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纸杂谈——026剪纸的程式化与个性化

 超爱剪纸 2022-03-29

咱们昨天在讲剪纸实用性的时候,提到了剪纸艺术的程式化,程式化是美的,是多年来人们(集体的力量)约定俗成的东西,一代一代改良,最后固定下来的东西,对于剪纸,可以说程式化是和传承分不开的。

这两天的题目有点大,超哥也不想费力气这么来讲,可咱的话题说到这儿了,还是勉强讲一讲。讲错了不怕大家笑话,因为剪纸艺术本身就是个性化艺术,地域性很强,每人的理解不一样也是正常的。

哎,这一扯,又扯出来一个名词——个性化,那么个性化与程式化不是矛盾的吗?你既然已经固定下来的程式,为什么又要彰显个性呢?因为超哥不是权威,只能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理解,大家参考吧。

程式化,这个名词,用于最多的就是戏曲方面,这个大家都能理解,拿京剧来说吧,(其它地方剧种也是一样的),就有很多的程式化东西,最易于理解的就是骑马,拿一个马鞭,就算骑上了,马鞭一扔,就下马了,围着场子一绕,就走了几十里地,多绕几圈,就走了几天甚至几十天,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东西,因为有了这些程式化的规定,观众能看明白。出场来,先看脸儿,画什么脸,就是什么行当,穿什么衣裳就知道多大岁数,甚至一出场,看穿什么衣裳就知道结局是什么样的。这也是程式化,是在集体中长期的创作加工,最后约定俗成这样的,大家都这么做,观众自然能看懂。拿动作来讲,角色不一样,动作也是有规定的,演的时候不能乱来,乱来会出笑话,你必须这么演,比如扇扇子,有讲究“文胸武肚”,角色不一样,扇的位置也不一样。说了这么多,大家明白了吧,程式化的概念,用这样打比方的方法,就能说清楚。那么个性化呢,任何艺术缺少了个性化,就缺少了源头活水,京剧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四位是一个老师教的,是一个行当,甚至唱同样一出戏,学的肯定是传统的程式化的东西,但四位却各不相同,唱腔动作各不相同,形成四大流派,这不是个性化吗?个性化一定是在程式化的基础上谈的。没有了程式化,就谈不上个性化,因为没有了程式化,你的这个民间艺术已经走偏了,出来的个性化就已经不是传承的了,就没有味道了。为什么一出老戏,唱了多少年,唱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大家还爱重复看,因为它是传承下来的,经过一辈一辈人个性化的创作后固定下来的,已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加工,最后固定下来的是最佳的程式,只要按照这个来,无论传几辈,东西还是招人喜欢。再往后面说说,现代戏,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等等,脍炙人口,人们百听不厌,如果没有京剧程式化在内,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反过来看,现在很多的大型历史古装剧,声光电齐上阵,花了不少钱,观众看个热门而已。简单的舞台,单调的伴奏,只要程式化的东西还在,它就不走样。但是如果没有个性化的创作在里头,就创作不出来新的剧目。

说了这么多,那你的剪纸呢,程式化的东西在哪?咱们今天就对照着京剧的样式也来类比一下。剪纸有很多的类型,每个类型的特点用途也不一样,喜花是什么时候用,寿花应该剪哪些图案,过年的窗花剪什么样式,这些都有程式化的内容在。一个图案,也有程式化的东西在里头。

喜花,蛇盘兔,绥德流传

“蛇盘兔,必定富”,这是民间流传很广泛的一个图案,这个图案已经程式化为蛇盘着兔子的造型,再怎么改也出不了这个圈,总是有蛇有兔子,它代表的寓意也程式化地固定下来,蛇盘着兔子,有男女交合的寓意,蛇属阳,兔属阴,阴阳交合;民俗中把这种形式又演化为“蛇盘兔,必定富”,“要想富,蛇盘兔”,这样固定的民俗内涵,甚至男女相亲找对象,这两个属相结合也是幸福美满的。蛇盘兔的造型,代表意义,已经程式化到不可改动的程度。

喜花,蛇盘兔,绥德流传

大家看,同一个地区流传的图案,它的长相也不一样。虽然是这条蛇和这只兔子,没有人规定,它必须有多大,有多长,盘几圈。这就给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蛇盘兔,喜花,安塞张凤兰

同样一个蛇盘兔,改变造型,对称的两幅图组成一个心形(桃心),外面还有缠枝相绕。这又是彰显个性化的一幅图。

蛇盘兔,喜花,安塞胡凤莲

四幅图组合到一起,形式又变了,但它的形式没有变,它表达的意思也完全没有变,就可以说,程式没有变。

如果给你出一道题,让你也创作一幅蛇盘兔,你肯定也会剪得完全不一样,但是你剪的蛇盘兔代表的意思跟这相同。

所以作者不一样,剪出来的图案有美丑之分,表达的意思却没有不同,剪纸巧手能剪,差不多的手也能剪,它的实用性就是为了表达这层意思,也为了美化居室,烘托气氛,所以不能脱离了它的实用性,只一味的追求艺术化。如果只一味的追求艺术化,这个图案就不会流传这么久,因为流传得越久,会剪的人越少,因为你太看重艺术化了,一般人不敢剪了,怕剪得不好人家笑话。所以在民间,人们并不十分强调艺术化,反而十分地强调实用性,所以家家户户都剪,自然有剪得好的,有剪得不好的。就像蒸花馍,你蒸得好的也得蒸,蒸得不好看也得蒸,因为它本身只是烘托气氛,最后还是要填饱肚子。你不可能因为自己蒸得不好,就不蒸了,就象过年包饺子,没有人会因为自己饺子包得不好,而放弃了大年三十包饺子的习俗。所以强调实用性,也是能传承下来的一大因素。

说得挺明白了吧,又把昨天的话题兜了一遍,跑题了。

其实也没有十分地跑题,因为既然突出实用性,剪得好不好,你都得剪,所以这个图案,才能经过几代人的加工,把一些好的图案保留下来,复制(熏样)下来,不会剪的人也有模子了(图案的程式化),这个图案本身也传承下来了。那么,不想复制的人怎么办,因为他追求更美的东西,或者表达更多的内涵,程式化的东西,已经不足以满足他的需要,他要突破,那就得自己练啊,各人剪的就不一样啦,于是就出现了不一样的个性化的图案。因为他剪得好,又有人保留,保留下来的图案,又经过另一个人的改动,就这么一直传承着。

所以说,程式化,实用性,个性化,传承性,这几个概念不能分割开来解释。今天的文字确实很多,超哥在外面走了一万多步,才把肚里这些东西构思好,说得可能还有点词不达意。为什么要讲程式化呢,因为没有程式化,任何的民间艺术,它就不好传承下去。

好啦,剪纸的程式化与个性化,今天就给大家讨论到这里,如果大家没有看明白,咱们以后接着和大家聊。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切磋交流。

超哥的教学文章比较多,比较方便的查找方法:

1、请大家在公众号主页面,上面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不要在公众号下面的输入框中搜索教程。

2、或者在主菜单找《教程汇总》的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