢》北條之荊山,此乃南條之荊山,此沮水入江。杜預雲:水出新城郡之西南發阿山,會貞按,《左傳·定四年》杜《注》,但言水出新城昌魏縣。《釋例》,水出新城昌魏縣東南發河山。酈所本,而節去昌魏縣,此西南當依《釋例》作東南,《釋例》發河山當依此作發阿山。《山海經》郭《注》亦作東南發阿山,可證。昌魏縣詳《沔水》篇築水下,彼作魏昌。蓋山異名也。會貞按,今保康縣西南八十四裏,有望夫山,與房縣接界,其東南有霸王河出焉,即沮水之源也。補,汶陽郡沮陽縣,汶陽郡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後遷治遠安縣(今湖北遠安縣西北)。屬荊州。轄境相當今湖北省保康、遠安等縣相鄰地區。梁改為安遠郡。隋廢。一、保康春秋戰國屬楚,楚先民熊繹曾辟業於荊山。秦漢屬臨沮縣,東北部為房陵縣轄。三國魏置沶()鄉縣。西晉置沮陽縣。北魏置潼陽縣。西魏置大洪縣和重陽縣。北周改大洪縣為永清縣。唐設受陽、荊山、土門、歸義縣。宋開寶元年(968)廢縣入房陵。明弘治十一年(1498)析房縣東境宜陽、修文二裡置保康縣,縣治潭頭坪(今城關鎮)。北宋雍熙三年設保康軍。清康熙三年(1664年),保康改屬湖北布政使司下荊南道鄖陽府。民國初期屬襄陽道尹公署,194810月成立保康縣和南保興宜縣愛國民主政府。19494月,將南漳重陽、馬良、店埡劃歸保康。19838月,保康屬襄樊市轄。保康有河流248條,分屬南河、沮河、蠻河三大流域。馬良鎮境內有東晉潼陽縣遺址、馬良墳、卞和墓等歷史遺跡。歇馬鎮古名舒洞,相傳關羽巡邊至此歇馬。二、李學勤《論清華簡《楚居》中的古史傳說》鬻熊、熊麗都居於京宗,“至熊狂亦居京宗”。葛陵簡“宅茲雎漳”。《墨子·非攻下》“昔者楚熊麗始討此雎山之間。”熊麗是在雎水一帶的山間,所以京宗之名有可能與《中山經》的景山有關。《讀史方輿紀要》山在湖北房縣西南二百里。京宗得名疑即與該山有關。《楚居》熊繹徙於夷屯,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看來夷屯就是丹陽。簡文說自熊繹一直到熊渠“盡居夷屯”,這對論斷該地的地理方位非常重要。《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說:“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昭王時的楚君當系熊繹的子輩,《楚居》稱熊只,《世家》誤熊艾。楚都在夷屯。周昭王青銅器京師畯尊,其銘文是“王涉漢伐楚,王有功,京師畯以斤功厘貝,用作日庚寶彝。”。可與古本《紀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相對照,證明楚都是在漢水以南。《左傳》昭公十二年楚右尹子革說“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楚都的位置就更為明確。三、沮陽在沮水之陽,而保康南部確實是沮水源區,《嶽麓簡》臨沮縣下轄的一個鄉(沶鄉或祁鄉),在現在的保康南部沮水北岸。《保康縣防汛抗旱圖》歇馬鎮沮源村,雷脖子寨(1104米)南麓、望佛山(1946米)西麓、神農架東麓,沮源村沮水所出。《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沮水東南逕歇馬鎮、馬良鎮、南漳縣巡檢鎮峽口水庫、遠安縣南襄城馬渡河水庫、洋坪鎮、舊縣鎮、鳴鳳鎮、當陽市向家草壩水庫、左納鞏河水庫、逕玉陽街辦、於河溶鎮觀基寺兩河口左納漳河水庫名沮漳河、逕草埠湖鎮季家湖沮中楚城(沮西大垸等七垸)、逕枝江問安鎮陶家湖東荊州菱角湖西,於鴨子口、荊州區李埠鎮龍洲(筲箕窪)入長江。長江至漢口為古漢江所奪,長江自此稱漢或沔,三國《水經》自此以漢江稱長江。故下文《地理志》、《禹貢》有漳水注於沔之說。酈以“非也”駁之。而楊守敬說酈氏往往曲附《漢志》,平日矜慎,“非也”二字,或是後人所加。“注沔”之意,酈、楊何以不解?

