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恭——令人难忘的怀恋

 老兵原创之家 2022-03-29
永远的铁道兵

令人难忘的怀恋

——铁道兵与宝鸡清姜军工城的十年交集

吕恭

题记:从1953年到1963年,铁道兵先后有三支部队驻扎宝鸡市渭河南岸清姜路以东的地段,为宝鸡市清姜军工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的家乡宝鸡从抗战时开始,经过五、六十年代直到上世纪末,交通枢纽优势十分明显,铁路有陇海线、宝成线,公路又是1936年就建成川陕公路的起点。所以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共和国建立初期,都是工业重点布局发展的地域。著名大作家矛盾先生在抗战期间因路经宝鸡住过几日,于是便有了一篇挺有名气《“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的文章,就写到宝鸡既是陇海铁路的终点,又是川陕公路的起点 ,于是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就有一些工厂被拆迁抢运到宝鸡建厂,又把生产出来的物资通过公路运往战略大后方四川和战时首都重庆,支援全国抗战。他亲眼目睹了在宝鸡车站货场上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和抢运出来的工厂设备,被装上汽车日夜兼程川流不息地通过川陕公路运往四川……

 

到1955年,国家“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由于宝鸡属于国家“大三线”地域,于是就有两个大军工项目落户宝鸡,一个是生产精密航空航海仪表的宝成仪表厂,军工代号38号信箱;一个是生产军用民用雷达设备的长岭机器厂,军工代号43号信箱。地点就在宝鸡市渭河南岸可以直通川陕公路的清姜路上。这年8月这两家军工厂开工建设,第一批来到的建设者都是全国各地如沈阳、大连、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大工厂选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给他们做动员时强调支援大西北,建设军工厂,那里的条件艰苦,需要做好吃大苦的思想准备。然而,当他们下了火车,乘着胶轮大车被拉到清姜路厂区时,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清一色已经建好的房子,等住进去仔细一看,一座座青砖红瓦、坐南朝北,三面有屋的小院,还有长条状的排房,规模很大,一眼都看不到头。进到屋里,地面都是砖铺地,而且南北通透,采光很好。把这些房屋的新主人都看傻了,这是怎么一回儿事啊?不是说要吃大苦吗?要住帐篷搞建设吗?怎么比我们在大城市住的房子还要好啊?看客莫急,这才到了本文的重要段落,且听我给您一一道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原来,还有一批比军工厂建设者早了将近两年就来到了这里的人们,这就是光荣的铁道兵第一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整三年,作为志愿军铁道兵团各师中的老大哥,在朝鲜浴血奋战,在美国飞机的狂轰烂炸下,硬是和兄弟部队保证了一条打不垮炸不断的刚铁运输线,为志愿军打胜仗立下了汗马功劳。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志愿军陆续分批分期回国。铁一师奉总参谋部和志愿军司令部命令,于1953年11月11日胜利班师,由朝鲜北道香山郡造阳里回国进驻陕西省宝鸡市,参加宝成铁路建设。那时,从朝鲜回国的部队,满身都是荣誉,无论驻扎到哪里,都极受欢迎。宝鸡市知道铁一师要进驻,就直接把冯家塬以下、清姜路以东很大一片平坦的地段划给了铁一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1954年3月,经总参谋部电复铁道兵领导机关,同意在宝鸡市组建铁道兵第一指挥所(军级建制),负责指挥铁道兵第1、3、4、6、10师和独立桥梁团,担负宝成铁路东(河桥)略(阳)段修建任务。(其实就是宝成铁路最艰巨的秦岭深山地段)。并与1954年5月12日,由铁一师同时担负的宝鸡铁道兵营房建设工程举行了开工典礼。于是在宝鸡市清姜路东的一大片广袤的地段上,由铁一师担负的营房基建任务开始建设。营房采用苏军营房的建筑图纸,宝鸡市支援的地域面积也很大,方圆约1.5公里都是铁道兵营区,以坚固耐用整齐的平房为主,同时也建了几座二层小楼,由指挥所、师部、师医院等使用。但到了同年8月,中央军委因台湾国民党叫嚣要“反攻大陆”,于是针对这一情况,决定突击修建黎湛和鹰厦铁路,这样一来由于情况突变,原准备修建宝成铁路的铁道兵部队除铁一师继续担负宝成铁路和营建任务外,其它部队都从原驻地或已经调往宝成铁路沿线的驻地直接往广东、广西、福建开拔,铁道兵宝鸡第一指挥所也就随着主要任务的改变而撤销。铁一师承担的营房建设当时规模较大,而且很正规。我在写这篇文章前,为争取达到详尽真实,专门由一位出生在清姜军工城已退休的军工二代文友带领,去现场观看了目前仅剩的两栋小楼和几座平房。其中原某部医院现在是一家社区医院,苏式建筑就是和我们的不一样,单就这所医院来说,一层建筑,坐南朝北,门朝北开,大门的外墙上还装饰着一颗很大的红色五角星,一看就是过去部队的营房。进去是一个大厅,地面当年一定是高标号水泥,直到现在多少年过去,光滑程度不亚于今天的瓷砖。两边分别是挂号缴费处和药房,不但朝东、朝西两个方向各有一个较长的走廊,两边都是房间,而在大厅的南边正对着大门还有一个走廊,两边也是房间,整个建筑不是我们目前常见的“一”字型,而是“T”字型,这样整个建筑面积就比我们常见的那种增加了50%。还有一座二层楼,老军工说是当年铁一师的某个团部,原来的师部二层楼也早已拆除新盖了高层大楼。2000年以后,原来的铁道兵老营房经过约半个世纪的使用,绝大多数已被逐渐拆除重建,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两处现在看来也不算很陈旧的平房,有一座上面还有黄色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细算起来,这些建筑和我同岁,都已经68年了,足以证明当年的建筑质量很好。这一大片铁一师的营区大约建了一年多才完工。遗憾的是铁一师的官兵盖好了营房大都没来得及住,在宝鸡市仅驻扎一年半后,上级一声令下,铁一师也于1955年5月全师开赴福建,去参加“鹰厦”铁路大会战了。从此,铁一师转战四方,屡建功勋,再也没有回到宝鸡,却给宝鸡清姜军工城留下了很大一片当时非常急需的营房,这的确是铁道兵对地方军工建设的一个有力支援。

