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地位如何?

 半城湖之缘 2022-03-29

其实赵匡胤在世时,他还剩下的俩儿子地位都不怎么样,反而是他死后,赵光义还立赵德昭为储君(开封府尹)

理应来讲,太祖在世,太祖之子不是太子就是封王,纵观唐代,李渊、李世民的儿子哪一个不是封王封地,就连太子,都能轮流坐呢...

可是宋太祖赵匡胤就不是。

他称帝之后,仅剩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既没有一个立太子,也没有封王,静悄悄地,好像生怕两个儿子被人知道一样。

赵匡胤本来有四个儿子,但是大儿子赵德秀早夭了,而另外一个第三子赵德林,名字还是宋徽宗给他加上去的,追封舒王,不知道是赵匡胤太忙还是怎么地,一反常态。

而《宋史》上面是怎么介绍的:

燕懿王德昭字日新,母贺皇后。乾德二年出阁。故事,皇子出阁即封王。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御。

就赵德昭而言,“故事”,就是过去朝代往往在他出阁后就封王,可谓是宋太祖说他太年幼了,先不封,还只是给他个防御使,这防御使要比节度使低两级,比观察使低一级,这都不是年不年幼的问题了,有一种“他爹不告诉他,他是富二代的感觉”

所以客观地说,宋太祖在世时,赵德昭、赵德芳就是头顶上挂着个“太祖之子”,但这种荣耀既不是“爵位”,也不是来自于“官位”,纯粹是“皇二代”的意义。

太祖在世时,两子地位也不高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理清楚,赵匡胤之后的顺位继承人是谁?

是其仅存的两个儿子中的大儿子赵德昭吗?

不是,而是他老弟,赵光义。

赵德昭、赵德芳不立太子,不封王的做法放在古代来讲是诡异,可这种诡异在某种前提下又是正常的。这个前提就是“五代”。

五代太乱了,公元907年,朱温杀了唐昭宗,开辟后梁,而朱温的儿子朱友珪又把他杀了当皇帝。更狠的是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除了把朱友珪杀了以外,还把另外四位兄弟都杀了,最后李存勖把这个凌乱不堪的朱家给灭了。

但李存勖就不乱吗?

李存勖当了皇帝没几年被乱军射死,后来他爹养子李嗣源继位,李嗣源的几个儿子也是互相杀杀杀,杀到后唐崩溃。

后晋和后汉更窝囊,石敬瑭卖燕云十六州弄垮了后唐,自立为帝,当契丹的马仔,后来自己还被人骂死了。刘知远开辟了后汉,他的儿子后汉隐帝看郭威不顺眼,就把郭威全家杀了,其中就有郭威的两个儿子。

后汉隐帝堪称史上最坑自己的帝王,因为他杀了郭威全家,就是没杀郭威。

郭威后来把他推翻,立后周,让养子柴荣继位,柴荣和他养父做得挺好,算是五代里唯二值得称道的帝王,但他也早早去世,年幼的儿子柴宗训。

柴宗训的结局众所周知,被赵匡胤篡位,于是才有了北宋。你让赵匡胤翻看这五代历史,短短五十多年,死了几乎过去几百年的豪杰,你说他敢立儿子吗?敢封王吗?

这好吗?这不好!

之所以立赵光义为储君(封晋王,加京兆府尹),是因为赵光义在赵匡胤称帝时已经成熟了。五代的乱局,就和汉代的匈奴一样,谁杀性重谁做首领,所以那个时候匈奴都是“兄终弟及”,即便是辽国、金国,刚开始都是以这个方式过渡皇权。

嫡长子继承制?一开始是不敢存在的。

所以宋太祖在世时,给两个儿子爵位,或者是封太子,那么这俩人可能就活不久,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叔叔赵光义都未必会放过他们。面对皇位,一群谋反的人是不会讲武德的。

所以赵匡胤三兄弟的母亲杜太后所谓的“金匮之盟”,的确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金匮之盟简单来讲,就是“保住老赵家皇位协议”,杜太后认为,赵匡胤立儿子为帝,迟早又要被别人弄死,还是让他的两个弟弟都当了皇帝之后,才转移给两个儿子,这样的话,厉害的敌人大概都熬死了,两个儿子也足以有能力对付那些新成长的敌人。

完美的逻辑!这好吗?这很好!