沮陽縣沮水。今湖北保康縣歇馬鎮沮源村沮水所出。沮陽縣治遠安南襄城,沮水逕沮陽縣(南襄城)東南。《注》沮水東南流,逕沮陽縣東南,守敬按,宋置縣,屬汶陽郡,齊、梁因,在今保康縣南。補,一、《保康縣防汛抗旱圖》歇馬鎮沮源村,雷脖子寨(1104米)南麓、望佛山(1946米)西麓、神農架東麓,沮源村沮水所出。《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沮水東南逕歇馬鎮、馬良鎮、南漳縣巡檢鎮峽口水庫、遠安縣南襄城馬渡河水庫、洋坪鎮、舊縣鎮、鳴鳳鎮、當陽市向家草壩水庫、左納鞏河水庫、逕玉陽街辦、於河溶鎮觀基寺兩河口左納漳河水庫名沮漳河、逕草埠湖鎮季家湖沮中楚城(沮西大垸等七垸)、逕枝江問安鎮陶家湖東荊州菱角湖西,於鴨子口、荊州區李埠鎮龍洲(筲箕窪)入長江。一支南流于江口入長江。余曾於1988年10月枯水期,率宜昌水利水電規劃設計院,與水文局合十數人,自馬良入沮水峽穀,至峽口,勘測峽口水庫資料。兩岸峯舉一線天,穀底清潭魚乘空。夜歸迷路,呼鄉人得指迷津。二、《湖北省建制沿革》沮陽縣,《隋志》沮水東南至重陽集,西魏置重陽縣,為南襄陽郡治,後周重陽兼沮州治,改思安,開皇十八年改南漳。東晉置沮陽郡,宋置沮陽縣,沮陽縣為東晉置沮陽郡治,沮水上源北岸,山南水北曰陽,沮陽在保康南,重陽縣治保康重陽坪。()縣在保康縣南,在今龍坪鎮。三國沶鄉縣隸屬新城郡,新城郡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改房陵郡置,屬荊州,治所在房陵縣(今湖北房縣),轄境相當今房縣、保康及神農架林區部地。其後分西部地置上庸郡,轄境縮小。南朝宋時屬梁州,南齊改為南新城郡,梁復改為新城郡,後為岐州治,西魏改為光遷國,北周改為光遷郡。宋祁鄉縣隸屬梁州新城郡西魏南襄陽郡下轄重陽縣,南襄陽郡當治南襄城。南襄城遺址為戰國至漢代,位於洋坪鎮南襄城村3組百擔丘農田內,面積27萬平方米,現殘存北城牆和東城牆,長186米、寬11米、高1.9米,為夯築而成,城內散落大量瓦塊及陶片,陶質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器形有鬲、豆、盂、罐、紡輪等。城南有一古陶井,城北有金壩嶺墓群,城南有墓嶺崗墓群,上世紀90年代曾在南襄城遺址範圍內發掘出大量灰陶器、青銅劍、銅箭等文物。1993年,南襄城遺址被遠安縣人民政府命名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遺址對研究楚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2013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麥城西沮水。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麥城,沮河逕麥城東,故道變遷或城有遷徙。《注》又南逕麥城西,會貞按,《寰宇記》麥城,引《荊州圖副》,故老相傳,楚昭王所築。《續漢志·注》引《荊州記》,當陽縣東南有麥城。《輿地紀勝》引《元和志》,在當陽縣東五十五裏。在今縣東南五十裏。昔關雲長詐降處,自此遂叛。《吳志》,呂蒙到南郡襲羽,羽在樊城,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至漳鄉衆皆委羽而降,以是父子俱獲。《傳》雲: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即諺所雲:東驢西磨,麥城自破者也。守敬按,《寰宇記》引盛弘之《荊州記》,麥城東有驢城,西有磨城,犄角麥城。昔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麥城,假驢磨立名。俗諺雲:東驢西磨麥自破。補,一、《水經注疏·三峽注補》麥城,古城殘跡土垣,當地俗稱朝陽山,南北200米,寬100米,高20米,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麥城在縣東南五十裡,沮漳二水之間,傳為春秋時楚昭王所築。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敗走麥城即此。二、楚昭王(約前523489年),羋姓,熊氏,名壬,又名軫(珍),楚平王之子,母秦國女,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滿十歲的太子壬繼位,是為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國的一位中興之主。《列女傳·卷四》:貞姜者,齊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前512年秋,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前511年(楚昭王五年),吳又侵擾楚國,攻伐到夷,並向潛、六進逼。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吳軍擊敗楚師。在孫武、伍員的直接指揮下,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工夫,就攻入楚都郢。柏舉決戰後,吳軍屠城郢都,昭王一家連同其妹季攜隨從棄都避難。昭王一行逃往鄖國。鄖公為辛,辛和巢護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隨國。《史記·楚世家》:楚恐,去郢,北徙都鄀。吳師退走,昭王開始把郢都遷到鄀地,遷都後新都仍稱之為郢,以示不忘其舊。昭王十一年(前505年)作為首都的郢,稱為載郢。《左傳·定公六年》遷郢於郤,而改紀其政,以定楚國。《左傳·定公五年》前505年:楚子入於郢。       三、楊守敬《沮漳水考》楚子涉沮,在枝江,沮漳即夏水(楊水、陽水),滄浪之水。又,《楚郢都考》“昭王不復還郢(紀南城古郢都)。”鄀郢即北郢。沮中即郢中(郢中立王)在枝江(今當陽草埠湖鎮楚城)。別郢楚之別都(非《漢志》鐘祥)。郊郢,熊會貞“在郢都東北”,今荊州區郢城鎮東北,郢北、郢城、郢南排列。更北,紀南鎮紀城。史見《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楚昭王滅唐九月,歸入郢。《史記·吳太伯世家》前505年:十年春,越聞吳王之在郢,國空,乃伐吳。吳使別兵擊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擊吳,吳師敗。《左傳·定公四年》前506年:及昭王在隨,申包胥如秦乞師,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左傳·定公四年》:庚辰,吳入郢,以班處宮。《史記·吳太伯世家》前506年:遂以其部五千人襲冒楚,楚兵大敗,走。於是吳王遂縱兵追之。比至郢,五戰,楚五敗。楚昭王亡出郢,奔鄖。鄖公弟欲弑昭王,昭王與鄖公餎隨。而吳兵遂入郢。《史記·楚世家》:前506年己卯,昭王出奔。《史記·楚世家》:昭王亡也至雲夢。雲夢不知其王也,射傷王。王走鄖。鄖公之弟懷曰:平王殺吾父,今我殺其子,不亦可乎?鄖公止之,然恐其弑昭王,乃與王出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前506年:己卯,楚子取其妹季羋畀我以出,涉睢。《左傳·定公四年》前506年:楚子涉雎,濟江,入於雲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孫由於以背受之。中肩。《左傳·定公四年》前506年:王奔鄖,鐘建負季羋以從,由於徐蘇而從。鄖公辛之弟懷將弑王。辛曰:乘人之約,非仁也。鬥辛與其弟巢以王奔隨。

    王粲《登樓賦》西接昭丘。昭丘在當陽河溶鎮民聯村(仲宣樓西河溶鎮西南)民聯村關雞台(關沮台、關雎台、觀基台、觀沮台)《注》沮水又南逕楚昭王墓。東對麥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雲:西接昭丘是也。守敬按,王仲宣《登樓賦》見《文選》。李《注》引盛弘之《荊州記》,當陽縣城樓,王仲宣登之而作賦。又引《荊州圖記》,當陽東南七十裏有楚昭王墓,所謂昭丘。《渚宮舊事·注》引《輿地志》,昭王墓鹵簿二百。《輿地紀勝》,墓在當陽縣南,沮水之西。在今縣東南五十裏。補,一、王粲177—2172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為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192年),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鬱。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王粲傳》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王粲傳》王粲巡水路讀碑過目不忘,《水經》當是王粲任侍中六人所作。二、王粲登今湖北當陽東南麥城城樓而作《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三、西接昭丘,亦作昭邱 ”。春秋楚昭王墓。在湖北省當陽縣東南。《文選·王粲》 “北彌陶牧 ,西接昭丘。李善注引 《荊州圖記》 當陽東南七十裡,有楚昭王墓,登樓則見,所謂昭丘 南朝齊謝朓 《贈西府同僚》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清吳偉業《永和宮詞》昭邱松檟北風哀,南內春深擁夜來。《宜昌地區簡志》麥城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麥城在縣東南五十裡,沮漳二水之間,楚昭王所築。三國關羽為孫權所襲,敗走麥城即此。昭丘當陽河溶鎮麥城堤南六裡民聯村,昭王陵如一小山包,丘上建有一小學和一棟糧庫作護,林木覆蓋、封土完好。昭丘即楚昭王陵墓。觀基寺石碑,上刻昭王古陵四個大字。盛弘之《荊州記》當陽縣東南七十裡有昭王墓。《水徑注》沮水又南,經楚昭王墓。麥城遺址位於湖北省當陽兩河鎮民耀(長州、今趙羅州)距當陽市城區20公里。楚昭王所築,《四蕃志》雲其縱橫十裡,是東周楚國重要城邑。三國時為關羽鎮守。殘存城垣長約100米,底寬20米,頂寬8—12米,高6米,夯土壘築。周圍採集陶片以泥質紅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器形有鬲、盂、罐等。沮河改道,將麥城攔腰切斷,該土堆上曾建有寺廟,寺廟規模很大,在縣城淪陷後曾作為縣城實驗小學的臨時校址,著名學者趙春珊在該小學當教員。寺廟後被毀。沮漳河畔河溶鎮尋訪麥城遺址,亂草叢中的一塊石碑,確認麥城遺址的所在。麥城城牆呈橢圓形。登上麥城(方圓不足一畝的土堆),樹木稀疏、雜草叢生。兩河麥城周倉墳就在附近。江富路口有糜夫人雕像。《辭海》周倉,三國關羽部將。羽督荊州,使倉守麥城。吳兵襲荊州,羽兵敗被戕,倉自殺以殉。”1979年修復,1998年臺灣省宜蘭縣中華關聖帝君弘道協會擴建為周倉廟。周倉廟占地約4畝,圍砌有青石護牆。建有仿漢四角亭祭亭。亭中立石碑,漢武烈侯周將軍倉之墓,通高1.5米,寬0.72米,厚0.22米,為抗戰時期重立。麥城西北37公里處的湖北遠安縣羅漢峪溝(長約15公里),乃關羽父子被擒之處。清同治七年(1868年)立碑設亭,其碑文曰:鳴乎!此乃關聖帝君由臨沮入蜀,遇吳回馬之處也1982年,重建回馬坡紀念亭。楊世燦熊茂洽《水經注疏·三峽注補》引《當陽縣地名志》,昭丘位於玉陽鎮東南24公里,今河溶觀基寺村境內,地處鷹落湖之濱。西距沮漳河岸一公里半,東北距河溶鎮4公里。古墓像一座園形土阜,高30米,底面直徑200米,占地3000餘平方米。傳為楚昭王陵墓。觀基寺建於土阜之上,寺內有碑刻“昭王古陵”。南面為季家湖周代古墓群和楚王城遺址。四、糜城在當陽市兩河鄉境內,為古城遺址。城牆周長1670米,總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城垣為橢圓形,城牆基均為夯土所築,底寬12米。城的東、西、北三面,與城牆3個土台遙相對稱的有3座營盤故址。城中有3口大堰,盛產糜城藕。城址上層為近代至漢代文化層,中層為周代文化層,下層為新石器時代屈家嶺類型文化層,尤以東周時期的遺物最多。或是周代權國都城,1979年,糜城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宜昌枝江白洋鎮工業園沙灣路萬福堖村六組長江北岸萬福堖遺址,楊世燦悟叟《楚季寶鐘》考,據宜昌博物館資料,《楚季寶鐘》作器者爲楚季之孫,受器者爲楚季其人。受器者當是楚昭王的妹夫鐘建及其夫人楚季羋。時代在春秋時期。昭王出逃江陵郢,西奔沮漳,妹楚季羋“鐘建負我”,逃難枝江(漢沮中),創建當陽糜郢,築季家湖楚郢以為楚都。萬福堖交通,水路便利,為物資集散地丹陽聚