就在铁一师调往“鹰厦”线的前后,铁道兵司令部将原驻沈阳的铁道兵91速成中学(1956年改称铁道兵文化学校,故以下简称为铁文校)迁往宝鸡市,进驻原铁一师营区。铁文校虽然也是一个师级单位,但人数编制约三千人,远没有铁一师那么多,学校只占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营房,其它营房经过军地双方高层交涉便支援了宝鸡清姜城早期两大重点军工企业建设者居住。于是就出现了我在本文开头所写的军工厂的首批建设者刚刚抵达,就能住进很正规苏式建筑营房的由来。当然,军工城的建设者们也不是不知感恩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了,第一代老军工大多都已离世,目前在世的最小也都八、九十岁了,第二代老军工也过了退休的年龄,就连铁道兵这个兵种也并入铁道部快40年了。但军工二代们都还记得他们的父辈,过去常常回忆起当年住进铁一师营房的幸福感:“我们当年人一到,那可都住的是人家铁道兵支援的营房啊!”,“瞧瞧人家铁道兵那营房,那规模,那质量,那个实用,可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啊!”,我的那位文友就告知我她的一个朋友,从小就是住着是铁道兵的营房长大的,经常玩的地方也有铁道兵的操场。她熟悉的同为军工二代的人中,像有过她朋友这样经历的还不少呢……

 