所以宋太祖雪藏两个儿子,还是很无奈,是爱他们,是保护他们。他们的地位高,高在身份而已,其实也相当于不高,出去乘坐的车辇也不是太子车辇,服饰也不是。

赵德昭、赵德芳:太憋屈了

太祖去世、太宗继位之后的变化

公元976年,宋太祖逝世,太宗继位。

次年,宋太宗给了赵德昭储君的身份: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

这里为什么不传给三弟赵廷美,其中原因很复杂,反正赵德昭封王加首都行政长官,是为储君。

而在赵匡胤驾崩当晚,宋皇后曾想让赵德芳登基,但这也只是想想而已。可也说明了,太祖的儿子已经有能力成为储君了,不管是赵德昭还是赵德芳,否则的话,宋皇后此举只会让赵家江山完蛋。

不过好景不长,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完成北宋统一战争,顺便跑到契丹的地盘,说要顺便夺回幽州(今北京)。

可惜大败,心机男孩耶律休哥一路切割,宋太宗驴车逃走。当时大家都以为宋太宗归西了,于是便拥立同样跟来北伐的赵德昭为帝。赵德昭开心极了,但谁知道,他叔压根没死。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

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骂了一句赵德昭,居然搞得这哥们心理抑郁,鸭梨山大,做了什么?他自杀了。这可把宋太宗吓了一跳:

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

宋太宗大概是这样想的:傻孩子,你这是坑叔啊!

所以赵德昭严谨地来讲,是死后才封亲王,原来的武功郡王还不是亲王。

那么另外一位哥们赵德芳呢?

赵德芳就显得默默无闻了,在历史的背景板里像个透明人,但又过了两年,透明人也暴毙死了:

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

赵德芳是一开始就没封王,郡王也没有,之前他的路线和他哥一样,贵州防御使,山西节度使。而赵德芳死得也十分蹊跷,诡异程度堪比宋太祖。

那么赵德昭、赵德芳两个人的儿子们呢?

也就是宋太祖的孙子辈们。

赵德昭有五个儿子,是“惟”字辈

子五人: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

赵德芳有三个儿子,

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

宋太祖的后代们,地位怎么样

其实宋太祖这几位“惟”字辈的孙子们混得都不错,其中赵惟吉,他的第六个儿子赵守康,就是著名的朝鲜林川赵氏的“祖先”。

在北宋时,惟字以下是从字辈和守字辈,他们都得到很好的对待。

在仁宗时期:

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忠子从蔼袭封颍国公,而惟吉子守巽以冀王后最长,与从蔼同封。守巽官至和州防御使,赠武成军节度使、楚国公。从蔼至齐州防御使,赠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韩国公。守巽、从蔼卒,以惟忠子从信袭封荣国公,官至雄州防御使,赠保宁军节度使、楚国公。从信卒,以惟忠之孙、从恪子世规袭封崇国公,官至右龙武大将军、沂州防御使以卒。守巽子世清,累官茂州防御使。

封国公之位,并且给予许多地方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给这些太祖之后们,显然赵匡胤一脉还是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地位,即便是“皇四代”,嫡长子们的地位都依旧差不到哪里去。

一直到南宋时,赵匡胤一脉又重登皇位,其中赵昚(宋孝宗)、(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他们分别是赵德芳的第六、七、八世孙。

而承袭赵宋的良好家风,皇位大家轮流坐。因此其九世孙为宋理宗,十世孙为宋度宗,这就完成了皇位轮流坐的传统。最后宋末三主,也都是赵德昭的子孙。这样的顺序就很好,以赵匡胤一脉始,以赵匡胤一脉终,最后宋朝结束。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