又東南過枝江縣,東疏:守敬按:縣詳《江水》篇。南入于江。疏:守敬按:《漢志》沮水至郢入江。《水經》則謂於枝江入江。定四年杜《注》、《山海經》郭《注》同。《通釋》引《元和志》、《寰宇記》、《輿地廣記》、《輿地紀勝》亦同。蓋沮水下流分二支,一支自江陵入江,一支自枝江入江,各指其一支言之耳。又東南流注于江,謂之沮口也。疏:守敬按:沮口當即今枝江縣東北之江口。今霸王河自保康縣東南流,逕南漳縣為通城河,又為沮河,又東南逕遠安縣、當陽縣、枝江縣至江陵縣西南筲箕窪入江。《荊州府志》枝江之流,明萬曆二十五年,因沮水泛溢,甃塞之,沮水遂徑從江陵入江,其塞處謂之瓦(剅,刂改鬥)河。補:《經》又東南過枝江縣,東南入于江。守敬按,《漢志》沮水至郢入江。《水經》則謂於枝江入江。定四年杜《注》、《山海經》郭《注》同。《通釋》引《元和志》、《寰宇記》、《輿地廣記》、《輿地紀勝》亦同。蓋沮水下流分二支,一支自江陵入江,一支自枝江入江,各指其一支言之耳。補,當作“又東南過枝江縣東,南入于江。”枝江縣,漢治沮中(楚王城)。沮中即今當陽市草埠湖鎮楚王城。守敬按“沮口當即今枝江縣東北之江口”,指清枝江縣治今宜都枝城鎮之東北方向江口。《漢志》沮水至郢入江,指至郢中楚王城(沮中今季家湖)入江(江口)。枝江市地處湖北省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江之首,西北部丘陵、崗地,萬裡長江貫東而去,焦柳鐵路穿市南下,滬漢蓉高速鐵路與滬渝高速公路(G50)、318國道並行東西,三峽機場距市中心30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枝江市西接宜昌,東鄰州。問安鎮關廟山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境內出土的文物證明,枝江地域上已有原始的農業、牧業生產,並形成了原始的社會部落。周稱丹陽,楚國地。後為羅國(國君姓熊)。戰國仍名丹陽。秦因長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屬南郡。漢置縣,縣治沮中,枝江縣為南郡十八縣之一。三國吳析枝江為兩縣,在枝江境內北部置旌陽縣,旌陽、枝江兩縣皆屬吳南郡九縣之中。南北朝時,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省旌陽縣併入枝江,枝江屬南郡七縣;陳,省枝江,置羅郡,枝江屬羅郡。隋,複置枝江縣,屬南郡。唐肅宗上元元年析江陵置長寧縣,二年將枝江併入長寧,唐代宗大曆六年省長寧複置枝江,屬山南東道江陵府江陵郡。五代十國,高季興父子踞江陵,稱南平國,枝江屬之。宋朝,枝江屬荊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宋神宗熙寧六年省枝江併入松滋縣,宋哲宗元年複置枝江縣。元朝,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中興路。明朝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明太祖洪武十年五月,枝江併入松滋,十三年五月複置枝江縣。清朝,枝江屬湖北省荊州府。中華民國元年枝江直屬湖北省。二年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枝江屬荊南道。十年分荊南道為荊宜、施鶴兩道,枝江屬荊南道。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枝江屬湖北省。二十一年湖北省劃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省改十一個行政督察區為八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711日枝江解放,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湖北省宜昌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區專員公署,枝江屬之。1955222日經國務院批准,省枝江併入宜都縣。 19621020日,國務院第117次議決定恢復枝江縣,屬湖北省宜昌地區專員公署。19788月,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枝江屬之。19923月,宜昌地區行政公署與宜昌市合併為宜昌市,改地管縣市管縣,枝江屬宜昌市。1995321日,設立宜昌市猇亭區,以枝江縣猇亭鎮為其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桐嶺。19967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枝江縣設立枝江市,所轄行政區域不變。《宜昌地區簡志》枝江市今治馬家店鎮,清《枝江縣誌》枝江縣秦治沮中(季家湖),東晉太元八年(383年)治百里州上明城赫家窪子,嘉熙元年(1237年)治松滋老城區斯洋洲,鹹淳六年(1270年)治下沱白水鎮今宜都枝城鎮。1962620日遷馬家店鎮。

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經》曰: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于漳水。疏:朱南訛作而,戴、趙改。全雲:按《漢志》南郡高城縣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繇水即油水也,不言入漳,善長蓋主《山經》。而《油水》篇則又主《漢志》。守敬按:[《中次八經》文。酈氏蓋不以《山海經》之洈水,當《漢志》之洈水,然不能詳《山海經》原委,但綴《山海經》原文而已。山水當在今當陽縣東南。補:《經》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守敬按,《漢志》南郡臨沮縣,《禹貢》南條荊山在東北,漳水所出。《注》下文引之。《禹貢山水澤地》篇荊山在臨沮縣東北,即本《漢志》為說,然則此東下當有北字。東南過蓼亭,守敬按,亭當在今荊門州西北。又東過章鄉南。補,一、臨沮縣東荊山,《遠安縣修城碑記》“古臨沮漢建,故城在縣北羅漢峪口,因地系沙礫,建置非宜。”以今遠安洋坪鎮徐家棚為臨沮縣故城。補以為臨沮縣故城或在南襄城,治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南襄城。荊山首,沮水出今湖北保康縣歇馬鎮沮源村,望夫山即望佛山(1946米),荊山(景山)之首。今沮河東南流,逕南襄城東北,又曲曲西南流,南襄城在沮河西北,在沮河西支梘口河北,此段沮河又名馬渡河(水庫)。故南襄城在沮水之陽也。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漳水今出南漳縣薛坪鎮八裡川,東南流,逕冥陽洞名冥陽洞河。逕板橋鎮納九龍觀楊家河。逕肖堰鎮納四埡東林河。南流逕陡峰山、巡檢鎮納高清河。逕打鼓台過今遠安縣南襄城東,逕東鞏鎮盤龍村蒼坪納茅坪河(麻城河、石羊子河、龍王河)。南流逕當陽。二、蓼亭,《水經注疏·三峽注補》引《遠安縣地名志》,“今舊縣為東晉高安縣(遠安)治所。有亭子山,此地多蓼葉,即古蓼亭所在。”三、章鄉,《清一統志》“漳鄉在縣東北”。《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漳鄉作漳澨()“春秋楚地,在今當陽縣東北。《左傳·宣公四年》,楚子越將攻王,師於漳澨即此。。《左傳》宣公四年:“師于漳澨”,杜注:“漳澨,漳水邊”,《正義》曰:“《釋例》雲:漳水出新城沶鄉縣。《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在遠安縣曉坪東天書灣,1999山東地圖出版社《湖北省地圖冊》今遠安縣地圖地名標為漳河邊。