就这样,铁一师走了,铁文校来了。当时全军由战争状态转入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提高部队各级指挥员尤其是工农出身文化程度太低的状况。那时的铁文校,主要任务是为铁道兵部队干部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还有一些是文盲的现实情况而开办的。根据需要,学校要尽快扫盲并进行小学、初中教育,有一年、两年期两种班,无论原先是什么文化水准,经过学习,最后都要必须达到初中毕业水平。于是各个部队大批需要文化补课的学员来了,我曾认识的宝鸡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就是原铁文校的训练部主任。那时虽然教官、学员都已不在战场,可也拿出了在战场上的作风,学员们学习的劲头很足,有很多学员白天学了一整天,晚上还要自觉学习到很晚才休息,尽可能抽、挤时间在短期内把文化课补上去,确保按期毕业。学校也提出了“比一比,看一看,昔日战场上的英雄,今天学习上的先进”等口号。到了星期天,有时候铁文校便开上两辆卡车,把教职员工、学员、以及家属子女,拉到在渭河以北繁华的市区,让大家好好转转玩玩,休息一下。那时宝鸡渭河以南连公交车都不通,军工厂的职工们想去市区都是靠两条腿走,一个单程约3公里,所以看到铁文校的人能乘车去市区心里还是挺向往的。当时宝鸡渭河以南的驻军仅铁文校一家,特点还是军官多,士兵少,又新换了正规的“五五”式军装,再加上军队刚刚授了衔,军官们军服上的杠杠豆豆,更是吸引了周围军工厂职工和老百姓的眼球,心里还真是挺羡慕的。到1956年6月,给两大军工厂配套的41号信箱即烽火无线电厂也开始建设起来,这样清姜路上就有三家大企业了。到1958年这几家军工厂都招收了一大批青年工人,还都是从大城市招来的,其中尤为上海来的最多。这一大批大城市青工们的到来,也带来了一些外地的新鲜气息和新潮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铁文校”也驻扎在军工城,宝鸡清姜军工城也就自然成为青年人十分向往的地方。据传有家军工厂从上海招了一对表姐妹,长得都漂亮。后来表姐和本车间一个小青年结了婚。表妹因为车间有女同事是铁文校家属,帮她介绍了一个年轻教官,上尉军衔,一杠三豆,还有文化。无论是教官本人还是收入、住房还有其它待遇,都比表姐家明显优越些。惹得表姐心里不平衡了,每次去表妹家受些刺激,回来就和丈夫闹意见。这可真成了现代版古乐府诗《陌上桑》中那两句名诗:“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了……那时铁文校和周围几家工厂的关系也都挺好,工厂汽车很少,运输主要靠胶轮大车,有时候遇到需要运输大件物资就会向学校借军车拉运,学校一般都会帮这个忙。而铁文校有个别外地调来需要安置的随军配偶,几家军工厂也都给予了安排。

到六、七十年代,还有48号信箱、81号信箱、88信箱等好几家军工厂也都陆续建起来了。上级便从从最早的38号信箱和43号信箱中划分出一部分铁道兵营房给新建的企业,于是在清姜路这一带的军工厂差不多每家都有了铁道兵的营房。企业多了,人口也达到了几万人,于是清姜路就变成了真正的军工城,这些军工厂天南地北全国各地的人都有,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各地的不同特色,尤其是上海人较多,还都挺讲究,青年人都学上海人作派,因而军工城也叫“小上海”。上世纪60年代,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陈云、聂荣臻元帅等都先后视察过军工城的重点企业,“宝成俱乐部”几个大字还是刘少奇主席手书。清姜军工城当时的确是个令人非常羡慕的地方。

到1962年冬,铁文校接到上级命令,撤销铁文校,以原铁文校干部搭架子,组建铁5师25团。(这可真有缘啊!笔者本人曾在铁5师24团)从陕西关中的西安、咸阳、宝鸡地区和甘肃招收新兵,铁5师也从各团抽调了一部分技术骨干和老兵补充25团,25团团部就设在铁文校。新兵接到后就在铁文校大院和宝鸡地区周边进行新兵训练。新兵训练到1963年4月结束,整个25团随即开拔黑龙江,配属铁3师参与修建嫩(江)林(海)铁路建设。至此,铁道兵在宝鸡驻扎的部队全部调走,结束了宝鸡有铁道兵的历史。随之,当年由铁一师承建的营房(原铁文校校区和铁25团团部)也就自然由上级全部一间不留,又一次划拨给了宝鸡军工城的几家工厂。

关于三批铁道兵在宝鸡驻扎,并将正规的军营最终全部划拨给清姜军工城这件事,或许是因为时间流逝得太过久远?目前宝鸡市区甚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知道的都很少。但在军工城则相反,是不知道的人很少。这也不奇怪啊,军工厂代代相传,知恩铭记,第一代传第二代,第二代传第三代……这不就一代代传下来了吗?而我既是一个铁道兵退役老兵,宝鸡又是我的家乡和一直工作到退休之地,于是在我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三批铁道兵在宝鸡的十年经历后,我觉得有义务把这些已经久远的,有关铁道兵和宝鸡清姜军工城的交集写出来,尤其是铁一师在抗美援朝中浴血奋战,吃苦受累,归国后一边修宝成铁路一边给自己修建“家园”,而当这一切都刚刚建成还都没来得及住,又转战四方,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四海为家了。我觉得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正规的军营,而是“雪中送炭”般的温暖和大爱,必将一代一代地徜徉在宝鸡清姜军工城职工的心中,带给他们长久而深切的怀恋……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