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孩子的宇宙到刻意练习

 速读速记 2022-03-29

早上晨跑听书,书名是《孩子的宇宙》,内容挺有意思的。

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说每次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的时候,爸爸就回家了。

有一天,爸爸跟朋友聚会,没有像往常那样准时回家。

正好这天,天上出现了乌云,星星没有出现,小男孩哭得很伤心,认为爸爸再也回不来了。

妈妈怎么安慰也没有用,反而认为孩子无理取闹。

哎,这个也正好又一次提醒大家,孩子在早期一直在发展的因果关系能力,会不断地改变着孩子的认知方式,你要想真正的理解孩子,那么你就不要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试着进入孩子的宇宙,站在他的视角看问题。

当然,你也许会说,我试了啊,但是就是没办法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该怎么办呢?

这个就很考验你的耐心和问问题的能力了。

好的问题,很容易帮你找到正确的路径和答案,那么,也就不怕你理解不了孩子的宇宙啦。

不过今天,咱们不是为了探讨怎样问问题,所以揭过不谈。

今天主要想分享的是一句话,一孔之见不可执,一时之见不可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把人分为,务实者和务虚者两类,当然,你可能即是务实者又是务虚者,只不过程度比例不一样而已。

第一,对于务虚者,最大的问题什么呢?就是他们不会关注那么多有的没的事物,会专注到一个领域去看问题,然后认为其他的信息都是没用的。

比如,上边故事中的小孩,他认为爸爸回家和第一颗星星出现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而忽略了其他信息,比如妈妈的解释。

古代盲人摸象的典故,也可以用在这里。

这叫一孔之见不可执。

窥一斑,见全豹则是一个反例。

这个可以作为一个思考题,深思一下。

哈哈哈。

对于务实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能因为你反复验证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发现、经验,就当做是真理。

比如,还是上边的小男孩的例子,第一个星星出现和爸爸回家只是凑巧而已,并不是必然关系。

但是对于上边刚刚发展认知的孩子来说,这就是因果关系。出现了因,必然会导致那个果发生。

事实上,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看,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不断可以证伪的一个过程。科学天然就不是对的,都有其应用的范围。

比如,伽利略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牛顿、开普勒补充了伽利略;爱因斯坦证明牛顿不过是相对论在低速下的状态;波尔、薛定谔、普朗克、海森堡这些人又告诉爱因斯坦,你在很多的微观世界,它就是不确定的。

再比如,你要是炒股的话,一定会相信,股市是不确定的,不然,你会死得很惨。

只要是相当长时间的维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这个不确定性。

这就是一时之行不可证。

想想,还真悲哀啊,我们很多人虽然长大了,但是也只不过是那个小男孩的放大版,并不能很好的认知这个世界,还在为了追求安全感,而固执己见。

其中,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孩子的宇宙与我们的宇宙注定是不同的,如果完全一样那该多无趣啊。

所以啊,没事儿学习学习思维导图,锻炼一下自己的逻辑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