新城沶鄉縣界荊山新城郡即今湖北房陵,沶鄉縣治保康今龍坪鎮。漳水今出南漳縣薛坪鎮八裡川(荊山即南漳三景莊在保康龍坪鎮東),東南流,逕冥陽洞名冥陽洞河。逕板橋鎮納九龍觀楊家河。逕肖堰鎮納四埡東林河。南流逕陡峰山、巡檢鎮納高清河。逕打鼓台過今遠安縣南襄城東,逕東鞏鎮盤龍村蒼坪納茅坪河(麻城河、石羊子河、龍王河)。南流逕當陽。《注》荊山在景山東一百餘裏,新城沶鄉縣界。守敬按,《山海經》[《中次八經》],景山東北百里曰荊山。郭《注》,今在新城沶[原誤沭。]鄉縣南。《左傳·昭四年》杜《注》與郭同。沶鄉縣詳《沔水》篇中,沶水下。沶鄉之南,即臨沮之東北也。《隋志》,南漳有荊山。《括地志》,荊山在荊山縣西八十裏。《元和志》,在南漳縣西北八十裏,三面險絕,惟東南一隅,纔通人徑。在今南漳縣西南八十裏。雖羣峰競舉,而荊山獨秀。守敬按,《禦覽》四十九,荊山南連青山,北接雁塞,通林交麓,峭峙相望,雖羣峰競起,而荊山獨秀。補,新城沶鄉縣, 《省志》房陵郡治房陵。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合房陵、上庸等郡置新城郡,治所在房陵縣(今湖北省房縣)。屬荊州。轄境相當今湖北省房縣、保康、南漳、竹溪、竹山及神農架林區地。南朝齊改為南新城郡。梁複為新城郡。屬岐州。新城郡即房陵,領縣四:房陵、沶鄉、昌魏、緩陽。《明史稿·地理志》房縣南有廢沶鄉縣。沶鄉縣治保康今龍坪鎮。

當陽縣漳水。今當陽縣北,漳河水庫南流逕當陽市東。《注》漳水又南逕當陽縣,補,一、《宜昌地區簡志》當陽境趙家湖、馬家林、劉家河、楊家河先後發掘古遺址、古墓群,從出土文物中證明新石器時代,沿沮、漳河流域,已形成原始社會群落,開始農牧業生產。夏當陽地屬荊州之域。商當陽地屬權。周,春秋楚武王克權,當陽遂為楚地。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伐楚,在郢都置南郡,始設當陽縣。其境東臨漢水,西抵沮河,南至麥城,北達今荊門中部。秦當陽縣併入郢縣,屬南郡。西漢為臨江國,後置江陵縣。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析江陵複置當陽縣,縣城遷至沮漳流域,濱臨漳河。新莽升編縣為南順郡,領鄀縣、當陽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荊州,廢南順郡複置編縣,與當陽縣同屬南郡。十四年,曹仁敗北,當陽、編縣同屬東吳南郡。建安十九年,吳蜀分荊州,當陽、編縣屬蜀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失荊州,當陽重屬吳。西晉,沿吳制。東晉永和八年(352年),劃當陽縣東境置武寧縣。隆安五年(401年),移沮漳流域2000戶設武寧郡。廢武寧縣設長寧縣。當陽縣境西遷,轄區至原臨沮縣南境。當陽、長寧同屬武寧郡。後與編縣同屬南郡。南北朝,宋、齊沿晉制。梁天監元年(502年),劃當陽、編縣地置安居縣,屬南郡。西魏大統元年(535年),劃當陽地置綠林縣。當陽、安居、綠林同屬上黃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當陽、編縣合併,置平州。隋開皇七年(587年),廢平州為玉州,屬荊州總管府。開皇九年,廢玉州及所領屬地,複置當陽縣。開皇十八年,廢安居縣為昭丘縣。大業元年(605年),廢昭丘縣為荊台縣。荊台併入當陽縣,屬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當陽改稱基州,後改為平州。武德六年,改平州為玉州。八年,廢玉州,複置當陽縣,屬江陵郡。貞元二十年(804年),廢當陽縣為荊門縣,屬江陵郡。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在當陽設荊門軍,領長林,屬江陵府。北宋複置當陽縣。荊門軍治移長林,領當陽縣,南宋廢當陽入長林縣,屬荊門軍。紹興十六年,複置當陽縣。荊門軍移至荊門,屬江陵府。端平三年(1236年),荊門軍遷回當陽,以長林為屬縣,屬江陵府。當陽縣治廢。元仍置當陽縣,隸屬荊門州。明當陽縣隸屬荊州府。洪武十年,廢當陽入荊門縣,屬荊州府。洪武十三年,複置當陽縣,屬荊門州。嘉靖十年(1531年),當陽縣隨荊門州隸屬承天府。清當陽縣隨荊門州屬安陸府。中華民國當陽縣屬襄陽道,荊宜道,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省第六督察區。1932年,成立荊當縣革命委員會1940年成立當陽縣行政委員會。19487月成立荊當縣人民民主政府。19495月成立當陽縣人民民主政府。198810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撤縣設市。二、漳河水庫,漳河位於湖北省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界處。漳河水庫是在漳河上建壩攔斷長江中游北岸支流沮漳河的東支漳河而成的水庫群,是湖北省管轄的最大的水庫,是中國知名的人工水庫之一。1958年動工興建,1966年基本建成。多年運行,證明設計合理施工品質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漳河水庫樞紐由59閘、3段明槽和2座電站組成,灌區管道分9級,各種建築物15000多座。它灌溉荊州、宜昌、荊門三個地、市共260.50萬畝農田,是中國九個200萬畝以上的大型水庫灌區之一,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漳河水庫供應著下游幾百萬人民的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沮、漳河古與江漢並稱,《左傳》江漢沮漳楚之望也。它源於荊山,上游雨量充沛,壩址以上多年平均來水量8.4億立方米左右。建庫前每逢暴雨、山洪洶湧,兩岸往往潰決成災,並增加長江洪水壓力,嚴重影響荊江大堤安危。史載自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年至1949年一百年間,共發生洪災50次。漳河風景區分七個遊覽區,16個景區,有水陸空遊樂園、洪山古寺、觀音島、十大樞紐工程、陡石崖、伍峰寨、祭公劍、季家溝、樂天處、青蛙石、老龍洞等數十個旅遊景點。大壩、副壩,如巨龍騰水,或盤繞山間,或橫臥平川,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明槽涵閘似長虹吐霽,或飄逸柔軟,或舒展奔放,絢麗多姿,風彩迷人。觀陡石崖,遊觀音島,讓人引出一串觀音菩薩遊歷漳河的神奇傳說;登雞公尖,望插旗嶺,令人牽出許多武聖公橫刀躍馬的英雄故事;上伍峰寨,攀樂天處,使人仿佛看到歷史長河中泛起的陣陣雲煙。還有那龍口灣、青蛙岩、杜甫溝,一個景點就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漳河水庫是一座多年調節水庫,正常高水位12350m,水庫流域面積2980km2、承雨面積2212km2,多年年平均來水1697m3,防洪標準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總庫容2035m3,相應水域104km2。《水經注疏·三峽注補》引《湖北水利規劃》:沮漳河洪水調度,沙市設防水位為42米,兩河口來量小於2000秒立方米,才能確保兩岸堤防安全。但預報兩河口水位不到50米而萬城閘水位超過45米時,須扒謝垸以洩洪。兩河口水位超過50米,而萬城閘水位低於45米時,則扒開蘆河木閘湖垸以分洪。兩河口水位超過50米,萬城閘水位超過45米,應首先扒開謝古垸分洪後,視水量,依次扒開蘆河、木閘湖垸、觀基、眾志等垸蓄洪。當沙市水位將達到44·9米時,應控制沮漳河水入江水不超過1300秒立方米,確保荊江堤防安全。

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麥城遺址位於湖北省當陽兩河鎮民耀(長州、今趙羅州)。《注》又南逕麥城東,會貞按,城詳《沮水》篇。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浦,守敬按,《文選》夾作挾。倚曲沮之長洲是也。會貞按,《文選》夾作挾。《沮水注》敘昭王墓東對麥城隨引《登樓賦》西接昭丘以證之,意以所謂西接者,就麥城言,已隱隱以仲宣所登為麥城之樓矣。此於麥城更鑿鑿言之曰,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且揭出夾清漳倚曲沮二語,以麥城在沮、漳間也。是不從盛弘之當陽城樓之說,酈氏必有所據,今不可考矣。補,《宜昌地區簡志》麥城為東周時楚國重要城邑,隋開皇十八年(593年)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麥城在縣東南五十裡,沮漳二水之間,楚昭王所築。三國關羽為孫權所襲,敗走麥城即此。昭丘當陽河溶鎮麥城堤南六裡民聯村,昭王陵如一小山包,丘上建有一小學和一棟糧庫作護,林木覆蓋、封土完好。昭丘即楚昭王陵墓。觀基寺石碑,上刻昭王古陵四個大字。盛弘之《荊州記》當陽縣東南七十裡有昭王墓。《水徑注》沮水又南,經楚昭王墓。麥城遺址位於湖北省當陽兩河鎮民耀(長州、今趙羅州)距當陽市城區20公里。楚昭王所築。洈水注漳水。《水經注疏·三峽注補》今當陽市育溪鎮腳東港,水出荊門漳河鎮西北。河溶東南洋子港、流花壋、界溪港諸水。《注》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經》曰: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于漳水。守敬按,《中次八經》文。酈氏蓋不以《山海經》之洈水,當《漢志》之洈水,然不能詳《山海經》原委,但綴《山海經》原文而已。山水當在今當陽縣東南。

補:《經》又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於沮。守敬按,《大典本》作烏,《禦覽》六十五引,無鳥扶邑字。補,《當陽縣誌》烏扶邑,即太陽初升的城邑,取于金烏棲扶桑“烏扶邑” 在今河溶。

南條荊山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今湖北南漳漳水出薛坪鎮八裡川,荊山即南漳三景莊在保康龍坪鎮東。《注》《地理志》曰:《禹貢》南條荊山,守敬按,《漢志》作南條,東字訛誤無疑,詳見《禹貢山水澤地》篇荊山下。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

漳水東至江陵入楊水注於沔。季家湖(楊水)入沮漳,東出又分南北二支,南支東逕江陵入江,北支東逕潛江入漢,所謂夏水也。《注》東至江陵入楊水,注於沔。守敬按,不必改,說見《夏水》篇。江陵見《江水注》二。非也。守敬按,《沔水注》,楊水上承江陵縣赤湖。《寰宇記》引盛弘之《荊州記》,楚昭王十年,吳通漳水,灌紀南城,入赤湖,進灌郢城,遂破楚。此漳水入陽水之切證,酈氏往往曲附《漢志》,而此獨據所見漳水入沮,徑駁《漢志》,不疑水道有遷徙,與其平日矜慎之意殊不相合。非也二字,或是後人所加。補,《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沮漳河分三支:一支自枝江鮮家港閘,逕陶家湖站、清明湖、中橋、江口,於今江口閘入江(水利鑽探資料古沮口),對岸上百里洲蓄洪區。一支自季家湖(楊水)入沮漳,東出逕荊州菱角湖、丁家嘴、金家湖、後湖,又分南北二支,南支逕荊州區郢城鎮南、沙市區關沮鎮南,東逕江陵入江,北支東逕潛江入漢,所謂夏水也。

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右會沮水。湖北省當陽兩河鎮民耀村觀基兩河口(河溶大橋),漳河右會沮河。《注》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一百餘裏而右會沮水也。守敬按,《山海經》漳水注睢,此漢以前之道。郭《注》,至當陽縣入沮,與《左傳·宣四年》杜《注》同。酈《注》亦同。即《經》所謂至枝江縣北入沮也。是古時漳本入沮。惟漢入陽,魏晉以下仍復故道。今漳河自南漳縣東南流,逕鍾祥縣,至當陽縣東南入沮河。

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今湖北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入沮漳河之張家口閘(夏首),在楚城遺址北。《注》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會貞按,《輿地紀勝》鄂州下引此作汜,《禦覽》六十九引盛弘之《荊州記》,江津東十餘裏有中夏洲,洲之首,江之汜也。是《注》本盛氏,全、趙改沱,蓋從閻百詩說,然非也。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也。會貞按,離騷·九章·哀郢》文。龍門,即郢城之東門也。會貞按,王逸《注》,龍門,楚東門也。又《寰宇記》引伍端休《江陵記》,郢城南門三門,一曰龍門,一曰修門,引《離騷》顧龍門為證。, 一、豫章口,豫,古同,與漳口(章口、張口),章古特指漳水,在今當陽季家湖入沮漳河之張家口閘。二、中夏口,季家湖(楊水)入沮漳,東出又分南北二支,南支東逕江陵入江,北支東逕潛江入漢,今名澤口(中夏口在張新民垸楊湖),所謂夏水也。揚口運河又稱揚水運河,西晉杜預鎮襄陽,在先秦運河基礎上,利用江漢多湖蕩的便利條件,開揚口(今湖北潛江新民垸楊湖),穿渠西至荊州市(今湖北省江陵市)城下,西連沮漳,建造揚水運河,南連揚水,北連漢江。楚王命令令尹孫叔敖主持修築揚水運河。揚水又作楊水、陽水。中夏口又作中襄口。長湖的前身,與古揚水有關。揚水運河起沮漳今菱角洲,終點在潛江澤口西楊湖。《晉書》晉朝大將軍杜預向皇帝建言,疏通揚水故道。重開揚口,整治運河故道,並新開挖運河到長江的河道(今調弦河)。史稱杜預所開運河為揚夏運河。三、夏水之首,江之汜,指今枝江百里洲,洲北為內江,洲南為大江。汜,由幹流分出又匯合到幹流的水。《說文》汜,水別複入水也。從水,巳聲。《詩·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爾雅·釋丘》窮瀆,汜。郭璞注:“水無所通者。沱,可以停船的水灣地名。《荊江大堤志》曰:河道演變,雲夢澄降,江沱分汊,扇狀分流。江口沱水,沖斷百里洲。下百里七星台者,或為今日長江主流邊灘。故夏水之古,湮沒可尋矣。四、《楚辭·哀郢》過夏首而西浮兮。今湖北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入沮漳河之張家口閘(夏首),在楚城遺址北。屬江津(今枝江問安鎮古津鄉)。楚城遺址東北有與漳口(章口、張家口)。楚城遺址東有金龍台。楚城遺址東南有符台、龍台。楚城遺址西即枝江古雲夢澤。

華容縣故容城北臨中夏水。華容縣三國徙治公安城今湖北公安縣斗湖堤鎮。華容縣故容城在今湖北監利縣容城鎮。夏水之首自今湖北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入沮漳河之張家口閘(夏首),在楚城遺址北。三國時期夏水東過華容縣南(監利縣容城鎮北),今監利縣容城鎮“北臨中夏水”指今四湖幹渠故道。夏水所逕:自季家湖(楊水)入沮漳,東出逕荊州菱角湖、丁家嘴、金家湖、後湖,又分南北二支,南支逕荊州區郢城鎮南、沙市區關沮鎮南,東逕江陵、監利。北支東逕潛江入漢,所謂夏水也。《注》縣故容城矣。《春秋·魯定公四年》,許遷于容城是也。守敬按,《漢志》華容,顏《注》引應劭曰,《春秋》許遷于容城是。酈本應氏,然非也。後二年,鄭滅許,若在此地,逼近楚都,鄭安得滅之?或曰,在葉縣西,是也。段熙仲按:《疏》誤。《左氏傳》已明言:「因楚敗也。」定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栢舉,楚師敗績。庚辰吳入郢。五年冬,楚子入於郢。而六年春正月鄭滅許。楊氏未檢《左傳》故誤。又謂在葉縣西,亦非。北臨中夏水,自縣東北,逕成都郡故城南。守敬按,城在今監利縣西北。晉永嘉中,西蜀阻亂,割華容諸城為成都王穎國。守敬按,《輿地紀勝》,《江陵志》雲,晉懷帝以監利、華容、江陵、豐都四縣,置成都郡,為成都王穎國,居華容,即今監利。象之按,《通鑑》晉武帝太康十年,封子穎為成都王。穎死於惠帝光熙元年,焉得至懷帝時始就封?緣《晉志》益州不載成都王建國,後人因有異議。然《宋志》蜀郡下曰,晉太康中改曰成都國。《齊志》晉劉頌謂成都宜處親子弟,故立成都王穎,竟不之國。則穎之封非江陵之監利也。然《晉志·荊山序》雲,時蜀亂,割南郡之華容、江陵、監利三縣,別立豐都,合四縣置成都郡,為成都王穎國,居華容。則穎之封國,當在惠帝時,非懷帝時也。王說甚辨。餘考《華陽國志》三蜀郡,太康中屬王國,改號曰成都內史,王改封,乃復舊。此穎初封成都後改封之確據。又《晉志》謂懷帝割南郡三縣,別立豐都置成都郡。湣帝建興中,併還南郡,亦併豐都於監利。敘沿革綦詳。證之《穎傳》,永嘉中,立東萊王子遵為穎嗣,封華容縣王,後沒於賊,國除,適合。則所謂為成都王穎國者,續穎之封,非謂穎及身封此也。而酈氏稱永嘉中為不誣矣。補,一、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斗湖堤鎮北忱長江、南望洞庭、東連嶽陽、西接荊州,1952年屬荊江縣第一區,1958年建鎮。1972年,曾埠頭鄉併入斗湖堤鎮。是公安縣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公安是長江中上游的港口城市,昔稱七省孔道。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建孱陵縣。縣域憑臨長江天塹之險,又當南北皇華驛道(現為207國道)要衝。東聯漢滬,西接巴蜀,南控湘粵,北通陝豫,209年劉備領荊州牧,紮營油江口,改孱陵為公安縣。219年,孫權駐公安奪回荊州,複縣名孱陵。280年,分孱陵立江安縣,縣邑設二聖洲。548年改江安縣為公安縣。589年將孱陵縣和永安縣併入公安,改名公安鎮屬荊州總管府南郡。742年公安屬荊南節度使管轄。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公安為南平國屬縣。北宋初年,公安屬荊州湖北路江陵府,後又名為荊南府。1130年,公安縣升為公安軍,置鎮撫使。1135年,撤銷公安軍,恢復公安縣建置,屬荊南府,1364年公安屬湖廣行省荊州府。1376年公安屬湖廣布政司為第二縣。1912年公安屬湖北省荊南道。1932 年公安屬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497 月公安解放,屬荊州專員公署管轄。1997年,公安縣屬荊州市。二、監利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是長江中游的港口城市。南臨長江,北襟襄水,東跨洪湖, 西接江陵、石首。與湖南嶽陽市隔江相望。縣府駐容城鎮。 “令官督辦監收魚鹽之利 222年從華容縣劃出監利縣。監利縣古南蠻國。今餘埠(監利)古井口南。西周監利稱為州國。春秋楚文王將都城遷到江漢平原的西陲紀南城。監利屬楚國。前576年,河南的許國遭到鄭國的侵略,請求楚國保護,得到了楚王的允許,後經過很多周折,終於在前586年在監利境內建立了容城國,成為楚王的附庸。秦為州陵縣,隸屬南郡(今江陵)。漢古容城地域出現了州陵縣和華容縣(湖南華容隋稱華容)。漢獻帝建安13年( 208年),曹操軍敗赤壁,華容歸屬東吳。南北朝華容縣屬荊州,監利改屬巴陵郡。隋唐五代監利縣的建制未變。後周一度改為複州,宋屬江陵府。宋乾德三年( 965年)以白沙垸分設玉沙縣。熙寧六年(1078年)撤玉沙併入監利。南宋廢置監利縣。元末順帝整飭南宋州郡複立。明監利屬荊州府,清朝沿襲。中華民國廢府設道,監利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監利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後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監利縣是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的根據地。19494月監利縣解放,屬沔陽專區。監利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周老嘴,7月遷至容城。1996年屬荊州市。三、成都郡故城,西晉郡國名。晉惠帝年間,李雄建立成國,成都王司馬穎在成都的封國喪失。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為司馬穎嗣子司馬遵補封了一個成都國,分南郡之華容縣、州陵縣、監利縣,再新設豐都縣,共四縣設置成都郡,治所在華容(今湖北省監利縣北)。晉湣帝建興三年(315年)省成都郡,縣還南郡。三、《湖北省防汛抗旱圖集》沮漳河分三支:一支自枝江鮮家港閘,逕陶家湖站、清明湖、中橋、江口,於今江口閘入江(水利鑽探資料古沮口),對岸上百里洲蓄洪區。一支自季家湖(楊水)入沮漳,東出逕荊州菱角湖、丁家嘴、金家湖、後湖,又分南北二支,南支逕荊州區郢城鎮南、沙市區關沮鎮南,東逕江陵入江,北支東逕潛江入漢,所謂夏水也。三支即今沮漳主流,逕枝江雲台、肖家橋、楊林湖、東林、大埠街、江會寺、鴨子口,於荊州區李埠鎮龍州入長江(筲箕口)。監利縣南夏水(枝江縣雲夢、交陸縣雲夢)。今湖北荊州市監利縣四湖總幹渠逕黃歇口鎮、毛市鎮東南流為夏水。枝江西古雲夢澤在今楚城遺址西問安,北起季家湖南至陶家湖,夏水之首。雲夢在華容縣指三國公安縣治,起東南崇湖陸遜湖,下接華容縣東南巴丘湖,《洞庭湖志》四周建有巴丘城,巴丘邸閣、巴丘大屯戍、東吳閱軍樓、東吳戰艦等。

漁父所歌滄浪之水。今湖北當陽草埠湖鎮季家湖楚城遺址(僅次於荊州紀南城郢都的第二大楚國都城)沮漳河為滄浪之水,東流至澤口西高石碑鎮入漢。《注》鄭玄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會貞按,《史記·夏本紀·索隱》,馬融、鄭玄皆以滄浪為夏水,即漢河之別流也。酈氏引鄭《注》不備,反復尋繹,莫得其罅隙。及觀《索隱》所采知鄭有以為別流之差。《書》偽孔《傳》解滄浪雲,別流在荊州。《續漢志》臨沮《注》引《南都賦·注》曰,漢至荊山,東別流,為滄浪之水。皆沿其說。劉澄之當亦然,故酈氏謂水應由沔而駁之,滄浪詳《沔水篇》。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雲:夏水,古文以為滄浪,漁父所歌也。會貞按,《禦覽》六十五、宋本《寰宇記》武陵縣下,並引《永初山川記》曰,漢水,古為滄浪,即漁父所雲滄浪之水清,皆鈔變其說。《漁父歌》見《楚辭》,《沔水》篇載之。補,滄浪之水、山、洲、亭,有十五處之多。楊守敬《滄浪水考》“《地說》水出荊山,東南流,為滄浪之水。是近楚都。”“《左傳》屈完楚國方城以為城,則是滄浪旋繞楚都。”水出荊山即沮漳二水,屈完楚國方城即當陽、枝江、荊州交界之萬城。但楊守敬不知有沮漳漢沮中、戰國楚城遺址事,只強調滄浪之水出枝江,熊會貞考說同。1979年,宜昌博物館館長高應勤帶領楊華等人組成的宜昌地區文物工作隊,和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湖北省博物館專家聯合組成考古隊,前往草埠湖農場三分場季家湖調查試掘。楊華跟隨著名考古專家俞偉超教授,和從武漢趕來的北京大學高崇文先生(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前院長)一起前往當陽季家湖楚城遺址,二老對待學術嚴謹認真的態度深深感染了文物工作隊員。考古隊試掘發現了古城牆、城垛、台基,同時出土的銅器上刻有秦王卑命竟王之定秦十個字的銘文,兼有一部分陶器及玉飾之物。經俞教授鑒定,認為該遺址是僅次於荊州紀南城郢都的第二大楚國都城。季家湖楚城遺址位於湖北省當陽縣季家湖西岸。1973年發現,城址規模較大,南北長1600米,東西寬1400米,牆寬10多米,高6米。城垣系土築,迭壓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之上,兩側被東周文化層所壓。城垣為平地起築、城垣兩側呈斜坡狀。未見分段夯築和平板的遺跡。城內出土物主要為春秋戰國時期遺物,也有少量西周時期和新石器時代遺物。文化遺物有陶器和青銅器,城東門附近的一處冶煉遺址出土過成束的銅箭鏃和一些戈、矛、劍等兵器。在城中心有一處糧食窖藏遺址。西城牆附近還出土過大型銅鼎足。尤其是一號房屋台基還出有春秋時期的銅構件和秦王卑命銘文銅甬鐘等重要文物。城址周圍分佈有許多大墓,有的封土直徑在100米以上,城北不遠的趙家湖楚墓群,已發掘近300座楚墓,時代約自兩周之際至戰國中晚期。其中多為春秋楚墓,包括中下層貴族墓和庶民墓,墓地中出土有楚子鼎王孫飆作蔡姬簠等重要銘文銅器。其東部沮漳河東岸有著名的江陵八嶺山楚墓群,這個楚墓群中有許多高大的封土堆,其西部數公里處有枝江青山墓群,也有不少高大土塚,並曾零星出土過精緻的楚國銅器。這些墓群顯然與季家湖楚城有關。表明季家湖城址的重要地位。沮中地名是楊守敬的學生熊會貞,在考證“枝江縣治沮中”時定位的。熊會貞說了句很了不起的話:沿沮漳上下曰“沮中”,這就是兩河口(當陽沮入漳)至入長江處的沮漳口即枝江江口(另有鴨子口、莦箕口、入漢後合而為夏口)。上下各約三十公里。沮中”正在季家湖楚城。“津鄉”在枝江西,古為湖,通長江。楚巴人,大敗於津,津指“津鄉”,即今之問安。枝江雲夢澤,北起兩河口,南至江口北東湖,東起季家湖,西抵太平湖。今存大小湖泊數十,即故雲夢澤遺址。前320,秦惠文王北遊戎地,至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及東至包頭間之黃河)。著名的秦王卑命鐘是秦國一次歷史事件的紀念物,使者見楚懷王在位期間。今藏於宜昌市博物館。19735月在當陽季家湖楚城的廢墟中,由當地的一位農民犁地時發現,出土了一件被埋沒2000餘年的秦國銅鐘,鐘上有銘文。出土後送到了荊州博物館。1994年宜昌博物館開館之際由荊州博物館贈送給宜昌。銘文銅鐘製作非常精細,鐘外表鑄有浮雕花紋,圖案是以蟠螭紋為主體,相間乳釘紋、雷紋、谷紋、索紋、貝紋等。鐘外表還有突出的長枚36個,並飾渦紋。鐘通高38釐米,重11公斤。此銅鐘的鉦部刻“秦王卑命”4字,鼓左刻“競墉王之定救秦戎”8字。考古界據鉦部銘文,稱之為“秦王卑命鐘”。參見《宜昌文博》20141期楊世燦《屈原自傳<離騷>考譯》。

羌水合妾水。今四川廣元青川縣青竹江。《注》東南右合妾水,傍西南出,即水源所發也。會貞按,水當在今階州西南,此下不言羊湯水所入,明有脫文,當增羊湯水又東注羌水句。補, 一、青川縣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白龍江下游,川、甘、陝三省結合部,周圍與陝西省漢中市甯強縣,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武都區,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平武縣,廣元市利州區、朝天區、劍閣縣等八縣(區)相鄰。所謂雞鳴三省也。長江水系白龍江和青竹江橫貫全境,國家重點能源工程寶珠寺水電站主水庫處於縣境內。青溪古城位於現縣城喬莊以西59公里,《華陽國志》建興七年(229年)析陰平道剛氐道轄地新置廣武縣於青溪,委諸葛亮之參軍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戍守。白水關隘在今廣元市青川縣營盤鄉五裡埡。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珍稀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和野生動物生態綜合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川縣境內西北角。東接青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陰平古道貫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三國志》司馬昭命鐘會、鄧艾領兵伐蜀。被蜀漢大將薑維堵在劍門關以北。白龍湖國家級風景區位於川、陝、甘三省結合部青川縣境為西南第一湖。青溪古城保存較為完整。又稱為靴城甕城 二、青竹江(又名清水河),發源於青川縣摩天嶺南麓及龍門山北端(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分佈在青川縣境內西部和中南部,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溪鎮(在青溪鎮境內稱為東河)、橋樓鄉、曲河鄉、前進鄉、關莊鎮、涼水鎮、七佛鄉、馬鹿鄉、竹園鎮匯入黃沙河(又名清江河、下寺河),在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注入白龍江,境內流長154公里,集雨面積1765 平方公里,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為8.05KW 。妾,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雨師妾,古代國名。《山海經·海外東經》雨師妾在其穀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郝懿行箋疏雨師妾 蓋亦國名。雨師妾國在湯穀的北面,在羊湯水北。

剛氐道,西漢高帝六年(201),置剛氐道,在今四川平武縣古城鎮。屬廣漢郡。東漢安帝永初二年(108)析廣漢郡北部地域設廣漢屬國,治地在今甘肅省文縣,剛氐道改隸廣漢屬國。鹽亭縣位於綿陽市東南部,是黃帝元妃(正妻)嫘祖故里,是古郪國的一部分,也是古郪國的鹽場所在地。古稱潺亭秦亭,因境內多鹽井,鹽鹵出產豐富得名鹽亭。西陵氏部族的地望和嫘祖故里的認定存在十餘種觀點:河南有三地:開封、滎陽、西平;湖北有四地:宜昌、遠安、黃崗、浠水;四川有三地:鹽亭、茂縣、樂山;山西的夏縣、山東的費縣和浙江杭州。四川鹽亭、湖北宜昌先後舉行嫘祖文化研討會以後,嫘祖故里鹽亭說與宜昌說在學術界曾產生較大影響。楊守敬考定中國“西陵”之目最早在宜昌。

守敬按,前漢縣屬廣漢郡,後漢、蜀因,晉屬新都郡,後還屬廣漢郡,東晉屬南陰平郡,宋、齊、梁因。在今德陽縣北三十五裏緜竹縣,古為蜀山氏地。西周為蠶叢國附庸

補,五城縣,中江縣漢屬廣漢郡郪縣。三國,蜀置五城縣。隋改置玄武縣,與飛烏縣和銅山縣並存。唐天寶元年(742年),屬梓州梓銅郡管轄。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為中江。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廢飛烏縣入銅山縣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會貞按:對廣漢郡言,故縣稱小廣漢,如小沛、小廣陽之類是也。魏人作《經》尊魏,既變稱廣陽郡為廣魏,故亦變稱小廣漢為小廣魏。補,一、小廣魏,漢廣漢縣,故治在今遂寧市船山區城東北,《輿地紀勝》記北宋時曾出土廣漢侯印。東漢時分廣漢縣置德陽縣(德陽縣故治在今遂寧市船山區南強鎮更名為龍鳳鎮)。東漢末年,黃權曾為廣漢縣長。蜀漢、西晉時,廣漢縣為東廣漢郡、廣漢郡治,鄧芝、鄧良父子先後為太守。漢世縣名與郡名同者,往往加小字以別之,故廣漢縣亦稱小廣漢,又簡稱為小漢。故《南齊書》稱小漢。梁代,《隋書.地理志》稱小溪,為東遂寧郡治。西魏改廣漢為方義,仍為郡治。北周時並德陽縣入方義縣,為遂州及石山郡治。隋代,為遂州總管府、遂寧郡治。唐代分出唐興縣(今遂寧市蓬溪縣南),為遂州都督府、東川觀察防禦使、武信軍節度使治。宋代避太宗諱,改方義為小溪,為遂甯都督府、梓州路轉運使司、梓夔兩路鈐轄司治。元代為遂寧州治。明代,廢遂寧州,合併原遂州小溪縣、青石縣、遂甯縣、安居縣為遂寧縣,縣治原小溪縣治,屬潼川州。清代屬潼川府。民國,從遂甯縣南分出潼南縣。

廣漢縣(小廣魏)梓潼水。小廣魏指今四川省射洪縣柳樹鎮。梓潼水源多出,主源北出馬角鎮北張家灣,南流逕江油小溪壩鎮、梓潼縣文昌鎮、鹽亭縣雲溪鎮、納彌江河(潺水)、逕射洪縣天仙鎮,於雙溪鄉龍寶山入涪江。《注》小廣魏即廣漢縣也,會貞按,地為也之誤。此酈氏釋《經》之小廣魏,謂即廣漢縣也。觀此足徵廣魏、小廣魏,是《經》原文。趙氏於《漾水》、《梓潼水》等篇,屢言道元改廣漢為廣魏,誤審矣。前漢,廣漢縣屬廣漢郡,後漢因,蜀分屬東廣漢郡,晉為廣漢郡治,東晉為遂寧郡治,宋因,齊改郡曰東遂寧,縣曰小漢,梁因。《隋志》方義下樑曰小溪。漢、溪形近致訛。乃《元和志》、《寰宇記》諸書,並作小溪,宋太平興國時,且改方義為小溪以實之,誤盡千古矣。在今遂寧縣東北。王莽更名曰廣信也。補,一、秦置蜀郡,始置梓潼縣。今綿陽梓潼縣。梓潼縣河流除東部大新鄉境內有一條峽谷小溪流入嘉陵江水系之西河(小潼水)外,其餘均屬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潼江,發源於龍門山北段東坡,其餘溪河大多源於境內北部和東北部的丘嶺間。源于境外藏王寨的永平河、倒淌河、養草灘、小溪河等幾條小河由南向北,其餘皆為由西北流向東南。潼江又名梓江、梓潼水、五婦水、弛水、陰平河,河名極多,分段而異。潼江發源于江油縣境龍門山地,南流經梓潼、鹽亭兩縣,至射洪縣龍寶鄉境西注涪江,全長296公里,流域面積5220平方公里。上流主要在江油境內,為潼江,中間主要在梓潼、三台境內,多稱梓潼,下流主要在鹽亭、遂寧境內,為梓江。二、 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壩鎮位於江油、梓潼、劍閣三縣交界處,小溪壩因境內有一條自西向東流的小溪而得名。河流水系以潼江支流為主,從鎮北部流入穿過鎮東出境。鎮內有小(二)型水庫2座。小溪壩鎮有年發電量400萬度的鎮屬電力企業白洋洞電站與全國並網,五三七變電站能確保全鎮供電。陰坪村位於小溪壩鎮東部4公里,潼江河環繞陰坪,河道寬達100余米, 玉屏山俗稱皇帝山,相傳明建文帝被皇叔朱棣奪位,攜嬪妃和大量珠寶從陰坪古道入川,出資修建太平寺。陰坪壩是東晉陰坪郡所在地。2001年發掘證宋代陰坪縣建制的具體地點是今天的小溪壩鎮陰坪村。三、馬角鎮,梓潼江發源于江油市馬角鎮北張家灣,流經梓潼縣縣城,左岸納沙子河,流經鹽亭縣進入射洪縣,在射洪縣合江村匯入涪江。梓潼江平均坡降約2.1‰,水能蘊藏量近7萬千瓦。四、酈氏小廣魏即廣漢縣,前漢廣漢縣屬廣漢郡,蜀分屬東廣漢郡,晉為廣漢郡治,東晉為遂寧郡治,齊曰小漢,《隋志》曰小溪,熊疏在今遂寧縣東北。補在今遂寧市南強鎮(龍鳳鎮)。但梓潼水于射洪入涪江。是射洪縣為治廣漢縣(今射洪縣柳樹鎮)方合。1、漢雒縣在今四川廣漢北。後移今廣漢。元省入漢州。雒縣,漢高祖六年(201)置縣,屬廣漢郡。西漢元封五年(106)為益州治。東漢建武元年(25)為廣漢郡治,又為益州治。東漢興平元年(194)益州治遷成都。隋開皇元年(581)廢廣漢郡,雒縣直屬益州。大業二年(607)雒縣屬蜀郡。618年唐罷諸郡為州,雒縣屬益州,武后垂拱二年(686)於雒縣置漢州,雒縣為州治。元中統元年(1260)廢雒縣,由漢州直轄原雒縣地。1361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恢復雒縣建制,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滅大夏,廢除雒縣,仍由漢州直轄原雒縣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降漢州為不領縣單州。1913年改為廣漢縣,因廣漢郡得名。新中國成立後仍置廣漢縣,1988年建市駐地雒城。2、江油是綿陽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北魏正始二年(505年)設郡,後改江油縣。東漢置德陽縣,隋置陰平、昌隆2縣。駐中壩鎮。1988年設江油市。3、西漢析巴,蜀郡置廣漢郡,領轄廣漢等十三縣。廣漢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現沱牌鎮)的通泉壩,為今射洪縣境內建縣之始。此時,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郪兩縣。廣漢縣和郪縣的分界線,東西以涪江和梓潼江為界,即涪江以東和梓潼江左岸地區為廣漢縣。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區為郪縣(治今三台縣郪江鄉)。三國蜀漢,後主建興二年(224年),分廣漢郡四縣置東廣漢郡。郡治廣漢縣(今射洪縣柳樹鎮)。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縣,置射江縣(治今射洪縣金華鎮),隸屬昌城郡。《元和郡縣誌》西魏恭帝改西宕渠郡為湧泉郡,並移郡治於湧泉縣(通泉更名,治今射洪縣洋溪鎮),領轄湧泉,廣魏(廣漢改名)兩縣。今射洪縣境屬射江,湧泉,廣魏三縣。三星堆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职能于一体,采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三星堆博物馆是四川省对外重点推出的五大旅游景区之一。2021年5月18日,三星堆博物馆官宣入驻天猫,上新了40多款文创产品。灿按:

三星堆青铜藏品与三江源文化及五城縣、中江縣漢屬廣漢郡郪縣、三國蜀置五城縣、隋改置玄武縣、飛烏縣、銅山縣有关。

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夷陵评论”微刊专栏专事文艺作品推介、评论,兼顾文化建设;

“元辰私坊”专栏只发布个人作品。

微主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本号总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优秀平台。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稿件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